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
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

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08

主办单位:北京口腔种植培训中心

会议文集: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68岁男性患者,20年前因患下颌骨成釉细胞瘤,以边缘性牙槽骨切除术完成手术,因长期使用活动义齿,造成牙槽嵴萎缩导致义齿松脱无法佩戴,20年后再度回诊,口腔曲面体层放射线片示肿瘤无复发,牙槽骨高度仅剩1cm,患者选择以腓骨皮瓣合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做口腔咀嚼功能性的重建修复.腓骨瓣合并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优点是上下颌间的咬合关系可以在同期手术中得到适当的定位,减少义齿制作过程中不可逆的误差。但是如何选择可以安稳的种植骨面,首先要考虑血管蒂的吻合方向,在所有的操作过程,必须认知血液供应的方向是来自舌侧方位,以不伤及血管蒂为高指导原则,同时排骨以表面不规则形式出现,选择适合种植体可以种植的最广面的同时,种植体长度至少l0mm,也必须被考虑,一般选择4mm宽的种植体为主,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与处理。虽然角质化瓣膜可以减少植体周围炎发生,但是义齿是粘结剂也造成种植体周围炎的因素之一,除非是使用螺丝固位的义齿,最近发现未使用粘结剂将患者固定义齿拿下来清洗,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牵引成骨手术是另一种可以被考虑的术式,但是过去的经验发现仍有许多并发症出现,如牵引术中或期间发生骨折,或牵引方向舌侧偏移等,等待骨成熟到种植体植入远比排骨同期种植手术时间长。所以术者应选择自己熟悉的术式。
  • 摘要:上颌窦囊肿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可能影响种植治疗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本病例报道在保留上颌窦囊肿条件下,采用新改良的缓冲法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颔窦底提升术,行微创种植治疗.患者为年轻男性,以"右上颌第一磨牙劈裂1天"之主诉就诊,诊断为"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冠根纵折伴上颌窦囊肿".经耳鼻咽喉专科医师会诊,除外上颌窦黏液囊肿(mucocele),确诊为上颌窦囊肿(rentention cyst).在耳鼻咽喉科医师建议和患者强烈要求下,尝试保留囊肿,进行序列治疗:微创拔牙,4个月后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同期植入种植体;5个月后二期手术并行永久修复.本文报道的病例,保留上颔窦囊肿,提升幅度到14mm.目前已经修复并随访2年.临床效果良好.经本病例报道在内的前瞻性病例序列研究中,采用Bio-Col作为提升介质,可以较大幅度而较为安全地进行上领窦底提升。无颌骨侵蚀性的上颌窦囊肿,可以尝试进行观察的非手术方法进行尝试保留。鉴于本研究病例样本较小,观察期限尚短,其手术风险和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时,应用改良膜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技术)完成骨增量和同期植入种植体,获得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rn 方法:男性患者,36岁,上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中切牙缺失伴有唇、舌侧严重骨凹陷缺损,上颌右侧侧切牙牙冠中1/3缺损,已行完善根管治疗;上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中切牙缺损区拟行种植修复,上颌右侧中切牙唇侧以及下颔左侧中切牙舌侧骨缺损区域行GBR骨增量;一期手术于上颌右侧中切牙植入Bicon4.0mm×11mm(2.5柱)种植体1颗,下颌左侧中切牙植入Bicon3.5mm×11mm种植体1颗,先将收集的自体骨屑铺在上颌右侧中切牙唇侧、下颌左侧中切牙舌侧骨缺损区暴露的种植体表面,然后再在骨碎屑的表面铺盖混合了患者自体血液的Bio-Oss(R)骨粉,最后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缝合固定胶原膜,完成软组织无张力严密缝合.术后CBCT检查.9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上牙龈成形器.2周后,取种植体水平印模,完成冠修复.rn 结果:种植体植入术后9个月复查,CBCT片显示上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中切牙骨增量明显,效果肯定.最终完成修复体戴入,上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中切牙整体牙龈曲线、龈乳头位置与邻牙相协调,患者满意.rn 结论:前牙严重骨缺损应用改良GBR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满意的骨增量效果,避免创伤较大的植骨手术,整体缩短了种植时间,且得到良好的最终修复效果.
  • 摘要:目的:利用颅骨外板完成种植区骨增量,为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rn 方法:经术前检查,上颌为Ⅲ~Ⅳ度骨吸收,角化龈窄,下颔双侧后牙区为Ⅳ度骨吸收.一期手术全身麻醉下取患者顶骨外板,外置式植入上颌前牙区唇侧,加宽牙槽嵴,下颌后牙区植入6颗植体.二期上颔右侧中切牙、上颌右侧尖牙、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上颔左侧中切牙、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植入骨水平种植体,下颌后牙区种植体穿龈,安装愈合帽.三期上颌种植体穿龈,安装愈合帽;咬合重建;四期完成种植修复.rn 结果:一期完成了骨增量,成骨良好,但是上颌左侧中切牙位植骨暴露,经局部换药处理,上颌左侧中切牙植骨暴露处骨愈合良好.下颌植入6颗植体,位置良好.二期完成了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右侧尖牙、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上颌左侧中切牙、上颌左侧第二前磨牙骨水平种植体植入.左右两侧分别完成了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的种植固定义齿修复.rn 结论:利用颅骨外板增加种植区骨量,骨成活好,吸收少,是一种良好的为重度牙槽嵴吸收患者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方法.在进行复杂牙列缺损种植义齿修复时,应严格选择适应证,制定周密严谨的手术实施计划,规范手术操作步骤,应用合理的修复设计和标准的义齿制作技术.本研究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以了解远期疗效.
