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0-06-18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19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6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2010年联合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探讨一系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手卫生干预方法,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rn 方法:通过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了解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皂液及酒精擦手液成本的支出增加等原因。采用一系列干预措施,开发院领导重视手卫生意识,完善手卫生设施,制定和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重视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教,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指导与反馈。rn 结果:医务人员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加强手卫生实施力度,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rn 结论:手卫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卫生的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率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如何改变医务人员的行为,提高洗手依从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我院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逐步改变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洗手操作,使医务人员养成自觉按规范消毒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并且不断强化洗手意识,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仍发现,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总体上比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差,还需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培训和教育,逐步提高医生手卫生依从性的意识,真正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从以往的固体肥皂过渡到目前的皂液及酒精擦手液进行标准化洗手及消毒,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经历了观念的蜕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 摘要:目的:通过管理与干预,使得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合理。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66例清洁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一般情况:266例清洁手术患者中骨科手术43例,脑外科手术15例,心脏外科手术17例,普外科手术25例,乳腺外科15例,甲状腺外科15例,血管外科15例,儿外科10例,胸外科19例,泌尿外科28例,妇产科30例,眼科19例,耳鼻喉科10例,整形美容科5例。最短住院3天,最长住院43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43天。抗菌药物使用概况:266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者264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25%;平均用药时间5.5天,其中术前2小时内单次给药17例(6.39%),用药2天以内者13例(4.89%),用药3天者32例(12.03%)用药4~6天者116例(43.61%)用药7~10天者71例(26.69%)用药超过10天者15例(5.64%)。264例患者中术前0.5~1小时内给药者244例(92.42%),术后立即给药者20例(7.58%),其中剖宫产手术6例,其他手术14例,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者21例,术中追加抗菌药物12例(57.14%)。83. 33%患者选用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其中一代、二代头孢菌素所占比例达到65.91%,三代头孢菌素仅占20.45%。rn 结论:通过制定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制度和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标准操作规程;对医务人员进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教育培训;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作为医院综合目标考核指标;每月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奖惩等一系列措施,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并且逐步趋向于合理。但仍然存在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和用药时间过长的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和管理。
  •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确诊为医院内感染病人的各类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rn 结果:228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中,包括G-杆菌156株,占68.4%,前5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G+球菌58株,占25.4%,前3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SA分离18株,其中MRSA占23.6%,CNS分离21株,其中MRCNS占70.9%。真菌18株,占7.9%。G-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二代头孢普遍产生较高耐药性,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也较高,对四代头孢效果较好,但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大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效果好,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但铜绿假单胞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已超过30%。G+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对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好,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糖肽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rn 结论:革兰氐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与反馈,干预院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rn 方法:定期抽查2005年至2010年1月全院无感染征象的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先后共统计分析了1 1927例无感染的手术病例。在总结分析数据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干预措施。2005年将结果简单汇总获得基线数据。2006年将结果进行分析,把每个科室的情况及要求单独反馈给科主任。2007年请计算机中心设计专用软件,从HIS内直接将数据导}H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将全院的用药状况进行汇总,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本次调查的结果与上次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按照进步与退步大小进行排序,对存在问题最多最严重的科室进行点名,对做得最好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扬,所有内容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主管院长和科主任并请他们签收。2008年结合医院管理年检查要求,在主管院长的领导和指示下,在原有基础上开始进行重点干预:我院计算机中心设计了围术期抗菌药物HIS后台提醒和限制系统,院感科制定并落实围术期抗菌药物考核细则,统计分析反馈数据的频率从一年二次增加到一年四次,院感科主任在院周会、医院质量讲评等院内重要会议上点评各科室用药情况并提出要求。2009年我们进行个别反馈,将调查结果向每一位主刀医生反馈并请他们填写意见反馈单,讲述理由并奖惩挂钩,加大对Ⅰ类手术用药天数与所有手术用药级别的干预。rn 结果:通过干预,全院抗菌药物带入手术室使用率明显上升,从51. 19%上升至98. 9%,上升47.71%;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天数逐渐缩短,从平均6. 29天/例下降至平均3.29天/例,平均下降3天/例。抗菌药物使用级别合格率逐渐上升,从18. 21%上升至62. 55%,上升44. 34%。手术科室的医院感染感染率没有上升,仍为下降趋势,所有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从6. 66%下降至3. 63%。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率没有明显变化。rn 结论:制定明确的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要求,应用计算机后台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深入临床的沟通和责任到人的考核,以及各级领导重视是提高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关键。
  • 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rn 方法: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8月至2009年9月的9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剔除术前已有明显感染和术前2周内使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术后观察体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对疑似感染者由医生参照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认有无感染。rn 结果:9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有87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6.67%,抗菌药物使用均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使用。术后使用1天8例,术后使用2天24例,术后使用3天37天,术后使用3天以上18例。冠状动脉造影后使用一位抗菌药物84例,二联使用3例。6例患者术后体温升高,5例患者白细胞数增高。90例患者中有5例经医生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无败血症发生。rn 结论:本次调查中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56%。全部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体温升高及5例白细胞数增高仅一过性,未发生败血症。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大部分为局麻手术,对于这种手术,且术前无感染者,围术期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摘要:目的:了解普外科、骨科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rn 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中相关的手术信息、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和统计功能,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方法对近四年普外科、骨科Ⅰ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并从抗菌药物使用时机、疗程及药物品种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rn 结果:2006-2009年共监测普外科Ⅰ类手术720例,骨科Ⅰ类手术909例。预防用药时机(术前30分-l小时在手术室给药):2006年1~4月,普外科占30.0%:骨科占46. 4%。2006年5月-12月,普外科占93.6%;骨科占98.0%。2007年-2009年普外科、骨科I类手术(不包括围手术期始终未使用抗菌药物病例)均做到术前30分-1小时在手术室给药。预防用药疗程(手术后预防用药平均天数):2006~2009年,普外科依次为:2.5天、2.0天、1.8天、1.3天:骨科依次为5.2天、4.3天、3.3天、3.1天。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方式:2006年普外科使用频度最高的前3位为:头孢二代、克林霉素、喹诺酮类,二联率3.1%;骨科主要使用头孢二代,二联率18.1%,2007年-2009年,普外科主要使用头孢二代、头孢一代、克林霉素(2009年除头孢类过敏者已不再使用),无二联率:骨科主要使用头孢二代及头孢一代,无二联率。rn 结论:感染管理科通过对普外科、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并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的干预,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逐渐趋于合理。尤其是术前30分~l小时在手术室给药,在2006年5月开始干预后成效显著;手术后预防性用药平均天数逐年递减;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方式得到很大改善。我们体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可操作的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手术医生合理用药意识;对前瞻性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及时纠正;定期根据回顾性监测情况,利用院内信息网、《医院感染通讯》、科室反馈单及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析反馈;年终阶段性总结,对进步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等措施;对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具有一定作用。
