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南黑山羊

海南黑山羊

海南黑山羊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生物化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382篇;相关期刊34种,包括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等;海南黑山羊的相关文献由12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汉林、徐铁山、侯冠彧等。

海南黑山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2.0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3382 占比:97.86%

总计:3456篇

海南黑山羊—发文趋势图

海南黑山羊

-研究学者

  • 周汉林
  • 徐铁山
  • 侯冠彧
  • 黄显洲
  • 李茂
  • 王东劲
  • 夏万良
  • 王定发
  • 周璐丽
  • 施力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雪梅; 翟哲; 陈巧玲; 吴艳茹; 吴昊天; 黄惠娴; 刘志勇; 李崇瑞; 满初日嘎; 王凤阳; 杜丽; 陈思
    • 摘要: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mannose binding lectin C,MBL-C)是C型(Ca^(2+)依赖型)凝集素超家族的成员,其作为一种急性期蛋白,具有抗细菌感染的功能,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为鉴定出结合在MBL2基因启动子区(1009 bp)的重要转录因子,探寻该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选取海南黑山羊MBL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1009 bp,采用DNA重组技术克隆6个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009 bp的启动子5′端侧翼缺失序列,克隆片段经双酶切后连接至pGL3-Basic载体。重组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中,结合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筛选MBL2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通过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山羊MBL2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点突变技术构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结合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分析其转录活性。结果表明,海南黑山羊MBL2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304~-45 bp范围内,在线软件分析该区域存在RELA、NF-κB2、MZF1等3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结果表明,RELA和NF-κB2的结合位点缺失后均使山羊MBL2基因的转录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提示,RELA和NF-κB2对山羊MBL2基因的转录活性可能具有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寻海南黑山羊MBL2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姬孟瑶; 张雨; 吴灵丽; 刘强; 施力光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椰子油对海南黑山羊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24只平均体重(2.05±0.16)kg、10日龄海南黑山羊羔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将4、6、8 g/d椰子油通过一次性注射器直接饲喂到羔羊口中,饲养周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 g/d椰子油组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净肉重均提高(P<0.05),pH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4 g/d椰子油组和6 g/d椰子油组羔羊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降低(P<0.05),6 g/d椰子油组和8 g/d椰子油组粗脂肪含量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4 g/d椰子油组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P<0.05),珍珠酸、硬脂酸及花生一烯酸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6 g/d椰子油组与8 g/d椰子油组月桂酸、豆蔻酸含量提高(P<0.05),硬脂酸与花生二烯酸含量下降(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4 g/d椰子油可优化海南黑山羊羔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添加6 g/d椰子油能提高海南黑山羊羔羊的屠宰性能,改善其羊肉品质。
    • 刘仙喜; 吴夫; 蒋启程; 刘邦; 陈帅; 周海龙
    • 摘要: 【目的】为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和免疫性能,以南药诺丽为材料,开发一种新型免疫增效剂用于海南黑山羊的健康养殖,以期促进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选取健康海南黑山羊54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试验期为60 d,分别在试验0、30、60 d测定各处理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结果】试验60 d高剂量诺丽处理比黄芪多糖处理和其他处理海南黑山羊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显著增长,且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升高;海南黑山羊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黄芪多糖处理与添加诺丽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在试验30 d和60 d时,高剂量诺丽处理的血清IgG、IL-2和IFN-γ含量较其他处理略高,与对照差异显著,且随添加剂量增加而提高。【结论】每天添加20 g诺丽果粉饲喂海南黑山羊60 d为较理想的饲喂方案,其日增重可达97.27 (±20.87) g,且血清IgG、IL-2和IFN-γ含量分别为49.17 (±3.52) g/L、136.24 (±12.77) ng/L、112.72(±10.94) ng/L,诺丽可显著提高海南黑山羊的生长和免疫性能。诺丽在海南黑山羊绿色健康养殖及产业化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刘香香; 陈思婷; 董志国; 王坚; 赵建国
