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替代材料

骨替代材料

骨替代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口腔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642266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广东牙病防治、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暨“西湖国际”口腔医学高峰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等;骨替代材料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金标、潘显明、倪卓等。

骨替代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2266 占比:99.98%

总计:642413篇

骨替代材料—发文趋势图

骨替代材料

-研究学者

  • 刘金标
  • 潘显明
  • 倪卓
  • 权毅
  • 陈建庭
  • 陈泽涛
  • C·泽尔曼
  • M·巴夫勒
  • 吴东
  • 周劲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彦阳; 徐普
    • 摘要: 背景:现阶段广泛使用的动物成骨细胞模型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细胞差距较大;原代人成骨细胞分离培养难提纯、培养代次有限;骨肉瘤细胞有异常生长的风险,都不能完全满足研究需求。1995年,有研究利用猴空泡病毒40转染了人胎儿四肢细胞,筛选得到一组具有分化为较早期成骨祖细胞——永生化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目的:综述hFOB1.19的基本特性、培养方法及作为骨组织工程材料细胞模型的应用。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Medicin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查找从1995年至2022年5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人胎儿成骨细胞系1.19、人成骨细胞系、永生化细胞、猴空泡病毒40、骨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生物材料研究”,英文检索词为“hFOB1.19,Human osteoblast cell line,Immortalized cells,Monkey vacuolating virus 40,Bone tissue engineering,Bone substitute materials,Biomaterials research”,筛选后得到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hFOB1.19在形态、表型、核型、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潜能方面与体内成骨细胞高度相似,拥有快速且稳定的生长能力。(2)hFOB1.19已广泛应用于细胞黏附、增殖、分化、矿化、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方面,以检验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3)hFOB1.19能够弥补动物细胞来源不同、骨肉瘤细胞异常增殖可能、原代成骨细胞分离难及传代次数少的缺点,在骨组织工程实验应用中性能稳定,增殖良好,但因培养条件特殊,细胞传代次数有限及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在骨组织工程材料领域应用尚且不够广泛。(4)当前,骨组织工程材料发现速度快,但开发过程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及统一的研究标准,文章总结hFOB1.19在不同研究中的应用,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方法选择引导并推动相关标准完善。
    • 刘龙珠; 龙远铸; 杨成雪; 仲欣琪; 汪一芳; 刘建国
    • 摘要: 背景:口腔颌骨缺损修复常选择骨移植材料和人工骨替代材料两种,骨移植材料有其优点,但存在免疫反应、来源不足等缺陷,人工骨替代材料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应用潜力巨大.目的:探讨侧链接枝氨基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复合材料作为口腔人造颌骨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表征.方法: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赋予氨基,再进行接枝改性,将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乳酸复合,制作人造颌骨材料,复合材料中接枝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分别为10%,30%,50%,表征材料的理化性能、机械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结果 与结论:①核磁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失重分析显示,实验成功制备了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透射电镜下可见,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中仍能以纳米尺寸分散,稳定的分散状态可以维持超过180 d;②扫描电镜下可见,当复合材料中的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30%时,显示出了优秀的纳米级分散效果;当含量为50%时,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不能均匀分散于聚乳酸体系中;③随着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弹性模量升高,综合考虑下复合材料中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④CCK8实验显示,氨基接枝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聚乳酸复合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无明显的毒性;⑤结果表明,氨基接枝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10%)/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与细胞相容性.
    • 何逸恒; 程鸣威; 朱培君; 许言; 陈家豪; 赖春花; 徐淑兰
    • 摘要: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经由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压电性能,表征极化前后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18只Wistar大鼠双侧下颌角制备直径4 mm的临界全厚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n=6),实验组植入极化生物膜,对照组植入未极化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采用组织染色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实验方案经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第00225515号。结果与结论:①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极化后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弹性模量及最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电学常数为-10 pc/N,表面电势为-83 mV;②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极化生物膜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反应;③术后4,8周的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④术后4,8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组织愈合速度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⑤术后4,8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的Runx2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极化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与体内促成骨性能。
    • 何逸恒; 程鸣威; 朱培君; 许言; 陈家豪; 赖春花; 徐淑兰
    • 摘要: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体外具有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然而其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建立大鼠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评价极化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在体内促进骨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延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经由电晕极化处理后使其获得良好且稳定的压电性能,表征极化前后生物膜的物理化学性能、电学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18只Wistar大鼠双侧下颌角制备直径4 mm的临界全厚骨缺损,随机分为3组(n=6),实验组植入极化生物膜,对照组植入未极化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周取材,采用Micro-CT扫描分析各组的骨形成量,采用组织染色观察各组骨形成情况.实验方案经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号:第00225515号.结果 与结论:①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生物膜极化后的表面形貌、水接触角、弹性模量及最大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电学常数为-10 pc/N,表面电势为-83 mV;②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显示,极化生物膜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未对细胞产生毒性反应;③术后4,8周的Micro-CT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形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④术后4,8周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组织愈合速度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⑤术后4,8周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骨缺损区的Runx2表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P<0.05);⑥结果表明,极化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与体内促成骨性能.
    • 李枭; 王连飞; 程刚
    • 摘要: 目的 从临床及组织形态计量学角度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联合脱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ated bovine bone mineral,DBBM)在拔牙位点保存中成骨效果。方法 选取需拔除患牙并接受位点保存后延期种植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DBBM组和CGF+DBBM组,每组13例。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DBBM,CGF+DBBM组拔牙后同期植入CGF+DBBM,两组均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拍摄CBCT以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并于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种植术中钻取骨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位点保存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发生吸收,CGF+DBBM组牙槽嵴宽度吸收少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显示CGF+DBBM组和DBBM组新生骨平均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5.30±3.56)%、(26.38±5.04)%,CGF+DBBM组新生骨量优于DBBM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GF联合骨替代材料DBBM可以更有效地维持拔牙后牙槽骨体积、形态,其成骨效果优于DBBM单一材料的应用,可为种植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 汤正婷; 倪晨; 孟凡文
    • 摘要: 上颌后牙缺失后,缺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常需行上颌窦底外提升术来改善.手术通过在上颌窦底壁与上颌窦膜之间植入较多的骨移植材料以形成成骨空间,并促进成骨,最终获得足够的骨高度,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合成骨替代材料,各种材料均存在一定的优势及局限性.此外,一些组织工程材料也在研究发展当中.本文将对上述应用于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各种骨移植材料作一综述.
    • 刘瑞敏; 鄢明东; 黄文秀; 吴东; 陈江
    • 摘要: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例(仅使用骨替代材料组)。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inics 19.0软件三维重建上颌窦内影像后,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窦内骨组织吸收率及骨密度值增长倍数的变化。评估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VAS)、存留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检评价:实验组平均骨吸收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CGF联合骨替代材料联合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且CGF的加入可以增加显著上颌窦内骨组织的密度,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李芳
    • 摘要: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牙齿缺失后的牙槽嵴骨量不足,增加了种植手术难度.需在种植术前或术中进行骨增量,种植体周围拥有足够的骨组织支持,从而使种植义齿拥有长期的软硬组织健康和功能稳定.目前,常用的几种骨移植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以及合成骨,而它们之间又各有优缺点.本文就牙槽骨骨增量材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