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因组编辑

基因组编辑

基因组编辑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499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07243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三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发育遗传学全国学术研讨会、2018年中国马铃薯大会、2017年中国西部家畜健康养殖国际研讨会议等;基因组编辑的相关文献由143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琪、李伟、滕飞等。

基因组编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7243 占比:99.88%

总计:207483篇

基因组编辑—发文趋势图

基因组编辑

-研究学者

  • 周琪
  • 李伟
  • 滕飞
  • 杨进孝
  • J.K.乔昂格
  • J·伯曼
  • S·库珀
  • 夏兰琴
  • 张成伟
  • 李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强民; 吴建军; 王卫东
    • 摘要: 美国白蛾自传入我国以来,发生危害范围越来广,特别是2021年的再次大爆发影响甚大。几年来,相关部门采用了物理与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当前飞机防治成为主流。同时在抗虫树种选育、利用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技术对美国白蛾种群遗传实行调控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内,美国白蛾发生危害有进一步扩散蔓延的趋势,相关部门需多种措施并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石佳友
    • 摘要: 人类可遗传基因组编辑(HHGE)被认为是当代生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与此同时,它也可能是最富有争议性的技术。一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通过敲除某些致病的基因,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使得人类免予某些单基因疾病的侵袭,因而具有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这一技术充满风险,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一直存在争议。因此,贸然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生殖领域可能会引发“伦理学上的灾难”,并对生物安全带来威胁。这正是出现以下极端对照局面的原因所在:2020年10月,法国科学家卡彭蒂耶和美国生物学家杜德纳因发现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而荣获当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仅仅在10个月之前,中国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因非法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制造“基因编辑婴儿”被依法判处3年有期徒刑。
    • 韩平安; 孙瑞芬; 常悦; 唐宽刚; 王良; 聂利珍; 张自强; 梁亚晖; 吴新荣;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烟草CENH3基因进行编辑,获得CENH3基因发生突变的植株,确定编辑载体的编辑效率与突变类型,建立高效基因组编辑技术体系。【方法】根据CENH3序列设计特异性编辑位点,构建CENH3编辑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测序明确转基因植株的目标基因编辑效率与CENH3突变类型;利用微滴式数字PCR技术筛选低拷贝突变体植株。【结果】随机检测的11株转基因烟草植株,有6株被编辑,编辑效率为54.5%;编辑植株中,靶标1未发生突变,靶标2发生4种突变类型。6株编辑植株均为低拷贝植株,拷贝数为0.3~1.2。【结论】实现了对烟草CENH3的定点编辑,建立了CRISPR/Cas9介导的烟草CENH3基因组编辑体系。
    • 摘要: 抗病的品种往往难高产,高产的品种抗病性差--这个大自然的法则给人类育种带来极大困扰。我国科学家持续开展科研攻关,阐明小麦新型mlo突变体既抗白粉病又高产的分子机制,并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使主栽小麦品种快速获得广谱抗白粉病的优异性状。这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高彩霞团队、邱金龙团队和肖军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在近期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评价,“利用感病基因进行植物抗病育种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技术突破”。
    • 赵静娟; 张晓静; 李凌云; 杨进孝
    • 摘要: 基因组编辑技术作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颠覆性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掌握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发趋势,分析其技术热点和重要研究进展,能够为制定我国基因组编辑技术研发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综合应用文献计量、主题聚类、专家咨询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回溯近10年全球作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布局、合作情况与前沿热点,揭示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以突破性、行业价值、应用范围等为标准,筛选重点期刊最新研究成果,经专家判读,对引导编辑、碱基编辑、表观基因组编辑、细胞器基因组编辑、T-DNA free基因组编辑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包括作物从头再驯化、利用饱和突变技术创制新种质、利用精确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利用常规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新种质等,基因组编辑技术监管方面的研究等最新前沿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作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等进行了展望。
    • 赵飞燕; 吴宇轩
    • 摘要: β-血红蛋白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疾病,该病最初的治疗策略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但由于花费昂贵、疗效有限、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进展缓慢。近些年,基因组编辑技术成为开发β-血红蛋白病新型治愈方案的有力工具。文章回顾了胎儿血红蛋白再生策略治疗β-血红蛋白病的最新进展,其中破坏BCL11A红系增强子的方式因其安全、有效、临床价值高而备受青睐。β-血红蛋白病基因治疗策略的下一步发展值得期待,有望完全治愈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贫血症这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 肖雅丽; 张建华; 钟耀广
    • 摘要: CRISPR-Cas系统已迅速发展成为高效、精确、简便的多功能基因组编辑及代谢调控工具,并被成功应用于多种细菌。继最具代表性的II型CRISPR-cas9系统后,更简单高效的V型CRISPR-Cpf1系统被开发出来。对这两者不起作用的宿主菌,可考虑采用CRISPR-cas9n或内源I型CRISPR-Cas系统。此外,CRISPR-dcas9、CRISPR-ddCpf1及内源I型CRISPR-Cas系统可用于基因代谢调控。该文从CRISPR-Cas系统的结构、分类、作用机理、各类CRISPR-Cas系统介导的细菌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CRISPR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 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成立7月14日,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揭牌成立。实验室将聚集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编辑优势科研力量,助力我国在农业基因组编辑核心技术研究领域抢占国际制高点,全面提升我国生物种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保障国家种业和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 钱野
    • 摘要: 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基因工程技术。2020年诺贝尔奖化学奖颁给了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发明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基因编辑领域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 摘要: 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团队一直不断探索如何在抗白粉病育种中进一步利用MLO基因,希望实现“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幸运的是,他们在大量的基因组编辑小麦突变体中筛选获得了一个新型mlo突变体Tamlo-R32。该突变体表现出对白粉菌完全的抗性,同时生长发育和产量正常。经过多年持续合作,在最新完成的研究中,合作团队最终解析了小麦Tamlo-R32突变体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发现在Tamlo-R32突变体基因组的TaMLO-B1位点附近存在约304Kb的大片段删除,染色体三维结构的改变导致上游基因TaTMT3的表达水平上升,进而克服了感病基因MLO突变引起的负面表型,最终实现抗病和产量的双赢。合作团队指出,MLO基因的功能在不同植物中是保守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过表达TMT3也能克服其mlo突变体的负面表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