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丝
烟丝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78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2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316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中国防伪报道、科技创新导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上海市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等;烟丝的相关文献由727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斌、王兵、孙觅等。
烟丝
-研究学者
- 李斌
- 王兵
- 孙觅
- 张伟
- 戴亚
- 李超
- 黄玉川
- 邹泉
- 冯广林
- 赵云川
- 李春光
- 陈冉
- 堵劲松
- 李新
- 江威
- 刘朝贤
- 廖和滨
- 乔晓辉
- 凌琳
- 朱文魁
- 赵剑
- 丁美宙
- 易斌
- 邓国栋
- 何邦华
- 宋伟民
- 谢亮华
- 唐军
- 熊安言
- 胡宏俊
- 赵娟
- 刘泽
- 张玉海
- 谭国治
- 马娟
- 刘斌
- 吴键
- 鲁端峰
- 储国海
- 江琳
- 刘勇
- 王乐
- 江家森
- 周国俊
- 练孔辉
- 蒋健
- 崔宇翔
- 张华
- 张辉
- 张龙
-
-
韩路;
楚文娟;
胡少东;
赵志伟;
杨靖;
田海英
-
-
摘要:
目的:研究7种葡萄糖苷添加到卷烟纸上裂解产生的糖苷配基在主流和侧流烟气中的转移规律。方法:将5-甲基糠醇葡萄糖苷、薄荷醇葡萄糖苷、大茴香醇葡萄糖苷、叶醇葡萄糖苷、苯乙醇葡萄糖苷、乙基香兰素葡萄糖苷和香兰素葡萄糖苷7种单体香料按烟丝重量的0.01%分别涂抹到卷烟纸表面和注射到卷烟中,测定两种加香方式下其裂解的糖苷配基在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的裂解转移率,在此基础上分别以0.001%,0.010%,0.050%的添加量涂抹到卷烟纸上,测定7种糖苷配基在主、侧流烟气中的转移率。结果:烟丝加香方式下7种糖苷配基在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高于卷烟纸加香方式,而侧流烟气中的转移率与之相反;糖苷配基在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中转移率最高的为5-甲基糠醇,最低的为薄荷醇,其他依次为叶醇、大茴香醇、苯乙醇、乙基香兰素和香兰素;0.001%添加量条件下,7种糖苷配基在主流、侧流烟气中的转移率分别为0.27%~1.24%,0.42%~1.71%,0.010%添加量下分别为0.38%~1.87%,0.54%~2.52%,0.050%添加量下分别为0.31%~1.56%,0.47%~2.19%。结论:3个添加量下,7种糖苷配基在侧流烟气中的转移率均高于主流烟气中的;糖苷配基在主流和侧流烟气中均表现出随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
王孝峰;
郭东锋;
张晓宇;
曹芸;
周顺;
张亚平;
张朝;
张超;
李延岩;
金宇
-
-
摘要:
为揭示卷烟燃烧包灰与烟丝化学成分的关系,利用卷烟包灰检测仪测定了84种卷烟样品在ISO抽吸条件下的灰色值、裂口率、缩灰率、炭线宽度、炭线整齐度和燃烧速率,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卷烟包灰指标和燃烧速率与烟丝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钾元素质量分数(α_(K))、钾氯元素质量比(m_(K)/m_(Cl))、钾硫元素质量比(m_(K)/m_(S))和钾元素与硫氯元素和的质量比[m_(K)/(m_(Cl)+m_(S))]与裂口率、缩灰率、炭线宽度均显著负相关,与燃烧速率均显著正相关(m_(K)/m_(Cl)除外);烟碱质量分数(α_(烟碱))和硫元素质量分数(α_(S))与灰色值显著负相关,与裂口率、缩灰率和炭线整齐度显著正相关。②卷烟包灰性能随α_(烟碱)和糖碱比增加而降低,随m_(K)/m_(Cl)、m_(K)/m_(S)或m_(K)/(m_(Cl)+m_(S))的增加而提升。
-
-
廖和滨;
林天勤;
韩梅梅;
江家森;
李晓刚;
张峰;
邹冠驰;
肖雄;
姜建煜;
张伟;
段志和;
李志雄
-
-
摘要:
为解决传统"三段式"加香滚筒香料吸收率低等问题,采用数值仿真模拟技术,利用EDEM软件对加香滚筒内烟丝颗粒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分别考察了导料板数量、混合段导料板高度和阻流段导料板轴向角度3个特征参数对滚筒内烟丝颗粒数量及停留时间的影响,并优化了烟丝抛撒路径;基于优化结果设计了"五段式"加香滚筒,并采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引入的目标致香化合物薄荷醇和香茅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五段式"滚筒与"三段式"滚筒相比,薄荷醇吸收率增幅22.56%,香茅醇吸收率增幅76.67%;改进前后各致香化合物的变异系数均在工艺质量要求的15%以内;(2)感官评价结果显示烟支嗅香浓郁,香气量充足,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该技术可为提升加香均匀性和香料吸收率提供支持。
-
-
钱刚
-
-
摘要:
专利名称:一种可应用于低温卷烟的多微孔化烟丝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810377584.2公开号:CN108618188B申请日:2018.04.25公开日:2021.01.01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低温卷烟的多微孔化烟丝的制备方法,其将传统卷烟烟叶采用切丝机切成烟丝,经过活化水生物活化,再经过真空冷冻干燥、膨化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微孔化的烟丝。
-
-
陈建中;
李耀光;
孙觅;
孙意佳;
王玉;
殷鸿飞;
袁要红;
郭亚东;
刘穗君;
景延秋
-
-
摘要:
为深入了解气流烘丝(RCC)参数对烟草香味物质棕色化反应产物的影响,探究其对烟草烟叶品质的影响,选取制叶丝工序的RCC出口物料含水率、RCC水温、循环风机频率、回风蒸汽流量四个工艺参数,研究不同烘丝工艺对烟草香味物质棕色化反应产物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流烘丝参数的改变影响了香味物质的含量,回风蒸汽流量、RCC水温、气流干燥循环风机频率以及RCC物料出口含水率都呈现显著影响的效果,且不同烘丝工艺之间的互作效应也对香味物质棕色化反应产物有影响,因此,气流烘丝参数的改进对提高烟丝化学成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加工生产中可根据所需化学指标的含量设定合适的气流烘丝参数。
-
-
王阳;
黄亚宇;
周永长
-
-
摘要:
由于无法直接观测滚筒烘丝中烟丝运动状态,因此使用EnSight方法将热风气体与烟丝颗粒进行可视化分析,对热风气体进行计算,得到进入滚筒的热风气体温度、速度、轨迹的运动规律,并与Fluent分析作对比,获得在热风作用下滚筒中运动的烟丝粒子运动轨迹和受热分析。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正确捕捉了热风作用下烟丝粒子在滚筒中的运动状态。
-
-
刘穗君;
李春光;
赵万莹;
牛瀚晖;
王玉;
李京鑫;
袁要红;
郭亚东;
陈建中;
景延秋
-
-
摘要:
为研究气流烘丝(RCC)参数对烟丝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了均匀设计法,对RCC出口物料含水率、RCC水温、循环风机频率、回风蒸汽流量四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增加出口物料含水率和循环风机频率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烟丝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提高卷烟的吃味和香气质量。
-
-
牛丽娜;
阎瑾
-
-
摘要:
通过分析大量烘丝生产数据域控制参数,构建烘丝出口水分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烘丝出口水分自动预测。烘丝出口水分预测模型可提前预测烘丝出口水分,将工艺标准与预测结果相比,并结合预警规则及时发出超标预警信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对烘丝出口水分预测与管控调整展开了研究。
-
-
何文婕;
李春光;
纪晓楠;
赵振伟;
宋伟民;
许玉江;
姚光明;
张玉海;
魏甲欣;
裴勇;
俎萌萌;
刘志辉;
孙觅
-
-
摘要:
为确定合适的异地供丝装箱密度,测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配方烟丝及其组分的堆积密度和沉积密度,并对比跟踪了不同装箱密度条件下烟丝质量和卷制质量变化。结果表明:①在装箱烟丝密度小于振实沉积密度时,对异地供丝的配方烟丝填充值和弹性影响较小。②随着装箱密度的增加,配送前后烟丝的含水率变化值整体呈减小趋势,填充值变化值整体呈增大趋势,整丝率和碎丝率变化值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卷烟的烟支端部落丝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含末率整体呈增加趋势,感官质量一致性有所提升。③烟丝在配送过程会产生下陷,质量指标和消耗变化较大的拐点多在振实沉积密度处,为统筹异地供丝质量和成本,装箱密度不宜超过烟丝振实沉积密度。
-
-
凌霄云
-
-
摘要:
1958年以后,由于政策失误和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损失,也影响以烟叶为原料的卷烟工业生产。为适应市场需要,不得不采用荷叶、黄豆叶、苹果叶等为辅料,以及将烟杆炮制切成烟丝,通过工艺处理,掺和到丙、丁级卷烟中使用。销售实行定量和限购的办法,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为克服困难,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
FAN Shengxing;
范胜兴
- 《中国烟草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为准确了解烟丝含水率测量系统现状,采用假设检验法、均值—极差法对两种常用的含水率测量系统进行了准确度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以烘箱法为参考,红外含水率测量系统整体偏倚值=-0.0093,对应P值<0.05,偏倚不明显.烘箱、红外含水率测量系统的研究公差比(%P/T)、研究变异比(%R&R)均在10%~30%范围,测量系统能力满足对烟丝含水率质量判定和生产过程改进分析的要求.