  • 摘要:目的:为规范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与管理,探索合理干预途径。rn 方法:整群选取普外科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2007年9月~10月的出院病例为干预前组,2008年9月~10月的出院病例为干预后组,期间研究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组织制定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等干预措施并实施综合干预,然后对干预前后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干预对照研究。rn 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388例,其中干预前组185例(甲状腺手术41例,乳腺手术46例,疝气修补术98例);干预后组203例(甲状腺手术51例,乳腺手术38例,疝气修补术114例)。抗菌药物应用率由干预前组100%下降为干预后组72.41%(P
  • 摘要:目的:掌握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综合性管理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rn 方法: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建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机构,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对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培训,进行临床合理用药检查并纳入质量考核。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年度调查方案,将2008年5月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2001年同期调查结果比较,进行临床用药管理成效分析。rn 结果: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 91%,联合用药率39. 19%,预防用药占调查病例的31. 87%,治疗用药病例细菌培养送检率为48. 81%,各项监测指标与2001年较为相似(P>0.05)。手术科室预防用药率达66. 67-85. 19%,显著高于非手术科室(P<0.01)。术前0. 5-2小时及术中用药的2001年仅为26. 83%,2008年达到60. 00%,有显著提高(P<0.01)。抗菌药物选用种类二年度比较有较大变化:三代头孢菌素类使用构成比从2001年的14. 78%上升到24. 88%,由第四位升至第一位;青霉素类从19. 57%降至5.17%,排位由第一降至第六;08年氨曲南等其它β类酰胺类用于临床,排位列第四;β类酰胺+酶抑制剂抗菌药物构成比达9. 61%排位前移。rn 结论:1.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卫生部规定标准,加强手术科室预防用药管理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关键;2.提高病原菌检测送检率,在于增强临床医生的送检意识,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3.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使用近年来呈持续上升态势,值得关注;4.通过培训宣教医务人员术前0. 5-2h及术中规范用药比例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持续性、综合性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达到抗菌药物应用安全有效的管理目标。
  • 摘要: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rn 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09年11月送检的1392份标本,采用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Kirby-Bauer法,K-B),分析其耐药特性。rn 结果:共分离出376株病原菌,阳性率27.01%。医院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等。痰标本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A等;尿标本中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氏杆菌、屎肠球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血标本中主要为MRSCN、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大肠埃希氏杆菌等。血管导管尖端标本中主要为:MRSCN、洋葱伯克霍尔德杆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杆菌。切口分泌物标本中主要为:产ESBLs大肠埃希氏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甲氧西林菌株的百分比均在50%以上。主要革兰氏阴性耐药杆菌对亚安培南、美洛培南及阿米卡星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主要革兰氏阳性耐药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利福平高度敏感。rn 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在不同类型标本中均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耐甲氧西林病原菌为主,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因此控制医院感染耐药菌产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甲型H1N1危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情况,探讨防控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ICU流行的有效手段。rn 方法:选取我院2009. 10-2010. 01入住ICU的50例甲型H1N1危重患者留取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用BDIOO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菌种及药敏鉴定。rn 结果:50例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58株有意义的病原菌,其中8例患者的痰标本中检出鲍曼不动杆菌9株,均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粘菌素敏感。其中4株为院内感染,其余5株为院外带入。10月底出现第1例,11月新发5例,12月新发2例,1月新发l例。11. 17-18两天内同时检出3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未作同源性分析,可能为医院感染暴发,通过积极采取控制措施后,接下来的一周内检出2例,此后则发生l例,医院感染流行得到了控制。rn 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较为常见,但还是可控的。通过隔离患者、环境消毒、呼吸机外管路有效消毒灭菌、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和个人防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手段,可在不同程度上起到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其中,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重要性意识的培训、现场的督导作用也不容忽视。
  • 摘要: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房2例防控泛耐药(PDR)鲍曼不动杆菌交叉感染的经验,探讨收治新发传染病期间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以及其他泛耐药株交叉感染防控的新思路及有效方法。rn 方法:制定新发传染病应急预案和耐药菌防控措施,收治病人时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检验科对新病人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尽快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并通过制定的流程上报感控科和应急病区,感控科采取分级干预指导临床科室进行防控。rn 结果:我院2009年12月收治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人71例,其中有2例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环境微生物、呼吸机及工作人员手部采样细菌培养显示存在交叉感染,采取“新发传染病应急预案和耐药菌防控”措施,保护性隔离和接触预防相结合、积极干预后及时得到控制,未造成该病区耐药菌感染的暴发。rn 结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由于需要使用呼吸机和大量抗生素,易导致该菌在病区的感染,需要引起临床工作者更多的重视,建立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和耐药菌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和干预是预防其感染和流行的重要措施,对控制新发传染病治疗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泛耐药菌株交叉感染有重大意义。
  • 摘要:目的:探索医院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MRSA感染率提供科学的依据。rn 方法:本研究采用1: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根据样本量需求,纳入合格的研究对象108对,研究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通过查阅病例和对照的病史资料收集信息。资料分析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1: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根据样本量需求,纳入合格的研究对象108对,研究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通过查阅病例和对照的病史资料收集信息。资料分析采用?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rn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以下因素可能与医院MRSA感染有关,高龄(?65岁,P=0.013)、住院时间(P
  • 摘要:目的:探讨防控干预措施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中的有效性。rn 方法:第一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2月ICU病房222例患者进行常规目标性监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置管,术中铺40cm×40cm无菌巾,由熟练医生操作。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内进行置管。穿刺部位常规用聚维碘酮消毒,直径>8cm。消毒的棉签均采用一次性的30支包装,采用6cm×7cm无菌自粘性敷贴覆盖穿刺点,在敷料未被污染的情况下,48h更换1次,有渗血渗液时即更换。第二阶段2009年1月至12月381例,采用以下改进干预措施:(1)绝大部分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其中73例因多发伤及血气胸等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无股静脉内置管;(2)延长导管在皮下潜行距离;(3)穿刺操作时改用扩大的无菌巾(80cm×80cm);(4)采用本院重新包装,进行环氧乙烷消毒的小包装棉签(3支装/包),每次一包,一次用完;(5)每天评估是否可拔管,是否需要拔管。更换敷料时,如发现穿刺点管周皮肤有红肿,及时评估是否需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重新置管,或不拔管是否局部用聚维碘酮纱条敷。同时统计分析2个阶段的CRBSI发病率。rn 结果:采取改进防控干预措施前CRBSI发病率为8.6‰,采取改进防控干预措施后CRBSI发病率逐步下降,总发病率2.g‰,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摘要:目的:调查ICU病房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生物学特点、危险因素、预后,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CRBSI提供依据。rn 方法:应用NNIS关于CRBSI的定义、诊断标准和评估参数,对2007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入住ICU病房所有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资料由感控人员每日到临床记录和评估,病人预后情况和花费在其出院后进行记录。rn 结果:共有174例患者纳入研究,中心静脉导管日共1913日;发病23例次,CRBSI感染率13.2%,感染密度为12.0/1000,导管使用率72.8%; 在所有感染病例中,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者9例,以肠杆菌和假单孢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者7例,以屎肠球菌为主;真菌感染者7例,包括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平均分布;单因素分析中,中心静脉置管的个数、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导管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 CRBSI发生前抗生素应用个数≥3 (OR=6.335)和中心静脉置管个数>1 (OR=5. 981)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在感染前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没有统计学差异(P=O. 093),发生CRBSI后,两组患者发生VAP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感染组比非感染组的病例在ICU内住院日多12.8d/人,总住院日多9.5d/人,总住院费用多11万/人,上呼吸机时间多lOd/人,药费多6万/人,日花费多1700元/人,归因死亡率24.3%。rn 结论:我院CRBSI发生率高,感染密度大,对病人影响大,多个中心静脉置管以及抗生素应用频繁可以增加CRBSI的发生率,必须进一步加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院内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rn 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送检痰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院内获得性肺炎与社区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rn 结果:1.典型病原菌分布: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总构成比为84. 6%(176/208),革兰氏阳性菌总构成比为10.1% (21/208);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离的革兰氏阴性菌总构成比为47% (55/117),革兰氏阳性菌总构成比为47.9% (56/117)。2.产ESBLs的检出率:医院获得性肺炎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6株,检出率64%,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3株,检出率58.9%,产ESBLs阴沟肠杆菌8株,检出率57%;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2株,检出率25%,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4株,检出率21.1%,产ESBLs阴沟肠杆菌1株,检出率20%。