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体颗粒

固体颗粒

固体颗粒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7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机械、仪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2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179490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排灌机械工程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石化节能等; 相关会议77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首届非金属材料与构件失效分析学术研讨会等;固体颗粒的相关文献由475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华本、姚炳兴、彭晓国等。

固体颗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2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9490 占比:99.65%

总计:180117篇

固体颗粒—发文趋势图

固体颗粒

-研究学者

  • 刘华本
  • 姚炳兴
  • 彭晓国
  • 朱方剑
  • 林丽萍
  • 潘旖
  • 王志峰
  • 逯振宇
  • 陈建
  • 白凤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铭阳; 陶友瑞
    • 摘要: 在滚动轴承润滑中,轴承表面粗糙度和固体颗粒对润滑油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需对Dowson-Higginson方程进行修正。考虑表面粗糙度、固体颗粒、轴承动力学及滚子修形的多尺度参数的耦合影响,建立圆柱滚子轴承的复杂润滑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提出一种基于Dowson-Higginson公式的最小膜厚改进公式。利用轴承动力学求解滚子的实际载荷和速度,结合有限长滚子弹流润滑,考虑表面粗糙度和微极流体效应,建立有限长弹流润滑模型,并推导出改进的油膜厚度方程。结果表明:圆柱滚子轴承润滑存在“端面效应”,最小油膜厚度与最大油膜压力均出现在滚子两端,通过滚子凸度设计可改善这种现象。数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膜厚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改进后的膜厚方程准确、全面地描述了圆柱滚子的实际润滑情况,能够为其结构设计、加工方法、传动效率、润滑特性、疲劳寿命及可靠性等研究提供理论及分析工具。
    • 孙宝昌; 朱孔磊; 赵帅; 段仲刚
    • 摘要: 为去除催化裂化油浆含有的大量微小固体颗粒,选用树脂类物质和聚醚类物质作为油浆沉降剂主要组分对油浆进行脱固处理,探究了搅拌釜内沉降剂添加量、搅拌速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油浆脱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降剂添加量500μg/g,转速900 r/min,混合时间30 min,混合温度95°C,沉降温度95°C,沉降时间24 h条件下,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固体颗粒含量可以降低到320μg/g。
    • 徐丽佳; 方伟; 刘爱云; 张鑫燚; 温凯丽
    • 摘要: 基于DIS实验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法可以精确测量有间隙的、可溶于水或吸水的固体颗粒的体积,但以往实验均有较大误差。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指出,DIS实验仪器的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细管中存在一定体积的空气是造成实验出现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排除此因素后,更加精准地测出了固体颗粒的体积,进而更高精度、更准确地测量出固体颗粒的密度,使得测量误差从3.6%减小到0.34%。
    • 曲瑞波; 侯宗宗; 王要伟
    • 摘要: 吸入粗水滤器用于船舱底部机舱冷却水管路中固体颗粒物的过滤分离,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对固体颗粒物对滤器的冲蚀磨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滤网结构采用多孔介质模型,固体颗粒物采用DPM离散相模型,对所述滤器进行了冲蚀磨损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设定条件下,颗粒物对滤器壳体的最大冲蚀率随过滤介质流速、颗粒物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随颗粒物直径增加而减小。过滤器滤筒结构的改变对于颗粒物对滤器壳体的最大冲蚀率也有影响。
    • 白莉; 商鹏程; 刘强; 董祥伟