  • 摘要:目的:简述重度牙周病的多学科联合治疗.rn 方法:1例重度牙周病患者,上、下颌多颗牙缺失,余留牙呈不同程度松动,附着龈宽度不足,咬合关系呈反(牙合).联合口腔外科学、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修复学、种植学及行为口腔学科制定治疗方案,上颌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下颌行天然牙套筒冠修复.rn 结果:修复后随访42个月,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牙龈无红肿,附着龈宽度稳定,植体无松动,下颌天然牙套筒冠修复固位良好.曲面体层放射线片示:上颌种植体颈部未见明显骨吸收,下颌天然牙牙周情况稳定.rn 结论:通过多学科联合治疗,牙周病导致的缺牙患者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美观效果.反复的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修复治疗效果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下颌骨肿瘤术后引起的颌骨缺损不仅引起患者的可用牙槽骨高度不足,同时导致患者的附着龈丧失、前庭沟变浅,给后期的种植及修复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本例应用牵张成骨术对腓骨肌皮瓣移植后患者进行颌骨缺损的重建,以及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辅助黏膜保护板进行附着龈重建及前庭沟加深术,由此寻找解决颌骨缺损患者骨组织、软组织缺损重建的最佳治疗方案.rn 方法:对因下颔骨左侧成釉细胞瘤术后下颌骨左侧节段性切除并行腓骨肌皮瓣移植患者,于术后1年进行牵张成骨术,增加牙槽骨高度,并且牵张成骨术后半年种植体植入.待种植体骨结合后,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辅助黏膜保护板进行附着龈重建手术及前庭沟加深术,附着龈成形后行上部结构修复.rn 结果:患者下颌种植修复后骨质愈合良好,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附着龈形成良好,很好地修复了患者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n 结论:牵张成骨术可以有效地增加牙槽骨高度,利于种植体植入;通过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辅助种植固位私膜保护板进行附着酿重建,私膜保护板可以很好地固定修复膜及碘仿纱条,最终的临床效果满意。
  • 摘要:与牙周炎类似,不良口腔卫生、吸烟和糖尿病是种植治疗的危险因素,而牙周炎病史本身也是种植体周围炎的易感因素.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成功率显著低于无牙周炎病史者,即使是经牙周治疗后的牙周炎患者其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仍高于无牙周炎的患者.因此,牙周炎患者种植前必须进行有效的牙周治疗并坚持种植后牙周维护.对于破坏严重的患牙,是保留还是拔除?在制订治疗计划之前,医师应对患者的口腔状况和每颗患牙做出正确的预后判断.影响预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加以综合考虑.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年龄、疾病类型、病情进展速度、牙周破坏程度、局部因素的消除情况和其他局部解剖因素、牙的松动度、余留牙的数量、全身状况、环境因素以及患者依从性等情况来确定.如果判断正确,适应证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恰当,这些开始看似预后无望的患牙,是有很大机会改变预后,长期保留并行使功能的.牙周炎患者经过彻底完善的牙周系统治疗以及细致地定期牙周复查维护,可以获得牙周组织长久的健康,而健康的牙周组织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一些看似无望保留的患牙,尝试牙周再生性手术治疗有可能改变患牙的预后。
  • 摘要:男性患者,38岁,上颌左侧侧切牙长期根尖周炎症,结合放射线片表现认为该牙无保留价值,建议拔除.术前除常规检查外,还进行了临床微笑相记录,对患者唇线、笑线等进行分析,采用微创拔牙进行位点保存,有效保留了牙槽嵴高度和宽度.术后2个月Straumann(R)骨水平种植体3.3mm×12mm植入,植入Bio-Oss(R)并覆盖Bio-Gide(R)膜,行同期引导骨再生,美学切口设计,减张缝合.术后3个月,CBCT检查对比可见GBR增量稳定.行后期修复,诱导龈乳头成形,完成修复.本例患者于术前制定合理完整的诊疗计划,并充分运用了微创拔牙、位点保存、骨水平植体、同期GBR技术、软组织处理等多种技术,使得最终效果比较完美稳定。美学方面,Reddy提出应在正常谈话距离观察患者自然微笑,分析笑线。处理美学相关主诉或对美学区进行修复时,应关注微笑多于牙齿。从患者术前、术后不同的唇线可以看到,患者其实是中高位的唇线。患者对修复患牙外形坚持,对整体外观完全满意。因此认为对审美而言,应是医患共同满意。
  • 摘要:目的:美学区种植修复是种植医师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上颌前牙连续缺失的种植固定修复,由于其难以预料的美学修复效果,特别是种植体间的软组织形态,更是美学修复的难点.本病例拟采用微创的手术过程与简化的修复治疗程序,在上颌前牙连续失牙区植入骨水平种植体,评价其美学价值.rn 方法:患者,女性,43岁,"因右上前牙缺失多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口内检查示:患者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右侧侧切牙连续缺失,唇侧组织丰满度欠佳.CBCT示:患区牙槽骨水平骨量不足(4.63~5.86mm);垂直骨量足够(15.98~17.96mm),且无明显倒凹.术前检查示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无烟酒嗜好,无颞下颌关节病症及磨牙症,无手术禁忌.患者于术中同期植入种植体并行骨增量术:术中应用骨挤压技术,手用器械逐级挤压并收集自体骨屑,植入种植体后联合使用GBR技术,无张力关闭创口.种植体植入4个月后,患者行二期手术,并最终完成上部修复.rn 结果:种植体上部修复结构与周围牙形态、色泽相协调.软组织健康稳定,牙龈形态色泽正常,牙龈封闭良好,局部无炎症表现,使用功能良好.患者对修复结果表示非常满意.rn 结论:上颌前牙连续缺失应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与修复过程,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 摘要:引导骨再生技术已经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试验证实其在修复骨缺损上的显著疗效,前牙美学种植修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种.本例前牙缺损患者属于严重骨缺损病例,但是骨缺损区域的牙槽嵴上方骨宽度和下方的骨量比较充足,使用长直径种植体贯穿骨缺损区域,利用骨缺损上方和下方的骨来维持种植体的固位力,取得较好的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利用引导骨再生修复大面积的骨缺损区,避免了取自体骨外置法骨移植形成的第二外科术区,减少了手术难度和创伤.二期术后行临时修复体对种植体周的牙龈进行塑形,最终取得满意的种植体周的牙龈美学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美学区缺牙位点组织完全愈合后牙槽窝分阶段治疗程序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对5例美学区单牙缺失6个月以上的患者实施分阶段重建治疗计划.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岁,缺失位点均为上中切牙,右侧4颗,左侧1颗.治疗前取研究模型及拍摄CBCT,分析位点骨缺损程度.按第一阶段位点骨增量、第二阶段植入种植体、第三阶段软组织成形及第四阶段制作上部结构的程序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均使用临时修复体维持种植位点软组织外形轮廓.每一阶段治疗拍摄CBCT及口内照片记录位点变化情况.治疗周期平均12个月.rn 结果:口内照片显示位点软组织轮廓较治疗前丰满度改善,近远中龈乳头高度维持稳定,CBCT显示由第一阶段骨增量手术后,种植位点硬组织呈持续改建吸收趋势,至上部结构修复完成,种植体周骨水平及骨量趋于稳定,PES及WES评价标准平均得分分别为8.05分和8.15分,邻近龈乳头丰满,修复体形态与邻牙协调,牙缺失位点获得重建解剖轮廓.rn 结论:美学区拔牙后完全愈合位点,采用分阶段重建治疗有较稳定的美学预期效果,治疗1年期内位点硬组织呈持续吸收改建趋势.
  • 摘要:患者,60岁,男性,无特殊的系统性疾病,患者上颌右侧第一磨牙、上颌右侧第二磨牙要求种植牙,因怕肿胀、怕疼痛、希望以微创方式植牙,与患者沟通后,计划以激光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辅助做激光微创植牙.首先印模制作手术导引板,戴入口内定位后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以了解植牙区域的骨条件,了解其宽度、高度及骨的大致骨密度,定位完成之后安排手术植牙,植牙过程中运用了多部激光机器,使用了KEY LASER(铒雅铬激光,波长2940nm)做气化牙龈及皮质骨,激光替代了传统刀片及定位钻头,像激光打孔(LASER PUNCH),但与传统的打孔器不同,较不会有沾黏的感觉,患者术后伤口也较舒服,不肿不痛,手术的全程也同时使用氦氖气体激光(inTRos He-Ne LASER,波长632.8nm)做双侧的合谷穴位激光针灸刺激,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觉.植体植入后随即用二极管(半导体)激光(Lasersmile波长810nm)做生物刺激理疗(LLLT)处理,增加血液循环,提升免疫能力、消肿及预防肿胀,患者隔天回诊伤口良好,不肿不痛,回诊当天也用另一二极体激光(VIS LASER波长810nm)做更深层的生物刺激理疗,之后患者后续回诊情况良好,也教育患者如何清洁,保持愈合帽干净.不论使用激光与否,微创不翻瓣植牙一定得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辅助,切不可随便用目测即行植入,易产生问题,如周边剩余骨(BONE HOUSING)不足、植入方向不正确、误伤下颔牙槽骨神经血管、颏孔(mental nerve),误打穿下颔舌骨嵴,进而伤及舌血管等.对于激光的种类及波长特性也应该多加琢磨熟悉,避免误用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伤害.
