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六届两岸伦理学讨论会
第六届两岸伦理学讨论会

第六届两岸伦理学讨论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08-11

主办单位:中国伦理学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两岸伦理学讨论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从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伦理教育学会便迫不及待地倡议并主导两岸交流,传统伦理的价值取向,在每一个时代与社会,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现实考量,传统伦理是中华文化中的智慧精华,面对纷扰瞬变的世局,具有人类希望、安定、和平的启道作用。当前须分自改革开放后的负面现象、有裨两岸和谐关系、全球化“和平”崛起为起点,参考麦斯金机制设计原则,借镜欧盟精神辟建共同市场,或以陆克文倡议原则,以中华文化圈区域合作模式,与东协、六国会谈等统合运用,似更有利。并突破“大国崛起”惯例,借重八国崛起优项,记取教训,以“大格局”模式,从大处与远处着想,以“仁”为核心,配合“己所欲、施于人”的道德实践,不仅可化解不利反应,营造互利多赢局面,则如百年前海约翰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对此卓越远见,切盼勿等闲视之,应以国人智慧血汗,同心携手,迈向美梦成真的21世纪。
  •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的辉煌延续动力是“四维八德”、伦理、道德和谐的美学。在人的生命里,生活中择善固执合理追求美的幸福,享受心理、精神、美学及喜悦孔子的美育,更享受视觉审美的大同思想“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地球一村、“世界大同”的理想世界。本文对儒学的审美美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文化思想作为现代人类生活的原动力量,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概述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生活中的审美价值观。
  • 摘要:陈建(1497一1567)是明代“朱学后劲”的重要一员,他的代表作之一《学蔀通辨》在尊朱排陆方面声名甚广,影响较大。《学蔀通辨》不仅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还流传至海外,尤其是在朝鲜和日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朱子学思想在两国的传播和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东亚儒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通过《学蔀通辨》在东亚地区(主要是中国、朝鲜、日本)刊刻、流传过程的梳理、澄清,明确了《学蔀通辨》在东亚三国的传播过程,由此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朱子学在东亚各国发展变化的不同特色。
  • 摘要: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普通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种神灵祟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与组织制度化、理论系统化的宗教相比,它通常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更没有要求所有人尊奉的原则。然而民间信仰虽然层次较低,却因为从世俗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并容易获得同源族群的文化认同,所以能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成长与流布能量。本文通过对“三山国王”崇拜与民间信形成过程的论述,分析了民间信仰对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人们安居乐业以及和谐生活方式、促进两岸文化和谐的重要意义。
  • 摘要: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运行,都需遵循一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价值标准,由一定的行为原则和社会规范来约束、支撑、维系,而这些行为原则与社会规范实际上即为这一社会的道德规范.在中国汉人的传统社会,特别是闽台汉人的民间社会中,社会道德规范的维系,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传统宗教实践——民间信仰来进行的。本文分别对闽台民间信仰的现状、宗教本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民间信仰实际上是华夏-汉族建构的想象的秩序和道德力量。
  • 摘要:本文从孝梯、忠君、爱国和扬善惩恶四个方面对闽台神明传说中伦理道德主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二十四孝”的壁画产生的影响提出闽台民间神明传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在发挥着其社会伦理教化的作用,这种社会伦理教化作用甚至是其他形式的宣传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并且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必须正视它。
  •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伦理豁免,作为思想,滥觞于先秦,历代有因有革、丰富深化。作为制度,确立于西汉,健全并传于后世,延至清末,有若干因子在台湾承传至今(在大陆全止于20世纪40年代末)。它能从深层保证国家稳定,调谐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涵养德性和德行,成本低、效益高。作为智慧,因会通伦理、法律关系,而通达人道;因反复斟酌违法犯罪实情、悉心维护当事人各自伦理,而中允公道。作为中华道统、法统、学统,它和“作证豁免权(证人免证权)”等现代法律制度相通,有生命力和永恒性、普适性。其伦理深意、法律追求都是法治中国的宝贵资源。对伦理豁免作为法治中国的传统因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 摘要:在整个中华文化传统中,经学传统是不可回避的,在经学传统中,儒家的经权思想反映了古代儒家学者的道德本位立场和根据具体情境权变行道的工具理性智慧,包含了若干现代性质素。本文论述了经权思想的内涵、经权中“行权”的现实表征,并对经权的伦理意蕴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尽管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孺家学者不可能个个都能真正地守经行权,但“守死善道”与“行权合道”却充分体现了儒家学者的道德理想主义价值理性与道德现实主义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
  • 摘要:义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概念。在民间,人们的交往讲究义气。我们把那些舍己救人以及慷慨解囊帮助他人的行为叫“义举”。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更是以仁义为标榜。本文在历史背景下,对“义”这个概念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语法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先秦思想中仁和义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分的。
