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醇酰胺
烷醇酰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34012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精细石油化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三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第六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年会、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等;烷醇酰胺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葛赞、史立文、葛际江等。
烷醇酰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4012篇
占比:99.92%
总计:134122篇
烷醇酰胺
-研究学者
- 葛赞
- 史立文
- 葛际江
- 吴红平
- 华文高
- 孙一凡
- 崔秀兰
- 康万利
- 张贵才
- 王培义
- 陈玉萍
- 吉姆·D·厄尔斯
- 宁红梅
- 张书
- 斯蒂芬·德尔卡戴雷
- 方云
- 方银军
- 杨秀全
- 汪多仁
- 汪少平
- 牛瑞霞
- 田秀娟
- 白亮
- 胡学一
- 贾森·J·鲁特斯
- 赵小红
- 黄亚茹
- 龚旌
- A·卡德克霍达彦
- A·皮奇里利
- C·伊尔勒
- E·吕曼
- F·斯马德
- J·E·赖利
- J·L·戈姆利
- J·刘
- J·波龙卡
- J·维卡德
- L·R·米索
- M·克鲁尔
- N·皮卡尔迪
- P·姆西卡
- R·格尔茨曼
- R·罗舒
- R·莫施霍伊泽
- S·L·詹森
- W·J·科卢奇
- Y·T·A·梁
- 乐振春
- 于克勇
-
-
张春兰;
陈淑芬;
杨兴锴;
孟石
-
-
摘要:
用自制的SLTH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生活污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的生物柴油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烷醇酰胺,最佳的合成条件是胺酯比为1.6:1、反应温度100°C、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的量是0.8%和真空度为0.08MPa,在此条件下,烷醇酰胺的产率为95.2%。通过对合成的烷醇酰胺的性能测定,合成的烷醇酰胺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分散乳化性和增黏性,但起泡性和稳泡性较差。
-
-
张春兰;
陈淑芬;
杨兴锴;
孟石
-
-
摘要:
用自制的SLTH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生活污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的生物柴油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烷醇酰胺,最佳的合成条件是胺酯比为1.6:1、反应温度100°C、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的量是0.8%和真空度为0.08MPa,在此条件下,烷醇酰胺的产率为95.2%.通过对合成的烷醇酰胺的性能测定,合成的烷醇酰胺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分散乳化性和增黏性,但起泡性和稳泡性较差.
-
-
戴晨儀;
郑延成;
李春云;
程哲;
兰乐芳;
唐善法
-
-
摘要:
采用吊片法测定了十六醇醚(EO3)丙烷磺酸钠(AEO3S)与月桂酸烷醇酰胺(LDA)及其不同混合比时溶液的表面张力,确定了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以及对应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采用正规溶液理论对复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测试了复配体系与魏岗原油的界面张力,得到了表面活性剂驱油剂的优化组成,确定了聚合物存在下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醇醚磺酸盐AEO3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盐水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m(AEO3S):m(LDA)=2:3~4:1范围内混合体系的CMC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CMC低,相互作用参数(βm)为负值,表明两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具有形成混合胶束的协同作用,而且AEO3S更易于形成混合胶束;AEO3S/LDA复配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可以达到10-2 mN/m数量级,含有40% ~50%AEO3S的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可以降到0.003~0.006 mN/m,正好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程度是一致的.在0.12%HPAM存在下,0.2% ~0.4% 复配表面活性剂体系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可用作石蜡基原油的驱油用剂.
