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77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4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66177篇;相关期刊328种,包括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村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5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学术报告会、2015华东暨安徽省农学会学术年会、2010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等;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献由995位作者贡献,包括闵庆文、孙业红、刘某承等。

农业文化遗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4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66177 占比:98.85%

总计:66947篇

农业文化遗产—发文趋势图

农业文化遗产

-研究学者

  • 闵庆文
  • 孙业红
  • 刘某承
  • 王思明
  • 焦雯珺
  • 曾芳芳
  • 王斌
  • 张永勋
  • 张灿强
  • 何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武文杰; 孙业红; 王英
    • 摘要: 近年来,旅游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逐渐受到遗产地的重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及当地劳动力现状决定了女性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居民旅游参与问题影响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进程。因此,文章以前景理论和增权理论为基础,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依据女性居民旅游参与的类型、时间分别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了解遗产地女性居民的旅游参与现状。利用ROST EA 1.9.04对访谈文本进行辅助处理,并针对不同类型女性居民进行情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多重参与旅游的女性,单一参与旅游的女性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绪;相比强参与旅游的女性,次强参与旅游的女性表现较为积极。究其原因,可以用前景理论中参照依赖、损失规避以及确定效应加以解释。同时,旅游的发展使得多数参与旅游的女性在经济、心理和政治等方面获得增权。但随着旅游参与程度的加深,承担多重劳动的压力,且在以家务分配权等家庭权力方面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成为多重参与或强参与旅游女性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关于如何协调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女性居民合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去,鼓励遗产地在制度增权和自主增权两方面赋权于民,仍然需要相关各方持续关注。
    • 李金兰
    • 摘要: 油茶是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历为政府和民众重视。清至民国时期,贵州油茶在各族居民努力下,得到了规模发展,成为当地民众重要的经济来源。这样的经济发展,与各族居民在经营油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油茶管护本土知识直接关联。故系统梳理油茶发展的本土知识,探讨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贵州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 吴萍; 史九刚
    •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积极保护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补偿制度能够切实解决利益分配的冲突这一根本问题,对遗产地农民因保护而投入的成本和减损的资源利益课以补偿,带动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机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首先应明确补偿主体、受偿主体和实施主体;其次应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合理的补偿标准及有差异性的补偿是保证制度产生实效的关键。此外,单一的资金来源给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应当探索多种补偿资金的收入来源,如合理的环境保护税、生态产品认证和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
    • 刘美邑; 陈光
    • 摘要: 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面向辽宁省农业文化遗产发起研讨,阐述了其发展现状、旅游特征及所包含的旅游价值。将旅游供应链融合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中来,对辽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供应链的现状和模式进行梳理构建和合理的优化。最后,提出了结合旅游供应链模式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策略:加强旅游产品品牌特色,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助力人才振兴;培育本地农业核心企业,加强文化振兴;政府为乡村旅游实施供应链提供政策支持与引导,促进组织振兴;建立生态保护体系,推动生态振兴。
    • 王雪; 张士胜; 霍家佳
    • 摘要: 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相对滞后,大量拥有悠久历史文化渊源、丰富生物物种资源、传统知识技术体系和独特人文自然景观的农业生产系统尚未被挖掘。该文介绍了安徽省农业文化遗产类型及分布情况,历史地位与价值以及保护工作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系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 郭婉琪; 王顺涛; 李晖; 高伟; 陈燕明
    • 摘要: 桑基鱼塘景观具有多维度的水陆交互作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提升基塘系统蓝绿空间的“融合性”。将基于蓝绿空间的基塘农业景观作为整体进行保护,为基塘农业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以西江下游江门市睦洲镇至大鳌镇段及周边基塘为研究区域,通过1980-2020年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基塘农业景观各组成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基塘农业景观“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定性定量相结合划定基塘农业景观的“三生空间”。结果表明:1980年研究区蓝绿斑块呈镶嵌状,融合性较好;2000年起至今的沿江蓝绿空间要素逐渐割裂分离。水域、基塘、林地草地、耕地园地面积均不断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改变了基塘蓝绿空间结构和功能,使得基塘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降低。优化后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占比分别为30.19%、35.15%、34.66%,空间融合性更强。可得到以下结论:珠三角基塘蓝绿空间体系是由“江—驳岸—涌—渠堑—基—塘”镶嵌交错而成的复杂景观格局空间结构,是人与珠江复合三角洲地貌相互适应之后的结果,体现了先民长期适应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生态智慧。“江—驳岸—涌”及驳岸绿化对应于“三生空间”中生态敏感性和重要性较强的生态空间,其所代表的水陆交错带结构和功能组织具有波动性、动态性、疏离性和边缘性等特征。研究初步探讨了珠三角基塘农业“三生空间”形成的内在逻辑,探讨了衔接“三生空间”识别与土地利用多功能优化布局的蓝绿空间体系研究路径,丰富了“三生空间”的内在机制研究。
    • 但方; 王堃翯; 但欢; 王刚
    •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库,利用分析软件CiteSpace,梳理了2006年以来中国核心期刊报道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已初步形成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主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为副中心的相互合作模式;研究作者是以闵庆文为主展开的合作网络,合作强度较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农业文化遗产地研究、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和产业化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机制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研究;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2006-2008年)、应用阶段(2009—2017年)、扩展阶段(2018年至今)。据此,本文就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发展提出统一学术名称、丰富研究案例、创新产业模式三点建议。研究结果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和决策管理提供了参考。
    • 郝焕霞; 孙丽丹
    • 摘要: 我国拥有古老的农耕文明,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朴实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众多杰出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保护问题。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及管理机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文化遗产的特性,使二者相互促进发展,以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框架。
    • 林钗; 张晓玲; 张玺玲; 王亚慧; 王昊; 方桥坤
    •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弘扬稻作文化最具生命力的活态载体,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推进稻作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浙江省是拥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本文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与稻作文化之间的关系,介绍了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对浙江农业文化遗产推进稻作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探讨,为推进稻作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路径和视角。
    • 杨威; 周献增
    • 摘要: 2018年4月19日,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上,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授牌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年来,夏津县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实现了古桑树群的可持续性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