3.MRS检出率: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但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溶血、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各3株,检出率28.6%。rn 结论:本院所处社区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的G-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高达60.3%。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的G-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有增长趋势。获得性肺炎患者痰标本G+菌的分离率社区与医院存在较大差异。G+菌对常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在抗感染治疗中,应结合本地区及医院病原菌变化分布特点,实行优化性的经验性的治疗,结合实验室检测及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体位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关系。rn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住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155例,入选标准:患者置管时间?24h,插管前无呼吸道感染。将15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3例采用常规体位(即以患者舒适为依据,有仰卧位、侧卧位或床头抬高角度?30°的不规范半卧位),实验组82例采用改良式体位(即左侧30°→45°→半卧位→右侧30°→45°,左、右侧卧时床头仍抬高30°-45°),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VAP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中华医学呼吸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治疗、护理、使用呼吸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结果:对照组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明显高于实验组。对照组73例,发生VAP37例,发生率为50.68?;实验组82例,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28.04?。而且改良式体位因频繁地更换体位,避免了临床上由于病人长时间处于半卧位,清醒病人感到腰部不适,还增加尾骶部皮肤的剪切力,易发生压疮的缺点,使依从性增加。此外改良式体位拓宽了清醒患者的视野,患者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转移了病痛的注意力,有助于减轻痛苦。唯一的缺点是改良式体位床头的抬高会增加非计划拔管的危险性,可通过与患者沟通和合理约束,是可以预防的。rn 结论:改良式体位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还是利大于弊,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痛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改良式体位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监测与干预在降低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rn 方法:院感专职人员与ICU院感监控人员,专项负责对SICU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完善控制院内肺炎的制度,严格贯彻实行,强调过程监控。重点提出强化以下有效干预控制措施:(1)对无禁忌症患者采取半卧位30-45度护理;(2)增加口腔护理频率,使用含洗必泰溶液每6小时漱口、或擦洗,降低口腔细菌定植,较好的保持口腔清洁(3)落实正确吸痰规范,吸痰时应先吸口腔,更换导管后再吸鼻咽部,再更换吸痰管后吸引气管深部痰液(4)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使用人工鼻(5)及时清理冷凝水,防止逆流;(6)加强手部卫生,提供方便的手卫生设施,以便医务人员与探视人员随时使用,从而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7)根据患者对自主呼吸试验的耐受以及上呼吸道情况每天认真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rn 结果:实施目标监测1年多以来,VAP的发生率,由2008年(4-12月)的31.93‰降至2009年21.48‰,下降10.4‰。rn 结论:目标监测是一种前瞻性的科学监测方法,改变了过去重视结果监测,忽视“过程”监测的弊端,通过监测数据变化,便于及时发现VAP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ICU机械通气患者部分未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而使用普通气管导管声门下分泌物吸引的技巧较难掌握。今后将推广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实施定时声门下分泌物引流,从而进一步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市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rn 方法:根据文献资料、预调查和专家意见制定调查方案和表格,随机会抽取成都市10所综合性二甲及以上医院院感专职人员集中培训,各医院再根据调查方案、本院外科手术后住院病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人员安排、分组和培训,于规定日8:00统一下科室查阅病历,填写调查表格,当日完成所有调查对象的普查;对疑难病例当日不能完成的次日补充完成调查。手术部位感染病例诊断标准采用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用)》。资料经校对整理检查后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13.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1088例外科术后患者(包括腔镜手术,但不包括眼科手术、介入检查或治疗),手术1107次,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5例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2.3%,感染例次率2.35%。26例手术部位感染中,表浅切口感染20例(占76.92%),深部切口感染5例(占19.23%),器管/腔隙感染1例(占3. 85%),表浅切口比深部切口和器管/腔隙感染多。手术部位感染与切口类型(清洁污染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切口手术,污染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率又明显高于清洁污染切口手术)、手术类型(急诊手术的感染率高显著高于择期手术)、术前感染情况密切相关(术前有感染灶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高于术前没有感染灶的患者))((P<0.01),而与性别、麻醉方式、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关系不密切(P>0.05);手术部位感染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烧伤科、骨科和普外科:26例次手术部位感染中送检作病原学检查9次(送检率为34.62%),共分离出9株病原菌,其中细菌菌株8例(1株MRSA、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表皮葡萄球菌、1株粪肠球菌、2株大肠埃希菌、2株肠杆菌)、真菌1例,以肠杆菌科为主;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术前使用率为58.5%,术后使用率高于99%)。rn 结论:本次调查初步揭示了本地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为了解近几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外科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分布情况,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2009年神经内、外科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念珠菌性尿路感染者进行易感因素、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rn 结果:神经内、外科2008-2009年5123例出院患者中,共发生369例尿路感染,检到病原菌469株,其中念珠菌91株,占19.4%。其中神经内科294株病原菌中念珠菌40株,占13.6%;神经外科175株病原菌中念珠菌51株,占29.1%。神经内科228例尿路感染者中,男83例,女145例;基础疾病分别为脑出血98例、脑梗塞104例、急性脊髓炎7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9例;感染发生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81例、使用激素治疗16例;糖尿病62例;年龄≥65岁的135例;40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5株、热带念珠菌8株、光滑念珠菌6株、克柔念珠9株、其他念珠菌2株。神经外科141例尿路感染者中,男54例,女87例;基础疾病分别为脑出血78例、脑外伤35例、脑动脉瘤10例、脑梗塞7例、脑良性肿瘤3例、脑恶性肿瘤3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5例;感染发生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87例、使用激素治疗的38例;糖尿病13例;年龄≥65岁60例;5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20株、热带念珠菌16株、光滑念珠菌9株、其他念珠菌6株。rn 结论: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神经内科念珠菌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神经外科(有统计学意义);易感因素中,性别、年龄、糖尿病、基础疾病无差异;感染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激素治疗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菌株分布神经内、外科均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没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分布,为临床医师合理控制真菌感染提供依据。rn 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送检的肿瘤患者的痰、咽拭子、伤口分泌物、血液、胸腹水、引流液、尿液、粪便及皮肤等3320例标本进行培养,分别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念珠菌属、热带念珠菌、曲霉菌及酵母样真菌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rn 结果:3320例患者共检出真菌639株(19.5%):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占54.3%,酵母菌样真菌、热带念珠菌次之分别占5.48%、4.85%,值得注意的是检出混合感染168株,占检出株的26.29%。外科患者真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胸外科,达77.32%,其次为普外科,达8.25%;内科真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达21.26%,其次为呼吸科,达17.37%;放疗患者真菌检出率最高者为放疗头科,达71.17%,其次为放疗胸科,达27.93%。以上各科均以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最高。外科、内科、放疗三大系统中,内科真菌检出数量最大,达334份,占真菌检出株的52.27%。rn 结论:肿瘤患者并发单纯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酵母菌样真菌、热带念珠菌感染率次之,混合感染者亦不在少数。临床医师应及时掌握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有多种易感因素患者注意调节机体抵抗力,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及时准确掌握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菌株变化情况,合理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环节,探讨有效的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体系,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rn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分院医务人员2009年1月-12月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包括基本信息(即职业、工龄、职称)、职业防护认知程度、锐器损伤物品种类、危险操作环节、锐器损伤后紧急处理及暴露危害程度等。rn 结果: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率66.67%,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75.41%)、医生(54.29%)、检验人员(50%)。护理人员、工龄≤3年和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发生锐器损伤的物品种类以各种穿刺针最为多见(50.51%),其次为玻璃物品(28.67%);发生锐器损伤的环节主要为:配药或加药(30.37%)、整理用物或清洗器械(20.82%)、回套针头帽(13.65%)、采血或穿刺(12.63%)等;标准预防概念知晓率低(30.88%),职业防护关注度高,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正确率为91.91%;损伤锐器被血液、体液及其它传染性物质污染的占损伤总例次的57.34%,暴露源是血源感染性疾病的损伤占损伤总例次的29.01%;损伤时79.86%的医务人员未戴手套。rn 结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力度,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培训不同内容的专业防护知识: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建立健全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体系;以人为本,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医疗器具和防护用品,最大限度地减少医务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职工这一高危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和肝功能的变化。rn 方法:1、研究对象:为2008年参加体检的781名职工,根据院龄分为三个层次,退休职工、在职职工、新职工(来院工作3年以内的职工)。根据职业分为医生、护士、医技人员、总务后勤、行政人员。由保健科统一组织人员抽血,送检验科专机、专人检测。2、检测方法 肝功能血脂生化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乙肝二对半采用ELISA方法。3、判定标准 肝功能ALT、AST的正常值为?40单位,?40单位均判为异常,乙肝二对半除抗HBs外,其余有一项以上阳性即为HBV感染;HBsAg(+)为HBV携带。血脂检测有一项升高即判为异常。rn 结果:1、参加体检职工781人,抗HBs(+)人数397人,阳性率50.83%: HBV携带13人,携带率为1.66%,HBV感染137人,感染率17.54%;肝功能异常116人,异常率为14.85%;血脂异常122人,异常率为15.62%;B超脂肪肝175人,异常率22.41%。2、从职业分布分析,医生、护士、医技、后勤、行政人员的乙肝感染率分别为20.39%、18.11%、18.46%、11.36%和9.76%。乙肝病毒携带率以护士最低仅为1.05%。抗HBs(+)率:新职工、在职职工、退休职工分别为69.15%、48.68%、31.19%。3、传染病医院职工肝功能的异常率达14.85%,其中退休职工(23.50%)高于在职职工(18.87%),新职工仅为3.90%。血脂异常率15.62%,退休职工高达31.196%,在职17.74%。B超脂肪肝的发生率22. 41%,以在职职工最高34.72%,退休次之28.63%,新职工5.76%。按照职业区分:肝功能异常率后勤>行政>医技>医生>护士;血脂异常率以后勤、医技科室人员最高,B超脂肪肝的发生率率行政>后勤>医技>医生>护士。rn 结论:1、传染病医院的工作人员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和携带率均低于一般人群,只要注重职业防护和培训、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新入院职工加强乙肝疫苗的注射,就能有效预防和阻断高危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2、医务人员高血脂、脂肪肝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中年医护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和关注。
