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例对照

病例对照

病例对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5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272篇;相关期刊321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江苏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术会议、2012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五次学术大会等;病例对照的相关文献由1771位作者贡献,包括付真彦、徐勇、陈思东等。

病例对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6 占比:18.98%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2272 占比:80.45%

总计:2824篇

病例对照—发文趋势图

病例对照

-研究学者

  • 付真彦
  • 徐勇
  • 陈思东
  • 倪少凯
  • 刘芬
  • 吴凡
  • 吴斌
  • 李莉
  • 杨柳
  • 章扬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慧; 冯佩蓉
    • 摘要: 目的调查1起疑似食源性聚集病例暴发的可疑食品、致病因子以及危险因素等,为类似事件防控和调查提供参考。方法病例定义为自2020年9月22—24日,在南京某高中发生腹痛、出现腹泻≥3次者。使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及对照进行访谈,收集病例以及对照的肛拭子、剩余食品以及相关环境样品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搜索到病例98例,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无其他症状。为点源暴露模式,潜伏期6.5~23 h。9月22日中餐为可疑餐次,可疑食物为红烧牛肉。结论本次事件是1起食用被产气荚膜梭菌污染肉类食品引起的食源性聚集性中毒事件。
    • 孙凯旋; 张眉佳; 廖成功; 刘理礼
    • 摘要: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影响因素,为我国胃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及维普数据库(VIP),收集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胃癌发病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并利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10 643例,对照14 073例。各影响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如下:吸烟(2.34,2.04~2.67)、慢性胃病史(4.40,3.68~5.24)、肿瘤家族史(2.98,2.49~3.56)、常吃蔬菜(0.29,0.24~0.36)、不良情绪(1.85,1.62~2.11)、常吃腌制食品(3.09,2.58~3.71)、进食不规律(3.06,2.32~4.05)、常吃烫食(1.87,1.61~2.16)、常饮茶(0.38,0.32~0.45)、常饮酒(1.76,1.51~2.05)、高盐饮食(2.53,2.14~2.99)、常吃葱姜蒜(0.56,0.48~0.65)、幽门螺杆菌感染(3.30,2.67~4.10)、常吃水果(0.49,0.40~0.60)、进食速度快(3.36,2.83~3.99)、常吃烤制食品(2.64,2.02~3.44)、常吃豆类食品(0.66,0.56~0.78)、常吃油炸食品(2.82,1.94~4.09)、常吃干硬食物(1.98,1.40~2.78)、常吃霉变食品(4.94,3.24~7.54)。结论:吸烟、慢性胃病史、肿瘤家族史、不良情绪、常吃腌制食品、进食不规律、常吃烫食、常饮酒、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进食速度快、常吃烤制食品、常吃油炸食品、常吃干硬食物、常吃霉变食品为中国人群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常吃蔬菜、常饮茶、常吃葱姜蒜、常吃水果、常吃豆类食品为胃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 于泽霏; 包权; 刘鹤; 宋新; 王煜宁; 邢健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上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在判断膀胱癌肌层浸润价值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因患有膀胱肿瘤在我院行磁共振检查并取得病理结果的患者60例,均行T2WI联合DWI序列、T2WI联合T2 SPAIR、DWI序列联合T2 SPAIR及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检测。计算不同组合序列的检测结果对膀胱癌肌层是否受侵分期的检查效果及一致性评估。结果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对肌层有无浸润的特异性、敏感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5.46%(21/22)、89.47%(34/38)、91.67%(55/60),明显高于T2WI联合DWI序列、T2WI联合T2 SPAIR及DWI序列联合T2 SP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结论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扫描方案可明显提高对膀胱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且T2WI联合DWI+T2 SPAIR序列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更有利于评估病灶肌层浸润情况。
    • 张换想; 邱洪斌; 张艺潆
    • 摘要: 目的 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科学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法对从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中心提取的1055名研究对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819人,糖尿病者236人)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以无高血压为对照,高血压者OR=1.514,95%CI:1.008,2.273);高血脂(以未患高血脂为对照,高血脂OR=0.588,95%CI:0.404,0.854);肾病(以未患肾病为对照,肾病OR=1.923,95%CI:1.310,2.823);糖化血红蛋白(以正常糖化血红蛋白组为对照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组OR=2.853,95%CI:2.035,3.998,P<0.001);血肌酐(以正常血肌酐组为对照血肌酐升高组OR=2.006,95%CI:1.337,3.010,P=0.001);谷丙转氨酶(以正常谷丙转氨酶组为对照谷丙转氨酶升高组OR=0.458,95%CI:0.284,0.739,P=0.001)。结论 患有高血压、肾病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升高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建议强化对血糖及血肌酐的控制以预防DR的发生。
