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

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11339篇;相关期刊422种,包括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现代检验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文献由4447位作者贡献,包括华琦、王飞、胡善友等。

红细胞分布宽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4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1339 占比:99.31%

总计:212814篇

红细胞分布宽度—发文趋势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研究学者

  • 华琦
  • 王飞
  • 胡善友
  • 刘建峰
  • 张斌
  • 李元民
  • 李华
  • 张守彦
  • 张敏
  • 李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史平平; 戴领; 王宝仪
    •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267例,根据RDW四分位数分为A组(RDW≤12.3%)71例、B组(12.4%≤RDW≤13.0%)66例、C组(13.1%≤RDW≤13.9%)64例和D组(RDW≥14.0%)66例。比较四组基本情况、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及1年内心力衰竭相关终点不良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评估RDW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相关终点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DW预测心力衰竭死亡的效能。结果:随着RDW水平增高,心力衰竭相关终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OR=5.221,95%CI:3.222~8.462,P=0.000)、年龄(OR=1.093,95%CI:1.044~1.144,P=0.000)、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OR=1.001,95%CI:1.000~1.001,P=0.000)与CHF患者1年内心力衰竭相关终点不良事件独立相关,RDW预测心力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6(95%CI:0.646~0.826,P=0.000)。结论:RDW水平增高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监测RDW有助于对CHF患者的预后评估。
    • 闫巷巷
    •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AP患者,其中60例轻症AP (MAP),46例中重症AP (MSAP),26例重症AP (SAP)。记录患者RDW、APTT、D-dimer、APACHEⅡ评分、性别、年龄及住院时间等基础资料。比较不同病情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及RDW、APTT、Ddimer、APACHEⅡ评分,并分析RDW、APTT、D-dimer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AP、MSAP、SAP患者住院时间及APTT依次延长,D-dimer、RDW及APACHEⅡ评分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701、26.418、184.695、85.799,83.215,P<0.05)。Spearman分析显示,AP患者RDW、D-dimer、APT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4、0.728、0.696,P<0.05)。结论:RDW、D-dimer、APTT与AP患者APACHEⅡ评分有正相关关系,通过测定其水平变化可反映AP病情程度及预后,便于临床进行针对性防治。
    • 王莲藕; 吴清霞
    • 摘要: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确诊为AIS分为AIS组(n=78)和非AIS组(n=42),再将AIS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0)、中度组(n=25)和重度组(n=23)。收集所有疑似AIS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指标和AIS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Lp-PLA2、RDW与AI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Lp-PLA2、RDW及其联合对AIS的诊断价值。结果AIS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占比及白细胞计数(WB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p-PLA2、RDW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的血清Lp-PLA2、RDW水平均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p-PLA2、RDW与AIS患者NIHSS评分均呈线性正相关(r=0.800、0.78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PLA2、RDW及二者联合诊断AI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0.876、0.961,以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最高(敏感度为87.18%、特异度为92.86%)。结论Lp-PLA2、RDW与AIS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均可用作AIS患者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辅助指标,且以Lp-PLA2联合RDW的诊断效能最大。
    • 徐海涛; 黄彬; 卢安阳; 杨朝栋; 李娜; 朱伦刚
    •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RDW)/PLT比值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47例(ARDS组),脓毒症未并发ARDS患者101例(NARDS组)。根据氧合指数将ARDS组患者分为轻度亚组(201~300 mmHg,16例)、中度亚组(101~200 mmHg,20例)和重度亚组(≤100 mmHg,11例),根据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ARDS组分为生存亚组(25例)、死亡亚组(22例)。检测2组PDW、RDW、PLT水平,计算PDW/PLT、RDW/PLT比值,分析PDW/PLT、RDW/PLT与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PDW/PLT、RDW/PLT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ARDS组PDW、RDW、PDW/PLT、RDW/PLT高于NARDS组(t/P=5.937/中度亚组>轻度亚组(F=110.896、53.006、57.370、235.830,P均<0.001);PLT比较,重度亚组<中度亚组<轻度亚组(F/P=30.928/<0.00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脏器衰竭个数≥2个、高APACHEⅡ评分、高PDW/PLT、高RDW/PLT是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入院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1.250(1.062~1.471),1.390(1.131~1.707),1.096(1.004~1.197),1.394(1.108~1.753),1.111(1.043~1.183)]。PDW/PLT、RDW/PLT预测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入院28 d死亡曲线下面积为0.791、0.784。结论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PDW/PLT、RDW/PLT均增加,高PDW/PLT、RDW/PLT与脓毒症合并ARDS病情加重及预后不良均有关。