  • 摘要:目的:客观评价供应室信息化管理对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rn 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了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的所有监测报告单,根据不同时间阶段将化验单分为两组,即推行信息化管理前(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为A组,推行信息化管理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B组,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在推行信息化管理前后,供应室内细菌总数是否有明显差异。同时查阅本院2005-2009年间医院感染监测报表及出院患者病历,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变化趋势。rn 结果:本次共调查细菌学监测结果472份,其中实行信息化管理前190份,实行信息化管理后282份。1.本院在实行信息化管理后供应室无菌室及清洁室内细菌学监测结果较实行信息化管理前有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005年-2009年5年间本院医院感染年发病率逐年递减。rn 结论:供应室信息化管理能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及效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是值得广泛推行的管理模式。
  • 摘要:目的:为规范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内涵质量,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血源性疾病感染率。rn 方法:面对目前全国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室)工作的现状,寻找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室)安全隐患,总结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rn 结果: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室)在布局、工作流程、一次性使用透析用具、病员管理等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如:血液透析治疗手段准入制不严,部分不具备条件的二级及以下或一些私营医疗单位,审批部门认识不到位,导致把关不严,容易得到准入;医疗单位主要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而造成在此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如设备,污水处理系统,复用机等;人员配备不足:医疗机构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未严格规范使用,存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反复使用现象;血液透析中心(室)布局不合理,洁污区域混淆不清,区域划分不规范,故造成工作流程不规范;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且执行不力;手卫生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医源性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手卫生设施不到位,手卫生工作执行不力;培训工作不到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缺乏,部分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缺失。rn 结论:通过问题思考,现行管理模式是否适用,以便及时的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工作,通过对血液透析中心(室)的规范管理,对医源性疾病感染的预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势必将降低血液透析病人的医源性疾病感染的机率,更好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延长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造福于广大血液透析病人,使血液透析中心(室)管理驶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rn 方法: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意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而患者接受透析治疗时,中间环节多:血管反复穿刺、透析液的配置、水处理设备及运送管道、透析器复用、血液在体外循环反复交换透析液、血浆和血液置换液等,这些环节都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我们把持续质量改进引入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针对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过程中,诊疗护士操作的各个中间环节,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监控,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实施质量改进措施。rn 结果:通过完善和落实血液透析室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实施人性化管理、强化法律意识,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等措施,提高了医务人员自觉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使我院的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rn 结论:血液透析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目前完全杜绝“血透”感染也许是个世界性难题,但我们只要把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到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中,重视过程监管,重视环节管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跟踪和改进,就能把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 摘要:目的:将条码技术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以求在消毒物品的管理中谋求最快速、高效的解决途径。rn 方法:消毒供应中心精细化管理、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重组、产品追踪、物品过期预警、记录灭菌等设备的相关信息、提供感染监测信息管理。rn 结果;条码技术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具有巨大优势。首先,它能够完整的闭和消毒供应的生命周期,使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控和工作量的量化成为可能,加强了对人员工作绩效评估的管理。其次,能够用电子化的手段来帮助医护人员尽可能的减少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差错,提高病人就医的安全性。再者,能完整准确的确认病人已使用的材料和产生的治疗费用,既节省时间又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能够真正做到动态观察并随时记录。增强了实时的信息沟通。rn 结论:我们在条码技术的应用后,免去了大量的计算及统计工作,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及数据准确,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量化考核成为可能,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条码技术的应用,加大了质量管理的现场控制力度。由于条码技术的应用可动态评估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整体质量,使我们可随时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调节现场控制力度,加大了现场实时控制的有效性。利用现有的HIS泵统,同样可以使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有了质的飞跃。因此,我们相信条码技术将在在医院感染的监控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rn 方法:对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69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诊断为VAP共68例,占HAP 9.74%;男51例,女17例,男女比为3:1;年龄3天~10岁,中位数为2个月,其中小于3月占54. 4%(37例),~1岁占17. 6%(12例),~3岁占20. 6%(14例),~10岁占7.4%(5例)。早发VAP(机械通气4d内发生)5例(7.35%);晚发VAP(机械通气≥5d发生)63例(92.65%)。各年度VA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2=51. 221,P
  • 摘要:目的:了解普通卫生洗手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两种不同手卫生处置方法的效果,为医务人员工作中手卫生处置提供更便利、可靠的方法。rn 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手部无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的医务人员的手,设洗手组30人,手消毒组30人。洗手组使用无菌洗手液,按六部洗手法揉搓15秒后,在流动水下冲洗30秒,待自然干燥后;手消毒组使用无菌速干手消毒剂,按六部洗手法进行揉搓,待自然干燥后。手卫生处置前、后用浸有洗脱液的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37℃温箱培养48小时后,进行细菌菌落计数。rn 结果:洗手前平均菌落数(±S)为23.72±5.72 cfu/cm2,洗手后平均菌落数(±s)为6.62±1.90 cfu/cm2,洗手后细菌菌落数较洗手前下降(p<0.05);手消毒前平均菌落数(±S)为19.18±7.37 cfu/cm2,手消毒后平均菌落数(±S)为4.26±2.99 cfu/cm2,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手消毒前下降(p<0.05);洗手效果与手消毒效果比较,手消毒效果优于洗手效果(p<0.05)。rn 结论:洗手和手消毒均能有效减少手部细菌菌落,手消毒效果优于洗手效果。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卫生处置方法,在病房集中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采用无水消毒法可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达到除菌防交叉感染效果,而当操作时间较长或操作后手部有明显污物污染时应选择肥皂洗手,两种方法的适时应用可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由紧急应急阶段进入灾后恢复阶段,板房医院、帐篷医院开始大量建立,灾区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成为业内人士和和社会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成都市院感监控办组织专业人员于2008年7月10号~8月4号,对都江堰市灾后恢复阶段初期医疗机构院感管理与消毒灭菌现况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掌握都江堰市地震后恢复阶段初期医疗机构院感管理与消毒灭菌现况,为当地的院感防控提供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来源,探讨呼吸机相关消毒措施。rn 方法:定期对入住呼吸科和ICU病房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消毒后、使用前)整机气路、操作面板、外管路内接口、湿化瓶内表面、湿化水、操作护士手(消毒后、操作前)、病房台面和室内空气(同时)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用Ribo Printer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调查医院对同期病人的痰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外环境和病人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呼吸机环境消毒措施是否合理。rn 结果:VAP外环境物表、室内空气、消毒后使用前操作护士手、湿化水、呼吸机整机气路均检出阳性标本,但患者痰液标本与消毒后呼吸机外环境标本未采到同一种菌。rn 结论:通过对患者痰液标本与VAP消毒后环境致病菌的分析,未查出消毒后外源性感染。证明目前北京市试行的“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对规范呼吸机的清洗消毒、减少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导致VAP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中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因此,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的因素;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摘要: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手卫生设施是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而手卫生设施配置的合理、合格,是手卫生执行的前提和保证,为保证手卫生的有效执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于2008年9-10月期间对全院现有洗手池的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进行调查。rn 方法: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治疗室、处置室、检查室、医护办公室、换药室,门诊部各诊室,急诊科各房间,医技科室(物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体检中心),重点科室(口腔科、五官科、内窥镜室、产房、供应室、手术室、ICU)现有的洗手池。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调查表设计者到全院各科室现场观察,对现有洗手池上的手卫生设施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洗手和手卫生设施中要求的内容,包括水龙头出水方式、清洁用品种类、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用品、六步洗手图等情况。rn 结果:共调查全院病区内的276个洗手池,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52个,占18. 84%,其中重点科室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较高,占36. 05%;临床科室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较低,占8. 96%。全院使用的清洁剂有两种,肥皂和洗手液。使用肥皂85个,占30. 80%,使用洗手液的137个,占49. 64%,未配备清洁剂的68个,占24. 64%。配备速干手消毒液的79个,占28. 62%,其中重点科室配备速干手消毒液较多,占44. 19%。配备干手用品仅有55个,占19. 93%,洗手池上未配备干手用品221,占80. 07%;而52个有干手用品的均为消毒小毛巾,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的仅有3个,张贴六步洗手图的84个,占30. 43%。rn 结论:手卫生设施配备不齐全,特别是干手用品严重缺乏,洗手池设置的位置不合理,数量较少,比如病区内的很多洗手池设在卫生间里,很多医生办公室、检查室没有洗手池。而速干手消毒液又配备的较少,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液的知识缺乏。部分临床科室配备的速干手消毒液,护士长为了减少科室的经费支出,只有在医疗护理检查时才拿出来使用,平时由护士长收藏保管,不能满足医务人员便捷使用。
