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

根尖周炎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4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9440篇;相关期刊466种,包括广东牙病防治、口腔医学、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5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福州第二届口腔医学学术交流会、2015第二届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微生态学学术交流会暨微生态产业研讨会(北京)等;根尖周炎的相关文献由2821位作者贡献,包括牛卫东、于金华、俞未一等。

根尖周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5 占比:5.32%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9440 占比:94.66%

总计:31101篇

根尖周炎—发文趋势图

根尖周炎

-研究学者

  • 牛卫东
  • 于金华
  • 俞未一
  • 张燕
  • 董明
  • 刘卫红
  • 朱庆萍
  • 张胜辉
  • 彭彬
  • 李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佳佳; 刘杰; 王敏
    • 摘要: 背景:根尖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针对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模型建立方法尚不统一。目的:建立具核梭杆菌诱导的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模型。方法:25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和1,3,5,7 d实验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处理,实验组小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在根管内导入具核梭杆菌菌液,暂封膏封闭牙冠部,分别在术后1,3,5,7 d时收取下颌骨样本,对照组在0 d时收集下颌骨样本。Micro-CT检测根尖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根尖区组织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根尖区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术后3 d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牙周膜间隙开始增宽,7 d时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根尖区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根尖区骨体积分数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根尖区观察到明显的炎细胞浸润,之后浸润范围逐渐扩大;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5,7 d根尖区破骨细胞数量持续增加;④结果表明,在根管内导入具核梭杆菌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模型,可用于进一步探究根尖周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手段。
    • 刘杰; 王敏
    • 摘要: 背景:程序性细胞坏死与诸多炎症疾病相关,但其与口腔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少,与根尖周炎相关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探究小鼠根尖周炎疾病中程序性细胞坏死通路的变化.方法:将30只12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麻醉下行下颌双侧第1磨牙开髓术,向其髓腔定植浓缩具核梭杆菌液体后用暂封膏封洞,建立根尖周炎小鼠模型;对照组仅行麻醉操作.7d后取小鼠下颌骨,行Micro-CT分析骨质吸收;qPCR检测RIP3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关键分子RIP3和pMLKL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WCHSIRB-D-2020-423.结果 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根尖周骨吸收较多,主要相关指标根尖周骨体积分数和骨质密度显著降低(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颌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及程序性细胞坏死通路中的RIP3和pMLKL蛋白的表达升高(均P<0.01);③结果表明,根尖周炎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程序性细胞坏死的激活有关.
    • 王佳佳; 刘杰; 王敏
    • 摘要: 背景:根尖周炎是常见的口腔炎症性疾病,针对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模型建立方法尚不统一.目的:建立具核梭杆菌诱导的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模型.方法:25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和1,3,5,7 d实验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处理,实验组小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在根管内导入具核梭杆菌菌液,暂封膏封闭牙冠部,分别在术后1,3,5,7 d时收取下颌骨样本,对照组在0 d时收集下颌骨样本.Micro-CT检测根尖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根尖区组织变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根尖区破骨细胞的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术后3 d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牙周膜间隙开始增宽,7 d时出现明显的牙槽骨吸收;根尖区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 d根尖区骨体积分数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根尖区观察到明显的炎细胞浸润,之后浸润范围逐渐扩大;③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5,7 d根尖区破骨细胞数量持续增加;④结果表明,在根管内导入具核梭杆菌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小鼠实验性根尖周炎模型,可用于进一步探究根尖周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手段.
    • 郑立娟; 李浩然; 刘健伟
    • 摘要: 目的:检测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根尖周炎模型病灶中的作用及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中Cyr61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32只SD大鼠牙齿根尖周炎模型,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观察组(8只)和辛伐他汀用药组(16只),分期处死后,通过Micro-CT扫描和HE染色法观察病灶情况;用辛伐他汀处理HMSC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Wnt、β-catenin和Cyr6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根尖周炎模型建立成功;辛伐他汀用药明显减小大鼠根尖病灶体积;经辛伐他汀处理的HMSCs ALP、Wnt、β-catenin和Cyr61蛋白的表达均增高。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Wnt信号通路增加Cyr61的表达并促进成骨。
