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物
碘化物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49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910175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冶金分析、化学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等;碘化物的相关文献由1015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怀远、王媛珍、金源等。
碘化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10175篇
占比:99.97%
总计:910457篇
碘化物
-研究学者
- 唐怀远
- 王媛珍
- 金源
- 梁成锋
- 王康彦
- 胡开达
- 谢成璐
- 刘绍璞
- 张仁春
- 张海兵
- 张道军
- 李人宇
- 郭艳红
- 李咏梅
- 王丹
- 罗红群
- 宋丹娜
- 朱元义
- 王军
- 王军杰
- 王盼
- 简·弗朗科斯·格罗利尔
- 许瑞英
- 迪迪尔·加罗彻
- 刘彬
- 周家宏
- 徐亮
- 景姣姣
- 李巧云
- 李念兵
- 王新
- 王晓芳
- 田耘
- M·朱拉夫勒瓦
- P·阿格雷瓦尔
- V·桑迪伦
- 刘希东
- 刘忠芳
- 原口由生
- 吴克安
- 宋冰冰
- 平坂岳臣
- 杨侃
- 罗岳平
- 藤原直树
- 赵宝祥
- C·L·梅彻尔
- P·斯祖伊茨恩斯基
- 三木淳
- 刘龙龙
-
-
尹静章;
魏琦;
王玉珏;
刘琪
-
-
摘要:
准确测定水中碘化物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碘化物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文章仅对GB 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进行探讨与研究,对该方法的步骤进行分析与探讨,对方法的不足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通过大量实验,得出了提高碘化物测定准确度的宝贵经验。
-
-
薛磊;
张谦栋;
李家宁;
王少伟
-
-
摘要:
主要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50.5—2006)中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进行探讨。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不需要借助大型仪器,应用成本较低,同时实验操作步骤简单,试剂毒性也较小。为提高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测定的准确性,确定甲酸钠加入量以及加热时间等定量条件,考查了溴水以及甲酸钠加入量、加入甲酸钠后的加热时长、冷却方式以及加热温度的选择、显色时间等实验条件,摸索出适合实际样品监测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方法线性范围0.05~1.00 mg/L,相关系数r大于0.999 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6.2%(n=6),对有证标准样品的测定均在有效值范围。该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和重现性,线性范围适宜,能够满足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可以应用于日常的生活饮用水以及地下水的环境监测。
-
-
夏维达
-
-
摘要:
本文运用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对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进行研究,本实验讨论了色谱条件的优化,采用瑞士万通A Supp 5~150/4.0阴离子分离柱和阴离子保护柱,6 mmol/L Na2 CO3为淋洗液,色谱柱温度为50°C,用淋洗液配制碘化物标准溶液,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碘化物。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0.002 mg/L;加标回收率:92%~120%;精密度:1.2%~5.0%。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低、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行,适用于清洁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
-
严瑾;
尹丹莉
-
-
摘要:
建立在线超滤-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方法.选择Metrosep A Supp 5-150型色谱柱,以3.2 mmol/L Na2CO3-1.0 mmol/L NaHCO3-8%丙酮混合溶液为淋洗液,流量为0.7 mL/min,进样体积为200μL,检测温度为50°C.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在0.000~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02 mg/L.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2%(n=6),加标回收率为89.0%~103.3%.该方法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可直接进样,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
-
-
宗晓娟;
胡利敏;
袁光辉
-
-
摘要:
通过对GB/T 5750.5中高浓度碘化物中添加甲酸钠去除多余的溴进行优化实验,采用甲酸钠的添加量为3滴,通过加热即可去除多余的溴,如果多加甲酸钠到10滴,那么通过加热亦可消除多余的甲酸;过量的溴加入后需要加热促进反应完全,将比色管中碘化钾转化为碘酸钾,多余的溴通过加入甲酸钠去除,加入甲酸钠后仍需要再次加热,以保证多余的溴完全去除,同时可以将过多的甲酸钠转换为甲酸,甲酸再通过加热挥发.通过以上操作就可以将碘化物完全氧化,并消除过量的溴和甲酸钠对本实验的干扰,从而得到好的实验结果.
-
-
胥川;
周智勇;
许春凤;
王建蓉;
代海
-
-
摘要:
建立了采用Dionex Ionpac TM AS16阴离子分离柱,以20mmol/L的KOH为淋洗液系统,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碘化物和高氯酸盐的方法.碘化物和高氯酸盐检出限分别为0.007mg/L和0.003mg/L,两种物质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5%~2.8%,加标回收率为96%~115%.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检出限较低,回收率较高,不受高浓度CL-和SO42-等阴离子的干扰.