  • 摘要:目的:报告1例下颌右侧颔骨缺损后髂骨移植延期种植修复病例,通过定期随访观察,探讨临床应用此方法的可行性及远期效果.rn 方法:患者,男性,36岁.因"成釉细胞瘤"切除部分右下颌颌骨,并行髂骨移植后5年,要求种植义齿修复.检查见颜面部略不对称,右侧下颔丰满,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到下颌右侧第二磨牙缺失,缺失区咬合距离小,余牙排列正常.在局部麻醉下先拆除钛板,并于下颌右侧第二前磨牙、下颔右侧第一磨牙、下颌右侧第二磨牙处间植入Straumann(R)种植体3颗(4.1mm/12mm,4.1mm/12mm,4.1mm/12mm),术中取腭侧游离软组织瓣植于种植体颈部来形成部分附着龈.种植术后4个月取种植体印模,咬合记录,于技工室完成修复桥制作,最终修复体采用粘结固位近中悬臂烤瓷桥,完成下颌义齿修复,随访7年.rn 结果:通过定期随访,发现种植体愈合良好,牙龈略有增生,放射线片示种植体周围无明显投射影,且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1mm.rn 结论:下颌骨缺损髂骨移植后延期种植修复,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远期疗效稳定.
  • 摘要:患者,男性,37岁.4天前骑自行车时不慎摔伤,致上颌前牙冠折,临床检查发现,2颖中切牙牙冠基本完全缺失,腭侧冠折至龈下2~3mm,2颗侧切牙切端缺损1/3~1/2,髓腔暴露.放射线片显示上颌左侧中切牙根中部水平折断,余未见异常.向患者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下采用微创方式拔除上颌左侧中切牙残根,行即刻种植修复,种植体型号:Straumann(R)4.1mm×10mm RN SP.同时2颗侧切牙行根管治疗.1周后,上颌左侧中切牙复诊,伤口无红肿,拆线.考虑到上颌左侧中切牙腭侧冠折至龈下3mm部分,低于牙槽骨水平,远期修复效果不理想,与患者协商后,上颔右侧中切牙残根拔除,即刻种植修复,种植体型号:Straumann(R)41mm×10mm RN SP.1周后复诊未见异常,常规拆线.2颗侧切牙完成根管治疗后,50%金合金支台修复,以侧切牙为基牙,戴用树脂临时桥过渡.3个月后复查,放射线片显示种植体周新骨形成良好,2颗侧切牙重新牙体预备,3M聚醚硅橡胶取模,个性化瓷基台并全瓷冠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完成后3个月复查,种植体周牙槽骨未见吸收,种植修复效果理想.结论指出即刻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外伤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观察前牙美学区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联合应用PRF+骨粉颗粒的临床效果.方法:微创拔除上颌左侧中切牙,即刻植入1颗3i(4.0mm×13mm)种植体,唇侧骨壁存在"V"形骨缺损,植入骨粉(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和PRF膜,用塑料成品冠和速凝树脂即刻进行上部结构修复,6个月永久修复.定期随访观察评估种植体周的软组织和硬组织状况.结果:种植术后无炎症反应,种植体周围牙龈形态和轮廓得到良好的维持,未见明显的牙龈退缩;骨组织愈合良好,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前牙区单颗牙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骨缺损区同期植入PRF和骨粉颗粒可获得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 摘要:传统种植修复要求拔除患牙3个月后方可进行种植体植入术,种植术后3~6个月才能进行二期治疗及牙冠修复.但前牙缺失患者因为美观原因很难接受常规种植方案.而且拔牙后可导致拔牙位牙槽骨迅速吸收引起种植区域骨量不足,同时出现的牙龈萎缩更影响了修复后的美观.随着种植外科技术的改良和种植材料性能的不断完善,在拔除患牙后即刻在牙槽窝内植入种植体并即刻临时修复体修复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临床.本病例通过微创拔除上颌中切牙,同时通过预先设计好的模板,在不翻瓣情况下,于设定位置植入ankylos骨水平种植体,采用改良式GBR(引导骨再生技术)方法在牙槽窝与种植体之间植入Bio-Oss(R)骨粉,临时牙直接覆盖,4个月后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牙龈袖口形态.通过软组织增量技术,得到了一个完美的牙龈突度.9个月完成最终的修复.因为没有翻瓣,术后并发症少,而且一直有临时牙,患者主观满意度高.在患者满意基础上同时获得了理想的临床和美学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上颔美学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即刻种植在上颌美学区的应用技巧及美学影响因素.rn 方法:选取上颌前牙病变的患者行微创拔牙,并采用即刻种植修复,定期随访和放射线片检查,统计种植义齿存留率、龈乳头充盈情况以及修复体与相邻自体牙唇侧牙龈的协调性.rn 结果:患者在即刻种植术后6个月完成烤瓷牙永久修复,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牙龈形态色泽正常,种植体存留率为100%,种植牙修复负荷后,修复体牙龈弧线往上方退缩1mm,龈乳头不明显;种植体负荷6个月后龈乳头充盈邻间隙,无黑三角形成,无唇侧金属暴露,与邻牙牙龈弧线过渡自然,恢复良好.rn 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对上颌美学区微创拔牙行即刻种植修复,能缩短治疗疗程,获得理想的美学临床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技术在临床上操作的流程和经验,评价近期临床效果.rn 方法:一名男性健康患者,微创拔出因外伤导致根折的残根,即刻植入1颗Dentis种植体,种植体与牙槽骨间隙植人工骨.6个月后复诊,二期手术,完成最终修复.rn 结果:术后第2天电话随访,患者肿胀疼痛轻度,无出血.术后10天拆线,术区牙龈愈合良好,稍发红,无肿胀,牙龈与种植体愈合帽紧密贴合,无间隙,轻压龈缘黏膜,无分泌物,种植体无动度.术后6个月患者复诊,牙龈健康,颜色正常,无退缩,无肿胀,愈合帽表面有少许软垢,近中部分被牙龈乳头覆盖少许,种植体无松动,无叩痛.根尖放射线片示:种植体与牙槽骨形成良好骨结合,种植体颈部无牙槽骨吸收.rn 结论:即刻种植在临床上可行,在正确完成临床操作步骤前提下可减少患者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手术创伤,保存软组织和硬组织,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摘要: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GBR修复缺牙的美学效果.材料和方法:10位上颌前牙残根无法保留,伴唇侧骨缺损的患者(8位男性,2位女性),年龄21~65岁,接受了骨水平种植体即刻修复同期GBR骨增量处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术前留取口内照片及放射线资料,在术后、修复完成及复查时,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及牙龈情况,询问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接受种植修复的10位患者种植体均存活,有1例出现邻牙唇侧牙龈萎缩,其余牙齿的牙龈稳定,有2例术后牙龈缘位置向冠方增长.种植复查时放射线检查基本与修复时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前牙区应用即刻种植的方式可以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是一种较可靠的种植修复方式.
