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陕北地区

陕北地区

陕北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园艺、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3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2793篇;相关期刊545种,包括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榆林学院学报、西部大开发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面向未来:新体育科学暨学校体育国际会议、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等;陕北地区的相关文献由1634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新华、姜春云、李文厚等。

陕北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3 占比:7.1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12793 占比:92.68%

总计:13803篇

陕北地区—发文趋势图

陕北地区

-研究学者

  • 潘新华
  • 姜春云
  • 李文厚
  • 宋松柏
  • 张璞
  • 杨茂盛
  • 祁玉江
  • 秦燕
  • 吉金山
  • 曹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胜祥; 费良军; 苗绿平
    • 摘要: 陕西省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陕西北部的延安、榆林两市(陕北地区),石油开采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4%,水资源利用量较大,为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有必要对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物质平衡法和注采比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同时考虑辅助生产用水和附属生产用水两部分时,得出的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与采用传统的企业用水平衡分析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用水定额最终确定为2.0m^(3)/t,与陕西省目前执行的石油开采用水定额(3.0m^(3)/t)相比较,可节水33.3%。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陕北地区水资源管理和约束石油开采行业严格执行节水措施,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
    • 屈思瑶; 江波; 雷婷; 王伟
    • 摘要: 加州鲈(以下简称鲈鱼),学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分类学上属鱼纲、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贵鱼类之一,吸引了一大批养殖从业者。鲈鱼主要栖息在较温暖的湖泊与池塘浅水处,盐度适应性较广,在水温1°C至36°C范围内均能生存,10°C以上开始摄食。然而,陕北地区只能在每年的4—10月开展鲈鱼养殖,养殖时间短且经济效益不高。2021年3—5月,在黄陵县利用温室大棚技术成功培育大规格鲈鱼鱼种1350 kg,为陕北地区养殖鲈鱼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 吴嘉谣
    • 摘要: 剪纸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是我国民间最普及、最受欢迎的艺术之一,它广泛运用于民间生活。分析陕北剪纸图案,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剖析陕北剪纸图案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审美艺术特征,使得每个剪纸作品都具有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和生命力,旨在为剪纸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支撑。陕北剪纸图案做到了化繁为简,同时也做到了以少胜多,具有更加强烈的表现力。
    • 李欣
    • 摘要: 【本刊讯】据陕煤运销集团消息,今年,陕煤运销集团坚持做优铁路集运能力、做大地方站台、做强多式联运、做精自备车运行,不断强化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提升煤炭铁路发运效率,促进煤炭铁路运量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强陕煤集团跨区域保供能力。据了解,陕煤运销集团在日常运行中,坚持不懈推进煤炭发运“公转铁”,提升中长协合同兑现率,从铁运增量空间主要集中在陕北地区的实际出发,依托浩吉铁路万吨列车开通契机,强化靖神线的集运效应和运输能力,推动自有矿井资源“应装尽装”、周边社会资源“应集尽集”。陕煤运销集团通过承包、联营等多种方式,与地方站台积极开展合作,不断扩大外购煤运量。
    • 霍文博; 李致家; 张珂; 杨明祥; 金双彦; 张萍
    • 摘要: 构建了一种基于网格计算流域蒸散发及产汇流的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并选择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两个半干旱流域为研究区域,研究该模型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两个半干旱流域,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的应用效果好于GA-PIC模型和格林-安普特模型,尤其对于洪峰的模拟精度更高;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中基于网格的坡面汇流与河道汇流模块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径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分布式格林-安普特降雨径流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出流域不同位置的产流过程,并准确地模拟流域产流面积分布情况;半干旱地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超渗产流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降雨观测精度对径流预报精度影响较大。
    • 尚雪; 何钊全; 张铜会
    • 摘要: 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因子,对维持区域生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2000-2019年陕北地区的MODIS NDVI数据,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探究NDVI时空变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植被NDVI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主要环境因子对NDVI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陕北地区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分别增加了25.64%和11.74%,植被覆盖状况整体良好;NDVI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东南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度较高,西北风沙区以及城镇建设用地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2)陕北地区植被NDVI主要受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影响,其解释力均大于45%;植被类型、≥10°C积温、地貌类型和坡度的解释力在15%-35%之间;土壤类型、年均温、高程和坡向的解释力均小于10%;(3)各环境因子对陕北地区NDVI变化的影响存在相互增强和非线性增强的协同交互关系。结果揭示的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区面积的显著增加、影响NDVI的主要驱动因子年降水量和干燥度指数的适宜阈值以及它们之间交互增强的驱动机制,能够为陕北地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和辅助决策。
    • 张珍; 刘倩; 王芸
    • 摘要: 陕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研学资源,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未能有效依托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契合不到位、与学生认知规律相背离等问题。文章结合延安红色旅游资源设计了研学旅行线路,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促进研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与建议。
    • 张春燕; 刘王叶; 方玉川
    • 摘要: 马铃薯、甘薯等薯类作物是陕北地区的传统优势农作物,年种植面积23.33万hm^(2)左右,年产鲜薯350万t以上,是区域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笔者分别介绍了陕北榆林市和延安市的马铃薯、甘薯生产情况,提出了薯类作物生产中存在的品种结构单一、病虫害发生较重、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和产后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明确了今后发展薯类产业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品种选育、种薯(苗)繁育、栽培技术、加工、基地建设、营销、贮藏等7方面的发展对策,对做大做强陕北薯类产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 李培艳; 杨媛茹; 易永健
    • 摘要: 为解决陕北地区田间“白色污染”问题以及实现该地区农作物增产目标,试验测试环保型麻地膜、塑料地膜和无膜在陕北地区保温、保湿和保持土壤肥力方面的性能,以及玉米在不同处理下生长和产量特性。结果表明:塑料地膜和环保型麻地膜的保温、保湿性能显著优于无膜覆盖,塑料地膜的性能优于环保型麻地膜;环保型麻地膜覆盖下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略高于塑料地膜覆盖,与无膜覆盖相比,分别提高了17.46%、41.76%、20.55%;环保型麻地膜和塑料地膜覆盖下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性状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无膜覆盖,其中玉米均早熟7~8 d,产量分别增加了10.83%和11.42%。该研究为环保型麻地膜在陕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 蒲磊; 刘艳妮; 刘文; 周树勋; 辛红刚; 李继宏
    • 摘要: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侏罗系油藏富集特征,以印模法为基础,以井震结合为补充,以三维建模为手段,综合运用这3种方法恢复了陕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明确了古地貌具有“两古河控制、多支沟支坡、高地不发育”的特征。对古地貌与油气富集关系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古地貌控制了延安组沉积微相的展布并间接影响了有利储层的分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陕北地区侏罗系油源来自长7段烃源岩,古河及支沟切割延长组顶部地层,为油气自下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应用含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了油气运移方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经纵向及侧向运移共同作用,自下向上、自西向东发生运移,延安组延8段~延9段广泛发育的盖层为侏罗系成藏提供了封隔条件,斜坡带成为油藏聚集的有利部位。建立了侏罗系缓坡成藏模式,近源的吴起五里湾地区在垂向运移作用下纵向多层系复合成藏,而远源的天赐湾地区以高渗砂体作为主要运移通道,在侧向运移作用下侏罗系储层亦具备成藏条件。该研究为陕北地区下步侏罗系油藏精细勘探指明了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