-
-
-
潘逸平;
葛际江
-
-
摘要:
为降低无碱二元复合驱的油水界面张力,同时保持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针对胜利ST油田的地层条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油酸酰胺羧基甜菜碱(OAB)、烷醇酰胺(WCXA)对疏水缔合聚合物(AP)溶液的黏度及其与胜利油田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评价了复合表面活性剂与AP组成的二元驱油体系的驱油性能。结果表明,单一的WCXA或OAB与AP组成的二元体系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达不到超低值。WCXA与OAB复配可产生协同效应,增加WCXA的比例可以提高体系的黏度保留率,而增加OAB的比例有利于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当WCXA与OAB复配质量比为3∶1、复合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1%~0.4%、AP加量为0.15%~0.25%时,油水界面张力值可在2 h内降至10^-3m N/m数量级,且体系黏度保留率为102%~111%。配方为0.25%AP、0.4%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复合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6%,驱油效果良好。
-
-
王友启
-
-
摘要:
针对常规表面活性剂用于高钙镁油藏普遍存在驱油效果不理想、稳定性差和成本较高等问题,合成了系列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评价了其表面活性,考察了温度、矿化度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等对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钠(AES)复配体系驱油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的烷醇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合成的十二酸二乙醇酰胺与AES质量比为4∶1的复配体系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3 μN/m,且该复配体系在高矿化度、高钙镁离子质量浓度和高温下依然具有较好的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能.研究表明,十二酸二乙醇酰胺在提高高钙镁油藏的驱油效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胡学一;
谭杰;
方云;
李俊国;
孙洋;
李华山
-
-
摘要:
将本实验室合成的棕榈仁油酸-N-甲基单乙醇酰胺(PNMEA)与市售棕榈仁油酸二乙醇酰胺(PDEA)及棕榈仁油酸单乙醇酰胺(PMEA)进行增稠/稳泡性的比较研究.比较了PNMEA、PDEA和PMEA影响醇醚硫酸钠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模拟沐浴露配方的流型、触变性、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等.研究结果表明:PNMEA自身的表观黏度较低且黏度温敏性较小;用PNMEA、PDEA和PMEA增稠的3种模拟沐浴露均为假塑型非牛顿流体,触变性较弱,在中低角频率和高角频率时分别表现出黏性流体和弹性流体特征,且起泡和稳泡性能相当;PNMEA的增稠效果优于PDEA而与PMEA相当,同时被增稠体系的黏度温敏性比PMEA小,因此PNMEA的增稠性能总体最优秀.综合安全性、增稠性和稳泡性评价结果,PNMEA具有替代PDEA和PMEA成为烷醇酰胺类增稠/稳泡剂主要品种的优势.
-
-
应旭辉;
张育乐;
鲁梦霞;
徐棋萍;
金宏;
刘雳
-
-
摘要:
目的:对市售非聚氯乙烯(non-PVC)多层共挤袋装5%葡萄糖注射液浸出物进行检测,研究烷醇酰胺类浸出物的迁移情况.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葡萄糖注射液包装材料中烷醇酰胺类浸出物,并测定烷醇酰胺类浸出物在葡萄糖溶液和包装材料中的含量,对烷醇酰胺类浸出物的迁移率进行考察.结果:从6个厂家共12批葡萄糖注射液中初步鉴定出10个主要的烷醇酰胺类浸出物,不同厂家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间烷醇酰胺类浸出物总含量差异较大,在1.1 ~41.1 μg·mL-1之间,烷醇酰胺类浸出物迁移率大多在90%以上.结论:目前非PVC多层共挤袋装葡萄糖注射液包装材料烷醇酰胺类浸出物总含量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用药安全风险,应对葡萄糖注射液及其包装材料质量予以高度关注.
-
-
王进文
-
-
摘要:
为了研究烷醇酰胺(ALK)用作炭黑填充氯丁橡胶(CR)胶料的新型促进剂和硫化剂的可行性,将ALK的功能与CR传统促进剂和硫化剂亚乙基硫脲(ETU)及氧化镁与氧化锌进行了对比.ALK以1.0、2.0、3.0、4.0份的用量加入炭黑填充CR胶料中.研究发现,在替代ETU时,随ALK用量增大,炭黑填充的含氧化镁和氧化锌CR胶料的焦烧时间和硫化时间缩短.ALK用量在3份以下时,硫化胶的转矩差值增大,拉伸强度和硬度上升.用量超过3份后这些性能下降.还发现,ALK可以硫化炭黑填充CR胶料.不含ETU、氧化镁和氧化锌而含3份ALK的CR胶料的拉伸强度高于由ETU、氧化镁及氧化镁硫化的对比胶料.因此,ALK可以用作炭黑填充氯丁橡胶的促进剂和硫化剂.
