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74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7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41222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现代医用影像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等;高分辨率CT的相关文献由197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振常、杨本涛、赵鹏飞等。

高分辨率CT—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7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1222 占比:99.48%

总计:141960篇

高分辨率CT—发文趋势图

高分辨率CT

-研究学者

  • 王振常
  • 杨本涛
  • 赵鹏飞
  • 蔡后荣
  • 鲜军舫
  • 吕国荣
  • 张晓岩
  • 张颖
  • 李强
  • 杨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白玉麟
    • 摘要: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CT扫描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78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检出率。结果:78例疑似患者中,周围型肺癌65例,占83.33%;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对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效能及影像学征象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
    • 付义彬; 李晨光; 刘儒鹏; 窦文广; 岳军艳
    • 摘要: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CT检查对于微小病变的检出率显著提高,肺磨玻璃结节(GGN)受到了临床检查的高度重视~([1])。肺GGN是指在高分辨率CT图像上呈现为密度低于血管支管束的一种局灶性结节病变,但是可以清晰显示出内部的支气管血管束~([2])。目前,研究发现肺GGN可以是良性病变,如纤维化、水肿、炎症等,也可能是恶性病变进展期或早期活动期,且GGN的恶性率显著高于实性肺结节~([3])。
    • 薛宙曦; 曾志昌; 林东淦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在肺部磨玻璃结节影像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具有肺部磨玻璃结节CT征象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对其进行病理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本组患者分为恶性组(41例)和良性组(43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高分辨率CT诊断,比较两组CT征象特点及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CT征象特征方面,两组病灶大小、病灶形状、空泡征、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良性组相比较,恶性组分叶征、毛刺征检出率更高且病灶界面比较毛糙,有明显的囊状透亮影,病灶密度大多为mGG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节影像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面,与其他结节影像相比,分叶征的灵敏度最高,边缘毛糙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囊状透亮影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低,毛刺征特异度最低,密度阳性预测值最低。结论临床上对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实施诊断时,采用高分辨率CT诊断,能够为临床鉴别病灶的良恶性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应用价值比较高。
    • 聂怡雯; 蔡宛如; 陈可心
    • 摘要: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是一种与结节性硬化症基因突变相关的肿瘤性肺病,主要影响育龄妇女,可引起弥漫性囊性组织重塑和进行性呼吸衰竭,LAM细胞的来源和细胞特征及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胸部高分辨率CT(HRCT)为本病最具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其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囊腔影,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水平可见异常增高,最终的确诊往往需要依赖病理检查结果。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尚有限,西罗莫司已成为首选药,行肺移植患者未来仍有复发可能。因PLA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罕见,常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何伟荣; 连永伟; 王海; 林杨皓; 李剑明; 廖志东
    • 摘要: 目的探讨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及HRCT诊断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梅州市中医医院3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微小浸润型肺癌的亚厘米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均使用佳能320排640层谱黄金CT行肺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诊断结果,观察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HRCT表现,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HRCT诊断亚厘米肺结节微小浸润型肺癌的准确率。结果32例患者HRCT共计检出亚厘米肺微小结节33枚,结节检出率为100%。32例患者HRCT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31例、浸润性肺癌1例,基于手术病理金标准,HRCT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准确率为96.77%。HRCT表现:结节最大径0.3~0.8 cm不等,平均0.73 cm;规则圆形或类圆形25枚,占75.76%;Ⅱ类mGGN 17枚,Ⅲ类mGGN 9枚,合计占78.79%;84.85%无分叶征,93.94%无毛刺征,78.79%无空泡,69.70%无空气支气管征,73.76%无胸膜凹陷;微血管征象以Ⅱ型、Ⅲ型居多,占78.79%。结论HRCT可以有效检出亚厘米肺结节,结节形态、密度、血管征象以及分叶、毛刺、空泡、胸膜凹陷等结构征象可以为HRCT定性诊断微小浸润型肺癌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和参考,诊断准确率高。
    • 赖智峰; 杨洪; 吕振寒