  • 摘要:目的:规范执行妇科清洁手术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执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术前0.5-2小时在手术室给药一次,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鼍超过1500ml,术中给予第二剂,术后不超过48小时)及围手术期选用推荐用药(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或加用甲硝唑)。rn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该院所有妇科清洁手术病例及4、10月份的清洁一污染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量化考核方案,并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院感科专职人员和临床药师下科室指导落实;手术医生、院感科专职人员及临床药师共同进行病例随访,随访重点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术后感染情况。考核结果及时统计、分析并反馈。rn 结果:1291例清洁手术病例中不使用抗菌药物病例908例(70.33%),与2007年1-12月份的51.8% (532/1027)比较,PO.05。68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选用推荐用药病例362例(62.21%),与2007年同期选用推荐用药病例的比率46.12% (214/464)比较,P0.05; 297例清洁-污染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为1.68%(5/297),与2007年4、10月清洁一污染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2. 43% (5/206)比较,P>O. 05。rn 结论:对妇科清洁手术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清洁一污染手术执行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案以及围手术期选用推荐用药等进行量化管理是必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 摘要:本文依据抗菌药合理用药原则,对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进行干预和评估。结果表明,依据抗菌药合理用药原则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
  •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案和管理策略实施的可行性,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rn 方法:以胆囊切除术、乳腺疾病手术各47例为例,对所有上述病例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进行前瞻性干预;对照组为相同科室上述病种,以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和主刀医师为匹配条件,进行1:1配对研究的出院病例。排除有年龄大于70岁、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设计统一调查登记表;制定我院胆囊切除手术、乳腺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方案、管理策略及用药合理性判定标准,采用培训、督导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由多部门配合,进行监督指导、结果反馈、下发“警示单”等措施督促、规范上述用药方案的实施,并对干预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例次率、使用时机、疗程、种类、住院天数、平均药费和住院总费用等进行调查。rn 结果: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有95%在麻醉诱导期使用,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者有l00%术中追加,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缩短,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抗菌药物在种类选择方面趋于合理。干预后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例次率、住院天数、平均药费和住院总费用均明显降低。rn 结论:对于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功管理需要政策支持和相应的规范要求;需要多部门配合。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对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提高了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积极的作用:为覆盖我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探索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模式。
  • 摘要:目的:制定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药物利用评价(Drug Utilization Evaluation,DUE)标准,考查某院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加强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rn 方法: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制定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DUE标准以及合理性综合评价标准,然后采用以上标准对某院2009年使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合理性评价。rn 结果:纳入有效病例共计364例,其中应用万古霉素者157例(43.13%),去甲万古霉素197例(54.12%),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均用者10例(2.75%)。治疗用药299例(82.69%),其中有病原学检查的有242例,占治疗用药病例的80.93%;预防用药63例(17.31%)。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的平均天数为6.47d;平均应用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为5.29个。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的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分别为0.61、0.64。364例患者用药符合适应症标准有258例(70.88%);符合用法用量标准333例(91.48%)。合理用药综合评价结果为合理的有43例(11.81%)、基本合理的有128例(35.16%)、不合理的有193例(53.02%)。rn 结论:制定的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DUE标准科学、可行。应用该标准开展药物临床利用评价可客观反映某院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情况,为加强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 摘要:目的:分析近3年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及其引起医院感染菌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rn 方法:对2004-2006年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同时采用前瞻性全面综合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rn 结果:3年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286株,MRSA149株,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脓液、血液等标本,主要分布于骨外科、神经外科、儿内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耐药率达100%,除了对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莫西沙星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种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75%以上,且耐药率均高于MSSA;引起医院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7株、MRSA17株,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主要分布于骨外科、烧伤外科,MRSA除了对呋喃妥因敏感性较高外,对复方新诺明、红霉素、莫西沙星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达100%。rn 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引起医院感染菌株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标本来源及分布各有其特征,MRS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为多重耐药,其中引起医院感染菌株耐药现象更为严重。医务人员为病人诊疗的各项操作过程中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预防,特别强调手卫生,避免耐药菌株的传播。
  •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专科医院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专科医院进行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rn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09年所有标本中耐药菌的分离率。rn 结果:分离出耐药菌株共60例,其中A-D大肠埃希菌30例,占50%; MRSE 10例,占16.67%; MRSA7例,占11.67%;人葡萄球菌5例,占8.33%;铜绿假单胞菌l例,占1.67%;其他7例,占11.67%。A-D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86.67%,标本涉及痰、粪、小便及切口分泌物;其他均为耐甲氧西林菌株:未出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革兰氏阳性耐药菌多发生在肺部感染和口腔感染病例中,而肠杆菌科耐药菌则多发生在泌尿道感染病例中。rn 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耐药菌感染病例院内播散的危险确实存在,多重耐药菌出现的频率增加。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提高病原菌及药敏实验送检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定并落实有效的耐药菌感染管理办法,可防止耐药菌感染病例的院内播散。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综合医院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现状及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rn 方法:采用连续病例监测的方法,对该院ICU病房2009.1-2009.12期间住院患者中所有感染患者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rn 结果:2009.1-2009.12期间,该院ICU病房住院患者889人,发生医院感染89人,感染率为10.01%;发生医院感染112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2.6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腹腔内感染,切口感染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感染患者中共发生侵袭性操作274例次,其中人工呼吸机78例次,泌尿道插管70例次,动静脉插管69例次,胃肠道置管32例次,气管切开15例次,胸腹腔穿刺8例次,引流2例次。发生医院感染的89人中,高龄大于75岁者35例,长期卧床者59例,昏迷者25例,免疫功能低下者23例,癌症22例,营养不良16例,糖尿病12例,应用激素者9例,血液透析9例,放化疗者4例,使用免疫抑制剂2例。rn 结论:ICU患者病情危急,基础疾病较重,侵袭性操作较多,较易发生院内感染;加强ICU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侵袭性操作及合理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在预防ICU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infection,简称CRBSI)方面的成效。rn 方法:1.制定集束护理措施参照美国CDC2002年CRBSI的预防指引和IHI的centralline bundle制定了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预防集束护理措施: (1)置管套餐:①严格的手卫生措施。②置管时无菌屏障最大化。③2%葡萄糖酸盐洗必泰或者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并待自然风干。④根据导管的用途选择适当的导管材料和插管部位。(2)导管维护套餐:①每天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②注射前彻底清洁和消毒导管注射端口。③保持导管的密闭性。④透明敷料每7天至少更换一次,当敷料污染、松脱或卷边时,需及时更换。纱布敷料每2天至少更换一次。⑤每班评估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迹象或者危险因素。⑥进行CRBSI目标性监测。2.组织医护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l)七步洗手法。(2)戴手套指征。(3)洗手指征。(4)导管置入和维护过程中的集束护理。(5)敷料的正确使用和更换手法。3.集束护理措施的落实(1)设立专职感染控制护士,督促、指导和管理集束护理措施的落实。 (2) ICU每个病室均设置有洗手设施和宣传图画。(3)常备专用的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盘。(4)利用PDSA循环,通过计划、做、研究和行动循环改进工作之中的不足。4.感染监测:参照美国CDC和NNIS的标准监测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rn 结果:导管使用率从67.6%升到72.4%,导管感染事件间隔时间从9-94天上升到178-181天,感染率从4.29‰降低到0.65‰,下降了85%,干预前后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rn 结论:集束护理对预防CRBSI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集束护理措施的依从性和相关的感染监测是降低CRBSI的关键。
