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纤维素降解

纤维素降解

纤维素降解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346265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六届(2015)中国水禽发展大会、首届全国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机制及资源化利用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等;纤维素降解的相关文献由1144位作者贡献,包括潘虎、刘珩、刘琨等。

纤维素降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6265 占比:99.95%

总计:346440篇

纤维素降解—发文趋势图

纤维素降解

-研究学者

  • 潘虎
  • 刘珩
  • 刘琨
  • 张偲
  • 李平
  • 王焰新
  • 王艳红
  • 童蕾
  • 董俊德
  • 龙丽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鸿莉; 欧阳小琪; 陈晓健; 周馨玥; 张琦; 夏文静
    • 摘要: 本实验用嗜热侧孢霉液体发酵对玉米秸秆进行降解,通过单因素条件优化,最终确定嗜热侧孢霉降解玉米秸秆的最佳条件:发酵时间为8 d,最佳发酵pH值为6.5,最佳接种量为2%,最佳发酵温度为45°C,最佳装液量为150 mL,最佳转速为200 r/min。经过优化嗜热侧孢霉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的降解率由23.58%提高到35.23%。
    • 李月; 谭金芳; 陈林; 梅浩; 王祎; 李慧; 李芳; 韩燕来
    • 摘要: 【目的】为推动还田秸秆的降解及农田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更加受到重视。【方法】采用稀释涂平板法从长期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纯化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真菌,对这些真菌的秸秆降解能力进行初步判断,并采用PDA平板拮抗试验探究其中4株镰刀属真菌与其他非致病真菌间的拮抗作用。【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64种秸秆降解真菌,来自于子囊菌门的7个科11个属,包括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毛壳属(Chaetomium)、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篮状菌属(Talaromyces)、弯孢属(Curvularia)、梭孢壳属(Thielavia)、Meyerozym和枝顶孢属(Acremonium)。其中,筛选得到来自青霉属(Penicillium)的菌株最多,占筛选得到全部菌株的26.56%。【结论】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既可以快速降解秸秆,又对多种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有作为作物病原真菌的生物防治菌种的潜力。
    • 黄青盈; 吕嘉昕; 何秋愉; 武全; 刘明秋
    • 摘要: 纤维素是广泛存在且难以降解的一类物质,含有较多纤维素的秸秆的处理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从食堂餐厨垃圾、废水及被废水污染的土壤中获取样本,使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对其进行驯化筛选,并利用16S rRNA测序鉴定菌株种类。使用脱色圈方法验证其降解能力,用DNS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多种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降解有关酶的活力。计算各种单菌及混合菌对秸秆的降解率并通过改变pH、温度、碳源量研究其最适降解条件。另外还将混合菌种应用于秸秆造纸制浆预处理。结果显示:纤维素相关总酶活最高达到了370.52 U/L,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活力最高分别达到了1388 U/mL、316 U/mL和696 U/mL。经过7天的发酵降解,单一菌株最高秸秆降解率为21.64%,多种菌种混合处理秸秆的降解率达到了23.86%,且在pH=7,35°C,碳源量1 g/L时降解效率最佳,为25.08%。电镜结果显示微生物处理破坏了秸秆原有结构,使其出现了缺刻断裂。使用混合菌预处理秸秆,达到了制浆要求,可作为造纸原料。
    • 周海宾; 刘娟; 丁京涛; 孟海波; 张曦; 程红胜; 王健; 程琼仪; 沈玉君; 罗文海
    • 摘要: 为了优化堆肥工艺,提高堆肥产品质量,研究黑曲霉对牛粪堆肥腐熟度和纤维素降解的影响。该研究以牛粪为原料,小麦秸秆为辅料,以不添加黑曲霉为对照,分别添加1%、2%和3%的黑曲霉进行好氧堆肥,研究了黑曲霉不同添加量对腐熟度指标、养分含量、腐殖质组成以及纤维素组分的影响,并采用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荧光区域积分(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a-Fluorescence Regional Integration, EEM-FRI)对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黑曲霉接种量为2%可快速提高发酵温度,高温期提前1d出现,胡敏酸含量较初期增加49.94 g/kg,富里酸较初期减少37.51 g/kg,并提高了腐殖化水平。黑曲霉接种量为3%时种子发芽指数提高了2.38%,总磷含量增加了22.3%,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是对照组的1.36、1.42倍,更有利于堆肥的腐熟。通过EEM-FRI法发现添加黑曲霉可促进有机物降解,并促进了腐殖质物质的形成,加快了堆肥腐熟。相关性分析表明,添加黑曲霉后,发酵物料总磷含量与纤维素、胡敏酸以及富里酸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说明黑曲霉促进了纤维素的降解以及腐殖质类物质的形成。综合考虑堆肥腐熟度和纤维素降解水平,建议牛粪堆肥中黑曲霉添加量为2%~3%。该研究可为利用黑曲霉促进牛粪堆肥腐熟,提高有机肥品质提供支持。
    • 徐登峰; 张邑帆; 杨柳; 朱买勋
    • 摘要: 为筛选猪粪快速降解微生物,试验从猪场堆肥发酵粪污中采集样品,通过实验室分离鉴定筛选候选微生物,经过耐高温试验筛选、淀粉降解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纤维素降解试验,筛选粪污快速降解微生物。结果显示,实验室筛选到32株不同菌落形态的细菌,有30株细菌可以在30°C的温度下进行生长,只有12株能够耐受50°C高温;12株耐高温细菌中,有7株细菌有水解淀粉的能力,H8菌株的Up值达到7.11;有10株细菌对明胶有液化作用,其降解能力为H8>H5≥H10≥H2>H12≥H3≥H9>H6≥H7≥H1;H2、H3、H5、H8、H10降解纤维素能力较为明显,Up值均超过10,尤其是H8的Up值达到了23.52。从试验结果可以总结得出H8株细菌能耐受高温,有较好的降解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的能力,说明该株细菌可以应用于快速降解猪粪。
    • 熊志达; 周鑫鑫; 杨书敏; 王金硕; 肖运才; 石德时
