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087926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肝博士、肝脏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四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天津市2007年检验医学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重庆市第四届超声医学学术年会等;肝功能检查的相关文献由494位作者贡献,包括神田昌彦、粟津邦男、周智等。

肝功能检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87926 占比:99.97%

总计:1088230篇

肝功能检查—发文趋势图

肝功能检查

-研究学者

  • 神田昌彦
  • 粟津邦男
  • 周智
  • 黄立坤
  • 余高妍
  • 倪艳
  • 刘发全
  • 刘小容
  • 刘强
  • 刘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蒙; 关锐
    • 摘要: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进行检查的219例肝功能异常患者、116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疾病组和正常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肝功能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包括肝功能指标(AST、ALT、ALP、GGT)、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AMA-M2、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抗体阳性率及总阳性率);比较不同亚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抗体谱检测结果。结果疾病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AST、ALT、ALP、GG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AMA-M2、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的ANA、LKM-1、LC-1、gp-210、SP100、SLA/LP阳性率及总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Ⅱ亚型的LKM-1阳性率高于Ⅰ、Ⅲ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亚型的LC-1阳性率高于Ⅱ、Ⅲ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亚型的gp-210、SLA/LP阳性率高于Ⅰ、Ⅱ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谱能够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刘刚
    • 摘要: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1.3亿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000万~350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各项肝功能检查也都正常。乙肝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 B 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如果乙肝病程超过6个月,就认为是慢性乙肝。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是导致慢性乙肝迁延不愈、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根本原因。因此,慢性乙肝患者需要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
    • 李玉静; 冯怡凡
    • 摘要: 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剖宫产术后18年,孕38^(+6)周,无临床征兆于2020年12月14日入院。G_(5)P_(l),2002年剖宫产1次。孕期不定期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检查,孕22^(+5)周肝功能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88.5 U/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128.1 U/L,病毒性肝炎检测指标均为阴性,未用药,之后复查ALT波动于81.2~135.8 U/L,AST波动于71.4~109.7 U/L;孕26^(+6)周做75g糖耐量试验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围产医生给予饮食指导,未用降糖药物,间断自测3餐前血糖波动于5.1~5.6 mmol/L,3餐后血糖波动于6.3~8.2 mmol/L;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1.48 kg/m^(2),孕期体质量增加22.5 kg。专科检查:宫高37 cm,腹围110 cm,估计胎儿体质量3900 g。先露高浮。入院彩超检查示:先露头,双顶径(BPD)9.7 cm,头围(HC)33.3 cm,腹围(AC)38.9 cm,股骨长(FL)7.2 cm,羊水指数(AFI)14.5 cm,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舒张末期峰值(S/D)2.0,估计胎儿体质量4216 g;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及右侧壁,3级成熟。入院后查肝功能回示:ALT 64.2 U/L,AST 59.5 U/,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均为阴性,未做消化系统彩超检查,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静脉注射保肝治疗。患者因瘢痕子宫、巨大儿在入院第2天行子宫下段二次剖宫产术,术中见膀胱与子宫原切口致密粘连,分离粘连、下推膀胱,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给予腹部轻微加压,以左枕横位助娩一活女婴,体质量4300 g,羊水1500 ml,术中出血600 ml。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术后在病房持续心电监护,监测患者心率92~126/min,呼吸19~22/min,血压106~116/67~72 mmHg,血氧饱和度98%~99%。术后7小时患者自觉口干腹胀,血压107/67 mmHg,心率130/min,全腹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宫底脐平,阴道流血不多;床旁彩超检查提示盆腹腔积液。考虑有腹腔内出血,行腹腔穿刺穿出不凝血3 ml,急诊行开腹探查术。拆开原手术切口缝线,清出腹腔内积血约4500 ml,子宫切口缝合处未见出血,双侧输卵管及卵巢正常,子宫膀胱返折处,两侧阔韧带及后腹膜均无血肿,肠管表面无异常;血液自左上腹部流下,考虑出血来源于左上腹,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见脾下级和脾结肠韧带处有活动出血,修补无效,行脾切除术,术中于脾窝处放置引流管。术中输红细胞18 U,血浆1400 ml,冷沉淀10 U。术后继续输血、补液、抗感染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脾被膜下局灶见出血及一些炎细胞浸润,符合脾破裂出血。产妇术后3天血小板开始升高,术后10天血小板最高746×10^(9)/L,为防血栓形成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术后第14天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孕39^(+1)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脾出血,脾切除术后;失血性休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娩一活女婴,巨大儿;高龄经产妇。院外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术后21天门诊复查血小板降至542×10^(9)/L,继续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抗凝治疗,术后42天复查血小板降至314×10^(9)/L,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 陆忠华; 陆宇红
