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固液两相流

固液两相流

固液两相流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力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7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685968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理工大学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西华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会议等;固液两相流的相关文献由1293位作者贡献,包括韩伟、李仁年、谈明高等。

固液两相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85968 占比:99.93%

总计:686440篇

固液两相流—发文趋势图

固液两相流

-研究学者

  • 韩伟
  • 李仁年
  • 谈明高
  • 刘厚林
  • 李俊烨
  • 王勇
  • 张心明
  • 胡敬磊
  • 施卫东
  • 权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凯; 刘栋; 尤保健; 倪子建; 宋涛
    • 摘要: 为研究颗粒浓度对离心泵性能及磨损的影响规律,采用CFD-DEM(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对离心泵内部固液两相流进行数值计算。通过监测过流部件的磨损率和颗粒的运动,分析了不同颗粒浓度时叶片的磨损率、颗粒的平均速度、颗粒与壁面的接触次数和接触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扬程和效率减小,叶轮的磨损率增大,叶片比前后盖板更易被磨损,叶片的磨损区域由点状衍变为片状;当颗粒浓度为3%时,颗粒在叶轮内运动时间最长,导致接触次数、接触力和接触区域最大;接触力较大的区域在叶片中间位置,颗粒与吸力面之间的冲击角接近90°,导致不同浓度下吸力面中间磨损最严重。
    • 张页; 孙志高; 刘行; 王晓春; 李娟
    • 摘要: 为研究固相颗粒粒径大小对冰浆类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的影响,本文选用三种平均粒径分别为0.31、0.43和0.51 mm的聚乙烯颗粒(密度约为0.922 g/cm^(3))作为固相,改变混合浆体的流速及固相质量分数,测量浆体在水平圆管内流动的压降值,根据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确定了分段拟合流变方程的方法,分析了固相颗粒粒径大小对冰浆类固液两相流流变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浆体的剪切应力会随着颗粒粒径、固相质量分数以及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浆体表现为剪切增稠流体,其流变指数总是大于1。在颗粒粒径不变的情况下,浆体的流变系数会随着固相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固相质量分数较低小于15%,流变系数会随着粒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 曹卫东; 张洋杰; 郝福合
    • 摘要: 为探讨高速潜水轴流泵输送含沙水时叶轮的磨损情况,采用Particle非均相流模型和Finnie磨损模型对高速潜水轴流泵内固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流量和颗粒直径条件下高速潜水轴流泵叶轮流道内的两相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叶片压力面上,固相颗粒主要集中于出口处和靠近轮毂处;在叶片吸力面上,固相颗粒主要集中在进口处;随着流量的增大,在压力面上,固相颗粒分布范围有所减小,但是固相体积分数相对提高,导致磨损程度也相应的增大;在叶片压力面中间流线处,流量为400 m^(3)/h时,叶片进口和出口附近固相体积分数较大,其中叶片出口附近达到最大为26%;在轮毂流线处,叶片进口的固相体积分数在流量为300 m^(3)/h时最大,为20.6%,叶片出口附近的固相体积分数在流量为400 m^(3)/h时最大,为41.1%;随着固相颗粒粒径的增大,颗粒运动速度从23.80 m/s增大至24.89 m/s,运动轨迹向轮缘处靠近,叶片压力面出口处、轮毂处以及吸力面进口处磨损明显增大。
    • 黄芷薇; 宋康康; 邢丽丽
    • 摘要: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混砂车搅拌罐瞬态状态下的混合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搅拌罐达到基本均匀情况的混合时间和排出口的均匀度,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存在内筒的结构能够得到更高的混合均匀度。在此基础上对搅拌罐内筒上的入水口结构进行数量上的改进,对比得出搅拌罐内筒上入水口数量与搅拌装置混合时间和混合均匀度之间的关系,即入水口数量越多,排出口密度分布越均匀,为混砂搅拌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雷; 曹尊毅; 王金亮; 汪生彪; 杨志贤; 邢建康
    • 摘要: 多沙河流上具有调峰功能的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转换非常频繁,水轮机经常偏离最优工况运行,导致活动导叶磨损破坏严重。为揭示运行工况对水轮机活动导叶区域固液两相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了黄河某多沙电站原型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水体模型,采用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水轮机不同出力工况进行了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计算,对不同运行工况下导叶区域的压力、流速、含沙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沙水流会使导叶区域最小压力减小,从而增加空化发生机率;出力工况对导叶区固液两相流动影响较大,随着水轮机出力减小,导叶区最大流速反而增大,活动导叶迎水面与背水面的速度差也逐渐增大,小出力工况下,座环靠近鼻端位置高泥沙浓度区域扩散变大,活动导叶表面泥沙浓度由顶端至底部逐渐增加,活动导叶头部位置泥沙浓度最高。研究结果能够为预测多沙河流水轮机活动导叶易磨损位置和研究抗磨蚀对策提供技术支撑。
