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95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文史知识、读书、黄梅戏艺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国戏曲史的相关文献由20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锡山、刘祯、卜键等。

中国戏曲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6.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095 占比:93.90%

总计:3296篇

中国戏曲史—发文趋势图

中国戏曲史

-研究学者

  • 周锡山
  • 刘祯
  • 卜键
  • 周华斌
  • 姚品文
  • 宁宗一
  • 左鹏军
  • 康梅钧
  • 李占鹏
  • 解玉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滕叶
    • 摘要: “中国戏曲史”是戏曲类专业的基础课,是中国戏曲的入门课程,对宏观了解中国戏曲的产生与发展、领略中国戏曲独特魅力、培养戏曲专业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为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文章根据“中国戏曲史”的课程内容,在总结课程特点基础上,从课程蕴含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守正创新、团队协作、艺术伦理、终身学习等方面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课程知识传授过程,润物无声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 李宝宗
    • 摘要: 一、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简介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是一家于2011年5月经河南省文物局、民政厅批准建立的股份制民办博物馆;馆址位于郑州市中原西路636号,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展厅面积680平方米,备案(无偿捐赠)文物1516件(套);仰韶文化美陶、北魏隋唐墓志、汉唐宋元名砚、宋金杂剧砖雕及唐宋元明生肖文化文物,为其五大特色收藏。
    • 韩军
    • 摘要: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靠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也靠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协同效应。“中国戏曲史”是艺术院校学生的专业课,综合类院校学生的公共课,对传承中国文化、繁荣戏曲事业具有基础性作用。做好这门课的课程思政,需要树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时代担当,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需要结合戏曲发生发展的脉络,讲好“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故事,让“中国戏曲史”教学有温度、有亲和力、有感染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 刘雨矽
    • 摘要: 夏至时节,热播剧《梦华录》的完结解锁了一幅描绘北宋市井风貌、人间烟火气的生活长卷。《梦华录》改编自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元杂剧,而中国戏曲史上的大师级人物还有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
    • 江爱华
    • 摘要: 自戏曲诞生以来,戏曲评论和研究亦应运而至,与戏曲发展互为呼应,相互烛照。简单梳理一下中国戏曲史,元杂剧的勃兴,明传奇的流传,清代京剧、地方戏的兴盛,中国戏曲史的三次高峰诞生了一批批杰出的剧作家、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不朽的戏曲剧目作品,亦催生了一批批戏曲评论家和戏曲研究专著,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夏庭芝的《青楼集》、钟嗣成的《录鬼簿》等,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徐渭的《南词叙录》、李开先的《词谑》、何良俊的《曲论》、王世贞的《曲藻》、王骥德的《曲律》、徐复祚的《曲论》、沈宠绥的《度曲须知》、吕天成的《曲品》、祁彪佳的《远山堂曲话》等,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李调元的《剧话》、焦循的《剧说》、黄幡绰的《梨园原》、王德晖《顾误录》等不胜枚举。
    • 黄建兴; 宋宇洁
    • 摘要: 叶明生,1946年生,福建寿宁县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兼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和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有关中国戏曲史、戏剧文化学与民间宗教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邵武大阜岗的跳番僧与跳八蛮》《海游记校注》《闽西南漳平永福间山教传度仪式研究》《福建愧戏史论》(上、下)《宗教与戏剧研究丛稿》《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闽台张圣君信仰文化》《古田临水宫志》《中国愧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等十六种,分别于大陆和台湾出版;主编出版《福建省戏曲行业神信仰研究》《福建民间仪式与戏剧》《福建民间愧圖戏》(上、下)等文集多种;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 周百义
    • 摘要: 郑传寅在武汉大学执教已逾50个春秋,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戏曲,为了拓宽研究视野,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戏曲艺术,也旁及欧美戏剧以及东方周边国家的传统戏剧。目前,郑传寅已出版了《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1]《中国戏曲文化概论》[2]《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3]《中国戏曲》[4]《中国戏曲史》[5(]主编)《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6]《欧洲戏剧文学史》[7(]与人合著)《欧洲戏剧史》[8](与人合著)等著作。其中,《中国戏曲史》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欧洲戏剧史》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多所高校至今仍在使用;《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两次进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目录,日文版与英文版翻译工作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即将在国外知名的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戏曲文化概论》于2020年8月,通过了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组织的匿名评审,英文版出版合同已签订,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2020年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郑传寅文集》,从这些著作的重版、重印率可窥见郑传寅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之一斑。
    • 蔡思明
    • 摘要: 当代学者的"书文化情结",是了解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和当代阅读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回顾中山大学中国戏曲史研究专家黄仕忠教授成长、求学以及从业等各阶段的经历,从其所出版和发表的著述出发,探析其个人成长和阅读史,从而展现其"书文化情结".
    • 谢雍君
    • 摘要: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里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说他们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1]。汤显祖生于东半球的中国,莎士比亚生于西半球的英国,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人,只因两人在同一年(1616)去世,又都是伟大的剧作家,所以引起戏剧研究者的关注,甚至将他们相提并论。回顾中国戏曲史,确实再没有另一位剧作家能够像汤显祖一样,与海外戏剧人有着如此神奇的因缘。
    • 吴国钦; 左鹏军
    • 摘要: 吴国钦先生从读本科、研究生起,直到成为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戏曲史学科的资深教授,一直在康乐园学习和工作,在中国戏曲史、《西厢记》、关汉卿、潮剧史研究等方面建树尤多,见证和反映着这一学科领域的薪火相传、建设发展.本文由左鹏军以访谈的形式,请吴先生回顾求学和治学经历、讲述治学方法与学术经验,既是个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录,也是那一代学者成长历程与时代变革关系的生动反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