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发育
肌肉发育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1164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父母必读、辽宁体育科技、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第十三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等;肌肉发育的相关文献由53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辉、祁艳霞、徐铁山等。
肌肉发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164篇
占比:98.51%
总计:11333篇
肌肉发育
-研究学者
- 张小辉
- 祁艳霞
- 徐铁山
- 王玉琴
- 鞠辉明
- 刘佩
- 李云雷
- 李宁
- 杨开典
- 祁钰钰
- 陈宏
- 黄永震
- 任庆娜
- 任文凯
- 余春林
- 倪和民
- 叶保国
- 吕威
- 吕广宙
- 周丽娟
- 周汉林
- 左波
- 廖辉
- 张培军
- 张慧
- 张玉青
- 张紫微
- 徐亚欧
- 徐永立
- 昝林森
- 李久峰
- 李光鹏
- 李志雄
- 李文徐
- 李秀金
- 李红玲
- 李金秀
- 杜荣
- 束刚
- 杨朝武
- 杨跃飞
- 林亚秋
- 柳尧波
- 梁洋
- 梁耀伟
- 汝医
- 江青艳
- 王丹丹
- 王守经
- 王巧莉
-
-
李奇隆;
陈湘楠;
龙凤;
陈嘉玥;
杨森;
王京;
昝林森;
成功
-
-
摘要:
Snail家族基因编码具有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通过结合下游基因参与了多个生理水平的调控,在上皮-间质转化、胚胎发育、免疫调节、癌细胞迁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Snail家族基因参与了脂肪的生成和脂代谢过程,同时也是肌生成决定因子(MyoD)的下游靶基因,也可能参与了肌肉发育调控。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脂肪生成、肌肉发育及脂代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影响哺乳动物特别是农业动物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一类重要候选功能基因。作者介绍了Snail家族基因及其蛋白结构和基本生物学功能,简述了Snail家族参与Wnt/β-catenin、Notch等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式,总结了Snail家族基因在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和调控方式。然而,目前关于Snail家族基因在协同参与哺乳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中扮演的角色仍待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一般认为发挥转录抑制作用的Snail家族近年来也被发现具有转录激活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实现的仍未知。因此,Snail家族基因在调控动物脂肪生成和肌肉发育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脂肪生成和脂肪水解过程的动态调控及其转录激活作用的发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为解析Snail家族基因在肉质性状形成过程中的遗传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
-
宋兴超;
赵园园;
孟金柱;
吴震洋;
安清明
-
-
摘要:
为探明山羊原癌基因c-fos的结构与功能,以牛c-fos基因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322482)作为种子序列电子克隆了山羊c-fos基因c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完整编码序列的蛋白理化特征、二级结构、亲/疏水性进行全面解析,进一步预测了该基因在山羊染色体上的定位。结果表明,山羊c-fos基因cDNA全长1 513 bp,开放阅读框为1 143 bp,共编码380个氨基酸,G+C含量高于A+T;山羊c-fos基因编码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其他为α-螺旋,延伸直链较少,属于一种亲水性、酸性不稳定蛋白;山羊与同属反刍动物的绵羊、牛和马鹿c-fos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5.4%~99.5%;c-fos基因可能定位于山羊10号染色体上。山羊c-fos基因电子克隆及序列分析为解析其调控肌肉发育的生理功能提供了详尽的生物学基础信息。
-
-
万伟粲;
张仙玉;
赵鑫;
李彬;
蔡更元;
杨化强;
徐铮
-
-
摘要:
【目的】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采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的ETV5基因纯合敲除小鼠在表现出内源性精原干细胞消融的同时伴随着体型和体质的明显弱势,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ETV5基因敲除对小鼠肌肉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采集6周龄的3只野生型公鼠和3只ETV5纯合敲除公鼠的肌肉组织并抽提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2组小鼠肌肉样品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2组小鼠的肌肉组织共筛选出了5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92个,下调基因282个。发现了多个基因影响ETV5敲除小鼠的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影响小鼠肌肉发育的基因Amd1和影响脂肪累积的基因Chrna2。GO和KEGG分析富集到的通路大多与脂肪代谢和生长发育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为ETV5敲除小鼠生长发育缓慢和延迟的分子机制提供了解释,为研究ETV5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关功能提供了参考。
