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404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4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54470篇;相关期刊961种,包括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国际病毒学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等;轮状病毒的相关文献由772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健伟、孙茂盛、方肇寅等。

轮状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4 占比:6.05%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54470 占比:93.81%

总计:58064篇

轮状病毒—发文趋势图

轮状病毒

-研究学者

  • 王健伟
  • 孙茂盛
  • 方肇寅
  • 姚英民
  • 洪涛
  • 钱渊
  • 王春凤
  • 陈元鼎
  • 李鸿钧
  • 闻晓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魏萍; 纪元元; 张萍; 王琦; 耿天颖; 于跃泓; 李一经
    • 摘要: 为探究食淀粉乳杆菌在猪轮状病毒(PRV)感染乳鼠空肠组织中GSNO及GDNF对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选择2日龄清洁级中国昆明鼠乳鼠作为试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轮状病毒组(RV组)、食淀粉乳杆菌组(L.a组)、预防性干预组(BI组)、治疗性干预组(AI组)。空肠组织作为靶器官,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DNF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抗氧化指标(NO、GSH、SOD、MDA、GSH-Px、CAT),通过ELISA定量检测GSNO和5-H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ZO-1、GDNF、GFAP蛋白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ZO-1蛋白分布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可显著上调ZO-1和GDN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RV组、BI组和AI组ZO-1和G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先升后降。攻毒后各时间点,L.a组5-HT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V组5-HT含量高于对照组,低于BI组和AI组;L.a组GSNO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V组、BI组和AI组GSNO含量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均是先升后降;对于ZO-1、GFAP、GDNF蛋白表达,整体趋势相似,在攻毒后第2、3天表达量较显著,L.a组ZO-1和GFAP蛋白表达量比其他4组高,AI组GDNF蛋白表达量比其他4组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a组ZO-1蛋白分布比对照组更连续均匀,BI组ZO-1蛋白分布较RV组更连续,AI组与RV组无明显差异。RV组NO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a组NO和MDA含量保持不变,BI组和AI组NO和MDA含量高于L.a组,低于RV组;L.a组CAT、SOD、GSH、GSHPx含量均高于其他组,BI组和AI组CAT、SOD、GSH、GSH-Px含量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先降后升,且高于RV组。可知,食淀粉乳杆菌通过上调GDNF和GSNO表达和增强乳鼠空肠抗氧化能力,共同促进ZO-1表达,使其在乳鼠空肠上更均匀连续,显著提高乳鼠空肠细胞屏障强度,干预轮状病毒感染。
    • 魏萍; 纪元元; 张萍; 王琦; 耿天颖; 于跃泓; 李一经
    • 摘要: 为探究食淀粉乳杆菌在猪轮状病毒(PRV)感染乳鼠空肠组织中GSNO及GDNF对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影响,选择2日龄清洁级中国昆明鼠乳鼠作为试验动物,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轮状病毒组(RV组)、食淀粉乳杆菌组(L.a组)、预防性干预组(BI组)、治疗性干预组(AI组)。空肠组织作为靶器官,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DNF和ZO-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比色法检测抗氧化指标(NO、GSH、SOD、MDA、GSH-Px、CAT),通过ELISA定量检测GSNO和5-H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ZO-1、GDNF、GFAP蛋白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ZO-1蛋白分布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可显著上调ZO-1和GDNF mRNA相对表达量(P<0.05),RV组、BI组和AI组ZO-1和GDNF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先升后降。攻毒后各时间点,L.a组5-HT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V组5-HT含量高于对照组,低于BI组和AI组;L.a组GSNO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RV组、BI组和AI组GSNO含量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均是先升后降;对于ZO-1、GFAP、GDNF蛋白表达,整体趋势相似,在攻毒后第2、3天表达量较显著,L.a组ZO-1和GFAP蛋白表达量比其他4组高,AI组GDNF蛋白表达量比其他4组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L.a组ZO-1蛋白分布比对照组更连续均匀,BI组ZO-1蛋白分布较RV组更连续,AI组与RV组无明显差异。RV组NO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a组NO和MDA含量保持不变,BI组和AI组NO和MDA含量高于L.a组,低于RV组;L.a组CAT、SOD、GSH、GSHPx含量均高于其他组,BI组和AI组CAT、SOD、GSH、GSH-Px含量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先降后升,且高于RV组。可知,食淀粉乳杆菌通过上调GDNF和GSNO表达和增强乳鼠空肠抗氧化能力,共同促进ZO-1表达,使其在乳鼠空肠上更均匀连续,显著提高乳鼠空肠细胞屏障强度,干预轮状病毒感染。
    • 马珊; 徐志凯
    • 摘要: 目的分析近两年来婴幼儿HRV感染出现的突出症状及其实验室检查异常并研究彼此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47例HRV肠炎患者的症状及其实验室检查突出改变作以汇总,并用卡方检验对突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感染除引起消化道症状外,还累及其他的脏器。最常累及的脏器为是心肌损害,心肌酶谱中两项以及两项以上的指标异常者占了样本总量的72.34%。其次是发热患儿占样本总量的53.19%。再则是尿酸的增高有15例,占总样本量的31.91%,其中尿酸大于500mmol/L的患者有11例。47例中还有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惊厥,以及在研究做完后发现皮疹。轮状病毒引起的CKMB增高,尿酸增高与脱水程度有关(P0.05)。47例患儿中有38例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占样本数80%。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多脏器损害,除胃肠道表现以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肌损害。CKMB增高及尿酸增高与脱水程度有关,纠正及预防脱水是重中之重。预防轮状病毒,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也尤为重要,防患于未然。