  • 摘要:患者,男性,37岁.主因前牙有缝不美观,后牙多牙缺失影响进食,要求修复.外伤后6个月,自觉略有松动,无疼痛等其他不适.自觉前牙区有缝,影响美观,要求改善.下颌后牙缺失5年余,自觉影响进食.检查发现,患者为慢性牙周炎患者,上颌右侧中切牙为死髓牙,前牙区扇形移位、深覆(牙合),后牙缺牙区的对(牙合)牙下垂明显(3~4mm).CBCT检查:上颌左侧中切牙根折,唇侧骨板完整,且>1mm;后牙缺牙区骨量充足.通过美学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情况,为高度美学风险。患者对功能、美观均有较高要求。但由于工作原因,要求尽快完成治疗。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确定治疗计划:①牙周基础治疗;②上领右侧第一磨牙、上领左侧第一磨牙、上颇左侧第二磨牙RCT后冠修复,恢复牙合曲线(由于患者时间问题,正畸会诊后决定此方案);③上领左侧中切牙不翻瓣即刻种植+下领左侧第一磨牙、下领左侧第二磨牙、下领右侧第一磨牙种植;④下颌正畸治疗内收下前牙,关闭下前牙间隙;⑤通过上领右侧中切牙冠修复及上领左侧中切牙种植修复关闭上前牙间隙。再次告知前牙区的美学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因素,患者同意接受上述治疗方案。依上述治疗方案,在较短时间内为患者完成了牙周、牙体、正畸、种植多学科的联合治疗,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但长期效果还需要不断随访观察。
  • 摘要: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生物材料的不断进步,在努力使种植体获得长期稳定的骨结合的同时,亦致力于重建出自然、协调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稳定的修复体美学效果.本例上颌多颗牙连续缺失病例具有较高的美学风险,通过术前诊断分析、种植体支持的临时修复、即刻负荷、咬合重建及永久修复,并随访至种植术后22个月,美学效果和功能效果稳定.即刻负荷缩短了患者缺牙时间,同时临时修复体具有引导和成形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作用,为后期永久修复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 摘要:目的:本文介绍对前牙美学区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使用临时种植修复体对牙龈进行诱导塑形的病例及效果评价.rn 方法:以2012年4月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前牙美学区牙列缺损的1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进行口内检查,根据对患者根尖放射线片、CBCT的术前测量结合口内情况设计可行的种植治疗方案,恢复患者缺失牙齿,并在制作最终修复体前使用一段时间的临时种植修复体对缺牙区牙龈进行诱导塑形,采用PES评分标准,评估使用临时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rn 结果:①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复诊,口腔内检查结合术后CBCT检查发现均符合种植体成功标准.②采用Furhauser等在2005年提出红色美学指数这一标准,患者近中龈乳头得分为2分,远中龈乳头得分为1分,唇侧龈缘水平得分为2分,软组织形态2分、牙槽突外形2分、软组织颜色2分、软组织质地2分,总分为13分.rn 结论:临时种植修复体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种植修复美学效果.所以为了减少种植修复的美学风险,在美学区使用临时修复体对牙龈进行诱导和塑形是非常有必要的.
  •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应用计算机导航的数字化种植外科模板为无牙(牙合)患者进行种植外科手术的方法,评估CAD/CAM纯钛切削技术制作无牙(牙合)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的效果.rn 方法:首先制作上颌诊断模板,拍摄CBCT,将颌骨及模型信息导入Simplant软件,在Simplant软件中配准并预设种植体的数目、位置、角度及种植体的直径、长度,应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技术制作数字化种植外科定位导向模板;对种植外科定位导向模板在口内试戴,并固定,对牙槽骨骨量充足牙位采用不翻瓣技术进行种植外科操作引导种植体的植入,对牙槽骨骨量不足牙位采用GBR技术同时植入种植体.6个月后,应用CAD/CAM技术制作纯钛切削支架完成无牙(牙合)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支架并烤塑,患者戴入种植体支持的金属树脂复合桥.rn 结果: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红肿,种植修复体咀嚼功能良好,一年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无明显变化.rn 结论:计算机导航的数字化种植外科模板,和应用CAD/CAM技术制作的纯钛切削的金属树脂复合桥可成功应用于该上颌无牙(牙合)患者,近期修复效果满意.
  • 摘要:本病例是一位患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上颌多颗牙缺失,余留牙松动,下颌前牙区固定义齿修复,后牙区插销桩活动义齿修复,实际咀嚼效率低下,然而患者对美观和咀嚼具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能得到改善.接诊后,完善牙周序列治疗,对无法保留的松动牙拔除,并行双侧上颌窦外提升植骨术,待骨重建完成后,分期行上下颌牙列的种植手术,上部以固定义齿修复.完成所有治疗后,患者的对其美观和咀嚼功能感到非常满意.复诊时临床检查发现,所有种植体稳定性良好,未出现松动或种植体周围炎等.对比初诊时和种植前的上颌后牙区CBCT图片及剩余骨量测量数值,可见经过上颌窦外提升植骨术后,双侧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量平均提升8.7mm,为种植体初始稳定性提供了骨量支持.针对患者上颌前牙种植体角度较大,同时牙龈退缩较为严重,所以在4颗种植体原有基台上增加全瓷的个性化基台,以调节牙冠唇腭向倾斜角度以及临床牙冠长度,提高整体美观度.经过多科室有计划的序列治疗,重度牙周炎患者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固定义齿修复,以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无牙(牙合)患者,上颌牙槽骨吸收程度一级,下颌牙槽骨吸收程度三级.上颔采用传统的总义齿修复,下颌采用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和总义齿组成的全颔覆盖义齿修复,并采用舌向集中(牙合)型牙齿,终义齿稳定性好、固位力好、咀嚼能力强、美观性好,患者对义齿功能、外观均满意,临床修复效果佳.
  • 摘要:本文通过展示1例上下颌牙列缺失的62岁男性患者,常规翻瓣备洞,上下颌各植入6颗种植体.在骨愈合期间戴用全口过渡义齿恢复部分咀嚼、美观和发音功能,待愈合3个月完成骨结合后,行种植体支持的临时桥修复并重建咬合关系,通过临时桥的咬合调整确立最终的咬合关系.然后进行分段式种植体支持的固定桥修复.鉴于种植体数量及种植体直径的不足,将分段式种植体支持的固定桥通过栓体栓道这一应力中断式设计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单颌的6颗种植体共同分担咬合力.修复过程中采用CBCT辅助确定咬合关系.
  • 摘要:目的:本病例探讨软、硬组织条件都非常差的情况下,如何重建软硬组织,来为义齿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及Locator基台联合可摘局部义齿在牙列缺损病例中的应用和优点.rn 方法:通过引导性骨再生技术GBR重建硬组织,通过从上腭进行游离龈移植术FGG的方法重建软组织,通过Locator基台联合可摘局部义齿的方法来修复牙列缺损.rn 结果:2颗种植体周围骨形成良好;两颗植体舌侧移植后的附着牙龈变宽变厚,较好地形成了上皮袖口;Locator基台对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非常好.rn 结论:GBR技术可以很好地促进种植体周围成骨.游离龈移植术安全有效地增加了种植体周围的角化的附着龈,有利于自洁和抵抗口底肌肉黏膜的运动,降低了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但由于有一定的收缩率,所以游离龈瓣需过量制备.患者在戴用过渡义齿时下颌稳定性非常差,翘动、松脱,患者主诉非常不适,难以咀嚼食物,而戴用Locator基台后的固位力和稳定性非常好,患者的咀嚼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舒适度高,日后的维护简单、成本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非常高.
  • 摘要:上颌窦黏膜性囊肿曾被认为是上颌窦提升的禁忌证之一.作者报道1例双侧后牙区游离端缺失伴单侧上颔窦黏膜囊肿的种植解决方案.患者为中年男性,临床检查时发现左侧上颌窦内囊肿(18.2mm×27.5mm×16.6mm).治疗计划是移除囊肿的同时进行上颔窦提升术后植入种植体.在手术过程中,并没有找到左上颌窦囊肿,所以作者成功地将上颌窦黏膜抬起,放入Bio-Oss(R)人工骨粉,最后将种植体放置在计划的正确位置.术后拍片发现囊肿依然存在.术后3个月,作者发现囊肿缩小,同时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修复后1年复查,CT扫描显示囊肿消失.结论认为上颌窦黏膜性囊肿是否属于上颌窦提升禁忌尚需探讨.
