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

肺部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2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9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42701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成立大会暨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放射肿瘤学术论坛等;肺部肿瘤的相关文献由162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涛、陆惠玲、吴翠颖等。

肺部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9 占比:1.43%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2701 占比:98.48%

总计:43359篇

肺部肿瘤—发文趋势图

肺部肿瘤

-研究学者

  • 周涛
  • 陆惠玲
  • 吴翠颖
  • 张飞飞
  • 张新红
  • 李兵
  • 杨鹏飞
  • 段蕴铀
  • 温居一
  • 王媛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宁先英; 唐文娟; 成兰; 雷子乔
    • 摘要: 目的探讨GE宝石能谱CT在肺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影像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肺部占位、需CT增强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进行能谱CT增强扫描并进行绘制能谱曲线、测定能谱曲线斜率K及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等定量分析,依据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的动脉期NIC分别为(0.081±0.016)和(0.073±0.011),恶性组与良性组的静脉期NIC分别为(0.282±0.030)和(0.226±0.030),恶性组与良性组的斜率K分别为(1.339±0.491)和(1.063±0.235),三组能谱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能谱CT定量分析在肺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上具有一定价值。
    • 袁志国; 朱玫; 魏晓佳; 姜琳; 孙灿林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L)联合应用胸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8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部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实施前锯肌阻滞,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胸神经阻滞。比较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患者的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估量表(LOTCA)评分、美国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T0、T1、T2时两组血管内皮素-1(ET-1)、心输出量(Cor)水平。结果T1、T2、T3、T4时,试验组VAS评分、LOTCA评分、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试验组ET-1、Cor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TL联合应用胸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理想,可减轻认知功能损伤,降低机体应激反应,优化患者睡眠质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高。
    • 莫少州; 张实来; 韦红娇; 廖芝玲; 肖国有
    • 摘要: 患者男性,39岁。2020年7月于外院体检CT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占位,考虑周围型肺癌。主因“体检发现左肺上叶肿物21天”,2020年8月患者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CT检查示:左肺上叶见巨大高密度占位,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图1)。为明确肿瘤的定性及分期,行PET-CT检查示:左肺上叶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物。
    • 史文松; 方会娟; 胡玉缀; 常国涛; 杨玉伦
    • 摘要: 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是一种罕见肺部肿瘤,临床误诊率高,本文报道1例误诊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及总结思考。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阴影1月余”为主诉于2021年7月6日入院,1月余前患者因体检行胸部CT提示:左肺门团块占位灶伴局部阻塞性改变,大小约40 mm,建议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 张晓丽; 潘常青; 侯旭敏; 朱燕刚; 何露洋; 韩胜昔; 田刘钧
    • 摘要: 文章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背景,利用PEST-SWOT模型,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角度分析建设长三角区域肺部肿瘤专科联盟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指出建设长三角区域肺部肿瘤专科联盟具备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 摘要: 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浙江大学求是特聘专家、浙江省肺部肿瘤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肺移植学负责人、浙江省肺癌创新性中西医结合诊治学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常务编委等,曾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
    • 曾伟胜; 黄育鑫; 林杰
    • 摘要: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CT(HRCT)纹理分析在肺腺癌组织学分化程度预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双期增强扫描与胸部HRCT平扫,经后期数据处理获得骨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平扫肺窗图像,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软组织重建算法纵隔窗共计5组图像。通过软件对感兴趣区(ROI)进行勾画,对病变的纹理特征参数进行提取,主要选择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POE+ACC)、交互信息(MI)及上述3种方法的联合法(FPM)为主要纹理特征参数。结果肺腺癌病变的最低误判率为6.67%(4/60),最低误判率分别出现在软组织重建算法的肺窗与静脉期纵隔窗图的FMP+NDA分类方法上;在平扫纵隔窗图像上提取纹理特征进行鉴别最小误判率为11.67%(7/60);在所选的纹理特征参数中,病变鉴别最低的错判率在FPM法的纹理特征中,Fisher系数、POE+ACC、MI及FPM鉴别的误判率分别为10.00%~45.00%、10.00%~51.67%、10.00%~41.67%及6.67%~51.67%;NDA对两种病变区分的误判率为6.67%~16.67%,明显低于RDA的21.67%~48.33%、PCA的16.67%~51.67%和LDA的8.33%~3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R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为肺腺癌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腺癌患者的预测评估准确性。
    • 王红军; 冉艳可; 马娜娜; 马兴丽
    • 摘要: 目的探讨肺微小浸润性腺癌(MI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叶县人民院2016年3月2021年9月收治的98例肺MIA患者,观察其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98例肺MIA中,男25例、女73例,男女比例约1:3,发病中位年龄47岁。左肺66例、右肺32例,均为周围型。组织分型均为非黏液型MIA。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小的磨玻璃结节影,边缘欠清,直径8~29 mm。镜下肿瘤细胞表现为贴壁样生长方式为主,浸润性区域直径3~4 mm,实性,位于病变中央或偏位,腺泡状、乳头状生长,以腺泡状为主。CD34在原位癌中阳性、在MIA中弱阳性或阴性,SMA在原位腺癌间质中阴性、在MIA间质中阳性。98例患者均无淋巴管、血管、胸膜侵犯及气道播散、肿瘤性坏死。结论肺MIA是一种孤立性的小病灶(≤30 mm),是在原位腺癌的基础上发生浸润病灶,浸润范围≤5 mm,无脉管、胸膜侵犯,无气道播散及肿瘤性坏死等,组织分型以非黏液型多见,免疫组化有助于与浸润性腺癌和癌前病变的鉴别。
    • 陈华震; 郭峰; 林月兰
    • 摘要: 目的:观察低剂量薄层CT扫描在不同形态肺部肿瘤边界的应用情况,进而分析比较低剂量薄层CT扫描方式与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对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院内400例疑似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肿瘤大致形态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病灶形态呈肿块、结节状;对照组病灶形态呈磨玻璃样片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以及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图像先采用后处理软件分析,勾画出肿瘤边界,后再经两名高级职称诊断医师分析比较。结果: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92例,占比96.00%,基本吻合7例,吻合度较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两者扫描方式所定边界高度吻合132例,占比66.00%,基本吻合53例,吻合度较差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能够对肿块、结节状此类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精准确定,并且扫描辐射剂量明显减少,应用安全性高,可以完全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方式。而对于磨玻璃样片状形态的肺部肿瘤边界认定存在一定差异,应谨慎选择替代常规薄层CT扫描。
    • 王雯; 马隆波; 孙晓娟; 徐守俭; 兰卫光
    • 摘要: 目的精确的靶区位置是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在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中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的摆位误差。方法10例肺部恶性肿瘤行SBRT的患者,每次放疗前行CBCT扫描,将得到的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配准,获得前后、上下和左右方向的摆位误差值。并计算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边界。结果10例患者共获得70幅CBCT图像。在前后、上下和左右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73±1.33)mm、(-1.73±4.05)mm、(0.70±3.11)mm,只考虑误差数值大小时分别为(1.86±1.14)mm、(3.03±2.99)mm、(2.30±2.22)mm。根据摆位误差得到CTV外扩至PTV的边界在前后、上下和左右方向分别为5.41 mm、9.07 mm、6.40 mm。结论肺部肿瘤患者放疗中,上下方向摆位误差大于其他方向。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需采用锥形束CT扫描、呼吸控制、体表双线标志等来降低摆位误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