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颗粒浓度

颗粒浓度

颗粒浓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153361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工程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第八届中国金刚石相关材料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流态化会议等;颗粒浓度的相关文献由106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卫星、祝京旭、石炎福等。

颗粒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53361 占比:99.84%

总计:153601篇

颗粒浓度—发文趋势图

颗粒浓度

-研究学者

  • 黄卫星
  • 祝京旭
  • 石炎福
  • 漆小波
  • 岑可法
  • 李春义
  • 曾涛
  • 王飞
  • G.哈加
  • K.施滕格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旭; 程歆琦; 钟远红
    • 摘要: 目的用2种市售脂蛋白(a)[Lp(a)]颗粒浓度试剂检测北京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血清Lp(a)水平,建立北京地区Lp(a)颗粒浓度检测方法的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415例体检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5例,女200例,按年龄段16~44岁、45~59岁、60~74岁、75岁及以上分为4组。分别用迈瑞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罗氏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的2种市售Lp(a)颗粒浓度试剂组成的检测系统A和B检测415份血清Lp(a)水平,分别对2种系统进行精密度评价,用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分析进行方法学比对。根据Lp(a)检测数据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性别、年龄因素对血清Lp(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Lp(a)数据百分位分布。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C28-A3的要求,分别建立A、B检测系统的血清Lp(a)参考区间。结果A、B两种检测系统的精密度以CV表示,分别为1.3%~1.9%、0.9%~2.0%,回归方程的截距、斜率、医学决定系数(R ^(2))、相关系数(r)分别为-0.013、0.973、0.936、0.967,相关性良好。偏倚图显示2种检测系统的平均偏倚为2.4%,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为-2.69%。A、B系统血清Lp(a)检测数据均呈非正态分布,分别为16.73(8.64,46.52)nmol/L、16.90(8.80,47.40)nmol/L。男性和女性血清Lp(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2.121,P=0.034;B:t=-2.436,P=0.015),男性和女性各自4个年龄段内的血清Lp(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F=2.604,P=0.052;B:F=2.456,P=0.063)。以<第80百分位数计算参考区间,检测系统A的Lp(a)颗粒浓度参考区间为:男(<50 nmol/L)、女(<70 nmol/L)、总(<62 nmol/L);检测系统B的Lp(a)颗粒浓度参考区间为:男(<51 nmol/L)、女(<63 nmol/L)、总(<60 nmol/L)。结论初步建立了2种市售Lp(a)颗粒浓度检测试剂的参考区间,血清Lp(a)颗粒浓度水平在男性与女性不同性别组间与厂家说明书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异,应按照不同性别分别建立血清Lp(a)颗粒浓度检测方法的参考区间,作为临床医生对血清Lp(a)实验室水平判断的依据。
    • 杨峰; 高鹏; 唐志东; 王一同
    • 摘要: 四室还原腔是悬浮磁化焙烧炉的核心部件,为探明四室还原腔内气固流动特性规律,搭建了四室还原腔冷态试验系统,探究了流化风速、松动风速和给料速率对流化室内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流化风速、松动风速的增大,流化室内床层同一高度处,压强呈减小趋势;随着给料速率的增大,流化室内床层同一高度处,压强呈增大趋势。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流化室内颗粒浓度分布区间为0.40~0.54,沿轴向均呈“S”型分布。床层同一高度处颗粒浓度随着流化风速和松动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颗粒浓度随着给料速率的增大而提高。研究结果对悬浮焙烧炉四室还原腔的结构优化和参数调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吴志猛; 董敏