  • 摘要:道德的继承性,不应当在人类历史领域外从寻找永恒的道德戒律方面来理解,而应当在人类历史领域内从类与个体的道德关系中把握。道德继承性存在于类与个体的道德关系中。道德继承性是类与个体的道德关系在人类历史内的历史赓续。这种历史赓续经历了各种社会形态。在人类历史中,类与个体的矛盾是永恒的,所以其道德关系也是永恒的,因而道德继承性是存在的。本文把道德问题和道德命题区别开来,一般说来,道德命题往往作为道德问题的答案而提出。很多的道德问题是人类问题,而且是长久的人类问题,对这一类道德问题的探索是长久的、持续的,这就是道德的继承性。对于此类道德问题,生活在每个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都会提出自己的道德命题以解决他们面临的此类道德问题,这些命题是很难继承的。因为这些命题往往被区分为不同的道德历史类型,如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等。
  • 摘要:通过对“孝”的原本涵义以及衍生意义的阐述,提出实行“孝敬”之德,不是单纯的说教就能奏效,必须付之于行动。中国政府规定,从2008年起,“清明”节放假一天,这是历史的进步。给公民以时间去扫墓,去追思、悼念先人,这是正确的举措,对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变社会风气大有裨益。近闻一些地方政府选聘官员,考核干部把“孝敬”父母作为一项内容,做得对、做得很好。我们全社会从上到下,从官员到群众,人人重视“孝敬”父母,关爱老人,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名实相符的和谐社会。
  • 摘要:对于朱熹的人本思想,正如他在《观书二首》诗中所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样,要有活的源头,更要有活的方法,要“活敬”而非仅仅局限在对“圣贤”、“仁义”、“天理”的内在固执持有的“死敬”,格物致知、明理居敬、践履力行的一整套自我人生修养方法的理论,应该与时俱进,既有扬也有弃。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地位,要注意道德修养中人内在心性修养的自觉与外在人生行为符合某种先定准则的自觉性,以多种方法和途径推进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建设,塑造理想人格,既有“天理”,也有“人欲”。实现个人的自我和谐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 摘要:朱熹“德礼政刑”思想不仅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而且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成为宋代以后封建统治者治国的必然选择。在当今中国,朱熹“德礼政刑”思想中“德”、“礼”、“政”、“刑”相为始终,相迭为用的治理模式,并没有因为丧失了其产生的基础而失去生命力,相反,其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仍然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提供本土化的资源。
  • 摘要: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道德对私人生活的体认与尊重,道德舆论从个体私域化、合理化生活领域中退出,不仅更能专注于规约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找到自身的恰当定位;同时也为个体个性的自由驰骋,提供更自由的舆论氛围,契合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充分展现现代道德的人性关切与人伦情怀。概言之,个体主体自觉和私域生活从公共生活中独立出来后,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伦理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约束人的工具、一种规范化的生活,而且也是社会主体自觉的理想化、价值性生活。伦理道德不仅仅是体现政治价值诉求的权威性、一元化的整合力与约束力,而且也是社会主体自律化的特殊价值企求,就如同现代人需要的审美生活和宗教信仰生活一样。社会伦理道德从私人生活领域退出,并真正回归社会公共生活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伦理变迁最明显的图景,展现了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新的存在和作用方式,展现了生活世界转型中新的伦理景观。
  • 摘要: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伊始,先后提出的民主与法制、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与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的两手抓战略的辩证思想进行了阐述,并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指出,除两手抓外,两手都要硬。最后指出邓小平两手抓之战略,彼此互为影响,但也相得益彰,端视能否贯彻实施。
  • 摘要: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争夺,包括激烈的对抗冲突和静态的紧张状态。利益冲突不仅是对利益对象的争夺,而且也是对利益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争夺。利益冲突伴随人类社会始终,但不同历史时期其整合机制存在巨大差异,从而使社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冲突协调机制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文从经济、观念、政治三个角度阐述了利益冲突的协调方式。重点论述了道德整合在协调利益冲突的作用机制。
  • 摘要:道德建设也应该树立道德资源意识,根据道德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各种道德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局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种道德规范体系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取决于道德教育实施的情况。
  •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全面、走向协调的重要取向。如何发展才有道理,是科学发展观实践完善过程中应予回答的问题。本文认为,发展观的发展完善过程,一方面应根据与发展观关系密切的道德观、伦理观的发展和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另一方面,道德观和伦理观的发展和完善,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并以此为导向。只有两个方面相互支撑和印证、相互规范和引导,才能使社会获得更为全面、协调的发展。
  • 摘要:"愤青"被认为是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身份角色最明确的一个群体,他们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方面被有关方面高度评价为中国民意的真实表达,但另一方面却被质疑带有一种民族主义,甚至是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愤青"形象的可争议性,关节点就在于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网络表达。阐述了“愤青”爱国诉求的网络表达对于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双重影响,并指出通过道德的引导,规范的制约,“愤青”爱国诉求的网络表达一定可以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其重要意义在于把文化建设直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联系起来。