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间戏剧

民间戏剧

民间戏剧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5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篇、专利文献311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南风窗、民俗研究、文化月刊等; 民间戏剧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启权、吕新雨、李祥林等。

民间戏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 占比:43.04%

专利文献>

论文:311 占比:56.96%

总计:546篇

民间戏剧—发文趋势图

民间戏剧

-研究学者

  • 陈启权
  • 吕新雨
  • 李祥林
  • 安葵
  • 帅学剑
  • 康保成
  • 戴婧婷
  • 易树
  • 李真瑜
  • 李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久成
    • 摘要: 上世纪20-30年代,布拉格学派核心成员如雅各布森、穆卡若夫斯基、博加特廖夫等人,他们吸收了索绪尔符号学思想,发展了俄国形式主义分析方法,并且结合捷克本土学殖尝试把语言符号学的研究成果拓展到艺术研究之中。他们最先提出了艺术符号学的研究框架,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理念引领下,为戏剧、电影、建筑、美术多个艺术门类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学派成员在共同的研究纲领下亦呈现出个人研究旨趣之差异,本文对比了穆卡若夫斯基与博加特廖夫两人研究路径差异及其彼此间的影响关系,从而勾勒出布拉格学派“美好的二十年”中艺术符号学与艺术人类学如何交织发展的,总结这段“布拉格往事”重要的意义。
    • 黄建兴; 宋宇洁
    • 摘要: 叶明生,1946年生,福建寿宁县人。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艺术理论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员,兼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和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大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有关中国戏曲史、戏剧文化学与民间宗教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邵武大阜岗的跳番僧与跳八蛮》《海游记校注》《闽西南漳平永福间山教传度仪式研究》《福建愧戏史论》(上、下)《宗教与戏剧研究丛稿》《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闽台张圣君信仰文化》《古田临水宫志》《中国愧戏史古代近现代卷》等十六种,分别于大陆和台湾出版;主编出版《福建省戏曲行业神信仰研究》《福建民间仪式与戏剧》《福建民间愧圖戏》(上、下)等文集多种;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 摘要: 马鸣阳戏属四川傩戏家族中的一支,被称为中国民间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马鸣阳戏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既有傩仪戏剧表演,又插演娱乐性强的民间灯戏;既有造型各异的“提线木偶”表演,又有面具扮演和涂面表演。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饶有趣味的演出习俗,多元的剧目组合,让马鸣阳戏成为令人珍视的民间戏剧遗产。2009年3月,马鸣阳戏被列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腊月
    • 摘要: 方寸白布一盏舞台,尺把小人演绎华彩。当青灯之影穿透人物、花草、楼宇……千人千像在画幕的另一端映现,声色犬马、时间百态。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川北皮影主要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地,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
    • 陈启权
    • 摘要: 基于一定的地域性格和文化心理,桂东民间戏剧唱本创作形成了模式化叙事、直率式抒情、灵活的改写和浅切的修辞等较成熟的艺术手法,产生了叙事圆满、情感热烈、表达通俗诙谐、形象生动,文风浅切等艺术效果.但其创作也有较多艺术局限性.正确对待并不断完善其创编的艺术手法,才能让桂东民间戏剧得以有效地传承与健康发展下去.
    • 陈启权
    • 摘要: 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民间戏剧在其发展史上曾数次面临生存危机,但在新时代受经济、文化、政策、科技、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又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不过,在复苏和前景看好的同时它们又存在剧团人数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剧本创编力度弱、资金扶持不均衡、剧团发展分化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桂东民间戏剧应从思想观念、剧本创作、戏剧表演及保护措施等多方面开展创新改革,方能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持续健康发展.
    • 本刊专稿郗桢琪
    • 摘要: 皮影戏之源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子”,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会在白色幕布后操纵着人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 陈启权
    • 摘要: 基于一定的地域性格和文化心理,桂东民间戏剧唱本创作形成了模式化叙事、直率式抒情、灵活的改写和浅切的修辞等较成熟的艺术手法,产生了叙事圆满、情感热烈、表达通俗诙谐、形象生动,文风浅切等艺术效果。但其创作也有较多艺术局限性。正确对待并不断完善其创编的艺术手法,才能让桂东民间戏剧得以有效地传承与健康发展下去。
    • 陈启权
    • 摘要: 桂东地区基于粤方言的民间小戏剧种故事情节虽千差万别,但大多遵循一些常见的情节模式,如"高中状元""婆媳矛盾""真爱多磨""善恶有报"等,它们的形成跟桂东地区民众的文化无意识、文化心理与文化性格及民间叙事传统有关。它们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和商业价值,须要民间戏剧创编者高度关注和合理运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