  • 摘要:目的:上颔后牙缺失常伴有牙槽嵴垂直向骨量不足,上颌窦外提升术是增量上颌后牙区垂直高度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1例病例,展示上颌窦外提升术在上颌后牙区多颗牙缺失并伴有严重骨量不足时的具体应用.rn 方法:选取上颌后牙区多颗牙缺失并伴垂直骨量严重不足(1~2mm)病例1例.一期行上颌窦外提升术,术中翻开全厚瓣,至近窦底的窦侧壁骨壁.用超声骨刀磨除一小圈骨质至窦侧壁黏膜.用剥离子紧贴骨壁,充分剥离窦黏膜.于窦腔内和牙槽嵴顶处填入Bio-Oss(R)骨粉,并覆盖可吸收性胶原膜,减张严密缝合.6个月后延期植入种植体,局部麻醉下翻开全厚瓣,逐级预备种植窝后植入种植体,获得初始稳定性,严密缝合.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最终完成上部修复.分别于外提术前术后,种植体植入术前术后拍摄CBCT观察骨量情况及变化.rn 结果:上颌窦提升延期种植后窦底黏膜完整,种植区牙槽嵴垂直高度明显增加.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无暗影.最终冠修复后,烤瓷冠形态、色泽、功能良好;软组织形态、色泽良好.rn 结论:上颌窦外提升术延期种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增量上颌后牙区垂直高度的术式,特别是在垂直高度严重不足时,其应用对减少风险、保证种植成功率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种植体选择不当造成上部结构无法修复,本研究采用尽可能小直径的环形钻微创取出种植体并同期植入新种植体,取得了良好的种植修复效果.rn 方法:选择直径尽可能小的环形钻,取出种植体,尽量保存患者自体骨,植入韩国DIO种植体,因所备种植窝直径大于种植体直径,种植体无稳定性;上颌右侧第一前磨牙颊侧根尖牙槽骨侧穿,侧穿处及种植窝内均植入天博骨粉,覆盖海奥口腔修复膜,缝合牙龈.rn 结果:种植体取出并同期植入新种植体,新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三维位置理想,圆满完成修复治疗,美学效果良好.rn 结论:微创取出种植体同期植入新种植体,虽然种植体无稳定性,但通过植入骨粉,覆盖口腔修复膜,严密缝合牙龈,新植入种植体能够完全形成骨结合,并完成最终修复治疗,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 摘要:这是1例耗时3.5年的复杂前牙美学种植病例,采用术前正畸、外置法骨移植和精细软组织诱导成形技术,治疗了一位上颌右侧中切牙缺失、牙列不齐的患者,取得了理想而稳定的美学效果.美学区种植往往涉及复杂治疗程序和多学科合作,因为前牙对于任何人都非常重要,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拔除。在复杂的前牙美学种植病例中,需要镇密的术前诊断与治疗计划、多学科密切合作、有效的软硬组织增量手段、精细的牙眼软组织处理和诱导成形。最重要的,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医师的耐心与投入,才能获得理想而稳定的美学效果,最后还探讨了数字化种植软件用于制定复杂治疗计划与医患沟通,骨增量方式的选择及其利弊,牙龈软组织诱导成形等。
  •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中切牙区骨量不足情况下颏部取骨植骨后的种植方法和效果.rn 方法:在颏部正中偏一侧取一矩形骨块,修整后移植于上颌中切牙区修复骨缺损,钛钉固定游离骨块并盖上生物膜.4个月后移植块愈合良好,取出固定钛钉并植入Straumann(R)美学种植体(4.1mm×12mm).种植3个月后行黄金烤瓷冠修复,修复1年半后近中切角崩瓷,予以重新取模制作黄金烤瓷冠.rn 结果:自体骨移植后愈合良好,无创口裂开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块厚度吸收1~1.5mm,种植体植入后愈合良好.3年后随访,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牙龈色泽形态良好,龈乳头再生基本充满邻牙间隙,牙冠形态逼真,美学效果满意.rn 结论:颏部取骨修复上前牙区骨量不足后种植可以取得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自下颌骨外斜线区域取自体块状骨进行骨增量手术,修复美学区严重骨缺损的成骨效果及对种植美学修复的意义.rn 方法:对1例右上颌中切牙缺失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发现缺牙区牙槽嵴唇侧明显凹陷、术前放射线片及锥形束CT(CBCT)检查证实牙槽骨高度和厚度不足.从外斜线区域用环形钻取合适大小的骨块进行骨增量手术,植骨块与预备后的受植床紧密贴合,骨块用钛钉固定,植骨区域周围用Bio-Oss(R)颗粒(瑞士)进行填充,外面覆盖Bio-Gide(R)(瑞士)膜,严密缝合创口.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植骨后4个月植入种植体,种植体骨结合后用临时冠进行牙龈诱导,形成满意的龈袖口后开始进行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后定期复查.rn 结果:外斜线所取骨块主要为颊侧皮质骨,经过修整后与植骨床贴合,植骨7个月后植骨块与周围原有牙槽骨愈合,缺损的牙槽骨得到重建.在修复的引导下,在理想的位置上植入种植体,种植体唇侧有接近2mm厚度的骨板,5个月后复查,种植体成功骨结合.随后进行牙龈诱导成形和上部牙冠修复,取得了满意的美学效果.修复后13个月复查,植骨区域牙槽突唇侧的丰满度满意,美学效果稳定.rn 结论:外斜线来源的自体块状骨主要是皮质骨,骨块质量好,吸收慢,用来修复严重的牙槽骨缺损的效果可靠而持久,为种植美学效果的实现和美学效果的持久稳定打下了硬组织基础,辅以临时冠牙龈诱导技术和全瓷美学修复技术,可以取得满意持久的牙龈美学效果.
  • 摘要:前牙区种植治疗存在较大的美学风险,牙周炎导致的前牙缺失往往伴有局部的牙槽骨丧失,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种植治疗的难度,本文记述了1例牙周炎患者的单颗前牙种植修复治疗过程.患者,男性,54岁,因左上前牙松动1年余就诊,临床检查结果显示上颌左侧侧切牙松动明显,腭侧有深牙周袋,放射线片检查结果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尖1/3,根尖周骨密度减低,余牙普遍存在5~7mm牙周袋,下颌右侧中切牙缺失.诊断为上颌左侧侧切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慢性牙周炎,下牙列缺损.治疗计划为拔除上颌左侧侧切牙,牙周基础治疗和后牙区牙周翻瓣术后种植修复上颌左侧侧切牙,粘结桥修复下颔右侧中切牙.经过2年余的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后,牙周袋普遍控制在2~4mm,然后行上颌左侧侧切牙种植手术,并同期进行引导性骨再生术,二期种植术中将嵴顶上皮下结缔组织折入唇侧牙龈下方增加牙龈厚度.二期术后2个月完成永久修复,种植治疗过程中完成下颌右侧中切牙粘结桥修复.修复后2个月复查显示修复体龈缘高度与邻牙较为协调,近远中龈乳头欠丰满,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认为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并非种植禁忌证,在控制好余留牙的牙周炎症后,可以进行种植治疗,种植治疗修复牙周炎导致的前牙缺失存在较大的美学风险,选择合适的病例、经过恰当的骨增量技术和软组织处理可以获得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牙美学区牙种植的临床技术特点.方法:患者双侧上颌中切牙缺失,进行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2颗种植体,择期修复,定期临床及放射线复查.结果: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情况良好.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无病理性骨吸收.顺利完成种植修复,美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该患者通过引导骨再生同期牙种植,修复双侧上颔中切牙,复查期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病例为女性患者,30岁,因车祸导致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缺失3个月,现要求种植修复.平素体健,适龄婚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检查示笑线正常,菌斑指数Ⅰ度,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缺失,缺牙区软硬组织情况可.诊断为牙列缺损,处理中采用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成功后,分别自上颌右侧侧切牙、上颌左侧侧切牙远中颊侧做纵切口,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牙槽嵴顶做横切口,切开、翻瓣,暴露牙槽嵴顶,在种植导板引导下于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颔左侧中切牙两牙位分别植入种植体,植入骨粉0.25g,缝合.术后第1周拆线,第4周行影像学检查,第24周行二期手术,第28、32、36周分别行牙龈诱导.制备印模,永久修复.