    • 摘要: 文章运用Fluent软件,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下办公室内细颗粒物的流动特点。通过建立颗粒流动模型计算得出不同送风速度下室内PM_(2.5)颗粒浓度分布的特征,分析了员工工作区域的最佳送风参数,以减少颗粒物对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计算四种不同工况及不同送风速度下室内空气流场和颗粒浓度的分布,对比分析表明,最佳工作条件为送风速度3.25 m/s,送风温度295 k。计算结果为今后空调工程施工中的供气参数设置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任蔼琳; 宋文武; 周月
    • 摘要: 为了降低压力脉动对低比转速离心泵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固液两相流条件下,对离心泵内的压力脉动(尤其是隔舌处的压力脉动)以及径向力进行了研究。首先,以一台n_(s)为66的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构建了离心泵三维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然后,选用了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在离心泵叶片、蜗壳以及隔舌处设置了监测点,并设置了计算方案;最后,采用ANSYS CFX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和径向力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得到离心泵内颗粒粒径、颗粒浓度和离心泵流量对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d=1.0%时,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幅值减小,叶轮处径向力总体下降,蜗壳处径向力总体上升;当d=0.5 mm时,随着液体浓度增加,离心泵内压力脉动幅值整体呈上升趋势,但隔舌处略有减小,叶轮处所受径向力不断增加,蜗壳处径向力减小;离心泵隔舌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主要出现在叶频及其倍频处,叶片监测点处的压力脉动主要出现在小频率区间内,因此,适当减小离心泵内颗粒粒径,增加颗粒浓度及流量可以降低隔舌处的压力脉动。
    • 吴松林; 刘秋新; 高春雪; 鄢小虎; 龙一飞
    • 摘要: 病毒活性及病毒气溶胶粒径是病毒空气传播实验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病毒活性主要与环境温湿度有关.为了研究负压隔离器内颗粒粒径的影响因素,测量了实际运行工况下的两种粒径的颗粒浓度,并对不同换气次数、送风温度下颗粒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粒径颗粒分布规律趋于一致;增加换气次数会导致气流旋涡区域颗粒浓度升高;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和送风温度的增大,颗粒平均粒径增大;减小换气次数能显著提高颗粒中0~0.01 mm粒径范围颗粒的占比.
    • 王成秀; 裴华健; 苏鑫; 金楠; 吴贤; 蓝兴英; 高金森; 徐春明
    • 摘要: 为研究高密度提升管气固流动结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特性,在自建的18 m高循环流化床提升管系统中测定了不同气速和固体循环速率下的颗粒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低颗粒循环速率(Gs)下颗粒浓度由底部浓相区单调降低并趋于稳定;在高Gs下颗粒浓度在底部浓相区内先增加后降低,沿提升管向上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径向上颗粒浓度分布呈现"中心低边壁高"的特点且在不同径向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中心区域发展快且可以实现充分发展,并逐步向边壁区域延伸.颗粒速度轴向分布特性受表观气速影响较大.表观气速较小时颗粒速度基本呈指数型分布且很快进入恒速区,表观气速较大时颗粒速度轴向分布呈现出"倒C型".颗粒速度在不同径向区域上发展特性与颗粒浓度基本一致.较低提升管内颗粒进入提升管时可能受气固入口结构影响,沿提升管向上运动时流动结构未得到充分发展又可能会受到提升管出口约束,会呈现多段式流动发展特性.本实验18 m高提升管内颗粒流动结构可以得到充分发展,轴向上颗粒浓度分布基本呈现指数型分布.
    • 王成秀; 李婧雅; 苏鑫; 吴贤; 蓝兴英; 叶茂; 高金森
