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槽骨

牙槽骨

牙槽骨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05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26篇;相关期刊313种,包括人人健康(医学导刊)、中国美容医学、广东牙病防治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4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第七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交流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发育和再生医学学术会议等;牙槽骨的相关文献由237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铁、张晓燕、崔燎等。

牙槽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3 占比:77.9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66%

专利文献>

论文:226 占比:21.40%

总计:1056篇

牙槽骨—发文趋势图

牙槽骨

-研究学者

  • 吴铁
  • 张晓燕
  • 崔燎
  • 刘洪臣
  • 刘运新
  • 陈贤帅
  • 于滢
  • 朱晓明
  • 朱迪萌
  • 张春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媛; 朱雅男; 杨卫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抑制剂TAK-242对大鼠重度牙周炎骨质吸收的影响,为重度牙周炎寻找辅助治疗手段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8只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2组以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33277的5-0丝线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磨牙行重度牙周炎建模,分为牙周炎组、TAK-242组;TAK-242组从丝线结扎第1天起,通过尾静脉隔天注射1次溶于DMSO的TAK-242(2 mg/kg),另外两组注射相同体质量比例的DMSO溶剂,连续8周;第8周末处死3组大鼠,获取大鼠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测量特定位点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的距离评估骨丧失量,并对牙槽骨骨质相关参数和骨质微结构进行分析;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甲基绿染色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槽骨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相比,TAK-242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吸收位点的骨丧失均显著减轻(P<0.001),骨密度(P<0.05)与骨体积/总体积分数(P<0.01)显著增高,骨小梁数目与骨小梁厚度(P<0.01)相对增多,骨小梁分离度(P<0.01)和骨小梁结构模式指数显著降低.牙周炎组骨质呈现疏松多孔的蜂窝状结构,骨小梁结构恶化,向杆状结构转变;TAK-242组骨质微结构改善,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相对更致密,骨小梁结构与对照组更相似.HE染色发现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周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较对照组显著;与牙周炎组相比,甲基绿染色表明TAK-242组骨吸收减轻,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浸润减少(P<0.001).结论 TLR-4抑制剂TAK-242能缓解大鼠重度牙周炎骨吸收,改善其多孔、稀疏、排列紊乱的炎症性骨小梁结构.
    • 杨沁; 王敏
    • 摘要: 背景:建立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模型是探究咬合创伤在牙周炎症中所起作用的必要条件,但目前仍没有一种建立牙周炎伴咬合创伤动物模型的稳定可靠的方法.目的:构建一种高效简便稳定可靠的牙周炎伴咬合创伤动物模型.方法:对BALB/c小鼠通过复合树腊粘接、口腔植入牙龈卟啉单胞菌、复合树脂粘接+口腔植入牙龈卟啉单胞菌构建单纯咬合创伤、单纯牙周炎、牙周炎伴咬合创伤的动物模型.以健康小鼠为对照组,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小鼠牙槽骨吸收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牙槽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判断是否成功建立牙周炎伴咬合创伤实验动物模型.结果 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咬合创伤组小鼠牙槽骨吸收程度较轻,而单纯牙周炎组和牙周炎伴咬合创伤组小鼠牙槽骨吸收加重,且后者大于前者;②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咬合创伤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单纯牙周炎组和牙周炎伴咬合创伤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上调(P<0.01),且后者上调程度大于前者(P<0.01);③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建立了牙周炎伴咬合创伤动物模型.
    • 霍花; 刘官娟; 宋娜; 周倩; 程余婷; 罗珊珊; 廖健
