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农作物、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207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当代韩国、思想战线、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华东暨安徽省农学会学术年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等;稻作文化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庭望、吴建冰、李作华等。

稻作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7.9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207 占比:91.98%

总计:4574篇

稻作文化—发文趋势图

稻作文化

-研究学者

  • 梁庭望
  • 吴建冰
  • 李作华
  • 李国栋
  • 李子贤
  • 王志芬
  • 雷英章
  • 张文芬
  • 张自强
  • 杨甫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小烈
    • 摘要: 方言与民俗文化相互包容、互为表里,又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二者同为“地方性知识”,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方言既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重要的民俗文化事象。文章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和民间口承文学三方面,对义安方言中的民俗文化事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勾勒了“稻作文化”影响下当地民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
    • 林钗; 张晓玲; 张玺玲; 王亚慧; 王昊; 方桥坤
    •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稻作文化最具生命力的活态载体,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推进稻作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浙江省是拥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本文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与稻作文化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推进稻作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探讨,为推进稻作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路径和视角。
    • 洪生官; 李程; 杨洋; 程慧萍
    • 摘要: “野稻驯化,万年之源”,我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江西万年,题下了这8个字。万年县位于鄱阳湖东南岸,生态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孕育出千年名稻万年贡米,被称为“中国贡米之乡”。万年县耕作环境优良,生产过程中严守传统稻作模式,无化肥、农药污染,创新实施鱼稻共生种养模式。继浙江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之后,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也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 张小姣
    • 摘要: 广西隆安县稻神祭是壮族人民为纪念栽培稻诞生而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带有广西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神祭是壮族稻作文化的缩影,也是隆安县“那”文化圈中心的重要佐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稻神祭面临着难以破圈的传播困境,成为亟待拯救的农耕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仪式观为视角,对隆安稻神祭民俗进行解构,分析其传播现状,以期对其传承。
    • 陈蕾
    • 摘要: 壮族造物神话反映了壮族先民对宇宙生成、万物起源等前哲学问题的思索,这些神话故事呈现了壮族的信仰崇拜,先民们将其融入祭祀仪式,制成神话图像注入壮族造型艺术之中。其中,铜鼓艺术就铸有大量神话图像,展现了民族记忆、文化脉络以及审美趣味。壮族先民将神话基因贯穿于物质生产、社会活动之中,并将其凝固成造型艺术,呈现了壮族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思想观念,也流露出了壮汉文化融合所展现的生态哲学观念。
    • 摘要: [精品线路之秋采摘]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是三亚市最大的农旅融合旅游区,公园分别以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文化、稻作文化、南繁水稻科研、科普教育、民俗风情等为主题,推出了千亩稻田花海、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首个中国恐龙科普教育基地、田野狂欢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稻田盛宴大型餐饮系统等项目,成功地把博物馆搬到了农旅区,把科普融入到了田间。
    • 黄志根
    • 摘要: 游修龄,我国著名农史学家、农业科技情报专家、中国稻作史研究的带头人与奠基者,历任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及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教员、教授、图书馆馆长等职。2022年9月11日在杭州逝世,享年103岁。游修龄先生生前曾兼任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分卷》(1990)、《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2008)、《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1995)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先后出版了《中国稻作文化史》等科研与史论性专著、以及随笔文章近千万字。
    • 阎萍
    • 摘要: "物哀幽玄"之美学意识普遍渗透于日本的文学、艺术等多重领域."物哀幽玄"是远古的日本人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持续追求、探索并思考客观事物的产物.其成因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繩文时代对植物的深厚感情,弥生时代对"植物的世界"崇拜与亲近.通过稻作文化造就了 日本民族勤劳、纤细的性格和多神论的信仰.在肥沃的稻作文化的土壤上,形成了"物哀幽玄"之美学."物哀幽玄"之美代表了 日本民族最具特色的审美意识,体会自然与人性的天人合一是永恒的主题.
    • 颜全己
    • 摘要: 人类文明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文化的构成也与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联系密切.环境人类学为人们观照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开拓了新的视野,安顺市镇宁县作为布依族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其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布依族文化,正是得益于镇宁布依族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力.于此,作者以镇宁布依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布依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从而诠释环境-文化-人类相互影响的关系.
    • 孔冰欣
    • 摘要: "国士"袁隆平离开我们了。但大家明白,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所有关于稻作文化的追索与深情,所有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努力与反思,将永远地萦绕在沃野田间,萦绕在吃米的人的心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我们与稻米的缘分由来已久,无法割断。一亩禾田或承载沉沉期待的重量,一颗种子或牵引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念想。在中国人驯化了野生稻的同时,如此神奇的作物,注定要征服人类世界的主食江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