    • 孙辉
    • 摘要: 目的:研究阜阳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从2个项目县共8个乡镇(社区)中调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登记报告的年龄≤5岁手足口病患儿197例;同时,每调取1个病例,选择与该病例居住在同一村庄(小区)、年龄相差≤6个月的未患手足口病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手足口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监护人文化程度、监护人职业、儿童平时身体健康状况、监护人喂孩子前洗手和预防接种情况可能与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监护人文化程度、监护人职业、儿童平时身体健康状况和预防接种情况是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不同职业儿童监护人防控手足口病的能力;同时注重儿童体育活动和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增强儿童对手足口病的抵抗力,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
    • 刘嘉嘉; 陈绪娇; 王承华; 张莉
    • 摘要: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EMs病因诊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PubMed、Embas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词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主题词及相关自由词,收集2010年至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提供的RevMan5.4对EMs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数和对照数分别为4660例和787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Ms的危险因素为人工流产或子宫腔内操作(OR=3.43,95%CI为1.63~7.23),保护性因素为既往妊娠(OR=0.55,95%CI为0.38~0.79)。结论:人工流产或子宫腔内操作是EMs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妊娠为保护性因素,可为临床中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刘继轩; 兰翔; 赵晓静; 许振国; 贾倩; 孙志军; 何昆仑
    • 摘要: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分期和肠道菌群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入院症状性心力衰竭C或D期(HFCD)患者25例,根据性别年龄匹配心力衰竭B期(HFB)及心力衰竭A期(HFA)患者各25例,收集粪便标本,并使用16SRNA测序,使用Q iime软件(版本1.9.1)及R软件(版本2.15.3)分析比较各组间肠道菌群组成差异。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及传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方面均无显著差异。HFA组在Chao1(P=0.005),OUT(P=0.018)及PD_whole_tree(P=0.011)这3个反应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指数上显著高于HFC组及D组。虽然HFA组与HFB组,及HFB和HFCD组虽然在组间未观察到统计学差异,但在Chao1,OUT及PD_whole_tree这3个指数上观察到从HFA组到HFB组,HFB组到HFCD组一致的α多样性下降趋势。HFB组噬胆菌属(Biloph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FA组(P=0.011),HFB组的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P=0.011)和多尔氏菌属(Dorea)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HFA组。PCoA-Unweighted Unifrac分析显示,在据所有临床因素进行调整之后,根据心力衰竭分期进行的分组的患者之间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R2=0.073,P<0.001)。基于KEGG的功能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心力衰竭分期有关的差异。结论心力衰竭的分期和肠道进群组成相关,从心力衰竭A期和B期的患者即开始出现肠道菌群组成的差异,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为心力衰竭进展的原因。
    • 丁松瑞; 李政; 赵敏; 冯霄; 罗镭; 袁佳艳; 陈镔; 陈红芬; 高晨昕
    • 摘要: 目的 探讨云南省汉族宫颈癌患者的发病因素,为云南地区妇女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至2020年在云南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且已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217例云南籍汉族原发性宫颈癌患者为病例组;按病例组年龄差不超过3岁进行匹配,选取同期在云南省肿瘤医院健康体检且已行HPV检测的非宫颈病变健康女性21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职业、婚姻状况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325、3.886、9.015,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不同避孕方式(OR=0.795)、肿瘤家族史(OR=4.305)、HPV感染(OR=76.168)、其他生殖道感染(OR=4.588)、初婚年龄(OR=1.079)、妊娠年龄(OR=1.109)、怀孕次数(OR=0.845)、分娩次数(OR=0.5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为农民(OR=2.634,95%CI:1.308~5.304)、未采取避孕措施(OR=4.553,95%CI:2.051~10.105)、有肿瘤家族史(OR=10.278,95%CI:1.870~56.492)、HPV感染(OR=92.273,95%CI:42.494~200.634)、其他生殖道感染(OR=8.016,95%CI:3.390~18.951)均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云南省汉族宫颈癌患者的发病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PV感染是宫颈癌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同时合并其他生殖道感染、职业为农民、未采取避孕措施、有肿瘤家族史均可增加发病风险。应根据发病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 王天雄; 郑海三; 吴斌; 王文; 汤艳