本文通过对文化软实力内涵以及中国特色精神文明建设的阐述,得出文化软实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文化建设而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途径,并因此与文化软实力形成了直接关系。可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地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反过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又为精神文明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者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 摘要:对于精神重建与文化认同的讨论并非始于今日,然而自进入新千年以来,特别是在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世界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格外突出罢了。本文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意义。论述了文化认同的内涵,并指出,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最深层的内核部分。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金融海啸的发生与演变,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①全球金融扩张、体系紊乱与监督问题。②过度利用财务杠杆,操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恶果。③资本主义自由放任体制下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问题。④各国本位考量与合作不足问题。并以“全球金融海啸”为主题,反思经济伦理之重建与出路。
  • 摘要:通过对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慈善募捐活动、媒体宣传,尤其是网络上对万科"捐款门"的阐述,对企业慈善文化的自我教育,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文化品位,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 摘要:当代中国女性既勉力于工作岗位,又情愿为家庭“主内”作牺牲,确实还活得很累。但她们只要合理适度地调节好事业、爱情与家庭的关系,并且注意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她们的人生就可望获得充实与幸福。本文从男女平等、事业发展、婚姻生活、爱情观、夫妻关系等方面对当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事业与爱情。
  • 摘要:中国现代体育运动昌盛,其表征似乎都源自西方文化、西方体育的激荡,而我们参与其中,其文化内涵和激情则是自己的。现代体育,无论是高层次的运动,还是普通人的日常健身活动,都在极力寻求、保持或者回溯快乐的本原,其实质是真实地表达着体育的本征—参与者(人)对体育的需要。
  •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以一种时空开放性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下从根本上克服了“国民性”批判中的“劣根”固有性理论预设,从而科学地开辟出了一条造就既具有深厚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底蕴又极富改革创新精神之中国新“国民”的现实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终克服了先前的“国民性”批判在价值文化标准上所存在的“优劣二分”僵化倾向。具体到社会实践的行为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要造就的将是具有深厚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底蕴且又极富改革创新之时代精神的中国新“国民”。
  •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伦理的自然演进与制度设计、效率与公平关系、分配正义三个方面的阐述,分析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中三个理论论争。
  • 摘要: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价值理由的论证,学界多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阈,少有伦理学的分析,似乎企业社会责任与伦理学无涉。其实,企业社会责任除了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支撑外,更为根本的是哲学的人学理论和伦理价值观。本文分别从伦理学人性的精神特质和经济活动的人本目的性两个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分析。
  • 摘要:本文认为构建环境伦理学,必须摈弃、反对“中心论”,倡导、主张“主导论”,即在承认人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导性存在的基础上展开。“主导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中心”与“外围”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牺牲自然最终将不会有人的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如若没有了人,自然也将失去,“意义”,人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协同发展。“主导论”还认为,现实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处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的人,在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差异与对立;现实中的人是以主体的方式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的,这种主体存在至少在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本质区别、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的持续提高和人类当前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形成与消解等三个方面得到了确证;人作为主体是一种主导性主体而非占有性主体,其主导性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为的自主性、自觉的能动性和自由的创造性。我们主张必须拥有这样一种“与环境有关的伦理学”:它从人的主导性存在出发,不仅关注生态环境,而且更关注人、关注人的持续发展,认为关注生态环境是为了关注人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主导方面。因而主张通过自然这一中介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在社会现实中努力实现思维方式转换、生产方式转向和生活方式变更,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实现人的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关于自然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探讨成为中外生态哲学界研究的热点。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生态伦理的价值主体是自然本身,二是生态伦理的价值主体应是人类而非其他。本文通过对存在论之“是”与rn价值论之“应该”观点的阐述,论述了可持续发展观对于价值的整合与超越的重要性。