-
-
-
Zheng chao;
郑超
- 《第九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给出了一种采用薄层色谱测定烷醇酰胺含量的方法,该法以硅胶G-羟甲基纤维素钠盐为吸附剂,氯仿-甲醇混合液为展开剂,层析展开后烷醇酰胺与其它组分完全分离,薄层色谱定量.实验表明,方法回收率为90.7%~98.3%,相对标准偏差RSD%(n=6)<3%.该法具有样品量少、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
-
-
-
冯西宁;
管宇
- 《亨斯迈2007全国纺织品特种整理论坛》
| 2007年
-
摘要:
将合成的烷醇酰胺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考察了其对免烫整理后棉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脂整理中加入一定量的烷醇酰胺,基本不影响整理织物的免烫整理效果;整理品的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可分别提高13.5%和10.5%,且烷醇酰胺的加入将缓解免烫整理引起的棉织物白度的降低.
-
-
王帅;
郭勇
- 《中国石油第六届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分析比较了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甜菜碱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数值,考察了环境因素(矿化度、钙镁离子浓度、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在此基础上,以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形成的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油砂为吸附介质,考察了该体系的色谱分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C、质量浓度为0.4%、溶液体积(mL)和油砂质量(g)比为3∶1的条件下,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的静态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mg/g和6.9mg/g,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0mg/g和10.3mg/g.甜菜碱吸附量较大,在实验条件下,几乎吸附完全.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的动态吸附量分别为2.1mg/g和14.1mg/g,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复配体系的吸附量相对于单一体系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降低3.2%和32.4%.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复配体系存在色谱分离现象,同时存在色谱重叠现象.以色谱分离度为评价指标,建立该体系的色谱分离模型,并以此为标准对石油磺酸盐和烷醇酰胺之间是否发生色谱分离以及色谱分离程度进行了评价.
-
-
WANG Shuai;
王帅;
WANG Xusheng;
王旭生;
GUO Yong;
郭勇;
LIU Xia;
刘霞
- 《第三届五省(市、区)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考察了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甜菜碱3种不同类型驱油剂的静态、动态吸附规律,并以石油磺酸盐、烷醇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形成的复配体系为研究对象,油砂为色谱分离介质,考察了环境因素,包括矿化度、钙镁离子浓度、温度、进样量、油砂质量等,对该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吸附量最小,烷醇酰胺次之,而甜菜碱吸附量较高;石油磺酸盐和疏水缔合聚合物之间不存在色谱分离,环境因素对其没有影响,而烷醇酰胺和石油磺酸盐或疏水缔合聚合物之间存在色谱分离现象,影响色谱分离的主要因素是油砂量和温度,矿化度、钙镁离子浓度和进样量对色谱分离均无影响.
-
-
-
唐军;
贾殿赠
- 《2004中国绿色高新精细化工论坛》
| 2004年
-
摘要:
本文以石油环烷酸为原料制备出石油环烷酸烷醇酰胺类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石油环烷酸二乙醇酰胺合成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00°C,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3%,n(石油环烷酸甲酯):n(二乙醇胺)=1:1.1.通过红外光谱和界面张力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复配溶液中,w(石油环烷酸烷醇酰胺)=0.3%时,就能与克拉玛依七东一区原油形成10.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
-
-
王培义;
赵小红
-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100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四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
| 2007年
-
摘要:
采用罗氏泡沫法,研究了pH、温度、硬水度、溶液浓度、产品纯度等对月桂酰胺醚羧酸盐(LAEC)泡沫性能的影响,并与月桂酸钠和醇醚羧酸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AEC在微酸性到中性条件下具有更好的泡沫性能;在pH=6,p(CaO)=150mg.L-1,45°C时发泡性最好,达214.33mm,有一定的抗硬水能力;月桂酸单乙醇酰胺(LAMA)和LAEC有协同增效作用,在m(LAMA)∶m(LAEC)=2∶8左右增效作用显著;LAEC较月桂酸钠有更好的泡沫性能,但较AEC3Na稍差,属高泡型表面活性剂。
-
-
-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2-09
-
摘要:
一种酰胺化合物、一种抗蚀剂脱除剂、一种抗蚀剂脱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为N链烷醇烷氧基烷酰胺,它通过链烷醇胺与烷基烷氧基链烷酸酯反应来制备。所述的抗蚀剂脱除剂含有N链烷醇烷氧基烷酰胺。所述的抗蚀剂脱除组合物含有链烷醇胺与烷基烷氧基链烷酸酯的混合物或浸蚀抑制剂与N链烷醇烷氧基烷酰胺的混合物。该组合物还可含有极性材料。该抗蚀剂脱除剂和组合物对从基材上脱除抗蚀剂和聚合物有极好的能力,而又不浸蚀抗蚀剂下面的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