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基础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0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36337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复合材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等;生物复合材料的相关文献由854位作者贡献,包括曹丽云、黄剑锋、何正员等。

生物复合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63373 占比:99.99%

总计:1363571篇

生物复合材料—发文趋势图

生物复合材料

-研究学者

  • 曹丽云
  • 黄剑锋
  • 何正员
  • 周荣
  • 张玉勤
  • 蒋业华
  • 曾丽平
  • T·P·林德纳
  • 孙康宁
  • 王素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辰; 周骥平; 许晓东; 姜亚妮; 史宏灿; 赵国琦
    • 摘要: 背景:在现有的组织工程支架评价体系中,需要在多个方面测试支架的力学强度以保证其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但由于生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量是一个微小变形的测量,目前市面上很难有专业的测量仪器满足测试的精度要求,常用的硬度仪或拉伸实验仪也难以达到支架力学性能的要求.目的:开发研究一款具有自动检测硬度和韧性的测试系统来检测生物支架的力学性能.方法:研发的测试系统采用两组差动电桥分别实现应力和应变的输出,在恒定的温度、湿度及应变速度下进行不同方式的力学实验,获取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针对复合生物材料的特殊性,通过对纳米纤维素和聚己内酯组成的生物复合材料进行设备的测试来验证该测试系统能否满足要求.结果 与结论:实验开发研究的测试系统能够准确测量生物材料支架的力学性能,将被测支架的"力-位移"加载曲线斜率作为支架的韧性/硬度的表征,能够直观反映支架力学性能的好坏,同时该测试系统的精度能够达到0.1μm,这对3D生物打印技术运用到组织修复的建立具有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 陈中; 郑阳; 张信成; 仇湘中; 许辉
    • 摘要: 髓核细胞退变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完整的退变过程目前尚未明确。髓核细胞退变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均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来,生物分子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修复退变髓核细胞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干预Notch信号通路、调节细胞内的生长因子或抑制因子的表达对修复早期退变髓核细胞均具有积极作用,而细胞移植技术和生物复合材料的兴起也为严重的退行性病变提供了新的选择。因此,未来深入研究生物分子技术和组织工程材料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
    • 曹世军; 苏琼; 王彦斌; 魏帅; 李朝霞; 庞少峰; 梁丽春; 康莉会; 王典
    • 摘要: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对其进行改性,制备聚苯胺-聚吡咯改性生物质复合材料(PPMBC)。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EDS能谱仪对PPMBC和核桃青皮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PPMBC剂量、接触时间、pH、初始浓度和温度因素对布洛芬(IBU)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IBU初始浓度为50 mg/L、PPMBC剂量2 g/L、pH=3、温度303 K、反应时间为80 min时,吸附容量达到17 mg/g。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PPMBC对IBU的吸附过程跟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契合,吸附热力学拟合结果显示反应是吸热的,熵增且自发进行的,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反映出Temkin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反应过程。为含布洛芬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绿色高效,经济节约的方式。
    • 李晏乐; 岳肖华; 聂真; 张峻玮; 李朝辉; 聂伟志; 姜红江
    • 摘要: 背景: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十几年的临床应用中展现了明显优势,在生物医学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综述现阶段生物可吸收材料的特点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生物可吸收材料、生物可吸收金属材料、生物可吸收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复合材料",英文检索词为"Bioabsorbable/Bioabsorbable material、Metal material、Polymer material、Biocomposites"。结果与结论:可吸收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聚合物材料腐蚀机制明确,可以预测其在体内外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但承重性能不如可吸收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经过一定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骨结合性,但脆性大且不易成型;生物复合材料不仅兼具组分材料的性质,还能获得单一组分材料所不具有的新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的前景。
    • 李晏乐; 岳肖华; 聂真; 张峻玮; 李朝辉; 聂伟志; 姜红江
    • 摘要: 背景: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十几年的临床应用中展现了明显优势,在生物医学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综述现阶段生物可吸收材料的特点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生物可吸收材料、生物可吸收金属材料、生物可吸收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复合材料",英文检索词为"Bioabsorbable/Bioabsorbable material、Metal material、Polymer material、Biocomposites".结果与结论:可吸收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聚合物材料腐蚀机制明确,可以预测其在体内外腐蚀行为和腐蚀速率,但承重性能不如可吸收金属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经过一定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骨结合性,但脆性大且不易成型;生物复合材料不仅兼具组分材料的性质,还能获得单一组分材料所不具有的新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的前景.
    • 杨安琪
    • 摘要: 本研究采用海藻酸钠及天然纤维作为改性剂,制备生物复合材料样品进行力学和热工性能分析,以此探究生物复合材料应用于建筑节能墙体保温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生物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与材料木质纤维的含量呈现正比关系,并且木质纤维与海藻酸钠具有较好的紧密性、润湿性;生物复合材料同样具有优良的热传导率,并且通过在材料中增加乙二醛交联剂,还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传热能力和保温性能.因此,海藻酸钠天然纤维生物复合材料极为适用于建筑节能墙体的保温材料.
    • 王建荣; 陈金弟
    • 摘要: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磷酸钙生物陶瓷,与人体自然骨和牙齿等硬组织中的无机质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具有相似性,是一类重要的骨修复材料.本论述以CaCl2·2H2O、NaH2PO2·2H2O为原料合成羟基磷灰石,以L-胱氨酸为表面修饰剂对羟基磷灰石进行表面修饰,将纳米银负载在其表面.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载银后羟基磷灰石的抑菌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对样品的结构与成分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用氨基酸修饰后得到的羟基磷灰石颗粒呈棒状,尺寸均匀,负载纳米银前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通过抑菌实验表明在其表面负载纳米银后,材料的抑菌性得到极大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医学使用价值.因此,载银后的棒状羟基磷灰石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赵喆; 马宝通
    • 摘要: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同时相关的医疗费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简要回顾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流行病学、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详细描述了最近开发的生物材料,如水凝胶、壳聚糖、丝胶蛋白、果胶等.这些生物材料通过组织-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可调节的治疗系统增加血管生成、胶原沉积、细胞增殖和生长因子浓度,同时减少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酶降解,从而达到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目的.随着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生物材料的不断成熟,我们期望看到更多元化的临床选择,这将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俊杰; 夏洁; 张红杰; 胡鑫; 沈月昊; 张文晖
    • 摘要: 大量的脱墨污泥是目前废纸制浆企业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脱墨污泥的合理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脱墨污泥的基本性质,包括不同废纸制浆脱墨污泥的主要成分、金属离子含量和有机污染物等;基于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脱墨污泥资源化利用在生物炭、生物油、回收有机物和无机物、堆肥与厌氧消化、营养基和生物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 摘要: 环球聚氨酯网讯:英国CIM杂志近日刊文报道,由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复合材料,利用椰枣纤维生产一些非结构部件,例如汽车保险杠和门内衬板。该团队成员还包括来自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所INRA。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