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女性
知识女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9597篇;相关期刊932种,包括妇女研究论丛、民主与科学、现代交际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第三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论坛、2011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体育强国目标下的体育发展”专题论坛等;知识女性的相关文献由1601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忠富、敬一丹、畅引婷等。
知识女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97篇
占比:92.18%
总计:21260篇
知识女性
-研究学者
- 彭忠富
- 敬一丹
- 畅引婷
- 刘敬伟
- 陆文采
- 乔以钢
- 刘传霞
- 姜卫玲
- 张向葵
- 李中琳
- 王艳
- 章志芳
- 赵山明
- 郑宇
- 闫剑婷
- 安丽霞
- 张寅红
- 张朋
- 张林
- 张桂华
- 张运涛
- 朱鸿召
- 李美皆
- 柳素平
- 游友基
- 王红旗
- 白军芳
- 祝坤
- 耕夫
- 郭栋
- 金乐
- 闾丘露薇
- 陈和利
- 韩小蕙
- 魏国英
- 黄国英
- 严英
- 于平安
- 余昌谷
- 兰若水
- 凌建英
- 刘建梅
- 刘文华
- 南野
- 卢菊芳
- 叶青
- 周彦文
- 周艳丽
- 唐仁君
- 唐娅辉
-
-
孙明丽
-
-
摘要:
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时常回望自己47年来的人生经历,深切地感受到,因为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我们国家的辉煌,也才有了我自己的今天。饮水思源不忘本坚定立场立誓言上世纪70年代,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偏僻农村。感恩党的培养,使我有机会成为知识女性,拥有自己的事业。一路走来,我亲眼见证了祖国经济社会变革发展,对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念。1997年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8年迈入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财会服务中心的大门。
-
-
徐蕾
-
-
摘要:
英国当代作家A·S·拜厄特在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学创作中,赋予西方经典哲学命题“灵与肉”以女性主义的新内涵,把心灵与肉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重新语境化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知识女性所面对的精神世界追求与肉体需求之间的两难困境。从处女作《太阳的影子》到《吹口哨的女人》,拜厄特通过塑造不同时代、身份与个性女性的不同选择和命运走向,深度演绎了灵与肉的命题,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走向互相成就的平衡关系,其发展变化突出呈现了拜厄特小说中知识女性主题的时代变奏。
-
-
路琪
-
-
摘要:
拜厄特的小说以智性为主题,关注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维多利亚时代精神,作品中现实和历史的讽喻内涵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多元体裁的戏仿得以表现,反映了拜厄特在后现代语境中再现历史和现实的创作理念。对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自觉自省的思考和建构是拜厄特的小说创作观。本文对拜厄特小说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进行梳理和探讨,了解并探究其学院派小说在后现代语境下的创作理念和哲学内涵。
-
-
魏春春
-
-
摘要: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坛上活跃着一支藏族女性作家队伍,她们几乎都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她们凝望故土的蓝天白云,注视吾国吾民的现实生活,以真善美为指南针,以笔墨为浆,或呢喃婉转,或蛩音回响,或长歌吟唱,彰显出当代藏族知识女性的爱与痛、诗与思,开掘出璀璨夺目的边地文学星空.
-
-
魏春春;
吕文锦
-
-
摘要:
严英秀应和着音乐的节拍,采取故事延展和叠加的方式,以个人生活历程和生命体验为参照对象,审视和塑造当代中国知识女性隐微而幽深的精神世界,实现了从自传向小说的文体嬗变,呈现出当代中国知识女性在平乏生活中寻求精神自洽的历程。
-
-
袁姣素
-
-
摘要:
阎真在中国现时代文学的特征色彩应该是哲学的,历史的,美学的,有着自觉的理性认知。与大多数作家们探寻的陌生化道路不同,他更善于将新儒学注入思辨的力道,厘清现实与理想化的距离,以生命的温度把握现实世界中的真理性。在他的四部长篇小说中,主人公都有着特定的背景与生存环境,他们见证历史,铭刻时代印记。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敢于直面现实,批判自我,在精神层面,有着高度的精神自省与自觉。四部长篇小说中,《因为女人》写了知识女性的情感危机,《曾在天涯》《沧浪之水》《活着之上》写了另一类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窘境,四部长篇小说集中反映了现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与思想突围。
-
-
王飞
-
-
摘要:
在祖国西南边陲有这么一座城市,这里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浓郁,而且有着举世闻名的名字——丽江!在这里有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而且走出过许多名家名师的学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省“云岭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十佳师德标兵”“中国十大女杰”“全国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中国十大教育年度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
-
冯璐
-
-
摘要:
1958年1月,《青春之歌》甫一出版即告售罄,很快又加印5万册,到了6月份,销量已经达到惊人的39万册。在当时以工农兵和革命英雄为主流的文艺界,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林道静显得特立独行又气质清新,很多读者来信询问作者杨沫书中的卢嘉川、林道静等人是否还活着,希望能向杨沫当面请教学习。
-
-
闫瑾
-
-
摘要:
艾丽丝·门罗被称为现代短篇小说大师,她的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生活中残酷而又无奈的一面.《乞丐新娘》以门罗的个人真实经历为原型,展现了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奖学金女孩"露丝为出发点,讲述她在走出小镇接受教育后遇到的身份困境,尽管露丝身为知识女性,可是在男权社会下,依然不能获得女性自由.从露丝这类女性身上可以看出女性主义发展的举步维艰,女性想要"逃离"困境,不仅要反思自我行为,同时,传统社会思想的转变和两性矛盾的化解也至关重要.
-
-
王安忆
-
-
摘要:
方才说的,逛街,吃饭,购物,都是在这些清谈的基础上进行,清谈是我们在一起的主打节目。当然,我们都是知识女性,多是在出版、媒体、社会科学院一类机构工作。这些职业也是与清谈有关的,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从清谈到清谈。
-
-
陈春如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女性群体逐渐成长起来,相对于男性知识分子,知识女性在自身的角色建构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胡彬夏对女性角色的认识,在其一生中前后经历了一些转变,贯穿这一过程的始终,成为考察这一时期知识女性关于自身角色建构的理想案例.从维新时期强调女性家庭角色的贤妻良母,到清末新政后强调国家角色的“女国民”,再到北洋政府时期试图平衡国家角色与家庭角色并拓展社会职业角色的新“贤妻良母”主义,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对自由独立的职业“新女性”的倡导与践行,近代知识女性不断在家庭妻母角色、国家公民角色和社会职业角色之间寻求平衡.知识女性的角色建构作为导向推动了清末民初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教育优先、平衡家庭事业关系和自由独立的女性角色观对当今知识女性依然适用,胡彬夏作为知识女性的新典范依旧是当今知识女性的楷模,应当以史为鉴,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以促进当今女性的发展。
-
-
赵金丹
- 《第三届中国民族史研究生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清代满族知识女性多出身于中上层家庭或文人代出的家庭,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和清代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她们形成了坚定的"忠孝节义"观,并用自己青春年华乃至宝贵生命来践行这种道德准则.传世文献中保留的大量诗歌作品,既是这些女性生存状态和内心情感的真实记录,也是她们"忠孝节义"思想的话语阐释.
-
-
-
-
-
范家进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完成于不同时期的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带着浓重的自叙传色彩,所描写的主人公李珊裳是20世纪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身上集中了丰富的20世纪中国政治、革命、文化、文学信息,从文化构成角度而言,这个主人公身上交错打上了江南儒学文化、以法兰西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以及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浓重烙印,而且互相冲突和纠缠,使主人公的命运显示出极为鲜明的时代色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