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端侧吻合

端侧吻合

端侧吻合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8116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等;端侧吻合的相关文献由5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旭东、何清濂、季正伦等。

端侧吻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8116 占比:99.92%

总计:198283篇

端侧吻合—发文趋势图

端侧吻合

-研究学者

  • 李旭东
  • 何清濂
  • 季正伦
  • 梁炳生
  • 高峰
  • 刘仕琪
  • 吕毅
  • 张宇彤
  • 徐勇忠
  • 杨家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克国; 王佳; 黄蕾; 肖蓓
    • 摘要: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法建立前臂直径2.0 mm),各15例.超声测量两组术前和术后的头静脉、桡动脉和术后瘘口直径和平均血流流速,记录首次上机透析时间,透析12周后采集透析时的血泵血流量、有效血流量和动脉压,评价AVF功能及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均一次性成功建立AVF,成功率100%(15/15).观察组中12例一次性成功建立,1例二次手术后成功建立,1例术后12周后经球囊扩张后可以使用,1例选择颈内半永久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首次成功率80%(12/15),总成功率93%(14/15).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使用时间分别为(40.14±13.26)d和(31.00±4.7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延后(P<0.05).术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瘘口直径分别为(3.41±0.08)mm和(4.15±0.6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头静脉直径分别为(3.87±0.81)mm和(4.74±0.9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透析时有效血流量分别为(247.8±20.60)mL/min和(263.60±22.59)m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侧吻合法在前臂位置同样适合建立头静脉管腔直径<2.0 mm病人的AVF,但需要较长的成熟期,成熟后基本不影响透析.
    • 林传甫; 林文君; 吕建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21例患者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缺损面积2 cm×2 cm~10 cm×7 cm,皮瓣切取面积3 cm×3 cm~11 cm×8 cm.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10个月.2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皮肤相似,无明显臃肿、畸形.受区肢体红润温暖,无肢体供血不足发生;供区肢体血运良好,皮肤红润,张力正常,无疼痛怕冷.15例供区直接缝合,留线性瘢痕,6例供区游离皮片移植,成活良好.结论 采用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血管通畅率高,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良好,受区和供区损伤小,临床效果良好.
    • 米纪元; 周全博; 苏锦松; 唐寄炎; 宋军民
    • 摘要: 目的 评估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NOSE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7例直肠癌患者,电子肠镜及病理确诊为肠癌,术前核磁共振确定肿瘤下缘距离肛门3~5 cm,均接受腹腔镜直肠癌NOSES手术,术中采用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A组)52例,采用端端吻合法(B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临床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安全完成,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两组相关术前参数和术中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0例,B组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5例(9.1%),A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A组患者术后1、3个月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类储袋式端侧吻合法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值得推广.
    • 杨科跃; 黄剑; 陈川; 孙赫阳; 李一; 李学渊; 陈宏; 王欣; 戚建武
    • 摘要: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技术在个性化游离腹股沟皮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自 2015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四肢软组织(骨)缺损患者88例,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在髂腹股沟区设计个性化皮瓣,并进行游离移植.皮瓣切取方式: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48例,游离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7例,带髂骨的复合组织瓣19例,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联合皮瓣8例,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分叶皮瓣6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0 cm×6.0 cm~10.0 cm×30.0 cm.皮瓣动脉和受区主干动脉均行端侧吻合:与桡动脉吻合36例,与尺动脉吻合12例,与足背动脉吻合18例,与胫前动脉吻合15例,与胫后动脉吻合7例.皮瓣静脉吻合:42例皮瓣吻合2条静脉,分别为同名浅静脉和伴行静脉;46例皮瓣吻合1条同名浅静脉.皮瓣伴行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行端侧吻合,同名浅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或皮下浅静脉行端端吻合.术后随访内容包括皮瓣血运、肢体远端血运、受区和供区的外观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83例皮瓣顺利成活;5例出现血管危象,其中2例术后48 h内出现动脉危象,探查后发现 1 例为动脉血栓形成,1例为动脉被吻合静脉的血管吻合器压迫所致.另外3例72 h出现静脉危象,探查后发现均为静脉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所致.5例出现血管危象的皮瓣经重新吻合血管或血管转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时间3~24(平均10)个月,皮瓣移植的供区和受区均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肢体远端无血运障碍.结论 端侧吻合技术适用于髂腹股沟区各种形式的游离皮瓣移植,不仅解决供区皮瓣血管蒂偏细的问题,而且可以保留受区肢体的主 干动脉,不影响远端血供.
    • 刘军乐; 何成; 刘欢; 王攀霞; 王莉贞; 付大鹏; 张福先