    • 摘要: 为了考察下行床内颗粒浓度和速度的分布特性以确定高密度操作条件,在自建的气固下行床冷模装置(总高度18 m,下行床高8 m,直径80 mm)中,测定了不同表观气速(Ug)和颗粒循环速率(Gs)下床内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的轴径向分布.结果表明,在Gs为700 kg/(m2·s)时,下行床内平均颗粒浓度达0.12,整个下行床内均实现了高密度操作.下行床内颗粒浓度径向分布受入口结构影响显著,近下行床入口处(z为0.08 m),颗粒浓度"中间高边壁低",下行床内颗粒浓度轴向分布总体上呈现"上浓下稀"的形式.截面平均颗粒速度随轴向位置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表明下行床内气固流动结构的发展特性.当颗粒循环速率较小时,如Gs为100 kg/(m2·s),颗粒在入口区先加速,随后进入恒速度区,截面平均颗粒速度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颗粒循环速率较大时,如Gs为500 kg/(m2·s),实验范围内表观气速对平均颗粒速度的影响很小.下行床内颗粒速度的径向均匀性在入口处更强,说明下行床入口结构对其内气固流动的影响明显.
    • 孙晓; 吕礼应
    • 摘要: 目的 比对血清脂蛋白(a)[Lp(a)]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针对血清Lp(a)颗粒浓度(nmol/L)的检测方法与2种针对Lp(a)质量浓度(mg/L)的检测方法分别检测719例血清标本的Lp(a)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比较.以颗粒浓度结果分组,Ⅰ组为Lp(a)<75 nmol/L,Ⅱ组为Lp(a)≥75 nmol/L.根据厂家说明书提供的转换因子,将颗粒浓度检测结果转化为质量浓度.在Ⅰ、Ⅱ组内,分别比较2种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及转化后的质量浓度结果.结果 德赛、科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与德赛颗粒浓度检测方法间的相关性均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P<0.01)、0.990(P<0.01);但在Lp(a)<75 nmol/L时,质量浓度与颗粒浓度检测方法分别有6.7%、8.5%的样本结果不一致.在Ⅰ组和Ⅱ组内,德赛质量浓度与科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偏差中位数为13.7%(4.6%,25.1%),在临床允许总误差(30%)范围内,且在Ⅱ组内即Lp(a)≥75 nmol/L时其偏倚明显减小,偏差中位数为4.4%(0.03%,10.2%)(<1/3临床允许总误差).相同的结果也存在于德赛质量浓度与转化后的质量浓度结果之间.结论 相对于颗粒浓度检测方法,质量浓度检测方法对Lp(a)存在一定的高估现象,且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尤其当样本Lp(a)水平较低(<75 nmol/L)时.同时,不建议对颗粒浓度与质量浓度检测方法结果间进行转化.
    • 赖芬; 王凤鸣; 朱相源; 常沛然; 李国君
    • 摘要: 为了探索离心泵内液固两相流动及固体颗粒引起的壁面磨损特性,本文基于E/CRC磨损模型进行了数值预测,获得了设计工况下离心泵各个区域的磨损形态并对比不同区域的最大和平均磨损率,分析了磨损率变化规律并预测了最大磨损率发生位置,讨论了颗粒粒径及浓度对离心泵叶轮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损最严重的区域在叶片前缘及叶片压力侧尾缘附近;后盖板的平均磨损率最大,叶片及后盖板的最大磨损率最大,最大磨损率在叶片与后盖板交界处叶片曲率角59.8°附近;颗粒粒径及浓度均对叶轮磨损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颗粒粒径的增大,前盖板及叶片的磨损区域面积显著减小,而后盖板的磨损区域面积几乎不变,磨损率呈减小趋势;随颗粒浓度的增大,叶轮磨损区域面积几乎不变,磨损率呈增大趋势.
    • 刘刚; 贾莉斯; 陈颖; 汪嘉城; 莫松平
    • 摘要: 采用“两步法”分别将50 nm、500 nm粒径的SiO_(2)纳米颗粒加入去离子水中制备纳米悬浮液,采用稳定性分析仪测试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结果显示: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不稳定性指数低于0.37,说明SiO_(2)纳米颗粒在去离子水中分散稳定。在此基础上,采用Hotdisk导热系数仪分别测试SiO_(2)-H_(2)O纳米悬浮液在25°C、-20°C下的导热系数,就颗粒浓度和粒径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SiO_(2)-H_(2)O纳米悬浮液在25°C下的液相导热系数随颗粒浓度的增大、粒径的减小而上升;在-20°C下由于冰的导热系数比SiO_(2)纳米颗粒大,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固相导热系数转而下降。采用Maxwell、Bruggeman、Yu and Choi和Xie提出的导热系数模型计算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液相和固相导热系数,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导热系数模型能相对较好地预测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固相导热系数,但对悬浮液液相导热系数的预测存在很大偏差。分析认为,在纳米颗粒自身导热性能和其微观布朗运动对SiO_(2)-H_(2)O纳米悬浮液的导热强化中,纳米颗粒的微观布朗运动起到主要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