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滑塌

滑塌

滑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7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沉积学报、地球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4年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第五次地质灾害防治学术大会等;滑塌的相关文献由662位作者贡献,包括梁金强、余流、季忠原等。

滑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8 占比:81.2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1.52%

专利文献>

论文:57 占比:17.27%

总计:330篇

滑塌—发文趋势图

滑塌

-研究学者

  • 梁金强
  • 余流
  • 季忠原
  • 常周梅
  • 张云富
  • 张存勇
  • 张立新
  • 方杰
  • 杨旭亮
  • 柴艳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庚; 王志强; 朱喆
    • 摘要: 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分辨率0.068 m)和DEM(分辨率0.34 m)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对崩塌、滑塌、滑坡、脱落和陷穴等失稳体进行识别,通过统计学、敏感系数方法,利用识别失稳体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失稳体空间分布状况,定量研究不同类型失稳体的影响因子敏感程度,揭示不同类型失稳体的主控因子,进一步阐明流域坡体失稳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利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失稳体,主要是以小规模和浅层的脱落、崩塌和滑塌为主,三者面积合计为0.417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4%。(2)评价因子内部中,土壤母质的红黏土、土地利用的天然灌木林地和草地、地貌部位的沟坡、坡度>35°、地形起伏度为0.74~3.34 m是坡体失稳发生的高敏感区域,也是崩塌、滑塌、脱落和陷穴发育共有的敏感区域。(3)影响坡体稳定性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和坡向。崩塌、滑塌和脱落的主控因子与整体坡体稳定性的主控因子相同,但因子内部权重存在差异。崩塌与整体坡体稳定性影响因子顺序分布一致。滑塌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土地利用>坡向>地貌部位。脱落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土地利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地貌部位。滑坡的主控因子为坡度和地形起伏度。陷穴的主控因子权重由大到小为土壤母质>地形起伏度>坡度>坡向。
    • 宋春杰
    • 摘要: 以某公路工程项目实例为依托,对该公路边坡滑塌处理中格宾挡土墙的应用展开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格宾挡土墙处理边坡滑塌问题时,要做好材料检验、施工机械选配、技术交底以及测量放样等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作业人员要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确保格宾挡土墙的质量,使其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 俞伟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以丘陵为主的福建地区土地资源有限,滑塌的高边坡工程日益增多。为研究这一问题,本文依托某一公路高边坡滑塌治理工程,对滑塌的高边坡加固前的变形进行分析,边坡滑塌变形为水平浅层滑动,且边坡变形在不断加剧中。为此提出相应的加固技术,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加固后边坡变形整体趋于稳定,说明加固效果良好,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 郭鹏; 李元昊; 段祎乐; 马婷钰
    • 摘要: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沉积物沉积不久尚未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变形构造,常由突发性地质事件诱发形成。彬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区,在该区延长组岩心中发现阶梯状微断层、液化砂岩脉、卷曲变形、液化角砾、泥岩撕裂屑、复合变形等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根据沉积相研究结果,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深湖亚相,结合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及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认为其触发因素与盆地南部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秦岭造山带构造活跃,频繁的火山地震活动导致重力滑塌和砂层液化是该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形成的主要触发机制。
    • 董艳辉
    • 摘要: 山区铁路路堑边坡常出现滑塌现象,为保证铁路运营安全,需及时采取整治措施。本文以某铁路滑塌路堑边坡为例,根据现场调查、地质水文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剖析路堑边坡稳定性及滑塌机制,并对引起边坡滑塌的因素制定针对性整治措施。结果表明:连续降雨以及长期排水不畅会导致地层性质减弱、滑动面下移,将诱发加固边坡发生二次滑塌;为减少对既有边坡防护的扰动破坏,对二次垮塌边坡挡护进行合理加固补强亦可满足边坡稳定要求。
    • 蔡冻; 李冰冰; 张久龙; 段谟东; 周丁
    • 摘要: 降雨与工程建设活动是诱发边坡滑塌的主要外部因素。笔者以某风化花岗岩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有限元岩土仿真软件建立模型,模拟分析在天然、降雨开挖及抗滑桩支护3种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揭示边坡滑塌机理并进行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坡脚应力释放和强降雨软化土层是导致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数值模拟显示在坡脚处设置抗滑桩,能有效降低砂质黏性土层下滑力并隔绝工程建设的影响;不同桩径、桩间距的支护模拟效果表明,可选择桩径为1.5 m、桩间距为4.0 m的抗滑桩支护,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风化花岗岩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 卢金华
    • 摘要: 以龙岩靖永高速公路K3+435~K3+645段路堑高边坡滑坡体治理工程为例,对滑坡产生的原因、坡体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高边坡“应急治理措施+综合治理措施+期间变形监测”复合治理方案,并对其治理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以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 宋世鑫; 岳英民; 黄锋
    • 摘要: 为分析陕北砂黄土地区滑塌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采取野外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分析砂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对电力工程中的边坡问题进行研究。砂黄土物质组成具有细砂粒含量高、黏粒含量低的特点,导致其力学性质介于砂土与粉土之间。同时由于斜坡变形多发育于沟谷、冲沟两侧,受地表水影响明显,形成滑塌这一特殊的变形破坏形式。通过对不同发育程度滑塌的调查与监测,其变形演化过程主要分为坡脚卸荷裂隙产生、裂隙扩展滑动、坡肩贯通裂隙滑动等3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具有特殊的变形特征。
    • 周凯; 龚文耀
    • 摘要: 结合广东省广州市某高边坡滑塌案例,分析边坡滑塌的主要原因及工程重难点,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并通过滑塌治理方案,选型分析确定适合于本工程的治理方案。结合稳定性分析和现场实际监测成果,该治理方案安全可靠、治理效果较为明显。
    • 丁文辉; 李玉忠
    • 摘要: 文章阐述了GPS技术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到某高速公路高边坡位移监测,实现了对边坡变形的实时监控。监测结果表明:采用GPS对高速公路高边坡位移进行监测,能够在边坡出现异常变形值时及时报警,保证交通安全,为快速掌握边坡变形情况及边坡滑塌处理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