    • 高敏; 李啟俊; 蒋文功; 吕路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关系,评估RDW对于CKD患者LVD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行超声心动图的成年CKD患者,男83例、女4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对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及LVD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LVDD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RDW对LVDD的预测价值。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有59例,LVDD组有73例。LVDD组的收缩压、RDW较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高(均P1),Hb是LVDD的保护因素(OR<1)。ROC分析显示RDW预测LVDD的AUC为0.612,灵敏度78.9%,特异度50.8%。结论CKD患者较容易发生LVDD,检测RDW对预测CKD患者并发LVDD存在一定的价值。
    • 姬旺龙; 黄晏
    •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成人房颤患病率在2%~4%[1]。国内研究显示,我国≥35岁居民的房颤患病率为0.7%,≥75岁居民的患病率为2.4%[2]。房颤常诱发心力衰竭、脑卒中及心肌梗死,防治房颤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3]。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大小变异性的指标[4],近年研究显示,RDW与房颤发生、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及不良预后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就RDW在房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黄柏勇; 李翠; 曹桂花; 金凤钟; 宁晓暄
    • 摘要: 目的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临床应用已由单纯鉴别贫血类型拓展至评估全身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RDW也与器官衰竭的发生和预后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微循环紊乱、营养不良、年龄增长、红细胞输注等有关,但还需更深入的研究加以证实。鉴于RDW简单易测,临床医师应更加关注,合理应用。
    • 王青青; 王子安
    • 摘要: 目的:验证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初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01月至2017年07月之间200例初治胃癌患者和110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对100例胃癌患者进行生存随访。分析两组患者RDW、SOD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RDW和SOD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15%和152.5 kU/L。并依此分为低RDW组(RDW<14.15%)、高RDW组(RDW≥14.15%)和低SOD组(SOD<152.5 kU/L)、高SOD组(SOD≥152.5 kU/L),比较不同亚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分析RDW和SOD水平与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RDW、SOD水平与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pTNM分期、血红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CA199均相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示:p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是否行外科手术、是否行化疗、RDW水平、SOD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预后危险因素(P均<0.05);多元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pTNM分期、是否行外科手术、是否行化疗及RDW水平仍然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动态联合监测RDW、SOD指标对评估胃癌患者的肿瘤负荷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王成; 韦曙东; 王兴康; 冉瑞忠; 吕秀萍; 王均强
    • 摘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武警第二机动总队医院进行睡眠监测的25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睡眠监测报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分为对照组(55例)、轻度OSA组(68例)、中度OSA组(60例)及重度OSA组(6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指标。比较四组一般资料及血常规指标,使用Pearson分析AHI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WBC、NEU、NLR及RDW与AHI呈显著正相关(r=0.218、0.349、0.723、0.451,P<0.05)。结论:NLR及RDW可用于临床OSA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 刘丹丹; 王亚峰
    • 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的HSPN病儿的资料,同时以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HSPN病儿在入院时和对照组在体检时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RDW、红细胞沉降率(ESR)和24 h尿蛋白定量。同时根据肾活检肾小球病理的分级标准,比较不同病理分级HSPN病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两组资料共纳入182例,其中HSPN病儿82例,健康对照组100例。HSPN组病儿的白细胞[(11.50±4.12)×10^(9)/L比(6.60±1.18)×10^(9)/L]、血小板[(270±96)×10^(9)/L比(227±73)×10^(9)/L]、RDW[(13.30±0.49)%比(13.08±0.73)%]和ESR[(12±4)mm/h比(7±2)mm/h]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RDW和24 h尿蛋白定量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RDW(OR=5.787,P=0.021)和24 h尿蛋白定量(OR=1.046,P=0.008)是HSPN病儿肾活检病理分级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93,P<0.001;当截点为13.35%时,RDW预测HSPN病儿不同肾活检病理分级轻重程度的灵敏度为62.3%,特异度为90.5%。RDW水平在肾病水平蛋白尿组中明显高于非肾病水平蛋白尿组(P<0.001),RDW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性(r=0.454,P<0.001)。结论RDW在HSPN病儿中升高,可作为HSPN病儿病情轻重程度评估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