-
-
- 《上海市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利用动态顶空技术测定薄板烘丝与气流干燥两种不同烘丝方式后烟丝挥发性与半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并进行对比,测得六类化学成分共计51种.结果显示不饱和脂肪酸降解产物、萜烯类降解产物焦糖化反应产物与梅拉德反应产物等四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受化合物本身沸点影响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总体上,沸点较底的化学成分在薄板烘丝过程中受挥发性作用影响为主,其含量低于气流干燥样品;沸点较高的化学成分在薄板烘丝过程中以各类化学反应影响为主,其含量高于气流干燥样品.
-
-
-
丁乃红;
张鑫;
张超;
袁竹林
- 《中国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滚筒烘丝机是烟丝加工过程的重要设备.烟丝在滚简烘丝机内主要经历加热去湿过程,不同的加热与脱水方式及速率,直接影响卷烟的感观质量.为充分挖掘该加工环节对提高烟丝品质的潜力,获得不同操作条件下烟丝温度、湿度变化的详细信息,进而探讨不问烟丝的最佳工艺条件,本文基于传热传质等理论,初步建立了烘丝机内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编程求解,分析了烟丝与热气流在进入烘丝机后的温湿度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逆流式滚筒烘丝机,在滚筒Ⅰ、Ⅱ段壁温相同条件下,烟丝在滚筒后半程的脱水显著高于前半程;烟丝温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烟丝和气流流经滚筒后所含热量均为增加,气流中所含热量大部分为烟丝中水分气化所带入的潜热,该部分占98%.
-
-
-
-
黄治;
何蓉;
谭奇忠;
丁康钟;
刘华;
周苗苗;
齐延鹏;
李飞宇
- 《2010年中国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烟草工艺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抽取贮丝、料斗、烟枪的烟丝及对应的烟支为1组样品,通过测试随机抽取的22组样品的物理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料烟丝结构及水分等指标与卷接过程中烟支质量的稳定性有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且烟丝各结构指标对烟支质量指标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跑条丝中2.50-3.35 mm、大于3.35 mm烟丝的含量及烟丝水分明显影响着烟支的质量、吸阻、含末率等指标;烟丝从贮丝到烟枪的过程,其结构变化具有较强的传递性,一个指标会对下一环节的多个指标造成显著影响。
-
-
-
孙海峰;
吕乔;
陈嘉彬;
谢涛
- 《中国烟草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建立了卷烟烟气、烟丝、滤嘴以及添加剂中7种凉味剂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用含有苯甲酸正丙酯的无水乙醇萃取,萃取液经HP-Innowax毛细柱(300×0.25m×0.25μm)分离,质谱EI源、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实验结果显示,7种凉味剂分离良好,在1~2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定量限低,重复性(RSD,n=6)为2.64%~4.51%,加标回收率为87.2%~106.5%.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分析时间短,可为含有多种凉味剂的卷烟、添加剂的质量控制及未知凉味剂组分分析提供科学数据.
-
-
徐合磊;
戴永生
- 《云南省烟草学会工业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对烟丝吸湿解湿性能进行了研究,对烟草吸湿解湿过程中的数据利用数学软件origin7.5处理分析,最终得到表征烟草吸湿、解湿速率的特征参数.依照扩散理论中的fick方程推出烟丝的含水率与时间的回归方程模型:W=A1+A2e-kt,并利用该模型得出烟丝含水率与时间的速率方程,导出速率方程:|-v|=1/t-t0|t∫t0-A2ke-kt|,依据速率方程求得不同烟丝吸湿、解湿的平均速率.进而利用平均速率数值比较不同烟丝的吸湿、解湿速率的大小.进而建立了评价烟丝吸湿、解湿速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