-
-
王流通;
金松;
赵腾瑜
-
-
摘要:
为规范地下水检测工作,更好地服务水资源管理,依据《水质碘化物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778-2015)对地下水的常规检测方法.在本实验室人员、设备、环境等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室方法验证,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等均符合标准方法要求和实验室内部控制,该标准方法在本实验室可行.
-
-
-
-
李绍英
- 《2015第二届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碘化浸出是一种可行的无氰浸金方法.结合碘化浸金的原理,采用碘-碘化物浸出体系,从碘初始浓度、碘与碘化物摩尔比和浸出液pH值三个影响因素入手,考察了碘化铵、碘化钾和碘化氢三种碘化物对金精矿碘化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碘初始浓度1%,碘与碘化物摩尔比1∶8,浸出液pH值7,液固比4∶1,搅拌速度600rpm,浸出时间4小时,温度25°C的条件下,用碘化铵或碘化钾作为碘化浸金的络合剂,金的浸出率均能达到90%左右,而用碘化氢(其水溶液为氢碘酸)作络合剂时浸出率仅有75%.考虑到不同碘化物浸金效果差异及工业应用的可行性等因素,确定碘化钾为适宜的金精矿碘化浸出络合剂.
-
-
SONG Bing-bing;
宋冰冰;
TIAN Yun;
田耘;
LUO Yue-ping;
罗岳平;
ZHU Ri-long;
朱日龙;
QIN Di-lan;
秦迪岚
- 《环境安全与生态学基准/标准国际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利用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建立了测定多种水体中碘化物的离子色谱法.优化了实验条件,研究了淋洗液浓度、流速及其它阴离子对测定水体中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水体中其他阴离子干扰,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R2=1,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可行.
-
-
郑琳琳;
李明明
- 《第十一次全国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暨山东省第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不足或过量都会引发疾病.本文对近年来生活饮用水碘化物的监测分析方法适用性及其研究进展作简单评述.通过对比淀粉比色法、催化还原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的优点和缺点,认为可根据监测水样特征和类型选择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最经典的易推广的分析方法是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它的灵敏度高,适用范围较广,但测定条件不易控制。多年来研究人员不断改进,使得操作容易,数据精确可靠,准确度也大为提高,适合于普通实验室监测研究。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碘淀粉比色法适合较高浓度的碘化物测定。色谱法和原子吸收法等方法属于仪器分析,精确度较高,但投资较大。目前,环境监测工作中饮用水碘化物分析选择催化还原光度法较为普遍。若实验条件允许,可采用离子色谱或气相色谱法。
-
-
-
刘崴;
杨红霞;
李冰;
陈登云
- 《中国金属学会第十三届分析测试学术年会——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
| 2006年
-
摘要:
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测定天然水中IO3-及I-的方法.采用ICS-A23色谱柱分离IO3-及I-,(NH4)2CO3为流动相,浓度0.03 mol/L,流速1mL/min.在Shield Torch高灵敏度条件下,进样量为1mL时IO3-及I-的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025μg/L(以I计).可满足天然水中碘形态的定量分析.对实验中发现的IO3-及I-标准溶液的ICP-MS响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形态的稳定性与溶液介质关系很大.本实验通过改变标准溶液的储存介质解决了IO3-与I-形态不稳定的问题.在0.1g/LKOH介质下储存5天时,两者的响应值仍能达到1:1.
-
-
-
-
-
胡文极
- 《第七届全国临床放射学术会议暨《临床放射学杂志》创刊20周年大会》
| 2002年
-
摘要:
碘化物作为X线诊断用对比剂可追溯到1919年,82年来经历了从无机盐到有机盐、从有机酸一苯甲酸盐(离子型)到多醇胺(非离子型)的演变。对比剂的应用范围渐渐扩大,品种渐渐增多.目前,除应用于X线诊断领域的常用对比剂外,还有超声诊断用对比剂和磁共振用顺磁性对比剂与超顺磁性对比剂等,为影像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对比图像.随着对比剂应用的普及,对比剂的副反应也日益突出。这些副反应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引起的症状轻重不一.为了将对比剂的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合理使用对比剂的问题就摆在了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影像学工作者的面前.而在所有对比剂的副反应之中,碘对比剂的副反应表现得最为多见,也最为严重.所以,笔者讨论含碘对比剂在使用中的若干问题。
-
-
-
-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19-12-31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4α‑氮杂环甾体化合物的新合成工艺。以5α‑雄甾‑3,17‑二酮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关键中间体2α‑碘‑5α‑雄甾‑3,17‑二酮;后者与亲核试剂氮杂环反应,得到4α‑氮杂环‑5α‑雄甾‑3,17‑二酮。该法制备产物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易分离纯化,操作简单,经济实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