    • 李艳; 贺加贝
    • 摘要: 基于螺旋滚筒破岩工作特点,建立多金属硫化物集矿抽吸流场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多金属硫化物集矿过程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矿物初始运动状态、矿物粒径、抽吸管道结构参数、抽吸水流速度等对抽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多金属硫化物进行收集时应尽量提高多金属硫化物的初始运动速度;矿物粒径越大抽吸难度越大,应控制矿物粒径在10~30 mm范围内;抽吸管道直径与抽吸完成率呈正相关,综合考虑抽吸完成率和抽吸浓度,建议抽吸管道内径为150 mm,并加装导流罩;抽吸水流速度与抽吸完成率呈正相关,但抽吸水流速度不是越大越好,综合考虑抽吸效率与能耗,建议抽吸水流速度取值范围为7~8 m/s。
    • 邓智强; 梁晓瑜
    • 摘要: 利用CFD冲蚀计算模型,对弯径比为2的两种不同口径弯管在不同的压力、温度和流速工况下展开冲蚀仿真研究。研究发现温度对冲蚀结果影响较大,原油输送温度为60°C,输送速度为4m/s时,弯管的弯头平均冲蚀率达到较低值。DN50弯管的冲蚀位置分布在45°~75°位置,DN100弯管的冲蚀位置分布在60°~75°位置,研究结果为原油输送管路安全防护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曾德智; 张思松; 田刚; 于会永; 石善志; 朱红钧
    • 摘要: 目的研究加砂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排量和含砂比对套管射孔孔眼冲蚀的影响规律。方法运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射孔套管内流场、流迹特性和颗粒轨迹开展模拟分析,并使用E/CRC和Oka冲蚀模型模拟了压裂施工排量为5~15 m^(3)/min、压裂液含砂比为8%~23%工况下套管射孔孔眼及附近的冲蚀情况,总结其影响规律。结果随着排量的增加,孔眼处流速激增,压降达到5.5 MPa,但在管底形成一定憋压。E/CRC冲蚀模型考虑了颗粒数量的影响,相比于Oka冲蚀模型更适合于压裂过程中套管孔眼系统冲蚀的实际情况,在孔眼处上部流量进口方向的冲蚀速度明显大于下部管道方向,且冲蚀程度向四周逐渐减小,E/CRC模型的最大冲蚀速率由2.14×10_(‒8) kg/(m^(2)·s)上升至5.85×10^(‒8) kg/(m^(2)·s)。随着压裂液含砂比的上升,E/CRC模型在孔眼处的最大冲蚀速率由2.21×10^(‒8) kg/(m^(2)·s)上升至95.6×10^(‒8) kg/(m^(2)·s),孔眼附近管壁受冲蚀区域和冲蚀速率均逐渐增大,并在含砂比达到20%以上时,孔眼附近管壁最大冲蚀速率与孔眼处已相差无几。结论排量和含砂比均与孔眼冲蚀速率成正相关,且含砂比的增大还会加速孔眼附近管壁的冲蚀。建议在高排量时使用低含砂比,高含砂比时使用低排量,以减少孔眼及附近管壁的冲蚀。
    • 胡金帅; 张光伟; 李峻岭; 陈雨; 闫丰平
    • 摘要: 为了提高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井眼环空的岩屑颗粒运移效率,文中以岩屑颗粒运移速度作为评判运移效率指标,采用CFD-DEM耦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钻杆偏心度、钻井液入口流速、钻杆转速和岩屑粒径对岩屑颗粒运移速度的影响规律。模拟仿真结果得出:钻杆偏心度的增大将导致悬浮层岩屑颗粒平均运移速度降低,其中偏心度大于0.50时,岩屑颗粒更易形成岩屑床;岩屑粒径的增大将使得沉降速度增大,从而导致岩屑颗粒运移速度降低,岩屑粒径超过1.5 mm时,岩屑颗粒运移速度降低较为明显;提高钻杆转速,对岩屑颗粒运移速度的提升效果较小,但会使得岩屑滞留量减少;增大钻井液入口流速,能够使得岩屑颗粒运移速度同比例增大。为了减少岩屑床的形成,增大井眼清洁程度,应增大钻杆转速与钻井液入口流速,减小岩屑粒径。文中所建立的耦合模型也可为岩屑颗粒运移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胡锦程; 李蓉; 李登; 胡毅; 刘铮; 王晓川
    • 摘要: 目的研究压裂泵作业过程中泵阀阀隙流场的冲蚀磨损特性,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与冲蚀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泵阀阀隙流场的冲蚀磨损行为,探究支撑剂粒径、质量流量、泵阀半锥角、阀座孔入口半径、阀盘升程等参数对泵阀冲蚀特性的影响。结果泵阀的冲蚀磨损主要表现为支撑剂对阀盘边缘处的直接冲击与对阀座锥面处的切削作用。支撑剂粒径由0.0625 mm增大到0.375 mm时,最大冲蚀速率增大了4.80倍,继续增大到1.5 mm时,最大冲蚀速率减小了76.12%;当其质量流量由5 g/s增大到25 g/s时,最大冲蚀速率增大了3.84倍。当泵阀半锥角由30°增大到50°,阀盘升程由5 mm增大到15 mm时,最大冲蚀速率分别减小了95.55%与92.57%;随着阀座孔入口半径由30 mm增大到50 mm,最大冲蚀速率增大了10.47倍。同时,阀盘升程的增大还会显著影响冲蚀磨损区域的分布。结论压裂泵泵阀的最大冲蚀速率随支撑剂粒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阀座半锥角与阀盘升程的增大而减小,随支撑剂质量流量与阀座孔入口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泵阀结构参数对泵阀冲蚀磨损的影响更为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