    • 摘要: 目的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比较嵌合式和传统式两种端侧吻合方法在内瘘中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建立两种端侧吻合方法的内瘘模型,赋予适当的边界条件,分别生成两种模型的流体速度、压力、涡量云图以及流线图;沿吻合口管腔中心线计算压力、速度及涡量的数值,并相应显示在XY曲线图中.结果 两个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嵌合式吻合口在云图中的压力和速度的变化梯度均小于传统式吻合口,涡量的面积也小于后者;流线图中嵌合式吻合口附近的流线也更平整,紊乱的更少.在XY曲线图中清晰地显示了嵌合式吻合口的压力和速度变化梯度以及涡量强度均优于传统式吻合口.结论 嵌合式吻合口的几何形态对血流动力影响更小,有助于保持内瘘的通畅.使用嵌合式端侧吻合是一项更符合几何造型的内瘘手术吻合方法.
    • 刘洋洋; 吴敏; 高许斌; 官建中
    • 摘要: 目的 对比探讨动脉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法在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应用SCIA浅支穿支皮瓣修复四肢创面21例,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7.0 cm~9.0 cm×18.0 cm.根据受区主干动脉上壁或前壁有无与皮瓣动脉匹配的分支,分为2组.端端吻合组:皮瓣动脉与受区主干动脉分支端端吻合10例;端侧吻合组:皮瓣动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端侧吻合11例.皮瓣静脉与受区主干动脉的伴行静脉端端吻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1年,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皮瓣及供区的外形和功能.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端端吻合组10例皮瓣全部成活;端侧吻合组11例皮瓣有2例发生静脉危象,探查见静脉血栓形成,动脉端侧吻合口血流通畅,无栓塞,1例重新吻合静脉后成活,1例再次静脉危象时改腹部带蒂皮瓣.术后随访6个月~1年,两组皮瓣及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无差异.SCIA浅支动脉口径、受区动脉分支或侧口 口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端端吻合组吻合时间(16.70±1.34)min,短于端侧吻合组吻合时间(23.73±1.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SCIA浅支穿支皮瓣移植中,如果受区主干动脉上壁或前壁有与皮瓣动脉匹配的分支,皮瓣动脉首选与其端端吻合,因无需侧口制作,操作更熟练,吻合时间短;否则与受区主干动脉行端侧吻合.
    • 侯森; 赵世栋; 刘凡; 叶颖江
    • 摘要: 目的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AR)中将末端结肠与直肠或肛管使用端侧吻合(SEA)的方法进行重建,是否会增加手术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会带来术后排粪功能的获益,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分析SEA与端端吻合(SCA)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肠道重建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1997年10月至2021年1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关于比较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SEA比较SC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临床对照试验(CCT),中文检索词包括"直肠""癌/恶性肿瘤""端侧吻合""端端吻合/直接吻合";英文检索词包括"rect*""cancer/tumor/carcinoma/neoplasm""side to end/end to side/Baker""end to end/straight colorectal anastomosis".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225篇文献,最终纳入7项临床研究.共有552例患者,其中SCA组284例,SEA组268例.安全性指标显示:SEA组盆腔脓肿的发生率较SCA组明显降低(OR=0.18,95%CI:0.05~0.66;P=0.01)、手术时间(OR=1.28,95%CI:3.75~6.30;P=0.62)、保护性造口率(OR=3.52,95%CI:0.55~22.66;P=0.19)、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OR=0.50,95%CI:0.23~1.08;P=0.08)、吻合口出血发生率(OR=1.08,95%CI:0.26~4.44;P=0.92)、切口感染(OR=0.64,95%CI:0.28~1.50;P=0.31)、切口哆开(OR=1.27,95%CI:0.44~3.64;P=0.65)和肺部感染(OR=0.80,95%CI:0.27~2.38;P=0.68)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排粪功能方面,术后6个月SEA组夜间遗粪的发生率低于SC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14~0.85;P=0.02).使用止泻药(OR=0.79,95%CI:0.34~1.82;P=0.58)、排粪急迫(OR=0.41,95%CI:0.12~1.34;P=0.14)、使用会阴垫(OR=0.59,95%CI:0.24~1.48;P=0.26)、区分排气排粪(OR=0.75,95%CI:0.27~2.12;P=0.59)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位前切除术中,使用SEA进行肠道重建可以降低术后6个月夜间遗粪的发生率、降低术后盆腔脓肿发生率.SEA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应用于低位前切除术中的肠道重建.
    • 马而满; 陈炜达; 马海涛; 叶家宽; 雷彦文
    • 摘要: 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游离皮瓣中应用血管端侧吻合共16例,其中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4例、游离腓肠肌内侧皮瓣1例;受区仅有1条知名血管且确保远端肢体血供,只能采取端侧吻合法的有5例(肱动脉上段1例,胫后动脉4例),受区可采用端侧法或端端吻合法、但采取了端侧吻合11例(包括桡动脉1例、尺动脉1例、胫前动脉5例、足背动脉4例).术后随访4个月~5年.结果 本组2例游离背阔肌皮瓣在72 h发生静脉危象,及时予以血管探查重新吻合或静脉移植重新吻合处理后成活,其余14例均顺利成活,疗效满意.
    • 孟凡勇; 于波; 赖锋灵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自体肺叶移植联合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重建术手术配合护理经验,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自体肺叶移植联合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重建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熟练的术中配合,是胸腔镜辅助自体肺叶移植联合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重建术成功的关键.
    • 摘要: 个人简介江起庭,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手足外科及显微外科各类疾病、创伤的诊治;擅长断指(肢)再植,尤其是复杂的断指再植及指尖断指再植;穿支蒂皮瓣带蒂转移及游离修复;拇手指再造,尤其是修饰性再造、全形再造;手足畸形的诊治。2012年创新设计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打破神经端端吻合单一模式;2013年国内首次提出“化整为零”思路修复创面缺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