    • 摘要: 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丙肝等多种肝病,不仅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肝区疼次(1,2,3)进行计分,5个指标的最低分为5分,最高分为15分,根据计分的多少分为A、B、C三级。(1)肝功能检查(2)病毒标记检测,主要筛查项目为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判断是否感染乙肝.
    • 罗思文
    • 摘要: 很多人在拿到肝功能检查结果时,发现自己的转氨酶偏高就开始紧张不已,总以为自己得了肝炎或者什么更严重的肝病。其实,转氨酶升高并不能表示一定得了肝炎。那么,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呢?是否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呢?
    • 王毅; 马世莉; 冯昱
    •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功能检查联合血生化检验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10月期间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43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肝功能检查及血生化检验,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TB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其血清ALB、CHO、CHE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患者血清TBA的水平低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C级的患者,P<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血清TBA的水平低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P<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的患者血清ALB、CHO、CHE的水平均高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C级的患者,P<0.05;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B级的患者血清ALB、CHO、CHE的水平均高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的患者,P<0.05.结论:肝功能检查联合血生化检验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评估其肝功能受损程度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刘晓红; 单颖; 孙朝庆; 纪玉红; 郭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检出价值.方法:收集1138例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且筛查结果提示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血清样本进行HBV-DNA含量复筛,对OBI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CR共检出35份HBV-DNA阳性,OBI检出率3.08%,其中HBcAb、HBsAb阳性和HBcAb阳性HBV-M模式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1%、4.04%,HBV-DNA载量均0.05).596例患者接受肝功能检查,肝损伤占22.99%,且肝损伤组HBV-DNA阳性率、HBcAb高反应性(S/Co值≥10.0)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常规检测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提示存在OBI可能,且OBI发生风险随HBcAb反应性S/Co值升高而升高,应进一步行HBV-DNA含量检测判断OBI,降低OBI漏诊和临床HBV传播风险.
    • 唐燕
    • 摘要: 目的 评估肝功能检查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就诊的6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肝功能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胆汁酸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和血清总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肝功能分级(A级、B级和C级)的总胆汁酸、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和血清总胆固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肝功能检查的效果显著,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的肝脏受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与推广.
    • 张晓丽
    • 摘要: 目的 研究肝炎肝硬化实施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10日至2019年1月10日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4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肝功能检查,比较2组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肝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ALB、CHE、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BA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患者ALB、CHE、TC水平均高于B级、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患者TBA水平低于B级、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级患者ALB、CHE水平均高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级患者TBA水平低于C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实施肝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显示患者病情,供医师参考.
    • 韩奎艳
    • 摘要: 目的 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自2017年1月-2020年6月诊治的146例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7例出现肝损害,其发生率为11.64%.60岁以下者肝损害发生率7.14%为明显低于60岁以上者17.74%,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肝损害患者中,有12例(70.59%)表现为恶心、呕吐,11例(64.71%)为乏力;8例(47.06%)为上腹部不适并肝肿大;有6例(35.29%)为黄疸,4例(23.53%)为发热.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会有恶心、呕吐、乏力等临床症状,在出现肝损害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清洗给予相应的处理,以防进一步恶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