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位点保存

位点保存

位点保存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925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等;位点保存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佩玲、徐涛、胡文杰等。

位点保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925 占比:99.47%

总计:23047篇

位点保存—发文趋势图

位点保存

-研究学者

  • 吴佩玲
  • 徐涛
  • 胡文杰
  • 刘云松
  • 危伊萍
  • 尼加提·吐尔逊
  • 王健
  • 王艳
  • 刘晨曦
  • 吕源

位点保存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舟丹; 李文晋; 朱莉; 王瑜; 赵娇阳; 陈亚楠; 郭栋; 郝敏
    • 摘要: 目的:目前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位点保留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与其他材料相比富血小板血纤蛋白保存牙槽嵴的效果不是很明确.文章评估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牙槽嵴保存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减少牙槽骨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截止到2020年6月,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所有关于富血小板血纤蛋白用于牙槽嵴保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和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由2位研究人员从检索的文献中提取数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由RevMan 5.3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出159篇文献,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1例患者,575个拔牙位点;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时牙槽骨高度吸收量(SMD=-0.38,95%CI:-0.83至-0.0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与单纯异种骨在拔牙后3,6个月时牙槽骨吸收高度(3个月:SMD=-1.40,95%CI:-1.79至-1.01,P<0.05;6个月:SMD=-1.37,95%CI:-1.68至-1.06,P<0.05)、牙槽骨吸收宽度(SMD=-0.18,95%CI:-0.25至-0.11,P<0.05)及拔牙2周后术区黏膜愈合率(SMD=9.90,95%CI:8.61-11.19,P<0.05)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拔牙后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复合异质骨作为牙槽嵴位点保留的材料时可以明显减少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也可以加快软组织愈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临床研究来验证以上结论.
    • 魏舟丹; 李文晋; 朱莉; 王瑜; 赵娇阳; 陈亚楠; 郭栋; 郝敏
    • 摘要: 目的:目前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位点保留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与其他材料相比富血小板血纤蛋白保存牙槽嵴的效果不是很明确。文章评估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拔牙后牙槽嵴保存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减少牙槽骨吸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截止到2020年6月,在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所有关于富血小板血纤蛋白用于牙槽嵴保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包括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和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由2位研究人员从检索的文献中提取数据,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由RevMan 5.3软件对结果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出159篇文献,最终纳入1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531例患者,575个拔牙位点;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白时牙槽骨高度吸收量(SMD=-0.38,95%CI:-0.83至-0.06,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复合异质骨与单纯异种骨在拔牙后3,6个月时牙槽骨吸收高度(3个月:SMD=-1.40,95%CI:-1.79至-1.01,P<0.05;6个月:SMD=-1.37,95%CI:-1.68至-1.06,P<0.05)、牙槽骨吸收宽度(SMD=-0.18,95%CI:-0.25至-0.11,P<0.05)及拔牙2周后术区黏膜愈合率(SMD=9.90,95%CI:8.61-11.19,P<0.05)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拔牙后应用富血小板血纤蛋复合异质骨作为牙槽嵴位点保留的材料时可以明显减少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也可以加快软组织愈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更大的样本量临床研究来验证以上结论。
    • 陈华宇
    • 摘要: 牙周病变会导致牙槽骨的慢性进行性吸收和软组织的破坏,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就会因牙齿难以保留而拔除。牙齿缺失后通常采用种植修复以恢复缺牙功能及美学效果,修复期间牵涉到位点保存、种植方式、护理模式等众多技术,因此作者对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临床操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李枭; 王连飞; 程刚
    • 摘要: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BBM组和CGF+DBBM组,每组13例。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DBBM,CGF+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CGF+DBBM,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以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并于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种植术中钻取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发生吸收,CGF+DBBM组牙槽嵴宽度吸收少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新生骨平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5.30±3.56)%、(26.38±5.04)%,CGF+DBBM组新生骨量优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GF联合骨替代材料DBBM可以更有效地维持拔牙后牙槽骨体积、形态,其成骨效果优于DBBM单一材料的应用,可为种植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 地力努尔·克然木艾力麦尔旦·艾; 尼瓦尔尼加提·努尔穆罕默德; 王玲