  • 摘要:目的:了解监护室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干预措施后的效果。rn 方法:对入住ICU的病人,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每日填写ICU病例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登记表,记录是否使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深静脉导管、留置导尿管以及当天最高体温等,观察有无导管相关感染症状体征并查阅实验室有关结果。患者由ICU转出至一般病房时,继续追踪48 h,转出48 h内发生的感染仍列为ICU的医院感染,并以转床日为感染日期。每周对ICU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调整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对导管相关医院感染进行感染率计算。对实施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前后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并将感染率与美国NNIS监测系统2003年发布的数据相比较。rn 结果:2006—2007年度,共调查2278人次,发生感染172例次,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3.58‰,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7.4g‰。08年1月全面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对实施措施后的2008—2009年度,共调查1918人次,发生感染122例次,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6.17‰,经ASIS调整后的日感染例次发病率为4.45‰。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率来看,06年最低,为1.70‰,最高的是07年,为5.01‰,08和09年逐年下降,与美国NNIS监测系统2003年发布的监测数据相比较,07年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率位于55%百分位数左右,以后逐年下降。导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率略有下降,与美国NNIS监测系统2003年发布的监测数据相比较,处于较低水平,位于10%—25%百分位数。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由10.53%0下降到4.79‰,下降明显。与美国NNIS监测系统2003年发布的监测数据相比较,06~07年度,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处于50%—75%百分位数,感染率高于均值(9.9),08—09年度则位于10%—25%百分位数,感染率较低。rn 结论:监护室采取导管相关感染预防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感染率。监护室是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实施重要部位关键环节的管理、推行有效的干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率,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验证效果,总结经验。
  • 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病状况,指导ICU医护人员做好临床防治工作。rn 方法:制定ICU前瞻性干预研究计划,对ICU医务人员统一进行培训,采用目标性监测对某院2008年1月-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干预前);2009年1月-12月ICU患者采取干预预防措施后,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后),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后两组进行比较分析。rn 结果:干预前297例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3例(31.31%),175例次(58.92%);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0.32‰;干预后309例住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8例(28.49%),149例次(48.22%);经ASIS法调整后日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13.35‰。rn 结论:各类相关导管的使用是造成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最重要的因素,ICU前瞻性干预研究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方法,便于及时掌握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而采取有效的干预预防措施,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在基层医院ICU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SSI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到普外科病区查看肝胆手术患者的情况及SSI发生情况,填写SSI专率调查表。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有无糖尿病及恶性病、术前外周血血浆白蛋白、WBC和ANC、术前住院日、急诊或择期手术、手术持续时间、是否连台手术、手术方式(腹腔镜、剖腹手术)、第一手术者职称、ASA评分、麻醉类型、切口类型(清洁、清洁-污染、污染)、切口方向、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是否应用血制品、切口缝线类型(抗菌、非抗菌)、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天数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等24项相关危险因素。当患者出现SSI可疑迹象时,督促床位医师及时留取标本送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追踪回访,及时发现手术部位感染。rn 结果:2008年3月—9月入住普外科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共298例,其中胆囊及胆道手术234例,肝脏手术64例。共发生SSI 35例,SSI感染率为11.74%,其中住院期间感染24例(占68.57%),出院后随访感染lI例(占31.43%)。感染部位分布为:表浅切口感染22例、深部切口感染6例、器官腔隙感染7例。由于随访感染是通过患者或其家属的描述而获得的,SSI诊断的准确性不稳定,因此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时剔除了随访感染的11例手术。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有:术前住院日、糖尿病、血浆白蛋白<35g、手术时间>2h、ASA评分>Ⅲ级、切口方向、切口长度、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剖腹手术)、术中出血量>200ml、血制品使用与否、术后引流与否、术后引流天数、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和切口裂开等并发症。以上述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13项关联因素为基础,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筛选出:术后出现脂肪液化和切口裂开等并发症、手术持续时间>2h及术后引流天数≥5~10天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n 结论:肝胆手术SSI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综合,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SSI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会阴切口/裂伤感染是产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包括会阴切口部位感染、会阴各度裂伤部位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产妇带来的痛苦,影响到产后的情绪及产后生殖系统的正常复旧,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并且导致再次住院率升高及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会阴切口直肠瘘、会阴疤痕性狭窄导致性交障碍等都显著高于无感染者,从医疗安全的层面看还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应引起产科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为有效预防与控制会阴切口/裂伤部位感染,特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从孕期至分娩期到产后的治疗及护理方面来达到减少会阴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rn 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孕期准备:适当的饮食及活动,缩肛练习、孕后期会阴热敷或按摩,积极控制各种可引起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二、待产妇的准备:住院指征、产前淋浴、外阴清洁、更衣、会阴部脱毛的指征、产科合并症等的产前处理等。三、接产时的准备:外阴的清洁消毒、接产的无菌操作、接产人员要求、严格掌握会阴切开助产的指征、有感染性疾病或特殊感染性疾病的待产妇应安排在隔离分娩室内分娩等。四、产后处理:伤口缝合前的消毒处理、适当的局部麻醉用药、缝合技巧、产后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等处理及注意观察缝合处有无感染征象等。产前产后的各项护理操作按规范进行,包括手卫生等原则的遵循。产后对产妇的卫生宣教等。rn 结果:因为是预防控制的一个方法,尚未有临床数据结果出来,刚实施的。rn 结论: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产科会阴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保证产妇的产后恢复。
  • 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控制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发生率。rn 方法:对辖区内15家二级以上医院新生儿病室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rn 结果:目前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中尚存在许多不足,如领导及医务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建筑布局、功能流程与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不符合,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不明显: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仅有条条框框,没有细化和量化、可操作性不强;三级网络不健全或健全但未发挥作用。从多个方面着手改进后,能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rn 结论: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分层培训,大力宣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营造医院感染管理氛围,注重开发领导层;完善病室布局流程,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改造及调整,做到功能流程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建立健全三级网络,职责明确并确实履行职责;结合医院特点制定切实可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加以落实与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质量控制与持续的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制造手卫生氛围、提供适宜的手卫生设施,做好督查,提高执行力;制定考核标准同时注意加强督查,对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提出改进意见等措施,对预防与控制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降低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随着急诊转运医学及NICU重症监护医学的发展,新生儿转运应运而生。新生儿急救转运就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或不具备重症救治的下一级医院运往上级医院作进一步的监护、诊断和治疗,它不是简单的运送过程,在人员技术和仪器设备配置上有很高要求,转运途中新生儿必须得到相当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疗、护理和医院感染防控。本文旨在优化转运中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使得新生儿感染减少,进而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rn 方法:通过制定新生儿转运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建立健全转运中医院感染预防制度(诸如:加强转运新生儿呼吸道管理,加强转运新生儿的皮肤护理等),并将其付诸于临床转运实践工作,对转运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中救治新生儿进行观测,以验证该措施的可信性和合理性。rn 结果:在良好的执行该新生儿转运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制度下,我院圆满完成了四百余例本、外阜NICU新生儿转运工作,且NICU新生儿转运工作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极少。由于可靠的质量保证使我院成为我?及周边地区新生儿转运最及时、技术力量最强、转运质量信得过的单位。rn 结论:建立健全转运中医院感染预防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对转运后进入重症监护病房中救治新生儿亦起到积级作用,预防医院感染应贯穿于医疗救治的每一个环节。