  • 摘要:目的:应用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和牙种植技术、使用氧化锆个性基台和全瓷冠修复患者前牙缺失.rn 方法:患者上颌右侧中切牙因不良修复体拔除1个月后,行早期牙种植术.局部麻醉下避让牙龈乳头切口,分离黏骨膜.去除肉芽组织后,该处唇侧骨缺损为单壁骨缺损,修整牙槽窝,逐级预备,植入Noble Replace tapered groovy3.5mm×13mm NP种植体1颗,初始稳定性好;同期骨缺损区植入Bio-Oss(R)骨粉和Bio-Guide(R)膜,恢复唇侧缺损骨组织的高度和厚度,严密缝合.rn 结果:4个月后复诊,行二期手术,取出愈合螺丝,旋上愈合帽.2周后,取模、临时基台和临时修复体进行牙龈轮廓塑形.4个月后,威兰德氧化锆个性化基台和全瓷冠完成最终修复.1年后复诊,患者牙龈轮廓和龈乳头外形健康,放射线片显示种植体骨结合稳定.rn 结论:通过GBR和牙种植技术,使用氧化锆个性基台和全瓷冠修复患者的前牙缺失,达到了稳定的美学修复效果.
  • 摘要:本病例报告为1例两颗上颌中切牙缺失后延期植入带有平台转移的骨水平种植体,经软组织塑形获得较好美学效果的病例.患者为男性,20岁.2年前上前牙行固定桥修复,3天前上前牙外伤致固定桥松动.CT显示上颌左侧中切牙根折影像,根尖周可见圆形低密度影.在我科拆除原固定桥并拔除上颌左侧中切牙,同期行拔牙位点保存,植入Bio-Oss(R)Collagen.拆线后1周,制作带有唇侧翼的简单托.位点保存后4个月行种植手术,两颗中切牙分别植入Straumann(R)BL4.1mm×10mm植体,非潜入式愈合.种植3个月后开始临时修复体修复,对软组织进行塑形.临时修复体先后调改4次,历经4个月,软组织形态稳定后取终印模.通过制作个性化印模帽准确复制穿龈轮廓的形态.正式修复后半年复查,患者无不适主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美学效果较好.平行投照根尖放射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未见明显吸收.拔牙后行位点保存可以有效地减少拔牙位点的骨吸收,降低种植手术的难度,增加植入种植体的直径,并且可以减少种植术后的美学并发症.带有唇侧翼的简单托可以将唇部肌肉的力量转移至后牙区的牙槽黏膜及牙齿上,减少施加于保存位点的力量,为位点保存后拔牙窝的愈合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位点保存的效果.采用带有平台转移的骨水平种植体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种植后的骨吸收.采用临时冠进行软组织的引导和塑形可以获得最佳的美学效果,并使修复的结果更加具有可预期性.
  • 摘要:目的:探讨正畸与种植序列治疗先天缺失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先天缺牙的患者1例,首先采用直立缺隙邻近倾斜牙齿,集中散在间隙或开辟缺牙间隙,牙列整平,调整覆(牙合)、覆盖关系等方式矫正患者的牙(牙合)畸形,然后采用种植修复技术进行美学修复.结果:患者通过正畸与种植序列治疗获得了较好的咬合关系及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结论:对先天性牙列缺损病例,采用正畸与种植序列治疗,进一步扩大了种植体修复的适应证,能实现最大限度的美观、功能及稳定,提高修复效果.
  • 摘要:下颔前部常因外伤、肿瘤切除、牙源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局部的骨量严重不足,并常伴有软组织的缺损和牙齿的缺失.特别是存在垂直骨量不足时,常规的口腔种植技术和义齿修复技术都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目前临床常用的骨增量方法有引导骨再生、自体骨移植、牵张成骨等,这些技术在解决垂直骨量不足时皆存在不足.环状植骨术是自体骨移植的一种新术式,其在增高牙槽嵴同时植入种植体,手术方法简便,植骨效果稳定.本病例因不良修复体造成下颔左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侧切牙、下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右侧侧切牙区域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术中下颔左侧侧切牙、下颌右侧侧切牙松动牙拔除即刻行环状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并在植骨区域植入人工骨粉、覆盖生物膜.5个月后,完成二期手术.2周后基台水平取模.2周后完成全瓷冠修复,修复效果满意.环状植骨同期种植技术,操作较简单,能够有效地解决口腔种植中垂直骨量不足的难题,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但其长期的临床效果(包括美学问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 摘要:病例王某,24岁,走路摔倒致上颔左侧中切牙冠折断至龈下,根折呈粉碎状,上颌双侧中切牙中缝处原来有缝隙,患牙缺隙明显过宽.正畸向切端牵引患牙断根,延长患牙周角化牙龈组织,2.5个月后拔除碎折残根,此时患牙颊侧骨壁缺失,植入Bio-Oss(R)、Bio-Gide(R)材料,采用GBR技术(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正畸关闭中切牙中缝,6.5个月后,植入亲水性骨水平植体;种植后5个月修复缺失牙,牙龈轮廓未有吸收,牙龈成形满意.
  • 摘要:目的:种植术区的牙槽骨宽度是决定口腔种植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当牙槽嵴尤其是下颌后牙区牙槽嵴宽度不足时(2~4mm),采用骨劈开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一些研究和作者本人的临床观察均发现,该手术由于翻瓣和劈开可能造成颊侧骨板的游离,导致了种植体颊侧骨板的缺血坏死,继发炎症反应使种植体出现早期脱落和失败.本方法采用"二次骨劈开"法防止唇颊侧骨板坏死或吸收,解决下颌后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的问题.rn 方法:10例下颌缺牙区颊舌向牙槽嵴宽度2~4mm,患者先行向颊侧翻瓣,超声骨刀骨皮质箱状切开术:分别在牙槽嵴顶,近远中颊侧骨皮质及底部做完整的长方形切口,穿透骨皮质并深入骨松质,但不进行劈开,直接缝合黏骨膜瓣.3~4周后,术区的黏骨膜与骨皮质已恢复正常附着和血供,再沿牙槽嵴顶切开黏骨膜,进行偏向舌侧的小翻瓣,用薄的骨凿或骨劈开器械将设计的箱状骨块劈开,颊侧骨板游离但颊侧黏骨膜附着完好,然后同期植入BICON种植体(直径4.0~5,0mm),并植入Bio-Oss(R)骨粉,严密缝合,有些病例在牙槽嵴顶处放置可吸收的胶原塞,减少软组织张力,保证软组织封闭良好.4~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CBCT检查,评估种植体唇侧骨质状况和种植体的稳定性.rn 结果: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颊侧骨板无坏死或吸收,颊侧骨板维持了1.5mm的宽度,种植体均无感染或失败,平均牙槽嵴增宽4.5mm,种植体之间及顶部新生骨明显,种植体有良好的稳定性.rn 结论:作为一种新的改良技术,二次骨劈开法优点明显,避免了外置法骨移植,保证了颊侧骨块血供的有效恢复,从根本上杜绝了一次法可能造成的骨缺血坏死和吸收问题,也就直接地保证了种植体存活的良好环境,这种改良的骨劈开法值得推广,有效地解决了下颔后牙区牙槽骨宽度不足的问题.