    • 摘要: 为研究海南黑山羊林下生境耐热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预防和减缓黑山羊热应激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机选取林下饲养1~2岁黑山羊60只(雌雄各半),每个月随机选择3 d(间隔5~8 d)监测林下环境温湿指数,并测定分析黑山羊的体温、呼吸频率及WBC(109/L)、LYM(109/L)、MON(109/L)、NEU(109/L)、RBC(1012/L)、HGB(g/dL)和HCT(%)等7项血常规参数指标,共计12个月.结果表明,无热应激状态下,体温等各项监测指标测定值均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轻微热应激状态下,呼吸频率平均每分钟达到28.17次,与无热应激状态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6项监测指标虽有上升或下降,与无热应激状态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中度热应激状态下,呼吸频率平均为每分钟108.24次,血常规参数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上升,与无热应激状态比较差异显著(P<0.05).因此,呼吸频率及血常规参数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与黑山羊热应激程度相关,可作为海南黑山羊耐热性的评价参考指标.
    • 管凇; 周汉林; 荣光; 徐铁山; 孙卫平; 胡海超
    • 摘要: 以IGF2基因作为影响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采用直接测序和SnaPshot分型方法检测基因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探讨不同基因型与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只在IGF2基因第一外显子115 bp处检测到一个SNP多态性位点,突变位点G→A转换,属于同义突变,没有导致氨基酸改变.突变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66,观测杂合度(Ho)为0.135,期望杂合度(He)0.1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32,多态位点有三种基因型GG、GA、AA,GG基因型89个,GA基因型14个,AA基因型1个,基因型与与体长,体高,体重的关联性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
    • 管凇; 周汉林; 徐铁山; 孙卫平; 胡海超
    • 摘要: 为了研究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信息,试验利用GH1基因筛选可能影响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的功能性突变位点.结果表明,在GH1基因外显子1、2、3、4区域共检测到10个SNPs位点,有9个SNPs位点都属于中度多态位点,一个位点处于低度多态,9个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10个SNPs位点中有4个错义突变,6个为同义突变,错义突变位点分别是Exon1-350G→A(G31S)、Exon2-739G→A(G85S),Exon3-1101A→G(D129G)、Exon3-1154C→T(R147W),10个位点均只有2种基因型,对SNP位点基因型与山羊的表型(体长,体高和体重)进行关联性分析,差异均不显著.
    • 管凇; 周汉林; 徐铁山; 孙卫平; 胡海超
    • 摘要: 为了研究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信息,试验利用GH1基因筛选可能影响海南黑山羊生长性状的功能性突变位点.结果表明在GH1基因外显子1、2、3、4区域共检测到10个SNP位点,有4个错义突变,6个为同义突变.第一外显子350bp处发生的G→A导致氨基酸由原来的甘氨酸(Gly)变为丝氨酸(Ser),第二外显子739bp处发生G→A突变导致氨基酸由原来甘氨酸(Gly)变为丝氨酸(Ser),第三外显子1101bp处发生A→G突变导致氨基酸由原来天冬氨酸(Asp)变为甘氨酸(Gly),第三外显子1154bp处发生C→T突变导致氨基酸由原来精氨酸(Arg)变为色氨酸(Trp).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sSNPs进行功能性预测、并进行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和建模,预测到Ex-on2-739G→A(G85S),Exon3-1120G→A(D129G)、Exon3-1154C→T(R147W)3个突变位点属于有害突变,对蛋白功能有较大影响,可能是导致海南黑山羊个体矮小,生长缓慢的功能性SNP.
    • 汤凯; 杨劲松; 杨天澍; 谭海生; 字学娟; 李茂
    • 摘要: 采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从黑山羊小肠和直肠中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乳酸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性能、产酸性能、耐受性及抑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2株乳酸菌,可归为5类,从中选取5株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其中2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2株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1株为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其中,菌株HCA5-3长势较好;菌株HCS4-1产酸速率较快,菌株HCA6-2产酸能力较强;菌株HCS4-3耐酸性(pH 3.5)较好;菌株HCA6-2、HCA5-3和HCS4-3耐高温(45°C)能力较强,菌株HCA6-2、HCS4-3耐低温(10°C)能力较强;5株代表菌株耐盐性(NaCl 6.5%)能较好,对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晁哲; 邢漫萍; 黄丽丽; 孙瑞萍; 刘海隆; 魏立民; 刘圈炜; 郑心力
    • 摘要: 为了探究海南黑山羊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多态性与初胎产羔数间的关系,采用PCR扩增海南黑山羊GDF9和BMP15基因序列,通过基因测序检测2个基因中SNP位点的多态性分布情况,并与初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海南黑山羊GDF9基因中共发现3处碱基突变,分别位于GDF9基因的第1外显子、第2外显子和3′端,在BMP15基因中共发现2处碱基突变,分别位于BMP15基因的5′端和第2外显子;在GDF9基因+183处的A/C突变位点、+2 082处的A/C突变位点、+2 541处的C/T突变位点上,海南黑山羊的优势基因型分别是CC、AA和CT,在BMP15基因-519处的A/G突变位点、+6 124处的C/G突变上,海南黑山羊的优势基因型分别是AG和CC;GDF9基因+2 541处的C/T突变与初胎产羔数呈显著相关,TT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本试验为通过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海南黑山羊的产羔数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