  • 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rn 方法:采用主动监测方法,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我院2009年2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rn 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率11.49%,例次感染率12.1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6.67%;其次为皮肤和软组织,占15.88%。体重越低,新生儿器械使用率、医院感染率越高。随着呼吸机使用率增高,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也相应增高。rn 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测,开展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率。
  •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正确执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的方法,监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情况。首先制定《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报告流程》(简称《流程》),并下发至各临床科室,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生职业暴露时按照《流程》进行局部应急处理,然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根据暴露源的种类决定采取不同的强化免疫措施,定期随访观察。rn 结果:2004年~2009年共有129例医护人员报告职业暴露,其中2004年14例,2005年12例,2006年22例,2007年27例,2008年28例,2009年26例;在报告的129例职业暴露中,暴露源病毒标志物阳性占94.57% (122/129),可见,有不少暴露源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针刺伤没有按《流程》报告。暴露源的种类为HBV 117例(占90.70%)、HCV 2例(占1.55%)、HBV和HCV双重暴露2例(占1.55%)、HIV l例(占0.77%)、暴露源不明确5例(占3.88%)、暴露源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2例(占1.55%)。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拔针及拔针后放置不当39倒(构成比为30.23%)、手术操作中29例(构成比为22.48%)、动静脉穿刺及其他穿刺26例(构成比为20.16%)、针头用后处置24例(构成比为18. 60%)、针头回套5例(构成比为3.88%)、黏膜暴露6例(构成比为4.65%)。本研究报告的129例职业暴露中,护理人员96例,占74.42%;医师33例,占25.58%。不同职称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不同,职称较低的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较高。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效果:129例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均按照《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报告流程》进行局部应急处理,127例进行了强化免疫接种,6个月后随访观察,未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现象,防护率100%。rn 结论:医护人员职业暴露以针刺伤为主,拔针、拔针后的处置是针刺伤的高危环节;护理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的处置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查找引起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及原因,制订适合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有效的锐器伤防范措施。rn 方法:①引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②调查前分层次培训。⑧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rn 结果:①被调查者锐器刺伤(除外安瓿瓶)的高危人群前三位比例:护士刺伤率59.4%>医技人员刺伤率51.9%>医生刺伤率47.4%。②医务人员锐器刺伤(除外安瓿瓶)率51.8%,刺伤上报率0.7%,发生职业暴露14.8%,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率6.5%,职业暴露病原体中HBV占83.9%,HCV占16.1%。③环节因素导致锐器伤比率最高是手术缝针15.8%、锐器伤的高危场所是手术室36.2%,高危器具是静脉输液针22.8%。④刺伤例次率最高的科室为:妇产科17.3%、骨科15.7%、手术麻醉科15.4%。⑤安瓿瓶破裂导致锐器伤最多的人群是护士65.3%。⑥锐器伤(除外安瓿瓶)医务人员对培训知晓率64.0%.医生32.9%、医技人员35.7%对培训的知晓率低。rn 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医技人员与医生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是关注的重点,同时反映出目前基层医务人员对锐器伤防护存在防护意识淡漠,刺伤或职业暴露后上报率低,医生、医技人员对培训的知晓率低等问题,于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改变现有环境设施是加强锐器伤防护管理的当务之急。针对诸多高危因素,确定分步实施目标及持续改进工作重点,是确保干预措施落实,降低医务人员因锐器刺伤而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几率的重要举措。
  •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寻求预防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方法,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以2009年3月-8月二级医院手术室的8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在正式调查前,先选取10名护士进行预调查,以测试问卷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并对调查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负责调查工作。调查量表回收后对一般性资料、职业危害的原因、工作中的防护行为进行统计。rn 结果:被调查的86名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原因是锐利器械剌伤,特别是缝针在传递时,刺伤达79.1%:手术室巡回护士接触血液的机会高于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接触血液机会最高的为术后贴切口敷料和穿刺,均为100%,洗手护士接触血液机会最高的为清洗器械,占91.9%;手术室护士在预料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操作中经常戴手套者仅占12.8%,偶尔戴手套者占65.1%,不戴手套者仍然占22.1%;接触到血液、体液、污物后能做到立即洗手的占37.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护士在每种原因上发生危害的情况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级、中级、高级职称的护士在接触HBV患者戴手套、接触HCV患者戴手套、接触污染后立即洗手上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接触HIV、梅毒活动期患者,预料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操作中戴手套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漠,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的措施,有效的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污染利器伤发生的情况,探讨原因与防护对策。rn 方法:通过建立医务人员锐器伤监测系统,对医院2007年~2008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锐器伤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2年间共有64名医护人员报告在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的锐器伤,护士和外科医生利器伤发生率高分别为54.68%、35.94%: 46.88%锐器伤发生在手术室;按致伤锐器的种类统计,针刺伤81.25%、手术器械损伤18.75%,其中发生在分离针头、套帽、操作时未对准、整理和清理物品、尖锐物品藏于其他物品中、他人意外损伤等操作环节的比例分别为15.63%、12.5%、17.l9%、17.19%、9.38%、20.31%。暴露源的情况:乙肝病毒污染锐器伤者最多占41例(64.06%),丙肝病毒污染锐器伤者(13例)20.31%,乙丙肝病毒混合感染污染锐器伤者(7例)10.94%,梅毒污染锐器伤者(3例)4.69%。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污染锐器伤医务人员经采取局部应急处理措施和相应血源性病原体的预防措施,无1名医务人员因血源性病原污染锐器伤而发生感染。rn 结论:护理人员和外科医生是利器伤高危和重点人群,手术室是锐器伤高发科室。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训练,完善和规范操作规程,改善工作环境、合理配备人力资源。降低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风险。
  • 摘要:目的: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医院感染工作进行监控和管理,对感染管理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储存,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制定防控医院感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rn 方法:1、实现了与HIS的数据共享。实现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与HIS的医生工作站系统、护士工作站系统、药品管理系统、手术管理系统、用血管理系统等与本系统相关的接口,既保障了各种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又方便临床科室应用本系统的数据。2、在系统的设计开发中,应用HIS的数据字典,如:细菌字典、抗生素字典等,保障了基础数据的一致性。3、系统可以查看在院患者的临床院内感染诊断、感染报告卡、电子病历、医技报告等信息,能快速定位患者,对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随时监控。4、系统开发设计中,将内容的全面性、分析方法的科学准确性与系统的可用性、实用性、易用性紧密结合。rn 结果:1、感染管理系统与HIS系统的无缝连接:医院感染查询分析系统与HIS的医生工作站系统、护士工作站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医技系统、用血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紧密结合。2、与HIS系统的紧密结合革新感染管理措施:使院内感染的手工报告变为网络直报,既保障了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方便对临床的医疗过程进行专业化的控制与指导。3、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为获取医院感染发病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医院感染相关信息提供了直接而完整的数据。4、医院感染控制系统的运行,各种感染信息的数字化,变手工档案为信息化记录,这就变“死档”为“活档,使各种记录档案能方便的进行再次利用,为医护人员的科研、临床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5、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rn 结论:本项目的研究成功,主要是结合我院的临床工作实际,可解决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盲区,通过准确、科学、完整的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和爆发,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摘要:目的:HIS技术和产品比较成熟,在各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ACS、LIS、医保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单位也很多,各有所长。但几乎没有哪家公司的产品在这几个领域同时处于领先地位,又没有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接口。许多医院往往选择不同单位开发的HIS、PACS、LIS等等,这几个系统的差异性大,很难将它们彻底融合为一体。所以,不能充分实现电子化工作流程,不能真正实现各种医疗信息的共享,亦不能实现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的直接获取和分析利用。创建医院感染管理平台,可以利用医院的现有信息资源,提高医院感染监测及医院感染管理效率。rn 方法:针对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现状和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特点,设计医院信息系统信息监测平台的结构和预警功能的实现流程,并将现有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挖掘。rn 结果:在建立实时医院感染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及时对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度进行预测、监控,变被动的控制为主动的预防,可以真正实现及时发现散在感染,时时警惕感染的流行与暴发。通过系统能够及时查找医院感染发生的真实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有助于尽早控制感染的继续发生。医院感染管理具有涉及面广、时效性强、要求信息流畅和预防为主的特点,决定了综合性医院必须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测职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软件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医院感染预警网络,对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发病部位、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对医院感染的实时预警,为综合性医院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的保障与基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软件系统建设,建立及时、准确、快速的医院感染网络和实时监控系统、有利于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新形势下承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监测、报告、预警、咨询、指导及监督检查职能。rn 结论: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的建立,将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医院感染信息监测平台信息利用,将医院感染监测的关口前移,为防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综合信息,为及时实施争取的防控措施争取宝贵时间。