-
-
张瑜;
张叁保;
申玉建;
胡艳;
黄艳娜;
韦英明;
陈少梅;
宣泽义;
蒋钦杨
-
-
摘要:
为探究热应激对山羊肌肉发育调控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同一羊场的健康努比亚山羊6只,通过建立热应激模型得到热应激山羊和对照组山羊各3只。分别采集2组山羊腿臀肌肉样品,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2组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测序数据。结果显示,热应激山羊和对照组山羊之间共检测到20587个基因;在log2|FoldChange|>1和P<0.05条件下,筛选出9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4个显著上调,61个显著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热应激发生后显著影响509个功能类别,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结合、生物系统调节、免疫系统等相关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涉及156个通路,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黏附分子、MAPK信号通路、磷脂酶D信号通路和黏着斑等信号通路,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可能参与肌肉发育的表达差异基因(MET、MAPK10、FGF1、PLA2G4E、DUSP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所选差异基因表达水平与转录组表达水平一致,证明测序结果可靠。综上,热应激通过影响肌肉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同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作为进一步研究骨骼肌调控机制的候选靶标。
-
-
马丽娜;
蒋秋斐;
马青;
额尔和花
-
-
摘要:
为了解析滩羊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本研究以1月、6月和10月龄滩羊的背最长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其基因表达谱,并通过生信分析筛选与肌肉发育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结果表明:1月龄组和6月龄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为428个,下调基因为236个,1月龄组和10月龄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为1 204个,下调基因为927个,6月龄组和10月龄相比,表达上调基因为254个,下调基因为188个。对不同比较组别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发现:表达逐步上调的基因共10个,包括CSRP3、ARNTL和BDNF等促进肌肉发育的基因,而表达逐步下调的基因共16个,包括IGFBP5和ANGPT1等抑制肌肉发育的基因。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SRP3、IGFBP5等基因的表达趋势同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提示上述26个基因适合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不同月龄滩羊背最长肌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生信分析筛选得到调控滩羊肌肉发育的关键候选基因,为深入解析滩羊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靠信息。
-
-
魏著英;
白春玲;
杨磊;
苏广华;
武云喜;
张立;
李光鹏
-
-
摘要: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历时15年,以蒙古牛、鲁西牛和西门塔尔牛为对象,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调控肌肉发育的抑肌基因(Myostatin,MSTN)进行编辑,成功培育出“双肌鲁西牛”等高产优质肉牛新品系。基因编辑牛的生长速度、体型外貌与产肉性能等均得到显著提高,突破了黄牛品种体型小、生长慢、产肉率低的肉用性状瓶颈,该文系统分析了基因编辑牛性状改善的生理学分子机制,有望成为可与国际优秀肉牛媲美的自主肉牛品种。
-
-
孙燕勇;
付绍印;
何小龙;
王标;
刘永斌;
张文广
-
-
摘要:
为了解动物肌肉生长发育可变剪接调控过程最新研究,本文对近年来人、小鼠和其他多种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的可变剪接调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与分析,总结了肌肉生长发育可变剪接的发生、调控蛋白多样性的分子机制、人和动物的肌肉发育过程中可变剪接的调控研究进展及可变剪接的数据量化方法.结果 表明:肌肉是表现出最高水平的组织特异性和保守可变剪接的组织之一;可变剪接的发生与胎儿发育进程并不统一,而是集中于出生后的前两周;牛的肌肉内含子保留类型最多,其次为跳跃外显子类型;猪与鸡肌肉发育中可变3'剪接是最常见的剪接类型;可变剪接的分析方法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由通量低(qRT-PCR和ESTs)、噪音高(ESTs和芯片)的分析方法逐渐发展为以太平洋生物科学(PacBio)和牛津纳米孔技术(Nanopore)为代表的第三代测序方法(Iso-Seq),成功识别了许多具有良好特征的转录本和可变剪接.综上,随着测序方法和分析软件的开发与更新,对动物肌肉发育可变剪接研究的逐渐深入,将为揭示肌肉的发育机制奠定基础.
