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96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2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320370篇;相关期刊520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广东牙病防治、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2013第四届中国睡眠大会等;正畸治疗的相关文献由4730位作者贡献,包括姚霜、段银钟、傅民魁等。

正畸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2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20370 占比:99.11%

总计:323263篇

正畸治疗—发文趋势图

正畸治疗

-研究学者

  • 姚霜
  • 段银钟
  • 傅民魁
  • 刘晓君
  • 王大为
  • 刘琳
  • 贺红
  • 陈扬熙
  • 陈文静
  • 周治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邢珂; 周嘉玮; 张冠凝; 梅宏翔; 李娟
    • 摘要: 目的探讨骨性Ⅱ类高角成年女性上气道形态、颅颈姿势和前牙位置之间的关联,为正畸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4例未经正畸治疗的骨性Ⅱ类(ANB≥4.7°)成年女性的头颅侧位片,根据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组(MP⁃SN˃37°)(n=52)和均角组(29°≤MP⁃SN≤37°)(n=52),对各组上气道矢状径、颅颈角、前牙位置进行测量。结果与均角组相比,高角组的鼻咽部、腭咽部、舌咽部气道更狭窄(P<0.05),颅颈角更大(P<0.05);高角组鼻咽部气道矢状径与颅颈角呈负相关(P<0.05),高角组及均角组喉咽部气道矢状径均与颅颈角呈正相关(P<0.05);高角组及均角组颅颈角均与上前牙唇倾度呈负相关(P<0.05),高角组与均角组颅颈角均与咬合平面倾斜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性Ⅱ类高角成年女性上气道较狭窄、颅颈姿势较伸展,颅颈姿势同时与气道形态和前牙位置具有相关性,提示呼吸功能、头颈部姿势、牙面形态存在一定程度关联。
    • 于淼; 卢明举
    •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对慢性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牙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正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牙齿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龈沟液中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牙齿功能评价量表中吞咽功能、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IL-5、IL-8、IL-1β、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2组患者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临床附着水平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84%)低于对照组(1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唇向移位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减轻牙周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何鸣; 李靖桓; 张若芳
    • 摘要: 正畸保持是正畸矫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Hawley保持器是目前最常用的活动保持器,其构造由双曲唇弓和一对卡环经基托连接形成,结构简单,容易摘戴。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传统的Hawley保持器往往呈现出对上颌侧切牙的保持效果欠佳。这可能是因为经过正畸治疗,上颌前牙按正常的唇舌向关系排列后,侧切牙会较中切牙和尖牙略偏舌侧,这就使传统Hawley保持器的双曲唇弓与中切牙和尖牙唇面紧密接触,而与侧切牙唇侧缺乏紧密接触,从而降低了对上颌侧切牙的约束力。此外,位于前牙区的双曲唇弓固位力较弱有待加强。
    • 倪洁丽; 吴青蘅; 侯伟; 蔡华阳; 张阳; 郭舒瑜
    • 摘要: 目的研究凸面型成年女性正畸拔牙矫正后切牙位置和唇组织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39例2017—2021年完成正畸治疗的凸面型年轻女性,采用正畸拔牙矫治。对治疗前后的CBCT进行3D重叠,测量分析软硬组织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正畸治疗后,SNA、U1-SN、上下唇到E线距离及鼻唇角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上中切牙内收量与治疗前上中切牙唇倾度、上唇到E线距离呈正相关;下唇内收量与治疗前下唇到E线距离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上唇内收量=0.174×上切牙内收量+1.103,下唇内收量=0.520×下切牙内收量+1.590。结论基于3D影像重叠分析,初步证实对凸面型成年女性患者进行正畸拔牙治疗,并通过控制切牙位置,可以有效改善唇部和面部突度,改善软组织面型,塑造唇部和侧貌美观。
    • 高凯丽; 张洋洋; 凌敏
    •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许昌口腔医院2018-03~2020-01收治的9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单纯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各45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变化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行牙周组织再生辅以正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牙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熊小琴
    • 摘要: 目的:应用定量光诱导荧光法(QLF)评估直接粘结和间接粘结对白斑病变(WSL)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广州德伦口腔东风总院进行正畸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分为直接粘结组(DB)和间接粘结组(IB)。检测T0(治疗前)T1(治疗后)ΔF、ΔFmax、ΔQ和WS面积值,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DB组脱矿牙明显多于I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B技术相比,IB技术的优点是托槽位置更精确,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粘接过程中的污染更小,粘接失败率更低,患者的WSLS数量更少。
    • 焦岚
    • 摘要: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女性萎缩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复发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惠州口腔医院就诊的77例女性萎缩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n=38)、观察组(n=39)。参考组接受基础牙周炎治疗,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接受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功能[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松动度(TM)];比较两组的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D、BI、TM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56%,低于参考组的15.79%(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SF-36评分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治疗能改善女性萎缩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功能,减少疾病复发,还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霍美玲; 辛欣; 张颖; 王瑞梅; 小春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传统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82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观察组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健康指标[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咀嚼功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GI、S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I、PLI均小于对照组[(0.60±0.16)分比(0.68±0.19)分,(0.98±0.21)分比(1.22±0.23)分](t=2.062,P=0.021;t=4.934,P<0.001)。治疗后观察组IL-1β、TNF-α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咀嚼功能的检测波长长于对照组(P<0.01),OH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2/41)比19.51%(8/41)](χ^(2)=4.100,P=0.043)。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治疗对牙周健康的改善效果优于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可降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陈迪
    • 摘要: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正畸后各项指标及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咀嚼效率(91.42±6.61)%和咬合力(153.51±19.85)lbs均优于对照组的(74.18±5.94)%、(108.27±19.91)l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效果理想,能明显提升疗效,患者咀嚼功能改善更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南茜; 韩爽; 唐庭; 钱碧璇; 安琪
    • 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隐形矫正和传统固定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区应用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为传统固定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矫正时间、牙根平行度、龈沟出血指数及红白美学分值差异。结果:矫正结束后,实验组矫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正畸联合种植修复治疗后,实验组红白美学分值中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唇侧龈缘曲线、牙冠形态及牙冠外形轮廓五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隐形矫正联合种植修复能够正确引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缩短正畸疗程,提高种植手术安全性,患者可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及更加完美的咬合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