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野生稻

野生稻

野生稻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71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6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9023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植物科学学报、种子、中国稻米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三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2011中国遗传学会大会、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野生稻的相关文献由1252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在全、张敦宇、殷富有等。

野生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6 占比:5.39%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9023 占比:94.24%

总计:9574篇

野生稻—发文趋势图

野生稻

-研究学者

  • 程在全
  • 张敦宇
  • 殷富有
  • 王玲仙
  • 陈玲
  • 钟巧芳
  • 黄兴奇
  • 付坚
  • 柯学
  • 王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卢永星
    • 摘要: 野生濒危珍稀植物对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态链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保护野生濒危珍稀植物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本刊将推出“野生濒危珍稀植物”连载,介绍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濒危珍稀植物,科普推广相关知识,为保护野生濒危珍稀植物提供参考。
    • 赵汉斌
    • 摘要: 充分利用野生近缘种中丰富的遗传变异是扩宽亚洲栽培稻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近期,在水稻野生近缘种质资源创新方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陆稻野生稻研究团队再次获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植物科学前沿》上发表。
    • 摘要: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粘研究所历史悠久,其前身为丁教授于1930年创立的原中山大学招作试验场,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的广东省农事试验场、是广东省属公益一类研事业单位。建有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广州分中心、国家种质广州野生稻圃,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宝、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省级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广东省水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
    • 陈静英
    • 摘要: 云南野生稻具有比较丰富的生态类型,相比栽培到耐寒耐旱、抗稻瘟病以及抗白叶枯病等遗传基因并没有丧失。随着社会和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也因此遭受一定影响,在影响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很多生物资源正在逐渐消失。在云南地区为了对野生稻资源保护进行加强当地近几年大力开展了关于原生境保护技术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西双版纳当地野生稻的原生性保护情况针对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明确原生境的保护选点原则,并提出加强保护的相关建议,希望可有效保护野生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将更加丰富的基因源提供给改良栽培稻参考应用。
    • 潘大建; 范芝兰; 邹建运
    • 摘要: 野生稻是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基因来源。广东自1978—1980年开展首次全国野生稻资源普查搜集以来,在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广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和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库,目前入圃种植保存野生稻资源5188份、繁殖种子入库保存4000余份,涵盖20个野生稻种;在广州和茂名各建立了1个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形成了种茎入圃、种子入库保存及原生境保护相结合的野生稻资源保护体系。利用广东野生稻资源直接或间接育成156个品种通过国家、省、地品种审定,其中18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而且大部分品种米质达到国标、部标或省标优质3级或以上等级,说明野生稻资源在优质稻品种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广东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育种利用工作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布局不全面,野生稻自然生存呈现濒危趋势;野生稻资源鉴评设施设备条件不完善,深度鉴评基础薄弱,影响野生稻资源充分利用。建议加大野生稻保护与鉴评经费投入,加强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野生稻资源优异种质创新、育种新材料创制和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以促进野生稻资源保护和育种利用取得更大成效。
    • 金成山
    • 摘要: 野生稻是稻类植物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全面的研究稻类植物的发展演变与类型。澜沧县是疣粒野生稻的重要分布区域。该文介绍了保护野生稻原生境的意义:原生境的监测成果以及原生境保护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并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 白林红
    • 摘要: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首次提出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旨在最终培育出新型多倍体水稻作物,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并增加作物环境变化适应性。
    • 谭禄宾; 孙传清
    • 摘要: 通过人工选择优良遗传变异,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作物,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是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灾害性天气频发,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基于作物驯化的分子机理及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结合高通量基因组测序和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从头驯化野生植物,创造新型作物,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策略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通过组装异源四倍体高秆野生稻(Oryza alta)基因组,优化遗传转化体系,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使其落粒性、芒性、株型、籽粒大小及抽穗期等决定作物驯化成功与否的重要性状发生改变,成功实现了异源四倍体高秆野生稻的从头定向驯化.该突破性研究成果证明了通过从头驯化将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培育成未来的主粮作物,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可行策略,同时也为从头驯化野生和半野生植物、创制新型作物提供了重要参考.
    • 齐璞
    • 摘要: 1963年由北京水力发电学校毕业,分配到中国水科院泥沙所参加工作,开始接触黄河泥沙问题。屈指算来,已经有58个春秋。回顾往事,我深深地体会到,黄河不是60年前的黄河,对它认识不同于60年前,治理的方法也不应是60年前的老办法。袁隆平发现杂交野生稻引发了水稻生产一场革命,但有高含沙水流塑造的北洛河下游河道形成的发现却并没能推动黄河治理的变革!
    • 孔冰欣
    • 摘要: "国士"袁隆平离开我们了。但大家明白,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所有关于稻作文化的追索与深情,所有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努力与反思,将永远地萦绕在沃野田间,萦绕在吃米的人的心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我们与稻米的缘分由来已久,无法割断。一亩禾田或承载沉沉期待的重量,一颗种子或牵引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念想。在中国人驯化了野生稻的同时,如此神奇的作物,注定要征服人类世界的主食江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