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气制动

空气制动

空气制动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584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03457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铁道车辆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7旅客列车制动技术交流会、2013年国际单轨交通(重庆)高峰论坛、2008年中日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论坛等;空气制动的相关文献由111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毅、刘泉、申燕飞等。

空气制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3457 占比:99.92%

总计:303694篇

空气制动—发文趋势图

空气制动

-研究学者

  • 刘毅
  • 刘泉
  • 申燕飞
  • 魏伟
  • 吕超
  • 安德烈亚斯·泰希曼
  • 肖维远
  • 安鸿
  • 刘保华
  • 朱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胜; 岳铭
    • 摘要: 针对武汉地铁4号线出现单车空气制动不缓解故障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观察车辆制动不缓解故障现象,结合空气制动不缓解故障判断逻辑,分析故障时刻制动数据,故障点查找排除,综合分析确定为制动控制装置(BCU)中制动控制插件板(EPC)损坏导致。针对制动控制插件板故障原因,提出了故障处理方法;为避免单车空气制动不缓解故障对正线运营造成影响,总结了正线单车空气制动不缓解故障应急处置方法。
    • 杜海宾; 王瑞; 姜正; 任育琦; 王晴川
    • 摘要: 我国铁路运输复杂的运行环境给机车运行安全和自动驾驶安全防护控制带来了挑战,针对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西安—安康)铁路新丰站—安康东站特殊场景下的运用需求,结合空气制动运用规则要求和司机操控习惯,介绍了自动驾驶系统贯通试验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铁路的运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功能完整性起到了有效的监测、检验与确认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自动驾驶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防护保障。
    • 张鹏飞; 岳建海; 裴迪; 焦静
    • 摘要: 针对当前铁路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精度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以货车空气制动机风压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优化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货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制动机多通道风压信号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特征向量;然后采用KPCA对特征向量进行特征约减,获取主要的信息成分;采用K均值(K-means)算法对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初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优化隐马尔可夫模型对空气制动机进行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诊断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诊断率和优越性。
    • 陈波; 常崇义; 周军; 许丰磊
    • 摘要: 利用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接入制动气路设备,建立试验台与制动防滑器间的信号和指令传递,进行高速制动防滑试验。首先,采用电惯量模拟的方式,实现制动条件下试验台轨道轮的运动惯量与实车试验车辆轴重的运动惯量一致,通过控制轨道轮的圆周速度,使试验台试验车速与实车试验车速保持一致,并将其作为防滑控制系统的参考速度;然后,依据试验台制动防滑试验流程,通过干燥条件下的纯空气紧急制动试验结果对试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试验某动车组制动防滑器在200和300 km·h^(-1)制动初速度及在喷水和喷防冻液条件下的制动防滑特性。结果表明:干燥条件下的纯空气紧急制动试验,实际减速度与目标减速度基本吻合,试验台试验的制动距离较实车试验的相对误差满足标准要求,试验方法可靠;喷水条件下,制动初速度为200 km·h^(-1)时初始滑行阶段的制动率更高,而喷防冻液条件下,制动初速度为300 km·h^(-1)时初始滑行阶段的制动率更高;喷防冻液条件下的轮轨黏着利用比喷水条件下更充分,制动率更高,制动距离更短。
    • 白艳涛; 王健慧
    • 摘要: 可控列尾装置与分散动力式编组机车共同构成了重载组合列车空气制动源,是列车制动系统的关键行车设备。大秦线可控列尾装置运行已超过14年,参与同步制动次数超过400万次,为2万吨重载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然而可控列尾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回波大、追加制动不跟随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大秦线可控列尾装置的安全性,开展了主机排风超时和风压超限预警、提升采集机车减压量精度、跟随主控机车同步减压制动以及增加多通径排风设计等改进升级研究。经试验验证,新型可控列尾可更好地提升列车制动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障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行安全。
    • 张栋梁; 陆晨铭
    • 摘要: 目前城市地铁列车制动能量主要通过再生制动、电制动及空气制动方式消耗或回收,当电制动故障失效后,空气制动必须保证行车的安全,而闸瓦制动是最常见的一种空气制动。针对闸瓦的热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试验验证分析,同时以某地铁车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种极限工况下的模拟与试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分析,为地铁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 杨洋; 张鹤飞; 亢磊; 李松
    • 摘要: 黏着制动是目前轨道交通车辆最主要的制动方式,其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轮轨间的切线力,因而在制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滑行的风险。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轮轨间的黏着系数降低,车轮滑行几率增大,文中通过对极端天气情况下高速动车组防滑失效问题的分析,研究了低黏着状态下防滑系统中防滑阀排风时间、电制动与空气制动防滑的协同作用方式、滑行判据及防滑策略的弊端,提出了在极端天气条件低黏着状态下避免防滑失效的应用措施。
    • 魏伟; 蒋勇; 张渊; 赵旭宝; 张军
    •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空制动系统,建立了新型电空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与实验结果比较后确定系统参数,预测了各种常用制动与紧急制动时列车制动能力的变化和纵向冲动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空气制动相比,新型电空制动系统制动能力更强,制动能力增强的效果与减压量相关,常用制动时减压量越大,制动能力增强越明显,减压170 kPa时制动距离缩短30%以上,紧急制动时制动能力变化不大.从车钩力看,电空制动能够降低车钩力,减压量越大降低车钩力效果越明显,减压170 kPa时车钩力缩短56%.新型的电空制动系统不仅能够提升制动力,降低列车纵向冲动,同时具有对车辆改造部件少,改造期间具有兼容性好的特点,适合中国货车大保有量装备水平的提升.
    • 蔡磊
    • 摘要: 本文以CRH5型动车组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主要构成、种类及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在今后较长时期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技术是动车组制动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旨在引发有关方面深入研究并形成更多更好的完善和发展动车组制动技术的思路与举措.
    • 张军磊
    • 摘要: 出口哥斯达黎加液传内燃动车组制动系统采用动力包制动与空气制动的混合制动,优先使用动力包制动。介绍了制动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功能及设备组成,阐述了动力包制动与空气制动的混合制动原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