-
-
张应汉;
冯旭红;
刘文花;
郭丽荣;
张世强;
王璨;
曹鹏;
秦健;
杜荣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猪肌抑素前肽真核表达载体联合鼠李糖乳杆菌对小鼠肌肉发育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将64只4周龄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空载体、空载体+乳酸菌、生理盐水+猪肌抑素前肽和猪肌抑素前肽+乳酸菌4组.第1天、第16天对各组小鼠左右后腿股四头肌各注射载体60μL,每天灌胃2 mL生理盐水或者鼠李糖乳杆菌,于15 d和30 d每组随机取8只采样,检测其体重、脏器指数、血清免疫相关因子含量和肌肉发育相关因子mRNA表达并观察肌纤维显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IFN?λ、IgG和IL?2免疫因子水平显著升高(P<0.05);猪肌抑素前肽组小鼠肌纤维横截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MyoD和Myf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ST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猪肌抑素前肽联合乳酸菌处理不仅显著上调了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IFN?λ、IgG和IL?2免疫因子水平(P<0.05),而且使小鼠肌纤维横截面积极显著增加(P<0.01),MyoD和Myf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ST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猪肌抑素前肽联合乳酸菌,可以促进肌肉发育并提高机体免疫性能.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既能促生长又能增免疫的基因工程乳酸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
黄文君
-
-
摘要:
一些人认为猫是故意发出呼噜声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可能是大脑对快乐或痛苦的反应。其实,猫在压力大的时候经常发出呼噜声,比如它们去看兽医,或是正从伤病中恢复的时候。一些科学家认为呼嚕声可能会促进肌肉发育,治愈伤口,缓解呼吸并减轻疼痛。
-
-
龚葭薇;
何梅;
闫学春;
孔德麟;
梁洋
-
-
摘要:
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鲤(Cyprinus carpio L.)为研究材料,通过克隆斑马鱼和鲤miR-1-2和133a-1的基因间增强子序列,利用活体和离体实验探讨其是否具有肌肉特异性;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研究转录因子MyoD是否调控该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在活体实验中,无论斑马鱼还是鲤,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均有肌肉特异性,且保留有保守区域(cr,含有E-box)的序列,注射72h后GFP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突变体.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转染含有cr序列的实验组,分化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分化前.进一步探讨MyoD对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无论是斑马鱼还是鲤,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活性均受MyoD调控.结果为完善鱼类肌肉发育机理,及未来的鱼类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
-
-
-
李辉;
魏雪锋;
杨嘉蒙;
董冬;
黄永震;
陈宏
- 《2017第四届中国肉牛选育改良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肌肉形成从成肌细胞开始,经过增殖分化形成肌管,肌管进一步成熟形成肌纤维,这个过程依赖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紧密配合.环形RNA(circular RNA,circRNA)分子是一类不具有5'末端帽子和3'末端poly(A)尾巴、并以共价键形成环形结构的非编码RNA分子.circRNAs可以做为miRNA分子海绵,通过吸附miRNA,进而调控基因表达水平.然而,circRNA在肌肉发育中是否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秦川牛骨骼肌不同发育阶段circRNAs的表达情况,挖掘了对肌肉发育有重要作用的circRNAs,并深入分析了一个肌肉组织特异性circRNA的功能其调控机制.
-
-
SU Guoqi;
苏国旗;
WAN Haifeng;
万海峰;
WU De;
吴德
- 《第七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
| 2016年
-
摘要:
为研究日粮亮氨酸添加对IUGR仔猪生长性能和肌肉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7日龄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和正常体重的PIC仔猪(Normal Birth Weight,NBW)各12头.采用2×2试验设计,12头IUGR仔猪平均分配到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配方乳和配方乳+1.2%亮氨酸(Leucine,Leu);12头NBW仔猪平均分配到另外2个处理组,也分别饲喂配方乳和配方乳+1.2%LEU.试验期间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周期为21天,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并屠宰取样.结果表明,NBW仔猪试验各阶段和全期平均日干物质摄入量(ADMI)均高于IUGR仔猪(P<0.01~0.07);NBW仔猪试验全期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IUGR仔猪(P<0.05),且NBW仔猪净增重显著高于IUGR仔猪(P<0.05).日粮中添加亮氨酸显著提高了第3周ADMI(P<0.05),提高了仔猪试验第3周(P=0.08)和全期(P=0.1)ADG的趋势,显著降低了试验第3周仔猪FCR(P<0.05).NBW仔猪背最长肌、半腱肌、腰大肌、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肌肉重均极显著高于IUGR仔猪(P<0.01).日粮中添加亮氨酸极显著升高了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P<0.01).NBW仔猪背最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低于IUGR仔猪(P<0.01),而半腱肌中Myogenin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IUGR仔猪(P<0.05);日粮中添加亮氨酸有增加半腱肌中IGFⅠ基因表达量的趋势(P=0.06).结果提示,IUGR仔猪生长性能显著低于正常体重仔猪,而日粮中添加亮氨酸可以显著改善试验后期饲料转化率,促进肌肉生长,提高IUGR仔猪的生长性能.
