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润湿角

润湿角

润湿角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1033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唐山师范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2010年光电子玻璃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等;润湿角的相关文献由52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波、王国勇、龚代涛等。

润湿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8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1033 占比:99.83%

总计:81169篇

润湿角—发文趋势图

润湿角

-研究学者

  • 刘晓波
  • 王国勇
  • 龚代涛
  • 仲红刚
  • 刘月田
  • 孙杰
  • 张鹏
  • 柴汝宽
  • 梁冬
  • 梁柱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邵若男
    • 摘要: 为研究织构及其形状对G95Cr18不锈钢与自润滑衬垫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采用紫外皮秒激光器在G95Cr18不锈钢销表面制备了不同形状的织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3D共聚焦显微镜和接触角检测仪观察了织构形状和表面润湿角的变化,采用旋转式销盘接触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了G95Cr18不锈钢-自润滑衬垫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织构能明显增大G95Cr18不锈钢销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润湿角。此外,销表面织构能有效降低摩擦副的摩擦因数,但粗糙的织构会加剧衬垫的磨损。摩擦副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
    • 庄亚平; 董海涛; 潘姚凡
    • 摘要: AP1000核岛钢制安全壳涂层承担安全功能,其传热性能对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机组寿期内必须满足安全分析的最小要求。通过盐雾加速涂层老化试验,探讨涂层老化机理、传性能与盐雾老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盐雾老化的机理主要是涂层中的锌粉变为锌盐,随着涂层老化进展,润湿性能、比热容、发射率三个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提高传热性能;导热率指标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对涂层传热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经3500 h盐雾老化试验后,涂层热传导率逐渐稳定,且满足安全分析的最小要求。
    • 张冬冬; 苏宇
    • 摘要: 同轴静电雾化切削是一种新型绿色加工技术。在同轴静电雾化试验平台上,以碳纳米管-葵花油纳米流体为外流体,以碳纳米管-水纳米流体为内流体,分别进行了荷电、电润湿测试及铝合金6061铣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压增大可改善同轴静电雾化荷电性能与复合液滴电润湿性能,使复合液滴更易进入切削区,从而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内流体流量增大,荷电性能提高,雾化稳定性降低;外流体流量增大,荷电性能降低,雾化稳定性提高;与外流体流量增大相比,内流体流量增大可更有效地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
    • 石立华; 程时清; 常毓文; 侯玢池; 薛颖; 师调调
    • 摘要: 渗吸作用对致密油藏注水开发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液液系统下考虑薄膜流动的研究几乎没有。设计全玻璃芯片双深度微观模型,该模型考虑喉道尺寸、孔隙形状、孔喉比、喉道与孔隙连接位置、配位数等因素对渗吸作用的影响,利用二维毛细管模型,对迁移率调整参数、界面厚度、毛管长度和黏度比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选,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渗吸过程中影响薄膜流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润湿角是影响薄膜流动的关键参数,黏度比影响较小;当润湿角大于20°时,薄膜流动不存在,当润湿角小于20°时,薄膜流动速度会随着润湿角的减小而增加,薄膜流动速度远大于弯液面的移动速度,薄膜流动对弯液面渗吸速度影响较大;薄膜流动随着润湿角和黏度比的降低而增强,薄膜流动的存在对理论渗吸时间减少约10%~20%。
    • 潘保国; 汪卫华; 储德林; 王鹏
    • 摘要: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利用高温静态座滴法测量并采用基于弧支撑线段的椭圆检测方法计算液态PbLi在RAFM钢表面的润滑角,得到在255~425°C间不同温度时液态PbLi在RAFM钢表面的润湿角均超过98°。由于不需要人工选择边界点,该椭圆检测方法与椭圆拟合相比,速度更快,实现了实验结果的快速测算。
    • 张城; 翟鑫梦; 陈跃; 李月锋; 邹军; 石明明; 杨波波; 苏晓锋; 杨雪舟; 钱麒
    • 摘要: 倒装LED芯片克服了正装LED芯片的不足,提高了LED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焊接工艺是倒装芯片封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倒装LED芯片互连界面的可靠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可靠性问题之一。随着微电子封装的发展和焊点使用环境的日益特殊,对无铅焊料的性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由于小尺寸效应和高表面能,纳米颗粒已被广泛用于改善无铅焊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因此,含有纳米颗粒的复合焊料最近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对SnAgCu复合焊料合金的研究,并介绍了纳米颗粒对其微观结构、机械性能、润湿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总结了纳米粒子强化的机理。此外,还讨论了纳米颗粒增强无铅焊料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为这些复合焊料在封装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郁柏松; 朱业宁; 李炀哲; 苏玉庆; 魏军从; 涂军波; 王义龙
    • 摘要: 为扩展多层石墨烯在水基体系中的应用,采用硅溶胶真空浸渍并在埋碳气氛下分别于300、500、700°C保温3 h,制备得到改性多层石墨烯。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改性石墨烯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润湿性。结果表明:经硅溶胶真空浸渍及埋碳热处理后,改性多层石墨烯润湿性提高;最佳热处理温度为300°C,热处理后改性多层石墨烯的润湿角为64.7°。
    • 聂小龙; 张旭东; 刘新宽; 刘平; 马凤仓; 李伟; 张柯; 陈小红
    • 摘要: 在再生Bi黄铜中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Al和Sn,研究Al和Sn元素对再生Bi黄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Al和Sn含量的增加,铸态下合金晶粒不断减小,热轧态下合金晶粒先增大后减小;Bi由薄膜状转变为颗粒状;Al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8%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通过计算表面张力的方法分析Bi形态发生改变和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分析可得:质量分数为0.5%的Al和0.8%的Sn可以增大Bi在合金中的润湿角,从而使薄膜状的Bi减少,颗粒状的Bi增多;薄膜状的Bi能抑制基体的割裂,最终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 聂小龙; 张旭东; 刘新宽; 刘平; 马凤仓; 李伟; 张柯; 陈小红
    • 摘要: 在再生Bi黄铜中分别加入不同含量的Al和Sn,研究Al和Sn元素对再生Bi黄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Al和Sn含量的增加,铸态下合金晶粒不断减小,热轧态下合金晶粒先增大后减小;Bi由薄膜状转变为颗粒状;Al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0.8%时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通过计算表面张力的方法分析Bi形态发生改变和力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分析可得:质量分数为0.5%的Al和0.8%的Sn可以增大Bi在合金中的润湿角,从而使薄膜状的Bi减少,颗粒状的Bi增多;薄膜状的Bi能抑制基体的割裂,最终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 陈晓杰; 苏宇
    • 摘要: 润湿性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倾向性,可以通过润湿角描述,是评价润滑液渗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润滑液的电润湿性,搭建电润湿润湿角测量装置,对施加负高电压的润滑液润湿角进行测量,得到不同电压下不同润滑液的润湿角变化情况,结合仿真分析施加负高压液滴润湿角变化机制.结果表明:润滑液润湿角受外加电场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电压越大,润滑液润湿角越小;在润滑液中加入纳米颗粒可提高润滑液的电润湿性能;在同等电压下,与去离子水、去离子水基纳米流体、蓖麻油、蓖麻油基纳米流体、葵花油相比,葵花油基纳米流体的电润湿性能最好;对润滑液液滴施加电压后,液滴各位置压力场与速度场发生变化,其顶部压力场较大,速度指向液滴内部,边缘压力场较小,速度指向液滴外部,进而导致润湿角减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