  • 摘要:即刻种植技术因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次数,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手术创伤,保存软硬组织,已接近传统延期种植,在临床上越来越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即刻种植与传统延期种植的区别在于种植术区在拔牙创内,具有感染风险较传统种植高,技术保存唇侧骨壁,种植体植入技术复杂,术后软组织关闭技术困难的特点。且手术成功率需要微创拔牙上颔前牙外伤后,因涉及前牙美观,拔除折断牙齿后即刻种植,并即刻修复是患者最大的期望.在处理此类病例上,医师需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手术和术后的修复.本病例单颗前牙外伤后微创拔除,即刻种植,根据术中所见是否有骨和软组织的缺损,进行骨和软组织的增量手术,继而决定是否即刻修复.即刻种植可缩短治疗周期,最大限度地利用骨量植入种植体以减少骨丧失,减少手术次数及患者不适,因而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但拔牙窝洞口软组织的缺乏,导致手术创口难以达到无张力的闭合,给后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性及美学效果的维持带来很大的挑战.本病例在种植二期的时候进行了软组织增量手术来提高稳定性和美观性,在术后1年多的过程中软组织和骨组织均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每位患者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牙冠外形以及颜色,前牙种植修复体常常存在不协调不自然的问题.完美的前牙种植修复需要结合软组织形态、牙冠外形以及牙冠颜色三方面的努力.只有针对每例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外形和颜色,才能赋予前牙种植长期稳定的美学效果.rn 方法:3例种植前牙修复病例,均通过丙烯酸塑料过渡义齿进行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取模转移种植体代型,模型上制作Wieland全瓷冠,完成粘结.最终修复体的外形以同名牙的外形特点以及牙列整体排列方式为参考标准进行个性化形态设计,以同名牙的牙体颜色以及个性化特征(白垩斑块、细小条纹等)为参考进行分区比色,从而使得每位种植患者都获得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rn 结果:经过3个月的软组织塑形,牙龈可以达到与邻牙协调匹配的稳定位置;个性化外形设计以及比色使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美学效果.rn 结论:通过适当的软组织塑形、对牙冠外形以及颜色细节重现这三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得前牙种植达到生物学及美学目的.
  • 摘要:患者,男性,57岁.上颌双侧中切牙桩冠治疗失败,拔出牙齿后24小时之后,经过:患者评估,进行曲面体层放射线片和CT等检查;植入2颗Straumann SLA(R)BL4.1mm×12mm种植体,同期行GBR,潜入式愈合,14天拆线;固定临时修复体修复,手术6个月之后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永久基台和临时冠修复.术前进行患者评估对于种植修复的成败举足轻重。评估有5个关键点:邻牙的位置、牙龈生物学类型、邻牙牙龈的形状、牙齿的形状和邻牙牙槽峭的位置等。三维影像检查对前牙美学区域的种植修复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生物学类型只与唇侧牙跟的退缩有关,而不影响近远中的牙间乳头和骨水平。所以只做了GBR来增加骨组织的量,使得上领双侧中切牙唇侧的软硬组织有2mm以上的厚度。修复完成后采用PESnk esthetic score评分系统评价软组织整体美学效果。种植体的最终修复效果在永久修复完成1年后可以达到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该病例从戴人永久修复基台到最近一次随访已有10个月,修复效果稳定。目前还在进一步的观察中。
  • 摘要:目的:探讨CBCT介导下的上颌前牙人工牙冠诱导的即刻种植美学修复的方法与效果.rn 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30颗种植牙),观察组采用前牙折断微创拔牙常规植入种植体,行GBR植骨术,冠修复时人工牙冠诱导牙龈乳头形成,比色仪进行比色,利用全瓷修复;对照组上颌前牙牙列缺损,常规植入种植体,通过牙龈成型器诱导牙龈形成,用比色板进行比色,也利用全瓷修复.rn 结果:根据临床满意度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9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牙龈诱导方法在临床均可使用,但在上颌前牙人工牙冠诱导的即刻种植美学修复,临床效果好,牙龈乳头诱导充分,与临牙协调,易于保持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全口牙列缺失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评价套筒冠、杆卡联合式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的效果.方法:对1例典型全口牙列缺失病例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提出设计方案,进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并分析修复效果,总结全口牙列缺失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经验.结果:全口牙列缺失病例经过种植套筒冠、杆卡联合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后,义齿固位力强,功能良好,美观舒适,长期使用稳定.结论:在全口牙列缺失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套筒冠、杆卡联合式覆盖义齿有利于种植覆盖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 摘要:目的: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同期咬合重建并种植修复的可行性.rn 方法:患者女性,生于1935年,要求固定修复.口内多颗牙齿缺失,多个不良修复体.前牙深覆(牙合),垂直距离降低,后牙修复空间不足.内外科医师排除患者系统性疾病风险.与患者充分沟通咬合重建及种植治疗的风险,获知情同意.遵循咬合重建、牙周生物学宽度、美学区种植治疗、软组织成形等基本原则和相应操作流程.基础治疗包括牙周、牙槽外科、牙体牙髓及早期修复等治疗.咬合重建治疗利用临时桥分次逐渐升高咬合垂直距离,CT检查关节情况.缺牙区植入SLA表面软组织水平植体(Straumann(R)),骨缺损区使用Bio-Oss(R)骨粉Bio-Gide(R)膜作引导骨再生.利用临时桥作软组织成形.植体相应基台、CEREC inLab CAD/CAM系统、氧化锆瓷块,制作种植体和自然牙支持的冠桥.T-Scan检查咬合情况.rn 结果:患者关节肌肉无任何不适,CT显示双侧关节髁状突位于关节窝正中,前后间隙均等.T-Scan诊断上下牙均匀接触、无咬合干扰.前牙美学区域牙龈基本充盈邻间隙,无"黑三角".患者对固定修复的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满意.修复后12个月时复诊,未发现并发症及明显骨吸收.rn 结论:老年患者需要咬合重建及种植美学修复时,医师遵循咬合重建、种植外科、牙周生物学宽度、美学区种植治疗、软组织成形等基本原则,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及美观.