    • 摘要: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泸州地区乳腺癌危险因素,为当地制定乳腺癌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居住地区为匹配条件选择乳腺癌患者所居住的村或街道没有患乳腺癌的邻居为对照组。按居住地区和绝经状态分层分析城市和农村、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初潮年龄、粗粮、豆类、情绪状态(抑郁和易怒)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晚(OR=0.815,95%CI:0.722~0.919),分娩次数多(OR=0.777,95%CI:0.615~0.983),豆类(OR=0.267,95%CI:0.137~0.524)和粗粮(OR=0.272,95%CI:0.132~0.56)的摄入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3.339,95%CI:1.675~6.659),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内心情抑郁(OR=2.3,95%CI:1.047~5.055)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城市农村分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易怒(OR_(农村)=1.769,95%CI:1.058~2.957;OR_(城市)=9.168,95%CI:3.291~25.539)是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危险因素。在城市妇女中,人流次数(OR=1.477,95%CI:1.123~1.941)是危险因素,新鲜水果(OR=0.124,95%CI:0.025~0.624)的摄入是保护因素。在农村妇女中,初潮年龄晚(OR=0.83,95%CI:0.729~0.945),豆类(OR=0.115,95%CI:0.048~0.277)和粗粮(OR=0.114,95%CI:0.039~0.337)的摄入是保护因素,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3.304,95%CI:1.58~6.909),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内心情抑郁(OR=2.481,95%CI:1.093~5.631)是危险因素。未绝经与已绝经分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_(未绝经)=4.947,95%CI:1.802~13.582;OR_(已绝经)=4.497,95%CI:2.224~9.092)是危险因素。在已绝经妇女中,初潮年龄晚(OR=0.792,95%CI:0.675~0.929)和豆类的摄入(OR=0.115,95%CI:0.045~0.296)是保护因素,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易怒(OR=1.927,95%CI:1.007~3.687)是危险因素。在未绝经妇女中,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易怒(OR=3.178,95%CI:1.31~7.709)是危险因素。结论:人流次数、情绪状态(心情抑郁和易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晚、分娩次数多、豆类和粗粮摄入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而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因此在制定乳腺癌预防措施时要注意城乡差别。
    • 王天雄; 郑海三; 吴斌; 王文; 汤艳
    • 摘要: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泸州地区乳腺癌危险因素,为当地制定乳腺癌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次确诊的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3岁、居住地区为匹配条件选择乳腺癌患者所居住的村或街道没有患乳腺癌的邻居为对照组.按居住地区和绝经状态分层分析城市和农村、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初潮年龄、粗粮、豆类、情绪状态(抑郁和易怒)在乳腺癌组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晚(OR= 0.815,95%CI:0.722~0.919),分娩次数多(OR = 0.777,95%CI:0.615~0.983),豆类(OR = 0.267,95%CI:0.137~0.524)和粗粮(OR = 0.272,95%CI:0.132~0.56)的摄入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 = 3.339,95%CI:1.675~6.659),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内心情抑郁(OR = 2.3,95%CI:1.047~5.055)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城市农村分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易怒(OR农村= 1.769,95%CI:1.058~2.957;OR城市= 9.168,95%CI:3.291~25.539)是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危险因素.在城市妇女中,人流次数(OR = 1.477,95%CI:1.123~1.941)是危险因素,新鲜水果(OR = 0.124,95%CI:0.025~0.624)的摄入是保护因素.在农村妇女中,初潮年龄晚(OR = 0.83,95%CI:0.729~0.945),豆类(OR = 0.115,95%CI:0.048~0.277)和粗粮(OR = 0.114,95%CI:0.039~0.337)的摄入是保护因素,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 = 3.304,95%CI:1.58~6.909),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内心情抑郁(OR = 2.481,95%CI:1.093~5.631)是危险因素.未绝经与已绝经分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心情抑郁(OR未绝经= 4.947,95%CI:1.802~13.582;OR已绝经= 4.497,95%CI:2.224~9.092)是危险因素.在已绝经妇女中,初潮年龄晚(OR = 0.792,95%CI:0.675~0.929)和豆类的摄入(OR = 0.115,95%CI:0.045~0.296)是保护因素,有两年以上大多数时间易怒(OR = 1.927,95%CI:1.007~3.687)是危险因素.在未绝经妇女中,过去一年有连续两周以上易怒(OR=3.178,95%CI:1.31~7.709)是危险因素.结论:人流次数、情绪状态(心情抑郁和易怒)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晚、分娩次数多、豆类和粗粮摄入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而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因此在制定乳腺癌预防措施时要注意城乡差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