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牙区

前牙区

前牙区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9076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黑龙江科学、中国美容医学、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2010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等;前牙区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洪文、宋红权、宿哲等。

前牙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9076 占比:99.67%

总计:39205篇

前牙区—发文趋势图

前牙区

-研究学者

  • 刘洪文
  • 宋红权
  • 宿哲
  • 张瑞
  • 田华
  • 张莹
  • 梅意
  • 于跃远
  • 何娟
  • 何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金梅; 夏勋; 胡常琦; 黄江琴; 郭水根; 魏洪武
    • 摘要: 目的 研究单纯锥度固位外连接种植体JUST J1 MINI (简称J1种植体)在前牙区窄牙槽(4.5~5.5 mm)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前牙区窄牙槽嵴种植修复的患者12例,植入J1种植体27枚,在不行任何骨增量的情况下,均采用锥度固位外连接种植体行种植术,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种植体存留率。平均观察期为24个月,观察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量,基台脱落率,种植体的折裂/折断、松动。结果 12例患者27枚J1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边缘骨吸收量为(0.069±0.032) mm,24个月为(0.142±0.079) mm,种植体6个月和24个月的边缘骨吸收量无明显差异,观察期内基台均无松动脱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结论 在不行骨增量的情况下,单纯锥度固位外连接种植体JUST J1 MINI应用于前牙区窄牙槽嵴可在短期内获得简易的美学效果。
    • 关晓航; 白玉静; 王璐; 刘晓天; 马佳君; 苍松
    • 摘要: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前牙牙根与牙槽骨矢状向位置的关系。方法选择73例正常[牙合]志愿者,其中男9例,女64例,年龄19~22岁,平均(19.89±0.70)岁。所有志愿者进行颅面部锥形束CT(CBCT)扫描并将数据导入专业软件,测量前牙牙根长轴与牙槽骨长轴的夹角,统计前牙牙根在牙槽骨中的位置,并进行下颌平面角与中切牙倾斜度和根尖区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牙合]上、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牙根长轴与牙槽骨长轴的夹角小于尖牙(P<0.01)。上颌前牙牙根多数位于牙槽骨唇侧(94.98%),少数位于牙槽骨中央(5.02%);而下颌前牙多数位于牙槽骨中央(48.18%),部分位于牙槽骨唇侧(34.24%),位于牙槽骨舌侧最少(17.58%)。正常[牙合]下颌平面角(SN-MP)与上、下中切牙倾斜度(SN-U1、MP-L1)和下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LW)呈负相关(r分别为-0.498、-0.421和-0.383,P<0.01)。结论正常[牙合]上前牙牙根多位于牙槽骨唇侧,下前牙牙根多位于牙槽骨中央及唇侧;与低角患者相比,高角患者前牙较为直立且下颌中切牙根尖区牙槽骨厚度较薄。
    • 张嫣; 袁旭敏; 李季
    • 摘要: 牙齿缺损作为一种常见口腔疾病,不但影响牙齿美观度,还会影响其正常咀嚼功能。而前牙修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部美观程度,随着人们对牙齿修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美学效果逐渐成为修复牙齿一项重要评估指标;。以往临床应用局部义齿进行修复其效果不甚理想,且稳定性较差。临床发现种植技术对余牙损伤相对比较小,可有效保存牙槽骨,而且在初期的稳定性也比较好。
    • 夏德庚; 张庆宇; 矫君君; 徐庭瑞; 张天翼; 仲杨; 赵竹兰; 马宁; 张莉
    • 摘要: 目的:探讨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难点及相应解决办法,阐明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同类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选择1例因前牙区连冠修复失败后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并随访观察3年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从“粉白美学”角度分析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连续多颗患牙进行美学修复的效果。结果:患者,女性,30岁,因12-22连冠修复体反复脱落就诊。12-22牙冠呈预备体形态,X线片示12、21和22硬骨板清晰,牙槽嵴顶-釉牙骨质界<2 mm,11远中牙槽骨呈角形吸收至颈1/3,11、21和22已行根管治疗,伴有继发龋;11牙周探诊深度唇侧为8 mm,远中5 mm,近中及腭侧为3 mm,呈窄而深的远中邻唇二壁骨缺损,松动Ⅲ°;12、21和22龈缘轻微红肿,探诊深度<3 mm,动度(-)。拟行12、21和22牙冠延长术,拔除11并同期行位点保存术,3个月后行上颌2-2固定桥修复。因患者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固定桥修复。11个月后患者提出改行11种植修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示11唇舌向牙槽骨宽度<5 mm,12、21和22牙龈向冠方增生与肩台平齐。拟行12、21和22牙龈成形术后单冠修复,11种植修复并在其唇侧同期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术后龈缘位置稳定,种植区骨量充足,12-22全瓷单冠色泽形态近似天然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牙龈色粉质韧无炎症表现,龈缘呈左右对称的连续贝壳状。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为前牙区连续多颗牙的美学修复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不仅可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而且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 项闫颜; 宋东升; 王绍泰; 王敏
    • 摘要: 前牙区是口腔美学治疗的关键,前牙形态和位置的调整是系统性美学治疗的重要部分。临床诊疗中,口腔期望恢复天然牙形态使之与面型协调;关闭前牙间隙、调整中线位置使弓形美观、对称;通过垂直向和水平向控制使牙列与龈、颊组织关系协调,展现美丽微笑。完善的前牙美学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多种治疗方法介入,同时应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数字化诊疗技术为治疗前美学分析预测、治疗后美学评估提供了保障。该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从前牙位置、形态以及牙列与龈、颊等软组织关系等方面对口腔治疗中前牙美学考量因素作一综述,为美学区口腔治疗规划提供参考。