    • 摘要: 目的分析液相流动、颗粒、管道结构参数对固液两相流弯管冲蚀的影响,设计一种弯管防蚀减磨防护方案。方法通过循环管路试验分析流速、颗粒粒径和颗粒形状对弯管冲蚀率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探讨渐扩式防护方案对固液两相流在弯管段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采用失重法分析试验结果,在含砂(质量分数2.5%,砂粒直径20~40目)的X80钢管结构下,冲蚀后贴片的质量损失率达到6.85%。经分析,试验贴片表面的主要损伤特征为弯头外拱壁的冲蚀率高于内拱壁,两侧壁面的质量损失率介于内外壁之间。采用数值模拟渐扩管(3∶4、3∶5、1∶2)对冲蚀的影响,在高流速(2.5 m/s)时,扩径比为1∶2渐扩管的冲蚀率下降了约30%,效果最为明显;在流体流速低于0.5 m/s时,粒径为200μm的颗粒沉积增大了弯管外壁的局部磨损。尖角颗粒和球形颗粒对壁面的冲蚀效果不同,模拟的壁面冲击力有明显区别。结论弯管段是典型的三维螺旋流动,在弯管段外拱壁的壁面附近为流动的高压低速区,内拱壁面附近流动为低压高速区。在冲蚀–腐蚀交互的过程中,管道外拱壁的局部损伤主要是因多次受到固体颗粒的冲击而积累的冲刷和磨损作用,内拱壁的损伤机理以腐蚀增重作用更为显著,而固体颗粒受到流体沿管壁方向轴对称的二次流剪切作用,对管道两侧壁面的损伤主要贡献了犁削和磨蚀作用,颗粒形状也影响了壁面损伤机制。防护方案是弯管段采用渐扩段圆管。数值试验表明,在颗粒粒径和流速一定时,采用特定比例的渐扩弯管段降低了流体通过弯管时的流速和湍流强度,能够达到减小冲蚀率的效果。
    • 陈玉峰; 巫丽君; 严红云; 孙怡; 高肖静; 刘书来; 丁玉庭; 周绪霞
    • 摘要: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半固体中的分散体系,对稀奶油、冰淇淋、啤酒等界面主导食品的口感、质地和外观等品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探索发泡技术与不同界面主导食品创新结合的同时,也期望厘清泡沫在食品体系中形成与稳定的机制。然而泡沫属于高度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极易发生排液、聚结和歧化等现象,如何在复杂的食品体系中得到最佳的泡沫稳定性,需要兼顾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探究泡沫失稳机理出发,系统综述不同物质的泡沫特性及不同食品中泡沫的稳定机制,并重点从气-液界面角度阐释了表面活性剂及加工助剂、固体颗粒、加工条件及技术等因素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泡沫在界面主导食品中的开发与稳态化提供理论指导。
    • 张豪; 孙振生; 胡宇; 王广
    • 摘要: 为了通过发动机尾喷管内固体颗粒的荷电水平来判断发动机的故障程度,对发动机尾喷管内固体颗粒的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选取某型发动机尾喷管为研究对象,利用ICEM软件进行建模与网格划分,通过Fluent模拟仿真分析颗粒直径和初始速度对颗粒分布的影响,探讨固相颗粒产生绳流、均匀弥散流、环流及层流等流型的条件.研究表明:局部注入的颗粒分布为绳流;对于面均匀注入方式,随着固体颗粒直径增大,其分布由均匀弥散流逐渐变为环流;随着颗粒直径和速度的增加,颗粒与尾喷管壁面碰撞加剧,部分区域出现层流;当颗粒直径和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颗粒的分布规律保持稳定.
    • 陈军; 张文娟; 马保中; 王成彦; 陈永强
    • 摘要: 机械活化可提高固体物料活性,加速进程,降低对反应温度和溶液剂量等条件的依耐性,是一项清洁、高效、低能耗的强化和制备工艺。对近些年国内外有关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包括机械活化的原理及储能变化、机械活化对物料特性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对今后有关机械活化在固相反应中的研究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赖芬; 王凤鸣; 朱相源; 常沛然; 李国君
    • 摘要: 为了探索离心泵内液固两相流动及固体颗粒引起的壁面磨损特性,本文基于E/CRC磨损模型进行了数值预测,获得了设计工况下离心泵各个区域的磨损形态并对比不同区域的最大和平均磨损率,分析了磨损率变化规律并预测了最大磨损率发生位置,讨论了颗粒粒径及浓度对离心泵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最严重的区域在叶片前缘及叶片压力侧尾缘附近;后盖板的平均磨损率最大,叶片及后盖板的最大磨损率最大,最大磨损率在叶片与后盖板交界处叶片曲率角59.8°附近;颗粒粒径及浓度均对叶轮磨损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前盖板及叶片的磨损区域面积显著减小,而后盖板的磨损区域面积几乎不变,磨损率呈减小趋势;随颗粒浓度的增大,叶轮磨损区域面积几乎不变,磨损率呈增大趋势.
    • 徐瑞; 范帅; 袁清云
    • 摘要: 针对油液中固体颗粒造成的阀芯滞卡现象,该文以液压滑阀配合间隙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粒径颗粒对阀芯运动滞卡的影响.搭建滑阀滞卡力沿程测量实验台,对阀芯所受滞卡力进行测量,并运用Fluent软件的欧拉模型对不同粒径颗粒在配合间隙中的体积分布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颗粒进入单边尺寸为0.6 mm的间隙,阀芯所受滞卡力呈脉动变化;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阀芯所受滞卡力呈现增大趋势,当粒径达到间隙尺寸的70%~90%时,滞卡力迅速增大,最大滞卡力达到19 N;固体颗粒在配合间隙中进口段分布较多,出口段分布较少,且颗粒粒径越大,在间隙中的体积分布越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