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仪式观

仪式观

仪式观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573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新闻世界、东南传播、国际新闻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 、2018世界城市文化上海论坛等;仪式观的相关文献由12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琨、吕云虹、姜瑶等。

仪式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2.6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3573 占比:97.25%

总计:3674篇

仪式观—发文趋势图

仪式观

-研究学者

  • 张琨
  • 吕云虹
  • 姜瑶
  • 樊星
  • 许同文
  • 上官海青
  • 于雁红
  • 任拯廷
  • 佘又有
  • 余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丽霞
    • 摘要: 文章从传播仪式观视角分析歌仔戏的发展困境,并提出建议。目前,歌仔戏的发展困境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传播场域的分裂,民俗场域中的歌仔戏忽视其在传递观上的传播,而政治场域中的歌仔戏忽视其在仪式观上的传播;二是心理场域和物理场域的衰退,主要有青年群体仪式感的丧失和纪念性建筑物的衰败;三是歌仔戏自身缺乏时代创新性,剧目缺乏新意,表演形式陈旧等。因此,歌仔戏危机的解决必须同时注重传递观与仪式观上的传播,忽视传递观将会带来空间上的传播问题,而仅仅停留在传递观层面的话,那将会带来时间上的传承问题。
    • 张小姣
    • 摘要: 广西隆安县稻神祭是壮族人民为纪念栽培稻诞生而进行的传统民俗活动,距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带有广西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稻神祭是壮族稻作文化的缩影,也是隆安县“那”文化圈中心的重要佐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稻神祭面临着难以破圈的传播困境,成为亟待拯救的农耕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仪式观为视角,对隆安稻神祭民俗进行解构,分析其传播现状,以期对其传承。
    • 金兰
    • 摘要: 央视春晚是近40年来大多数中国家庭在除夕之夜观看的固定节目,而在2021年的央视春晚播出之际,众多短视频平台也给出了新的节庆表达方式。本文将借助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仪式观,解析短视频平台对2021年央视春晚“仪式”的构建与表达,以期为今后短视频平台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而这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具有重大意义。
    • 赵琛; 李明德
    • 摘要: 在探讨“共同体”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传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传递观”和“仪式观”作为传播学的两种范式,揭示了从信息的传递到通过仪式化的传播使共同信仰得以生成、维系并上升为认同自觉,最后实现信仰共享和群体认同的传播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传播,完成对各民族共享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通过信息传递构筑起认同自觉、通过传播技术重建历史场景,调动价值共识,通过传播仪式凝聚情感共识,驱动行为期许,最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自觉性与凝聚力。研究结论显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学路径包括建立畅通的信息传播机制,发挥传播的良性控制功能;加强传播技术与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连接;在“仪式”中实现价值符号的共享和再生,铸牢民族共识。
    • 林施言; 黄洁雯; 陈芷婷; 陈雨畅
    • 摘要: 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广东醒狮新媒体仪式化传播的实现策略及其社会价值。认为新媒体语境下广东醒狮仪式化传播的实现策略有:由“传播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文化内涵和社会现实有机联系,塑造传播仪式参与感。其社会价值体现为:唤醒文化记忆,形成文化共振;凝聚集体情感,增进群体认同;促进社会整合,实现社会动员。
    • 张艳; 王欢
    • 摘要: “体验”是当今产品设计的重要突破口,未来文创产品更需要满足用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仪式感是体验的重要环节,对“仪式”中物境、情境、意境的研究符合未来文创产品的设计诉求。文章通过分析仪式观的设计属性,提出结合“境”的美学体验,从“境”的文字、色彩、图案、材质、造型及环境氛围多角度对文创产品进行塑造,得出仪式观视域下文创产品“境”的塑造方法与原则,希望能够为文创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创新思路。
    • 李小蓉
    • 摘要: “习俗和风情是历史的产物,人民生活在风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世界上各个民族文化的程度虽有高低,但是没有自己风俗、习惯的国家和民族是不存在的。”[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存在差异性,体现在饮食的烹饪方式、饮食习俗制度上大相异趣,其形成的饮食民俗绚烂多彩。台湾人饮食民俗源自三四百年前,随福建、广东籍的先民移植而来。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借助其强大的覆盖面、影响力,用一篇篇饮食民俗文章来承载“身在异乡”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印刻出一道道节日佳肴的民族基因,化为翔实的历史资料来反驳“台独分子”妄想扭曲事实真相,印证了两岸同胞本是“人相习,代相传”一脉血缘。
    • 柴虹; 王雨桐
    • 摘要: 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因其弘扬传统文化、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作为我国首档由主流媒体推出的网络直播形式晚会类文化综艺节目,《央young之夏》成为“5G+”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创新性视听表达的新典范。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的《央young之夏》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在节目宣发时期,依靠技术赋能成功吸引用户;在节目传播时期,通过技术赋能成功锁定用户;在节目长尾时期,实现了用户二次传播及反向引流。《央young之夏》通过其奇观化并富有文化内涵的节目文本及用户“虚拟在场”的具身参与,在传播者间唤起民族记忆,实现文化认同,其创新性的视听技术及国家形象建构方式对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与启迪意义。
    • 姜瑶
    •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平台逐步在媒体传播中占领一席之地,其中,短视频更是成为砥柱中流的传播形式。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1]这进一步证明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媒介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分析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从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两个方面提升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播力。
    • 姜瑶
    •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交媒体平台逐步在媒体传播中占领一席之地,其中,短视频更是成为砥柱中流的传播形式.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较2018年底增长1.26亿,占网民整体的94.1%;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1]这进一步证明短视频已经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媒介形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分析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探讨如何从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两个方面提升非遗类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传播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