    • 杜瑞钿; 刘森庆; 何娟; 邱耀聪
    • 摘要: 目的:评价牙根留置技术(root submergence technique,RST)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桥体位置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上颌前牙区拟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修复的患者,桥体位点采用牙根留置技术,延期以种植体支持的树脂临时固定桥成形牙龈形态,3个月后行最终修复,最终修复后1年复诊。最终修复当天和复诊时评估桥体位置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复诊时评估桥体位置和对侧同名牙的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I)和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记录随访期内各种相关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有11个桥体位置留置牙根,随访期内未出现牙根留置的相关并发症;最终修复当天和1年后复诊时的PES平均值分别为8.91±0.94和9.18±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时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桥体位置mPI和mSBI平均值分别为0.82±0.60和0.45±0.52,对侧同名牙mPI和mSBI平均值分别为0.73±0.79和0.36±0.50,两个检测位置的mPI和mSBI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根留置技术应用于前牙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桥桥体位置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
    • 亚尔肯·阿吉; 李向楠; 库得来提·阿不都克力木
    •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评价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对拔牙区牙槽嵴骨量的保存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需要拔除前牙的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拔牙后拔牙创内填入骨粉,覆盖生物膜,进行位点保存术;对照组拔牙后常规处理,不填入骨粉,自然愈合。拔牙术后即刻及6个月种植手术前应用CBCT及临床直接测量两种方法测量两组拔牙后的牙槽骨高度、宽度的变化。结果:拔牙术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均有缩小,试验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的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牙区拔牙位点保存术有利于减缓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吸收,CBCT测量与临床直接测量对牙槽嵴高度及宽度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可作为位点保存术后牙槽嵴水平评价的可靠方法。
    • 史俊宇; 赖漪娆; 王蓓
    • 摘要: 目的 探讨CAD/CAM全程手术导板结合改良根盾技术在美学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以期为CAD/CAM全程手术导板和改良根盾技术在临床应用提供借鉴.方法 对1例左侧上前牙外伤的病例进行即刻种植,应用改良根盾技术保存唇侧牙片,CAD/CAM全程手术导板引导种植体植入.结果 通过CAD/CAM全程手术导板引导即刻种植体植入和改良根盾技术,个性化修复,该病例在术后4个月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牙龈形态良好,最终修复体颜色形态自然,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论 CAD/CAM全程手术导板为即刻种植提供了精准、安全、高效的诊疗方案,改良根盾技术的应用扩大传统根盾技术的适应证、减少术中引导天然牙片脱落的并发症,有助于获得更理想的美学效果,两者结合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手段.
    • 王国光; 张晓; 冯晓伟
    • 摘要: 目的:观察即刻种植对单颗牙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美学区单颗牙种植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延期种植,观察组患者采用即刻种植.结果:两组手术方式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满意度95.00%(38/4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0.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刻种植用于美学区单颗牙修复疗效显著,能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 杜瑞钿; 刘森庆; 许键; 黄家辉; 何娟; 李红文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上部结构设计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连续于我科就诊的57例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患者,按照种植体长轴分为两组,A组26例长轴位于牙冠切端舌侧至舌隆突之间,上部结构设计为低边缘钛基台和舌侧开孔的氧化锆全瓷冠,戴牙前于体外预先粘结;B组31例长轴位于牙冠切端或唇侧,设计为个性化氧化锆基台和氧化锆全瓷冠,于口内常规粘结.戴牙当天和修复后12个月复诊时记录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并于12个月复诊时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marginal bone loss,MBL)、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及各种机械并发症.结果:戴牙当天和复诊时两组PE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12个月,两组PES值均高于戴牙当天(P<0.05);两组MBL、mPI、mSB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未发生机械并发症;B组出现2例钛基台与氧化锆穿龈结构之间松脱.结论:两种上部结构设计在上颌前牙区单颗牙种植修复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病例具体情况选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