    • 摘要: 为研究益生菌复合制剂对芦苇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以芦苇青贮添加剂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处于生长期的芦苇收割后进行青贮,分为4个益生菌添加剂处理组:XS55(将象草发酵剂与副地衣芽孢杆菌SN-6按照5:5的比例混合并添加入饲料)、XS64(象草发酵剂:SN-6=6:4)、XSD(象草发酵剂:SN-6:短小芽孢杆菌D1=5:5:10)、BZSD(布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SN-6:D1=1:4:5:10)和1个空白对照组(Ctrl),每组3个重复,青贮周期为20 d。结果表明:(1)通过青贮,各组均有效地保存了芦苇的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2.35%以上。(2)与Ctrl组相比,益生菌添加剂各组均显著降低了芦苇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 <0.05)。(3)与Ctrl组相比,益生菌添加剂各组总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 <0.05)。(4)益生菌添加剂各组中氨态氮/总氮与丁酸/总酸这两种青贮腐败指标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trl组(P <0.001)。综上,XS64组青贮效果最好,按照《青贮感官评定标准》,该组芦苇青贮感官评价为“优”;其营养物质保存良好,粗蛋白质可达到12.06%;pH降至3.93;总酸含量达到5.84%;按照弗里葛评价标准,该青贮组得分为86,在所有组中评分最高;此外,XS64可显著地降低芦苇NDF含量,与未加益生菌青贮组相比,NDF含量降低了约4.75%(P <0.05),与青贮前芦苇相比,NDF含量降低了6.79%(P <0.05)。
    • 唐昊; 孙灿; 李沅秋; 罗朝兵
    • 摘要: 纤维素作为一种资源丰富的天然聚合物,可被微生物降解为可溶性糖,因此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CMC选择培养基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降解菌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LL1,采用三代Pacbio Sequl和二代Illumina Novaseq 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并采用DNS法测定其纤维素酶活.R.ornithinolytica LL1基因组大小为5 584 354bp,包含5 512个基因,其中NR、Swiss-Prot、Pfam、COG、GO、KEGG 和 CAZyme 数据库中分别注释有5 511、4 419、4 584、4 745、3 610、3 336和 128个基因,同时基因组注释有大量木质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R.ornithinolytica LL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其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其次是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低.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及酶活测定揭示了R.ornithinolytica LL1降解纤维素的能力,为其降解纤维素及进一步纤维素转化奠定了基础.
    • 陆娟; 唐娟; 王贵生; 余梅霞; 唐俊
    • 摘要: 植物内生菌具有增强宿主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也具有增强宿主植物对磷、钾等矿质元素的分解吸收,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本文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亳菊内生菌BN7对玉米弯孢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串珠镰刀病菌、瓜炭疽病菌、茶叶轮斑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测定菌株BN7的解磷、解钾、产生长素、降解纤维素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能力;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BN7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亳菊内生菌BN7对小麦赤霉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菌株BN7使有机磷和无机磷发酵液中可溶性磷分别增加了108.38和68.71 mg/L,使可溶性钾增加了32.03 mg/L,IAA的分泌量高达164.39 mg/L;培养3天菌株BN7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活力达到最高,分别为168.78和79.87 U/mL;培养7天的上清液对DPPH清除率可达82.13%;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BN7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因此,亳菊内生菌BN7是一株具有广谱抗真菌、解磷、解钾、产IAA和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巨大芽孢杆菌.
    • 杨滢; 楼玫娟; 李子林; 陈静; 吴斐; 黄晓宇; 郭春兰; 张林平
    • 摘要: [目的]从雷竹根部分离其内生真菌并对其纤维素降解、植物病原菌抑制、铅的耐受能力等功能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内生真菌,刚果红平板培养基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植物病原拮抗菌.[结果]从雷竹根部共分离到35株内生真菌,其中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有7株;对油茶炭疽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5株,对毛竹枯梢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2株,对猕猴桃果腐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2株;对铅具有强耐受性的有11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株具有良好潜在应用价值的内生真菌LZ031、LZ033进行鉴定,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芦竹节菱孢(Arthrinium arundinis).[结论]雷竹根部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内生真菌功能多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杨滢; 楼玫娟; 李子林; 陈静; 吴斐; 黄晓宇; 郭春兰; 张林平
    • 摘要: 【目的】从雷竹根部分离其内生真菌并对其纤维素降解、植物病原菌抑制、铅的耐受能力等功能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内生真菌,刚果红平板培养基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平板对峙法筛选植物病原拮抗菌。【结果】从雷竹根部共分离到35株内生真菌,其中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有7株;对油茶炭疽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5株,对毛竹枯梢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2株,对猕猴桃果腐病原有抑制作用的有2株;对铅具有强耐受性的有11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两株具有良好潜在应用价值的内生真菌LZ031、LZ033进行鉴定,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芦竹节菱抱(Arthrinium arundinis)。【结论】雷竹根部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且内生真菌功能多样,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