  • 摘要:技术价值观是人们用来评价技术行为、后果以及从技术活动的各种可能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和看法。本文着重研究先秦墨家的技术价值观。墨子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技术专家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深人发掘墨子技术伦理思想及其高尚的技术伦理品格,对于全面探刻地了解古代技术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阐述了“存有三态论”系统。这个理论若置放在整个儒学的系统中说,是以“公民道德”和“社会正义论”为核心思考的。儒学具有“责任”、“正义”等概念,只是在传统儒学中所包含的责任、正义概念与现在公民社会意义下的责任、正义概念不一样。本文就是针对儒学研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厘清“心性修养”与“公民道德”之异同。这也涉及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过渡。
  • 摘要:本文拟从“人生论”的角度,对钱穆的相关论述和思想作一简要的概括和分析,为人们在当代社会中确立合理的人生观提供一些观念和资料。
  • 摘要:福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多畛域省份,与台湾一水之隔,其历史与文化上承河洛,下续海外,有着鲜明的地域伦理特色。充分发掘福建地域伦理的优势和精华,反思与超越其中的某些历史局限和障碍,这对于闽台文明的共同发展和海峡西岸的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伦理精神层面,对福建地区闽文化的地域特质以及宗族团队观念进行了阐述。
  • 摘要:艺术本身即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借由画家的眼睛观察天地万物,再透过画家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作品。中国绘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依人与天地之间的“伦理关系”,来讨论先秦两汉乃至中国绘画文人画的发展中伦理关系的影响与作用。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冲击,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新形势下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吸收和借鉴其中的优秀道德精华,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养老问题,是本文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传统孝道及其道德教化的历史价值,并分析了当前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
  • 摘要:本文对儒、道、墨、法四家关于和谐的理论观点进行了阐述,论述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文化性格和理论特质。最后提出,中国传统和谐观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和生存智慧,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为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曾长期占据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因此,孔子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在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正确认识和评价孔子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孔子思想的伦理精神在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虽然有其鲜明的两重性,但是其精华部分依然在当代有着重要的价值。
  • 摘要:儒家的中庸伦理思想特征在于推崇“中和”,重视“以礼节和”、“惟义尚权”,又“变不逾常”。中庸伦理存在着以下三大生态伦理原则。本文从、天人合一”、“应时而中”、“惜生及民、惜物及人、惜人及物”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生态伦理。
  • 摘要:在当代诚信建设中,将中国传统的道德本体论与西方的存在本体论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道德养成与西方的制度建构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熟人”信任与西方的“陌生人信任”相结合,一方面昭示着当代社会中国传统道德的承继之重要与发展之必须,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中国传统道德在全球化时代的扬弃之法与提升之路。而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则恰恰决定中国的传统价值在当代能否进行现代转化,也关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命运与未来,更影响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前途。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的诚信道德建设十分注重诚信品性的养成,因为在传统道德中,诚信主要被视为人的道德品性,是人的良心使然,与固于内心的德性“忠”密切相关。从对象论的向度,中国传统社会中诚信的对象是以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熟人为特质的。
  • 摘要: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在经济上是工业化,在政治上是民主化,在社会管治和公共规范领域,则是规范分化。本文对秦朝以后的管制模式:以政治为核心的“全规则”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全规则”在思想理论、制度和政策方面的特征。重点对规范分化的社会管制模式进行了阐述。
  • 摘要: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自我认识,即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正确认识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主体性与对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融为一体的自觉意识。而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又可以从法学、政治学和伦理学等方面来认识。本文主要对公民意识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法制与伦理教育、制度性与公民自治自律、政府职能与民间组织四个方面的结合进行了阐述。
  • 摘要:现代社会的道德文化是创造还是延续,需要必要的资源,而资源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就是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实践创造和经验积累。道德建设一定要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研究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要求创新建构新的道德体系。社会主义道德要引导、规范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必须要回归日常生活;社会主义道德要在人们的行为中得以表达,必须通过道德践履才能得到真切的设释;社会主义道德要达到惩恶扬善、扶正祛邪的目的,必须通过制度适时有效的支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