    • 摘要: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高分辨率CT(HR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以南昌平安好医医学影像诊断中心2018年10月-2020年6月进行PET/CT检查的75例SP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8)F-FDG PET/CT、HRCT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检查方式单独、联合检测对良恶性SPN的诊断价值以及同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75例SPN患者中,病理活检检查恶性结节53例,检出率为70.67%,良性结节22例,检出率为29.33%。^(18)F-FDG PET/CT和金标准一致性尚可(Kappa=0.436);HRCT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差(Kappa=0.397);血清肿瘤标志物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差(Kappa=0.227);^(18)F-FDG PET/CT、HR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和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936)。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18)F-FDG PET/CT、HR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P<0.05)。结论:^(18)F-FDG PET/CT、HR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可检出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但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 张榆铃; 陈余思; 白碧慧; 苏晓勇
    • 摘要: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对肺原位腺癌(AIS)、微浸润腺癌(MIA)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86例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分析HRCT中肺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不同类型肺癌相关特征差异。结果在HRCT的影像特征中,AIS和MIA在肺动脉异常、“空泡”征及多发病灶比较上无差异(P>0.05);但圆形/椭圆形病灶更多见于AIS,分叶型病灶更多见于MIA,MIA中“毛刺”佂较多,混合磨玻璃结节存在更多,病灶及实性成分直径更长,肺静脉异常、空气支气管佂及胸膜“凹陷”佂发生率均更高(P0.05),但实性结节密度区AISCT值显著低于MIA(P<0.05)。结论HRCT检查可明确显示肺腺癌的病灶情况,而AIS和MIA在HRCT中的影像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故该检查对鉴别AIS和MI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依据。
    • 杨洁; 冀瑞烨; 张玉祥
    •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尘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高分辨率CT检查,评估高分辨率C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鉴别诊断及其分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18%、87.25%、88.82%,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分期与病理结果的总体符合率为94.12%(64/68),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特征形态多样,多呈结节状、“团块”状、“空洞”状以及胸膜炎等。结论 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征象有典型特征,高分辨率C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且对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高。
    • 刘玉建; 仲建全; 冯浩; 吕敏丽; 唐翎; 郑春燕; 郭小龙; 姜萍; 辜忠良; 罗锦红
    •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4月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OVID-19核酸检测阳性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HR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患者共接受了40次HRCT扫描,平均间隔时间4.3 d。分析患者每次HR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发现病情最严重时期为入院后第8天,表现为病灶呈大小不等磨玻璃影9例,实变影7例,实变病灶跨肺段但不累及整个肺段,其周围及病灶内可见增粗肺动脉及肺静脉、局部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征改变6例,部分血管穿行于病灶内,部分血管呈集束征改变;实变影内见厚壁小支气管穿行6例,但通畅;病灶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8例;病灶呈多发6例;病灶内均未见空洞、钙化、淋巴结肿大,少见胸腔积液征象,相邻胸膜轻度增厚。入院9 d后病灶逐步吸收,影像学表现为实变影较前密度减低、变淡,边界出现,磨玻璃影随住院时间延长逐步吸收,部分残留纤维索条影,部分完全吸收,增粗血管恢复至正常状态;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肺部病灶范围更广,实变影更多,吸收过程变慢。结论COVID-19患者的HR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且其特征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王湘源; 罗泽斌; 陈晓东; 杨凡
    • 摘要: 支气管哮喘以气道炎症、阻塞和重塑为特征,发病率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发病率和社会经济负担最高的疾病之一。虽然对支气管哮喘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有广泛的指导方针,但其在精确医学中的价值非常有限。机器学习(ML)技术已经成为挖掘和集成大规模、异构医学数据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方法,近年几种ML方法被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然而,很少有方法对临床实践有重大贡献。高分辨率CT扫描(HRCT)已被证明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其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目前已有研究表明,HRCT在描述支气管哮喘表型以及预测未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HRCT和ML技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筛查和诊断、分类和评估、管理和监测以及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