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承式拱桥

中承式拱桥

中承式拱桥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943658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山西建筑、城市道桥与防洪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年广东省城市道路与桥梁建设技术交流会、2005上海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2003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中承式拱桥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克坚、张志勇、戴胜勇等。

中承式拱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43658 占比:100.00%

总计:2943799篇

中承式拱桥—发文趋势图

中承式拱桥

-研究学者

  • 陈克坚
  • 张志勇
  • 戴胜勇
  • 李恒
  • 陈建峰
  • 丁杰栋
  • 刘忠平
  • 向律楷
  • 周文
  • 周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乃平; 许鑫; 王帅
    • 摘要: 秭归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531.2 m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根据该桥桥位实际情况,上部结构采用斜拉扣挂、缆索吊机吊装的方法安装。针对桥址处地势崎岖、风力大,两岸地质存在断层,桥位高等难题,在缆索吊机设计时,将缆索吊机跨径优化为190 m(南)+601.2 m+220 m(北),满足了主跨吊装性能的同时,给边跨布置留出了更多的空间;利用南、北岸地质及场地条件,锚碇采用了桩基承台锚和预应力岩锚形式;扣、缆塔基础采用“15 m宽承台+18根桩+锚索”方案进行加强,实现了扣塔、缆塔、桥墩基础与坡面维护等一体化设计;扣塔为双塔柱结构,南、北岸高度分别为133.86 m、144.06 m,缆塔为门式结构,高32.85 m,对扣、缆塔进行标准化、单元化设计,优化了生产资源;缆索吊机的2组承载索上分别布置2台起重天车,提高了缆索吊机功能的灵活性;风缆系统为成对分组组合体系,风缆对数的减少,能扩大缆索吊的工作覆盖范围。
    • 莫朝庆; 钟海
    • 摘要: 本文以实际工程常德沾天湖东岸栈桥龙头拱桥为依托,对空间异形拱桥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龙头拱桥采用中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上部结构由主拱、辅助拱等3片拱肋构成,拱肋之间由27根翼板连接而成。由于结构形式复杂,流体流经拱肋与翼板后的运动形态难以把握,由此产生的气动力也便不明确,给结构抗风带来了不利。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存在涡振、颤振及抖振问题。作为桥梁工程界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实践,国内外对空间异形拱桥抗风的研究和报道极少,我国桥梁抗风相关设计规范也不能提供此类桥型抗风设计的支持条款。因此,本文开展对空间异形拱桥的抗风研究、性能研究。
    • 贺煊博; 郭增伟; 徐华
    • 摘要: 针对中承式拱桥短吊杆在实际工程中易疲劳断裂的问题,采用接触约束法实现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求解,以某中承式拱桥为背景研究不同类型车辆过桥时不同长度吊杆轴力的时变特性和动力冲击效应,对比分析出、入桥侧短吊杆冲击效应的差异和不同部位吊杆的疲劳损伤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车辆过桥时吊杆最大的力学响应出现在车辆通过该吊杆时刻,但吊杆轴向应力会出现波动,且应力波动的高频分量多发生于车辆经过吊杆后的余振阶段;车桥耦合振动所导致的吊杆轴向应力波动频率和幅值随吊杆长度的减小而逐渐增强,相同条件下算例最短吊杆的疲劳损伤度为最长吊杆的3倍;出桥侧主梁因受车辆荷载激励“方向性”的影响,导致出桥侧短吊杆的轴向应力冲击系数达到入桥侧短吊杆的2倍,且出桥侧吊杆的疲劳损伤度和疲劳动力放大系数均表现出大于等长度入桥侧吊杆的趋势;吊杆的疲劳损伤度随着车重的增加而增加,46 t车辆作用下短吊杆疲劳损伤度可达到2 t车辆的40000倍以上。
    • 余印根
    • 摘要: 为了解某中承式拱桥在施工过程中线形、内力及索力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MIDAS/Civil软件进行施工过程仿真分析,并对上部结构位移、内力和索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应力及线形数据可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拱肋及梁体实测变形及应力值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吊杆各阶段实测值结果与设计值偏差基本在±5%以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 范小明
    • 摘要: 为解决山区中常用的中承式拱桥施工问题,结合某山区中承式拱桥实例,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施工方案、场地布置、构件预制、主拱肋安装、其他部位施工等内容,并提出相关施工要点,旨在提高山区中承式桥梁施工技术水平。
    • 谢肖礼; 杨创捷; 邱辰; 苏浩林