-
-
王佳美;
朱弘焱;
苏玉虹
- 《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2014年学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猪CFL2基因转录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法首次获得了CFL2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约2.5 kb区域的序列.应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序列分析,预测其启动子核心区域及转录起始点,发现在起始密码子上游-508 bp和-453 bp处存在TATA-box,并发现了GC-box、CAAT-box;该序列还包含SP1、AP1、AP2、GATA-1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表达调控与肌肉发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
-
-
-
祁钰钰;
杨跃飞;
杨开典;
齐传翔;
鞠辉明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MSTN是肌肉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已有研究发现MSTN基因持续低表达或者敲除后在提高肌肉量的同时也和难产率、流产率及胎儿死亡率高有很高的关联性.本研究中,设计了一对小鼠MSTN shRNA,验证其效率后,构建了整合型四环素诱导表达载体pSingle-tTS-MSTNshRNA,细胞水平验证其诱导活性剂表达活性后,利用显微注射法制备一批转基因小鼠.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和正常小鼠组及未经诱导组相比,转基因小鼠MSTNshRNA诱导表达后,P21表达显著上调(1±0.06&0.85±0.09&0.57±0.25),CDK2表达显著降低(1±0.24&0.73±0.19&1.3 7±0.37),同时下调成肌分化因子MyoD的表达(1±0.14&0.73±0.23&1.37±0.24),说明转基因小鼠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明显的调控。本研究说明了成功制备了MSTN shRNA可控表达转基因小鼠,证明了MSTN表达在出生后调控可以实现肌肉量增加的同时不会对转基因小鼠自身有不良影响。为将可控表达的MSTN基因应用到基因工程育种、药物治疗肌肉萎缩病等方面奠定技术基础。
-
-
祁钰钰;
杨跃飞;
杨开典;
齐传翔;
鞠辉明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MSTN是肌肉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已有研究发现MSTN基因持续低表达或者敲除后在提高肌肉量的同时也和难产率、流产率及胎儿死亡率高有很高的关联性.本研究中,设计了一对小鼠MSTN shRNA,验证其效率后,构建了整合型四环素诱导表达载体pSingle-tTS-MSTNshRNA,细胞水平验证其诱导活性剂表达活性后,利用显微注射法制备一批转基因小鼠.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和正常小鼠组及未经诱导组相比,转基因小鼠MSTNshRNA诱导表达后,P21表达显著上调(1±0.06&0.85±0.09&0.57±0.25),CDK2表达显著降低(1±0.24&0.73±0.19&1.3 7±0.37),同时下调成肌分化因子MyoD的表达(1±0.14&0.73±0.23&1.37±0.24),说明转基因小鼠骨骼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明显的调控。本研究说明了成功制备了MSTN shRNA可控表达转基因小鼠,证明了MSTN表达在出生后调控可以实现肌肉量增加的同时不会对转基因小鼠自身有不良影响。为将可控表达的MSTN基因应用到基因工程育种、药物治疗肌肉萎缩病等方面奠定技术基础。
-
-
-
-
-
-
-
-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8.11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鸡肌肉发育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的SNP位点位于鸡泛素连接酶F‑box蛋白32(Atrogin‑1)基因上,该基因第四内含子中的chr2:143,708,896bp(galGal3)位点从红色原鸡到商业化的AA肉鸡发生了G到A的突变,影响转录因子结合,从而抑制Atrogin‑1基因在AA肉鸡中的表达,进而促进肌肉发育。本发明的SNP分子标记可用于选育肌肉快速发育的鸡种,在chr2:143,708,896基因型为A则为肌肉快速发育的鸡种。本发明还建立了一种通过转录组测序高效筛选数量性状功能基因的方法,为畜禽数量性状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