    • 摘要: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点保存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最新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 戴嘉秀; 刘晓慧; 刘榆; 许舒宇
    • 摘要: 目的:比较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凝胶与CGF提取液分别和低替代率成骨材料混合使用进行位点保存手术时对于牙槽骨的保存疗效。方法:将1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GF凝胶组:CGF凝胶与脱蛋白小牛骨(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1∶1混合后、充填骨缺损;CGF提取液组:CGF提取液与DBBM混合后充填骨缺损。在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基于CBCT体素拟合测量分析。结果:在CGF凝胶、CGF提取液两组间术后6个月与术后当日相比的近远中骨高度吸收量和颊舌向骨高度吸收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且表现为CGF凝胶组骨吸收量大于CGF提取液组;而近远中骨宽度吸收量和颊舌向骨宽度吸收量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GF凝胶与CGF提取液用于位点保存术,术后6个月时,CGF提取液组的成骨效果优于CGF凝胶组。
    • 刘欢; 王宁; 仲维剑; 马国武
    • 摘要: 报告1例利用部分脱矿自体牙本质颗粒(partially demineralized autogenous dentin matrix,PDADM)联合自体血液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为纵裂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后3个月、6个月、15个月的CBCT显示骨量维持效果明显。组织学切片可见牙本质颗粒周围有大量新形成的编织骨。
    • 李芷萱; 冯立新; 徐颖; 王戈; 邢阳
    • 摘要: 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在重度牙周炎拔牙后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并日后需要进行延期种植修复的患者54例(57颗患牙),分为CGF组18例(20颗患牙)、PRF组18例(19颗患牙)及未进行位点保存的空白对照组18例(18颗患牙)。对各组拔牙窝拔牙术后即刻(0天)、7天、14天愈合面积差值、术前与术后6个月牙槽嵴高度差值、牙槽骨宽度差值、颊侧角化龈宽度(width of keratinized tissue,KT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以及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存留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即刻各组的创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天、14天,CGF组拔牙创口愈合面积最大,空白对照组创口愈合面积最小。拔牙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间△H、△W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优于空白对照组。拔牙术前的KTW、GR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拔牙术后6个月,各组KTW较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拔牙术后6个月的KT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GF组和PRF组间KTW无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术后6个月GR值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GR值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低于对照组。种植体负重1年后,CGF组、PRF组存留率为100%,对照组存留率为94.44%;三组间存留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GF与PRF均对于重度牙周炎拔牙后的位点保存有一定的维持作用,可以减少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吸收。CGF创口愈合效果更优于PRF,但长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 宋双; 王娜; 吕继忠; 蒋江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CGF联合骨代用品对牙齿缺失后牙槽骨位点保存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菏泽医专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患牙拔除后行拔牙位点保存的60例患者(60颗患牙)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20颗患牙),分别为试验1组(0.25g Bio-Oss骨粉+CGF膜1)、试验2组(0.25g Bio-Oss骨粉+CGF膜2)和试验3组(0.25g Bio-Oss骨粉+剪碎的CGF颗粒+CGF膜1)。患者于术后3、6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研究对比三组患者拔牙位点保存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拔牙位点唇、腭侧骨板高度,牙槽嵴宽度、角化龈宽度和骨密度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三组的唇、腭侧骨板高度,牙槽嵴宽度、角化龈宽度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6个月试验1组的唇、腭侧骨板高度均降低(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3组术后6个月的唇、腭侧骨板高度均升高(P<0.05)。术后3、6个月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两组患者的牙槽嵴宽度均小于术前(P<0.05);试验3组术后3、6个月的牙槽嵴宽度均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角化龈宽度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角化龈宽度均高于试验1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骨密度均高于术前,试验2组和试验3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密度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骨密度均高于试验1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GF联合骨代用品应用于患者牙齿拔除后拔牙位点的保存术中,0.25g Bio-oss骨粉+剪碎CGF颗粒1+CGF膜1比例混合时位点保存效果最佳,可有效维持唇、腭侧骨板高度,牙槽嵴宽度和骨密度,形成足量的角化龈组织,为种植修复提供有利条件。
    • 亚尔肯·阿吉; 李向楠; 库得来提·阿不都克力木
    •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对拔牙区牙槽嵴骨量的保存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需要拔除前牙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拔牙后拔牙创内填入骨粉,覆盖生物膜,进行位点保存术;对照组拔牙后常规处理,不填入骨粉,自然愈合。拔牙术后即刻及6个月种植手术前应用CBCT及临床直接测量两种方法测量两组拔牙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结果:拔牙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有缩小,试验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的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有利于减缓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CBCT测量与临床直接测量对牙槽嵴高度及宽度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位点保存术后牙槽嵴水平评价的可靠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