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蚁

白蚁

白蚁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378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0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2073篇;相关期刊605种,包括昆虫学报、湖北植保、安徽农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华中三省(湖北、湖南、河南)昆虫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白蚁的相关文献由503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求应、李志强、刘超华等。

白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0 占比:43.88%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1.32%

专利文献>

论文:2073 占比:54.80%

总计:3783篇

白蚁—发文趋势图

白蚁

-研究学者

  • 黄求应
  • 李志强
  • 刘超华
  • 莫建初
  • 张世军
  • 宋晓钢
  • 童严严
  • 刘炳荣
  • 沈俊峰
  • 郭建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郭成; 孙晓格; 郝阳毅; 徐晓锋; 李胜利
    • 摘要: 白蚁是自然界中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者。反刍动物虽然可以对粗纤维降解,但其对粗纤维降解作用有限,反刍动物的粪便中仍然含有大量可降解纤维素。白蚁在自身和微生物互作下,可以对粗纤维进行降解且降解效率显著高于瘤胃,其降解产物为乙酸等挥发性脂肪酸,这些挥发性脂肪酸可以被反刍动物利用。本文综述了白蚁的消化特点、白蚁肠道纤维降解微生物的机制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开发前景,为白蚁生物资源在反刍动物上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王菊香; 谢新国; 郭红艳; 郑淑芳; 胡进; 洪承昊
    • 摘要: 白蚁是危害武汉市农田林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全市立木、农作物、建筑和木材谷物等造成很大损失。本研究调查了武汉市主要农田林网地区白蚁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及活动生存环境,并分析了种群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项目研究地农田林网树木白蚁主要为黑翅土白蚁,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在粘壤土中,主巢入土深度在150 cm以内的占总数80.2%。通过毒饵诱杀法和药物阻隔法,市售的三种药剂均对黑翅土白蚁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0.0%以上。
    • 鲁兴树
    • 摘要: 自组织,简单地说就是在没有特定的外部条件干预下,依靠自身力量自行从无序到有序,从一种有序到另一种有序的过程。自组织的力量是巨大的。小小的白蚁能建造出高达9米的“摩天大楼”——“白蚁塔”,靠的是自组织;大雁越过千山万水,劳而不累,靠的是自组织;一个原始的单细胞生物通过遗传和进化,最后成为复杂而智慧的人类,靠的是自组织。
    • 王思忠; 曾小虎; 李宁
    • 摘要: 为明确白蚁取食枯木和活树的差异及优势种白蚁对绿化树种的取食选择规律,2010—2020年对成都等16个市(州)城市区域的公园、行道以及住宅小区内枯木和活树白蚁种类进行调查,分析比较白蚁取食活树、枯木的差异,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优势种白蚁取食的绿化树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为取食枯木和活树的优势种类;采自枯木的白蚁标本数量显著高于活树,枯木与活树上白蚁标本采集数量的差异与白蚁种类密切相关。以欧式平方距离4.0作为最佳距离分割点,黑胸散白蚁取食的39种树种可划分为4类,以欧式平方距离1.0作为最佳距离分割点,黑翅土白蚁取食的26种树种可划分为2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由此说明,枯木较活树易被白蚁取食;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尤其喜欢取食的活树为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 蒋朝晖; 胡金飞
    • 摘要: 总结了危害天麻的主要白蚁种类,分析了白蚁危害天麻的原因,并提出了天麻白蚁的综合治理策略,以期为天麻白蚁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梁兴
    • 摘要: 分析了目前白蚁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白蚁防治的应对策略。
    • 敖跃飞; 吴高伟; 甘小艳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白蚁的形态品级及其对水利工程的危害,并以南昌市新建区赣西联圩为例,阐述了江西省重点圩堤白蚁危害普查与评估方法,以期为堤坝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 沈凌; 张久云; 王彦杰; 曾杨
    • 摘要: 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绿化区内樟树的白蚁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喷液法和饵剂诱杀法对其进行防治并分析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的危害率为47.6%,危害种类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白蚁的发生情况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季发生情况高于夏冬季节。喷液法处理操作简单,防治效果更优,但复发率较高;饵剂诱杀法的复发率较低,可回收利用,但防治效果低于喷液法。建议可采取两种方式交替处理白蚁,先以饵剂诱杀法处理。
    • 吕桂华
    • 摘要: 白蚁是多型社会昆虫,能取食木材或其他植物质,危害树木、房屋等。为做好流溪河森林公园白蚁防治工作,本文通过对景区内的白蚁种类、危害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不同区域的白蚁调查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并对防治对策和效果进行探讨,以更好地防治白蚁
    • 吴炜城; 陈必婷; 张世清; 郭志凯; 李吉涛
    • 摘要: 白蚁(Isoptera)的筑巢和觅食活动主要在土壤及腐烂的木材上进行,所以白蚁极易受到来自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因此,白蚁需要依赖共附生微生物菌群形成防御体系,放线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类群,且放线菌能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但是白蚁共附生放线菌能否对热带作物的病原真菌有抑制活性有待研究。为了挖掘在热带农业绿色健康发展中具有应用潜力的海南特色农用放线菌资源,以海南白蚁共生放线菌为研究对象,利用平板分离法从采集的健康白蚁体内分离纯化放线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生防菌株;通过分子生物学确定其分类地位;平板对峙法研究拮抗菌株的抗菌稳定性、持效性和广谱性;滤纸片法研究抑菌物质的热稳定性。结果从海南白蚁体内分离得到1株拮抗活性较好的放线菌菌株W7,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该放线菌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亲缘关系接近。菌株W7的抗菌活性持久性强,平板接种30 d后仍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抗菌稳定性好;菌株W7抑菌谱广,对16株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芒果胶孢霉(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香蕉炭疽霉(Colletotrichum musae)、辣椒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豇豆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on)Fitzp]抑制作用较强,对芦笋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荔枝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抑制作用较弱;菌株W7发酵粗提物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是抑菌率会随着水浴温度的增高而降低。本文首次对海南白蚁共附生放线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从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抑制多种热带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的生防菌株,为高效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新资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