  •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医院感染现状,掌握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各科室各部位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9年12月28日0至24点全院各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了调查。rn 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1379人,实查住院患者1320人,实查率95.72%;感染病人216人,医院感染病人44人,细菌培养人数48例,培养阳性人数28例,感染病人细菌培养率22.22%,细菌培养阳性率58.33%;应用抗菌药人数634例,抗菌药物应用率48.03%。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在住院患者1320人中,共发生医院感染44例,4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33%,,例次医院感染率3.41%。病原体情况:44例医院感染病例中,12例做了细菌培养,送检率为27.27%,检出细菌10例,阳性率83.33%,病原菌主要为多重耐药G-杆菌。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情况:44(45例次)例医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占20例,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12例,第三位是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分别是3例)rn 结论: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国内相当等级和规模医院水平,高于日常发病率监测数据,说明日常监测存在一定的漏报情况。加强医务人员消毒隔离和抗菌药合理应用知识培训,提高感染病人细菌培养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采取定时通风换气等针对性预防呼吸道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医院感染在职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rn 方法:制定科学详实的培训计划,采取因人施教,分层次培训,对中层以上干部、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后勤人员、新上岗人员培训内容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培训形式多样化,采用院部组织学习和科室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及安排重点科室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因需施教,注重培训效果,感染管理科主动与科主任护士长沟通,在落实培训计划的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需要进行相关培训,采取课时提问、工作中抽查、书面考核等方法来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同时注重授课质量,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的清洁工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对新上岗人员应进行无菌、隔离技术等操作考核,新分配医生必须到感染管理科轮转学习半个月。rn 结果: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在职教育率达10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医院感染率逐年下降,无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rn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是保障医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进行有效的在职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更新知识,转变观念,从而增强工作责任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摘要:目的:从传统培训向职业资格培训转变,逐步实现消毒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高素质院感防控专业队伍,rn 方法:通过检索法规,文献和现场访谈,问卷调查,了介市场消毒的需求和存在问题。rn 结果:消毒员经职业培训后有卫生部统一考核,对合格者授于国家消毒员职业资格证书,是保证消毒质量的需要,是稳定医院消毒队伍的需要。要依靠法规政策的强制治理,从传统培训向职业资格培训转变,持证上岗走劳动就业职业化道路。小结:近年,禽流感甲流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政府需要有一支经过培训、掌握消毒专业技术的消毒队伍;医院有需求,需要一支相对稳定,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消毒人员;农民工有需要,经政府权威部门认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岗位的人员,消毒员应作为职业从事该项工作,为开拓一个全新消毒职业打造一支基层高素质院感防控队伍,把医院感染,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提高档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需要加快国家消毒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进程。rn 结论:近年,禽流感甲流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发,政府需要有一支经过培训、掌握消毒专业技术的消毒队伍;医院有需求,需要一支相对稳定,有职业资格的专业消毒人员;农民工有需要,经政府权威部门认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职业岗位的人员,消毒员应作为职业从事该项工作,为开拓一个全新消毒职业打造一支基层高素质院感防控队伍,把医院感染,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提高档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需要加快国家消毒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进程。
  • 摘要:目的:掌握"5.12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制的影响及现况,为地震后的院感防控提供依据和对策。rn 方法:依据法规规范及文献资料制定调查表,将调查表格下发各驻乡镇医疗工作队,并对工作队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各乡镇医疗工作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拉网式调查,填写调查表。同时都江堰市灾区消杀指导组对乡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采用查资料、看现场、随机抽问等方式,了解医疗机构的院感组织建设、消毒灭菌情况、医疗废物处理、职业防护等情况,填写调查表格,并进行整理分析。rn 结果:共调查了“5. 12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阶段初期都江堰市64家开展医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半数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筑损害严重,原有医疗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只能在帐篷或其它场所中开展基本的诊疗工作,医疗功能恢复只及地震前的10~30%;开展有引发医院感染隐患的主要医疗活动是测量体温、注射输液和清创换药;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医疗机构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设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大约40%左右的医疗机构开设了传染病预检分诊;消毒灭菌方法的选用:化学药物消毒和紫外线灯照射使用最为广泛,压力蒸汽灭菌因地震影响使用率仅有27.3%(消毒效果监测尤其是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监测几乎处于空白);使用锐器盒收集锐器的医疗机构仅占不到三成,而80%以上的医院污水未采取消毒处理;半数以上的医疗机构缺乏方便的洗手设施和充足的防护用品,十分之九的医疗机构员工一旦发生锐器伤都仅做简单消毒处理,未做追踪调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面临严峻挑战。rn 结论:要从改善医疗条件、规范布局流程、加强院感监管和培训、强化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抓好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感控工作等方面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发展现状。rn 方法:根据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上对SIFIC会员进行的随机调查的资料,对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rn 结果:2、医院感染感染管理与控制的发展与队伍结构存在不平衡性2.1.高级别的医院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高。论坛会员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占主要的比例,在表1会员来自的医院或部门调查中占到77.78%;表2会员来自医院类型统计中占到82.93%;表4论坛会员所在医院等级调查占到95.7%,2.2.专职人员的关注度医院感染高于其他专业人员表3论坛会员职业调查中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占到82.02%,护士3.37%高于医生1.12%。2.3.经济发达地区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华东地区好于其他地区,表11中占到41.22%,2.4.医、护、检验的结构比例尚未趋于合理。表5会员的专业背景调查显示护理专业的人员占到43.88%,表10显示来院感科前供职于科室护士长占28.03%。2.5.医院感染队伍不够稳定。表6调查显示如果有机会肯定会离开感染管理科占31 .82%,可能会离开感染管理科占42.56%,两项合计占到74.38%。rn 结论:3、讨论3.1.进一步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将检查督导列入卫生监督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责任之一。特别要加强乡镇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私营医院、个体诊所的医院感染的考核与督查,确保公众的医疗安全。3.2.将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纳入医院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必要时对医疗机构领导实行医院感染一票否决制;将医院感染管理的考核纳入职称晋升、执业注册的考核内容;3.3.加大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有必要加大对基层医院、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对乡镇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的投资力度。更应该加大医院感染的量化考核力度。3.4建立医院感染职称晋升序列,确保医院感染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储备后续人才。SIFIC进行的是否应该增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晋升序列认为有必要的占到52. 61%。3.5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将医院感染的培训纳入在职培训的内容,实行学分制,对在规定的时间段达不到累计学分的应该限制其职称的晋升晋级。3.6提高私营医院、个体诊所的医院感染管理准入机制,加大对其考核力度,将医院感染管理考核贯穿始终,健全此类医疗机构的退出机制。
  • 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因院内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析住院患者在院内感染监控中的位置、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监控的重点科室。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在住院过程中曾发生过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462例病历资料,并按性别、年龄、付费方式、出院第一诊断相同,每例匹配1例未发生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为对照,共924例。调整年龄、性别、付费方式等的影响,分析患者院内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同时采用病例对照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rn 结果:调整了年龄、性别、付费方式、疾病诊断等潜在影响因素后,因院内感染而致的住院患者平均每例感染病例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7716元,是对照组的2.5倍(12879/5163);院内感染的经济损失因科室不同而异,ICU最高,平均每例增加52979元;院内感染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所致的经济损失和住院日的延长有增长的趋势;入院时病情情况(X1)、住院天数(X2)、患有慢性病(X3)、患有恶性肿瘤(X4)、有气管切开史(X6)、呼吸机使用(X7)、使用免疫抑制剂(X1O)、放疗化疗(X11)、住过重症监护病房(X12)等9种为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rn 结论:1.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严重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延长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病床周转率,其费用支出远高于非院内感染患者,做好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监控工作,可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重点监控人群是老年人,重点监控科室分别是ICU、外科和内科。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院时病情情况(X1)、住院天数(X2)、患有慢性病(X3)、患有恶性肿瘤(X4)、有气管切开史(X6)、呼吸机使用(X7)、使用免疫抑制剂(X10)、放疗化疗(X11)、住过重症监护病房(X12)等9种为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