    • 摘要: 针对拱桥随着跨径增大稳定性下降、且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剪切、弯曲变形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主梁和拱肋之间加入刚性杆件形成三角网,使三角网与拱肋、主梁形成连续的系列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稳定性,提高了主梁和拱肋的线刚度,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桥梁在移动荷载下,三角形必然受非节点荷载作用,降低了稳定性,设置吊杆、立柱以增加弹性约束,减少节点间的弯剪变形.此外,采用整体式节点,简化其构造,并采用预制拼装方法,施工方便快捷.给出了该方案的具体结构形式,阐述了力学原理,并对跨径1 008m中承式拱桥进行试设计.有限元结果表明:该方案拱桥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动力特性均满足要求,较传统拱桥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及经济性.
    • 胡会勇; 赵健; 任延龙; 安路明; 刘银涛
    • 摘要: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大桥采用结构自平衡体系,无外部推力;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拱肋、桁梁均采用箱形截面,腹杆采用工字形截面,部分采用箱形截面,弦杆、腹杆与主桁架之间采用栓焊结合连接方式;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桥面铺装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主跨吊杆采用1670 M Pa的镀锌平行钢丝索;主墩深水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12000 t级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解决了全桥强震作用下的纵、横向减隔震问题.在主墩与边墩分别设置B型转筒式与C型护舷防撞装置,可有效预防3000 t级船舶失控对大桥的撞击.为提高架梁效率、适应通航水域条件,大桥架设采用拱梁同步施工方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该桥静动力稳定性、抗风、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桥最大悬臂施工与运营阶段,抖振响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大桥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 陈绍军; 张强; 杨钧杰
    • 摘要: 吊杆在外界腐蚀介质的侵蚀作用下疲劳抗力会明显下降.为提出考虑环境侵蚀作用下拱桥吊杆的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论文以四川省宜宾市某中承式拱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车辆荷载和吊杆索力监测数据及更换的锈蚀吊杆的数据信息,建立了既有桥梁锈蚀后吊杆构件的疲劳抗力和荷载效应概率模型,并建立了考虑环境侵蚀作用下吊杆的疲劳可靠性功能函数.研究表明:短吊杆的疲劳可靠度指标小于长吊杆,考虑锈蚀作用时吊杆的疲劳寿命显著下降.
    • 宋随弟; 陈克坚; 赵启华; 冯振兴
    • 摘要: 郑万铁路大宁河大桥主桥采用一跨282m的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拱脚采用新型大直径斜桩+竖桩基础,能更好地与地形地质匹配,结构更经济、更环保;主拱圈采用2个平行单箱单室拱肋,由劲性钢管混凝土骨架外包C55无收缩混凝土构成,拱圈劲性骨架采用钢管混凝土桁架拱结构,通过外包混凝土特殊分层分段方案改善拱圈各构件的内力;主梁采用钢-混连续结合梁,双纵肋形截面;桥面由预制混凝土板和现浇混凝土层两部分组成,既可以省去桥面现浇层的模板,又能加强主梁的整体性;吊杆采用Φ7 mm平行钢丝成品索;在拱肋横梁支座处设置专门研发的钢棒式阻尼器,在正常使用及地震作用下对结构进行适度约束.采用有限元法对全桥及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全桥满足安全及舒适性要求;主拱桩顶及承台应力分布较复杂,与普通群桩基础有很大不同;拱圈强度及裂缝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拱国外包混凝土、劲性骨架钢管及管内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均得到充分发挥.
    • 赵健; 尹光顺; 安路明; 刘银涛; 任延龙
    • 摘要: 广州明珠湾大桥主桥为(96+164+436+164+96+60)m中承式钢桁拱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主梁采用N形三主桁钢桁梁结构.主桥采用斜拉扣挂法、拱梁同步架设;中跨合龙时,拱肋与主梁分别采用"多点同步合龙"与"节点拼装合龙"法进行先拱后梁施工,以提高大桥的合龙效率.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该桥采用26号、29号墩顶、落梁为主,竖向、横向、纵向顶拉为辅的合龙措施调整拱肋合龙口空间姿态.该桥中跨合龙施工中,在边跨采用抗倾覆压重设计,以控制大桥悬臂施工阶段由自重产生的倾覆力矩;在26号、29号墩顶支座处布置顶、落梁及纵移装置,以消除合龙口高差与转角位移,实现精准对位;在拱肋与主梁合龙口设置微调装置,以实现钢梁合龙口间距微调;在27号主墩设置顶推装置,使结构整体纵移0.085 m,实现上、下拱肋同步合龙;主梁合龙节点杆件拼装后,利用吊杆与顶拉装置调节高差与合龙口间距,实现大桥无应力精确合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