    • 严飞; 姚宁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形态的年轻前磨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儿童口腔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颗被诊断为根尖周炎的年轻前磨牙,按照牙根的根管发育形态分为3组。Ⅰ组根管壁内聚状22颗,Ⅱ组根端管壁平行状26颗,Ⅲ组根端管壁喇叭口状17颗,分别用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比较术后根尖封闭形成所需的时间、牙根继续发育的类型、成功率、牙根长度以及根管壁的增厚情况。结果Ⅰ组根尖诱导完成需要(10.59±5.02)个月,Ⅱ组需(15.58±5.50)个月,Ⅲ组需(18.80±4.42)个月,Ⅰ、Ⅲ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管壁呈内聚状的年轻前磨牙根尖诱导成形术后的成功率高,疗效较佳;根尖诱导成形术对根端管壁平行状的年轻前磨牙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根端管壁呈喇叭口状的年轻前磨牙疗效较差,治疗成功率低,建议选择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法。
    • 陈星羽; 薛雅琴; 张宁
    • 摘要: 目的:探究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就诊的88例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44例。对照组使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填充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完成后1周的疼痛情况(VAS评分)、牙槽骨骨密度、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7.73%(P>0.05);两组的填充效果良好率均为100.0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治疗完成后1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CRP、IL-2、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根尖周炎患者,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和多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所获得的疗效及填充效果十分接近,改善牙槽骨骨密度的能力类似,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组织损伤程度以及术后短期疼痛感。
    • 黄美
    • 摘要: 目的研究根管填充环氧树脂类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4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采取氧化锌碘仿糊剂联合牙胶尖填充治疗,研究组58例患者采取环氧树脂类糊剂联合牙胶尖根管填充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静息及咬合VAS疼痛模拟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L-4水平为(67.42±11.33)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19±10.7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36,P<0.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6及hs-CRP水平分别为(3.86±1.07)μg/L、(1.37±0.21)ng/L及(1.32±0.29)mg/L,均低于对照组的(5.22±1.23)μg/L、(1.65±0.23)ng/L及(1.87±0.31)m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3、6.847、9.867,P<0.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静息及咬合VAS评分分别为(1.43±0.43)分、(1.94±0.75)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2.76±0.86)分、(3.4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34、10.076,P<0.001)。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0%,较对照组的79.31%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0,P<0.05)。结论根管填充环氧树脂类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更好,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减少静息与咬合时的疼痛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金伟明; 杜奥博; 徐婷
    • 摘要: 目的观察一次与多次根管疗法对慢性根尖周炎(CAP)患者疼痛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10例CAP患者,按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多次根管填充疗法,观察组行一次根管填充疗法,记录两组治疗用时、复诊次数、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分级、疼痛发生率及疗效,随访2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根尖周指数(PAI)。结果观察组治疗用时、复诊次数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前一次复诊结果相比,两组PAI评分均减小(均P<0.05)。结论一次根管疗法可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和复诊次数,减轻患者疼痛,且疗效及远期预后较好。
    • 曹莉; 林笛; 方梦霞
    • 摘要: 根管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根尖周病、牙髓病等常用方式,通过根管治疗术去除感染组织、充填根管,并使用填充材料封闭冠部以有效改善患者牙病症状,保留自体牙齿,改善患牙咀嚼功能。但根管治疗术持续时间较长且需进行多次口腔利器、钝器的打磨操作,使得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预后质量[1]。细节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其可针对小儿活泼好动、喜好新奇的特点而展开细节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儿遵医性.
    • 何琳霞; 谢观娣; 尹佐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根尖刮治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根尖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赣州市立医院根尖周炎患者124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根尖刮治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牙周状况、牙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肿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周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GBI)及牙周附着水平(CA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周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牙龈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IL-17、TNF-α及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周肿痛程度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4周Ⅰ度病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Ⅱ、Ⅲ度病例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尖刮治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用于根尖周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牙周状况,能降低牙龈沟液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患者肿痛,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