    • 吴坤; 刘思宇; 史杨; 谢安妮
    • 摘要: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特征和季节性感染的特点,为本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的3,49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中感染轮状病毒(RV)的情况.根据感染情况将患儿分为RV感染组与非RV感染组,并分析R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3,492例儿童中,RV感染者447例,总阳性率12.80%.2019年RV感染阳性率为15.53%,2020年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与2020年RV感染阳性率均为>1~2岁组最高,>2~3岁组和>0.5~1岁组次之,两年中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3岁儿童为易感人群,在冬季、秋冬交替和冬春交替时需做好防护措施.胃肠道症状仍然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但不能忽视出现肠外疾病儿童的轮状病毒检测工作.严重脱水病例虽不多,但仍要及时发现并干预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进展.
    • 张明
    • 摘要: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5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西咪替丁与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时间、粪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过程中,将西咪替丁与蒙脱石散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和粪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对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和临床疗效提升具有显著效果,可推广应用。
    • 刘庆元
    • 摘要: 保育猪是指断奶至保育结束前的仔猪,一般为断奶后的5周。此时仔猪刚经历了断奶应激,且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较差,尤其是胃酸分泌能力较弱,胃内有益菌数量较少,若饲料过渡不当或直接转群会导致保育猪腹泻,抗病力下降,进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还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无法在保育周期结束后达到预期体重,增加猪场养殖成本。以下介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化猪场提供参考。
    • 龚大峁; 梁曼
    • 摘要: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肺炎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在上海市婴幼儿中的接种状况,分析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者账册和儿保门诊记录,建立接种状况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数据库,对2种疫苗首针接种月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9 391名受种者信息,2010—2020年初肺炎疫苗及时接种率为16.78%,其中2019—2020年第一季度达到50%左右;2011—2019年轮状病毒疫苗及时接种率开始时仅为5.35%,2019年达到33.98%。方差分析显示,父亲职业、居住片区、是否是上海户籍、以及接种的年份和首次接种肺炎疫苗的月龄有相关性(P值均<0.01),其中企事业单位等作业规律职工的子女首次接种月龄较低,而服务业或无业人员子女首次接种月龄较大;上海籍接种者接种月龄较外来人员小5.4个月。轮状病毒疫苗首次接种月龄影响因素为接种者接种年份、户籍等。结论 上海婴幼儿的肺炎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覆盖人数和接种及时性在近两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 张学勇; 简莹娜; 朵红; 马怡隽; 付永; 沈秀英; 宋永武; 才让周在; 郭志宏
    • 摘要: 青海省刚察县吉尔孟乡某牧场发生牦牛犊牛腹泻疫病,为快速诊断发病犊牛腹泻的致病病原,保证及时采取防控治疗措施,特采集牦牛犊牛腹泻粪便样本8份,利用显微镜镜检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此牧场中引发犊牛腹泻的病原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贾第鞭毛虫(Giardia)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测序结果显示样品中鉴定的为相同的病原。结果表明,刚察县吉尔孟乡牧场犊牛的腹泻是由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和牛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造成的,该研究为犊牛腹泻的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参考数据,为针对性地对病原性致病因素的对症对因治疗和辅助支持治疗提供了参考。
    • 翟羽佳; 李文政
    • 摘要: 流行性腹泻是继非洲猪瘟、蓝耳病之后第三大猪烈性传染性疾病。我国2009年首次发生猪流行性腹泻,随后该病在全国迅速传播,对生猪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虽然我们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此病在我国多个地方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近两年,随着养猪产业周期性调整影响,该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又有集中暴发的趋势。经对病原体采样送检测机构检测,此次发病主要病原是流行性腹泻病毒,但有一定的变异,个别有轮状病毒,所以造成防控较难。
    • 郭姚蕊; 刘胜丽; 秦建华
    • 摘要: 奶牛养殖场犊牛培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多种原因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病因复杂,病程急骤,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导致死亡,是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养牛业的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引起犊牛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有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弯曲杆菌、坏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病毒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细小病毒、球虫、微小隐抱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