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HBsAg阴性

HBsAg阴性

HBsAg阴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87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肝脏、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6年全国肝炎疫苗研究及应用经验交流会、2005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等;HBsAg阴性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声溥、姚正钢、任玲君等。

HBsAg阴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13.9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787 占比:85.64%

总计:919篇

HBsAg阴性—发文趋势图

HBsAg阴性

-研究学者

  • 何声溥
  • 姚正钢
  • 任玲君
  • 刘建生
  • 吴晓音
  • 姚伟
  • 张玉春
  • 张长法
  • 朱平安
  • 李义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晓红; 单颖; 孙朝庆; 纪玉红; 郭静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伴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检测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检出价值.方法:收集1138例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且筛查结果提示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的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血清样本进行HBV-DNA含量复筛,对OBI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PCR共检出35份HBV-DNA阳性,OBI检出率3.08%,其中HBcAb、HBsAb阳性和HBcAb阳性HBV-M模式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1%、4.04%,HBV-DNA载量均0.05).596例患者接受肝功能检查,肝损伤占22.99%,且肝损伤组HBV-DNA阳性率、HBcAb高反应性(S/Co值≥10.0)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常规检测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提示存在OBI可能,且OBI发生风险随HBcAb反应性S/Co值升高而升高,应进一步行HBV-DNA含量检测判断OBI,降低OBI漏诊和临床HBV传播风险.
    • 赵川
    • 摘要: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对患者健康产生的严重影响,阻碍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隐匿性HBV感染在20世纪70年代被首次报道,一般定义为:肝内存在HBV-DNA(伴或不伴血清HBV-DNA存在),而HBsAg检测阴性。相关数据显示,针对乙肝高发区和低发区的研究,隐匿性HBV感染率有较大差异,乙肝流行与隐匿感染流行率的差异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对比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我国隐匿性HBV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导致不明原因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 史丽红
    •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HBsAg阴性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以及降低HBV(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献血的献血者血液4000例,使用两种ELISA试剂对4000例献血血液进行HBsAg筛选,并对4000例献血者进行三项联合核酸检查,检测献血者的血液情况.结果:经过检测,检测出HBsAg阴性标本为3950例,对3950例HBsAg阴性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内涵70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对50例HBsAg阳性变笨进行检验,得出HBV DNA阳性共31例,HBV残余风险为0.09%.其定量检测结果以<20U ·mL-1为主.31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检测之后,其中“窗口期”感染3例,“隐匿性”感染28例.结论:HBsAg经过ELISA检测后,血液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旧存在HBV残余风险,进行核酸检测能够有效降低HBV残余风险.
    • 周海东; 庄育刚; 张中琳; 赵伟; 江波杰; 陈艳清
    • 摘要: 目的研究HBsAg阴性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HBsAg阴性急性乙型肝炎病例,以1:3的比例随机配对HBsAg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1.HBsAg阴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22.22±6.65 d较 HBsAg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组30.63±9.04 d缩短(P=0.007);2.HBsAg 阴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61.99±59.40μmol/L ,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DBil/TBil)44.80±11.1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上限(ALT/ULN)15.29±7.69,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上限(AST/ULN)3.78±2.13,总胆汁酸(TBA)45.60±63.05μmol/L ,HBeAg滴度0.51±0.31 S/CO ,HBV DNA定量0(0~1.61×102)拷贝/mL均低于HBsAg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组,P<0.05。结论 HBsAg阴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肝功能损害较轻,HBeAg滴度和HBV DNA定量较低,住院时间也较短。
    • 赵珍珍; 范晓棠; 希尔娜依.阿不都黑力力; 石绣江; 哈丽达.夏尔甫哈孜; 陈兰; 何方平
    • 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中高流行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epatitis B e antibody/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anti-HBs/anti-HBe/anti-HBc)阳性肝硬化的病因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2001-01/2013-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年的肝硬化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将HBsAg阴性,但抗-HBs、抗-HBe、抗-HBc中任意一项阳性的肝硬化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临床确诊为隐源性肝硬化的住院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合并代谢综合征水平及肝细胞肝癌发生情况等.结果:7012例肝硬化住院病例中,符合HBsAg阴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220例(占3.14%),符合隐源性肝硬化147例(占2.10%).两组患者,研究组年龄均数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汉族患者比例高(P<0.05),研究组具有更高的肝癌发生率(P<0.05),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性低于隐源性肝硬化组(P<0.05).结论:HBsAg阴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肝硬化与隐源性肝硬化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代谢综合征水平及肝细胞肝癌发生情况等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与隐源性肝硬化存在不同的致病因素,该项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对两组肝硬化患者的病因诊断.
    • 薛颖; 张玉春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肝功能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50例HBsAg阴性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HBsAg阳性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相关的检查,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情况、HBV-DNA、HCV-RNA和丁肝抗体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肝功能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丁肝抗体阳性者11例,占22.0%,观察组丁肝抗体阳性者4例,占8.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HBs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这些患者随时进行相关检测,以便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
    • 薛颖; 张玉春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肝功能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50例HBsAg阴性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HBsAg阳性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相关的检查,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情况、HBV-DNA、HCV-RNA和丁肝抗体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肝功能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丁肝抗体阳性者11例,占22.0%,观察组丁肝抗体阳性者4例,占8.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HBs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这些患者随时进行相关检测,以便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
    • 白丽萍; 张颖慧; 杨雪艳; 刘丽珍
    • 摘要: 目的:在体检人群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中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是很常见的,虽然血液检测的广泛推行及检验技术的提高已经大大降低了血源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但有时很难判断此类人群是否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本研究是从我院体检人群中选择乙肝两对半中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血HBVDNA来了解隐匿性乙肝的检出情况.方法:从近3年来到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出2549名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标本利用PCR的方法进行血HBVDNA的检测,并将其检测值降低至50拷贝/ml.结果:在这2549份血标本中,1352份血为HBcAb、HBsAb及HBeAb三抗体阳性,673份血为HBcAb、HBeAb两抗体阳性,457份血为HBsAb、HBeAb两抗体阳性,67份为单纯血HBcAb阳性.在这些标本中有7.45%(190份)可检测出血HBVDNA.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中HBsAg阳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很大可能为隐匿性乙肝患者,我们除在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领域中需重视此类患者,在体检人群中也应受到重视,并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进一步的检查及随访,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 顾修玲; 张建辉; 邹旭; 李艳艳
    • 摘要: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2012年12月25H来我院就诊,主诉“乏力,恶心,厌食一月余”。实验室检查结果:WBC4.6×109/L;PLT90×1012/L;ALT240U/L;AST58u/L;HBeAggH性;HBcAbgH性;HBsAg阴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