  • 摘要:上前牙的疾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社交与心理,患者往往会有较强的即刻种植的愿望.该病例为20岁女性患者,因外伤10余年后致前牙外形欠佳,要求拔除种植修复.专科检查:上颌左侧中切牙与上颌右侧中切牙牙体不对称,上颌右侧中切牙牙冠长约12mm,牙冠近中略向腭侧扭转.上颌左侧中切牙牙冠长约10mm,略偏唇侧,远中略向颊侧扭转,牙冠切端高于上颌右侧中切牙切端约6mm,切缘无明显磨耗,牙体颈部颊侧牙体透明,呈粉红色;上颌左侧中切牙龈缘颜色略红,唇侧牙龈缘高于上颌右侧中切牙龈缘约4mm,腭侧牙龈缘低于上颌右侧中切牙龈缘约2mm.术前全景片显示上颌左侧中切牙切缘明显高于上颌右侧中切牙切缘,上颌左侧中切牙颈部阴影,根部牙周膜影像消失.入院诊断为:①上颌左侧中切牙错位;②上颌左侧中切牙牙内吸收;③上颌左侧中切牙牙根骨性粘连.完善术前准备后,上颌左侧中切牙拔出即刻种植,术中同时行引导骨再生(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手术,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临时修复体诱导牙龈成形,个性全瓷基台+全瓷冠修复.术后修复效果患者满意,修复后放射线片显示基台与冠边缘密合,种植体周围未见阴影及吸收.常规医嘱,并要求患者首次6个月,以后每年一次定期复查.术后6个月患者复诊,种植体稳固,软组织外形稳定.该病例提示:①对于部分骨质条件不佳的患者,良好的术前设计及操作依然能使即刻种植达到较为理想的骨结合及美学效果;②青春前期外伤不仅能引起牙髓腔内吸收及牙根骨性粘连,还有可能继发性地引起牙槽骨发育及牙萌出异常;③临时义齿能在一定范围内诱导种植体形成更好的牙龈外形.
  • 摘要:目的:牙龈塑形是临床上关闭"黑三角"的有效治疗手段,它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稳定,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是临床修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观察上颌前牙种植区在种植治疗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临时修复体(粘结桥、种植体支持的临时修复体)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干预和塑形,并利用个性化转移杆技术把理想的软组织外形和穿龈轮廓准确地转移到口腔技师手中,从而达到满意的种植修复软组织美学效果.rn 方法:对10例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术后1周行固定式临时粘结桥修复.当种植体达到骨结合后即开始制作由种植体支持的纵向螺丝固位型修复体,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挤压塑形.通过椅旁削减或添加光固化树脂调整临时修复体外形1~3次,使其达到类似天然牙的穿龈轮廓和外形.牙龈塑形完成后,应用个性化转移杆技术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精确转移到石膏模型上,制作最终修复体.rn 结论:通过椅旁多次调整临时修复体颈部形态可以引导和成形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使其具备良好的穿龈轮廓,个性化转移杆技术对精确转移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长期稳定.
  • 摘要:下颌重度萎缩患者传统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性较差,咀嚼功能不良,种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且创伤较小,费用不高.Locator种植覆盖义齿对双种植体平行度的要求较低,使用简便.选择下颌牙列缺失、上颌牙列缺损患者1例,患者牙槽骨重度萎缩,在下颌双侧双尖牙位置常规植入种植体(潜入式),种植术后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置换愈合帽.将Locator基台置于种植体上,加力至35Ncm.闭口式取印模.将Locator替代体放入印模帽,灌模.常规制作下颌总义齿,上颌可摘局部义齿.将Locator基底帽固定在下颌总义齿内,更换粉色阳性垫片.完成修复.义齿固位及咀嚼功能好.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之后每年复诊1次.患者对义齿的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和舒适性以及戴义齿后的面部形态、语言功能均较满意.1年复诊时发现下颌牙槽嵴继续吸收,以前牙区为重,义齿有轻度前后翘动.对义齿进行重衬.固位及咀嚼功能好.使用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在下颌无牙(牙合)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后遗症低,并发症低,复发概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牙列缺失患者人数越来越多,种植义齿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功能恢复.无牙(牙合)种植义齿修复分为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和种植固定修复.种植覆盖义齿在后期使用中常出现各种并发症,最常见的问题是覆盖义齿丧失固位力或附着体部件的折断,增加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和维修费用.无牙(牙合)种植固定修复分为种植体支持的单冠修复、联冠修复和固定桥修复.无牙(牙合)种植整体支架,传统的做法是金属铸造支架,为实现被动就位往往需要将支架切断消除应力后再焊接,这使得支架承担咀嚼力后容易折断.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CAD/CAM)的种植固定切削桥架的应用,使得无牙(牙合)种植整体固定桥架可以很容易实现被动就位,避免了螺丝松动、折断等并发症,同时解决了由于焊接桥架修复体易折断的问题.本病例为全口牙列缺失患者,患者上颌全口义齿固位和稳定良好,下颌固位较差,选择种植修复.由于对颌为全口义齿,下颌设计了带有悬臂的4颗种植体支持的CAD/CAM纯钛支架固定修复.患者对咀嚼功能的恢复和舒适度较满意,6个月后复诊,修复体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种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表明无牙(牙合)CAD/CAM纯钛支架固定修复,易实现被动就位,可以减少修复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
  • 摘要:目的:通过1例数字化种植模板引导下的不翻瓣种植即刻修复病例,探讨其临床设计和操作要点.材料与方法:选取1名因晚期牙周炎拔除上颌右侧第一磨牙到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的男性患者,术前利用数字化技术基于CBCT数据设计种植手术模板,并利用快速成型方法加工制作.利用该手术模板完成上颌不翻瓣种植手术共植入8颗Straumann(R)软组织水平植体,并同期行即刻螺丝固定的固定义齿修复,半年后完成最终固定修复体.rn 结果:CAD/CAM种植手术模板可更为精确地引导术者完成种植一期手术,手术时间短,微创切口出血量少,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术后肿胀疼痛;临时即刻修复体固位良好,且即刻负荷恢复口腔功能.6个月后除1颗上颌左侧中切牙位置种植体松动拔除外,其余7颗种植体均产生良好骨结合,最终修复体使用套筒冠与螺丝混合固位的金属烤瓷冠桥.rn 结论:利用CAD/CAM种植模板可更为精确地引导种植手术,较常规翻瓣手术创伤小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即刻种植即刻负荷减少患者种植后等待愈合期的缺牙时间,金沉积套筒冠与螺丝固位混合式设计使永久修复体既有良好的功能与美学,又便于拆卸修理.
  •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应用计算机导航的外科模板与PICK-UP技术为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即刻负荷修复的方法,评估CAD/CAM纯钛切削技术制作无牙(牙合)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的效果.rn 方法:首先进行上颌常规总义齿修复和下颌诊断模板制作;利用CBCT数据和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 lithography)技术制作下颔三维物理模型;在下颌三维物理模型上放入下颌总义齿,根据CBCT三维数据确定种植位点,制作种植外科定位导向模板;对种植外科定位导向模板在口内试戴,并固定,采用不翻瓣技术进行种植外科操作引导种植体的植入,然后在种植体上方安装临时修复基台,在口外对种植外科定位导向模板进行适当休整后,在口内进行试戴,应用PICK-UP技术在口内进行树脂重衬,休整,完成种植体支持的临时修复体并螺丝固定.3个月后,CAD/CAM技术制作纯钛切削支架完成无牙(牙合)种植修复体上部结构支架并烤塑,患者戴入种植体支持的金属树脂复合桥.rn 结果: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红肿,种植修复体咀嚼功能良好,1年后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无明显变化.rn 结论:数字化导航外科模板,PICK-UP即刻负荷技术和纯钛切削的金属树脂复合桥可成功应用于该下颌无牙(牙合)患者,近期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采用种植外科导板,提高种植手术的精确性.方法:通过1例外科导板引导下的无翻瓣手术在种植牙中的应用,实现了以修复体为指导的种植牙技术.结果:种植体的植入位置确保了修复体获得最佳的功能和美观.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制作种植外科导板,确保了种植体植入的安全性,获得理想的植入位置和方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