    • 摘要: 背景:唑来膦酸为经典的双膦酸盐类骨吸收抑制剂,但其对下颌牙槽骨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吸收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即假手术组、骨质疏松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唑来膦酸组(双侧卵巢切除,之后给予唑来膦酸),每组12只.术后12周唑来膦酸组皮下注射20 μg/kg唑来膦酸,假手术组和骨质疏松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给药后4周麻醉动物取出下颌牙槽骨进行检测,通过Micro-CT观察牙槽骨骨质骨量及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槽骨病理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鉴定牙槽骨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牙槽骨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牙槽骨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质疏松组骨小梁结构出现断裂,有大量骨吸收陷窝,牙槽骨表面不平整;同时牙槽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加,牙槽骨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 < 0.05);与骨质疏松组相比,唑来膦酸组牙槽骨骨微结构改善,上述病理症状明显减轻;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骨质疏松组牙槽骨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唑来膦酸组表达水平低于骨质疏松组(P< 0.05);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均高表达;与骨质疏松组相比,唑来膦酸组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④以上结果说明,唑来膦酸能有效抑制骨质疏松大鼠体内牙槽骨组织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白细胞介素1β蛋白的表达,并减少下颌牙槽骨破骨细胞数量,抑制牙槽骨吸收.
    • 魏媛; 朱雅男; 杨卫东
    •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抑制剂TAK⁃242对大鼠重度牙周炎骨质吸收的影响,为重度牙周炎寻找辅助治疗手段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8只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6),其中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2组以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ATCC33277的5⁃0丝线结扎大鼠双侧上颌磨牙行重度牙周炎建模,分为牙周炎组、TAK⁃242组;TAK⁃242组从丝线结扎第1天起,通过尾静脉隔天注射1次溶于DMSO的TAK⁃242(2 mg/kg),另外两组注射相同体质量比例的DMSO溶剂,连续8周;第8周末处死3组大鼠,获取大鼠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测量特定位点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的距离评估骨丧失量,并对牙槽骨骨质相关参数和骨质微结构进行分析;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病理改变;甲基绿染色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分布情况。结果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槽骨吸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牙周炎组相比,TAK⁃242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根吸收位点的骨丧失均显著减轻(P<0.001),骨密度(P<0.05)与骨体积/总体积分数(P<0.01)显著增高,骨小梁数目与骨小梁厚度(P<0.01)相对增多,骨小梁分离度(P<0.01)和骨小梁结构模式指数显著降低。牙周炎组骨质呈现疏松多孔的蜂窝状结构,骨小梁结构恶化,向杆状结构转变;TAK⁃242组骨质微结构改善,骨量改善,骨小梁分布相对更致密,骨小梁结构与对照组更相似。HE染色发现牙周炎组与TAK⁃242组牙周附着丧失与牙槽骨吸收较对照组显著;与牙周炎组相比,甲基绿染色表明TAK⁃242组骨吸收减轻,TRAP染色显示破骨细胞浸润减少(P<0.001)。结论TLR⁃4抑制剂TAK⁃242能缓解大鼠重度牙周炎骨吸收,改善其多孔、稀疏、排列紊乱的炎症性骨小梁结构。
    • 陈星羽; 薛雅琴; 张宁
    • 摘要: 目的:探究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就诊的88例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44例。对照组使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填充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完成后1周的疼痛情况(VAS评分)、牙槽骨骨密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7.73%(P>0.05);两组的填充效果良好率均为10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完成后1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CRP、IL-2、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和多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所获得的疗效及填充效果十分接近,改善牙槽骨骨密度的能力类似,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组织损伤程度以及术后短期疼痛感。
    • 地力努尔·克然木艾力麦尔旦·艾; 尼瓦尔尼加提·努尔穆罕默德; 王玲
    • 摘要: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点保存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最新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 王晓誉; 朱慧颖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拔牙愈合期内尖牙远中移动速度及根尖吸收情况与牙槽骨高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均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55例(110牙)。将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周进行远中牵引设为研究组(55牙),将在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12周时,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患者进行远中牵引的对侧前磨牙设为对照组(55牙)。比较两组尖牙远中移动速度、根尖吸收情况、牙槽骨高度,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拔牙愈合期内尖牙远中移动速度与牙槽骨高度的关系。结果牙移动距离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移动速度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组患者尖牙远中移动速度均与牙槽骨高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拔牙后早期进行牙齿移动有利于提升尖牙远中移动速度,不同拔牙愈合期对根尖吸收情况、牙槽骨高度均无明显相关性。
    • 李德生; 王立东; 陆萍(综述); 赵军(审校)
    • 摘要: 3D打印技术目前已成为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工具。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制造的组织支架具有可控的内部结构、孔隙度和互连性,而传统技术制造的支架常常缺乏固定结构,重复性较差。同时,3D打印技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可制造符合患者自身组织情况的个性化支架,更贴合患者的生理结构状态。目前,商品化3D打印永久性植入物逐渐增加,但尚无商品化可生物降解/吸收植入物问世。本文对目前主要应用的4种3D打印技术包括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粉末床喷墨打印技术和挤压印刷技术,从技术原理、应用材料范围、技术应用优缺点、已有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3D打印技术目前在引导牙槽骨再生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雷晨; 于群; Khulood Ali ALTAEZI; 汤春波
    • 摘要: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上颌侧切牙牙槽骨板厚度与尖牙关系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影响上颌侧切牙即刻种植位点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49例患者(共92颗上颌侧切牙)的CBCT影像学资料,确定尖牙关系(Ⅰ类、Ⅱ类及Ⅲ类),测量上颌侧切牙牙槽骨的根中颊侧骨板厚度(mid-root buccal width, MBW)、根中腭侧骨板厚度(mid-root palatal width, MPW)、根尖颊侧骨板厚度(apical buccal width, ABW)、根尖腭侧骨板厚度(apical buccal palatal, APW),并对各尖牙关系对应的上颌侧切牙骨板厚度及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尖牙Ⅰ类和Ⅲ类关系人群中,上颌侧切牙的MPW(Ⅰ:(2.94±1.20)mm vs.Ⅲ:(1.97±0.69)mm)、ABW(Ⅰ:(1.60±0.55)mm vs.Ⅲ:(2.30±1.03)mm)及APW(Ⅰ:(8.52±1.99)mm vs.Ⅲ:(5.78±1.56)mm)在厚度及厚度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尖牙Ⅰ类和Ⅱ类人群中,上颌侧切牙的MPW(Ⅰ:(2.94±1.20)mm vs.(2.18±1.10)mm)及APW(Ⅰ:(8.52±1.99)mm vs.Ⅱ:(6.53±2.34)mm)在厚度及厚度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尖牙Ⅰ类关系人群,尖牙Ⅲ类人群的上颌侧切牙根整体位置及根尖方向更偏腭侧,使得腭侧骨板相对菲薄。即刻种植时,种植体腭侧穿孔风险增加,类似结论在Ⅱ类尖牙关系伴上颌切牙唇倾的患者中也可成立。因此,尖牙Ⅲ类关系及牙齿唇倾可能是上颌切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技术的潜在风险因素。
    • 桂芳; 刘桂红; 马赫; 孟庆伟; 勾静雪
    • 摘要: 本研究探讨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即刻种植后牙槽骨吸收及种植体稳定情况。选取在我院行种植修复患者200例,共植入种植体330枚。采用CBCT测量即刻种植的牙槽骨吸收量和种植区颌骨亨氏单位(HU)值,采用Qstell ISQ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结果显示,术后1年,下颌前牙、下颌后牙牙槽骨吸收量明显少于上颌前牙、上颌后牙(P0.05);下颌前牙、下颌后牙颌骨HU值,ISQ值明显高于上颌前牙、上颌后牙(P<0.05);直径4.3 mm和5.0 mm种植体ISQ值明显高于3.5 mm种植体(P<0.05);种植体ISQ值与颌骨HU值呈正相关(r=0.439,P=0.000<0.05)。CBCT在即刻种植的牙槽骨吸收观察中有一定应用价值,种植体稳定性与种植区部位、颌骨HU值及种植体直径有一定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