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沉积记录

沉积记录

沉积记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0560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沉积学报、岩石学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2011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等;沉积记录的相关文献由48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干、刘月、程岩等。

沉积记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5606 占比:99.86%

总计:105755篇

沉积记录—发文趋势图

沉积记录

-研究学者

  • 张干
  • 刘月
  • 程岩
  • 刘国卿
  • 刘敬伟
  • 张亮
  • 张春鹏
  • 李军
  • 李富祥
  • 王成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月; 程岩; 李红军; 李富祥
    • 摘要: 本文依据鸭绿江口主汊道采集的K1和K12柱状样,进行了常量元素的富集特征、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及含量与特征参数垂向分布的讨论。研究表明:鸭绿江口属于涨潮三角洲,纳潮海湾泥质堆积区快速沉积的时间始于1960年。主汊道的沉积物具有多源性,K12柱状样受粒度控制显著,陆源碎屑为主;K1柱状样受粒度控制不显著,受海洋作用的影响较大。主汊道的沉积记录以1978年为界,分为上下2个沉积单元。主汊道的沉积物受到河口区水动力的强烈改造,与物源区的沉积物相比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分异和变化。该研究通过对鸭绿江口主汊道常量元素沉积记录的分析,发现了近百年来该区域地貌演变和发育的规律,有效补充了鸭绿江口新生陆地形成过程的全貌。
    • 刘晓杰; 季银利; 向荣; 张大海; 李先国
    • 摘要: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T06岩心样品中木质素的测定,依据木质素参数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作用,探究了陆源有机碳在该区域的沉积记录,以及8.8 ka B.P.以来浙闽沿岸在不同历史环境下有机物的输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内陆架海域东亚冬季风驱动的水动力输送对沉积物中木质素酚类单体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反之,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可能是重建东亚冬季风的可靠指标。本研究还发现,木质素相关参数剧烈波动的“50年”时期,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和长江流域洪水不断,导致大量非木本被子植物残渣和表层土壤的输入,并最终在水动力和洋流作用下沉积埋藏。
    • 白亚之; 乔淑卿; 吴斌; 胡利民; 王楠; 范德江; 杨刚; 石学法
    • 摘要: 受热带季风气候和周边陆源输入的影响,低纬泰国湾海—陆相互作用强烈,是研究海洋沉积有机碳与陆源输入、海洋初级生产力等气候环境变化响应关系的理想区域。通过对泰国湾泥质区T43柱样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稳定碳同位素(δ^(13)C)以及粒度等指标的分析,基于^(210)Pb建立的高分辨年代地层框架,重建了该区百年来有机碳的沉积记录,并初步探讨其对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区沉积有机碳来源为海陆混合源,以海洋自生有机质为主。TOC的垂向分布与TN、δ^(13)C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有机碳和氮来源较一致,TOC含量随陆源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δ^(13)C显示沉积柱底部有机质以海源贡献为主,随后陆源有机质的贡献逐渐增加。沉积通量以及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在1960年之后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这可能与周边流域建坝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入海泥沙量减少有关;然而,自1980年以来,δ^(13)C显示出陆源有机碳贡献又明显增大,这可能与近些年来降雨的增强及沿岸侵蚀作用的加剧有关。
    • 渠洪杰; 陈英富; 卢晶; 冯跃文; 王森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北方主要的荒漠化地区之一(图1a)。鉴于露头所限,前人重点讨论了全新世以来古湖到沙地的变化过程。然而,根据近年来工程揭露的剖面和水文地质钻孔等可知,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古大湖沉积层之下,仍分布有厚度较大和面积较广的风沙与湖泊沉积等,其除上覆于处于低地形区的上新统砖红色泥岩之上,且厚度超过100 m之外,还有一套碎屑层超覆于相对较高地形区的前新生代不同时代岩层之上,厚度介于30~60 m,反映了浑善达克沙地最新一次的大规模沙化作用。
    • 罗仿; 叶丰; 黄超; 韦刚健; 曾提; 王志兵; 王利伟
    • 摘要: 本文基于珠江口季节性低氧区沉积物岩心(WS)中陆源碎屑指标、TOC含量和氧化还原敏感性元素等环境指标以及年代学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河口近2000 a来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演变历史,探讨其对气候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珠江口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在垂向分布和富集特征上存在差异,其中V主要受有机质吸附控制,而Mo主要通过Fe、Mn氧化物结合在沉积物中富集。基于Fe-Mn-Mo的共变性作为判断古氧化还原程度的指标,珠江口水体在过去2000 a整体表现为微弱的氧化性减弱或还原性增强的趋势,而在主要暖期水体的氧化性趋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近2000 a以来持续加强的人类活动促进了陆源营养盐输入的增加,不断提升了该区域海洋初级生产力,从而影响水体氧化还原程度的变化。因此,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驱动的河口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共同控制着该区域水体溶解氧的长期演变。
    • 赵亚青; 周亮; 赵宁; 盛辉; 汪亚平
    • 摘要: 近年来全球大型河口区低氧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因缺少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人们对历史时期河口陆架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尤其是低氧事件发生的历史认识不足。本文基于210Pb、137Cs和光释光测年技术,以长江水下三角洲现代低氧区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沉积物的粒度参数、氧化还原敏感元素、TOC、TN和碳氮同位素等指标,探究了该区域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近三百年来长江口低氧区的演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740—1800年该区域可能存在低氧环境;1800—1850年低氧情况有所缓解;1850—1970年在人类活动影响开始加剧的背景下,低氧事件发生频率开始增加;1970年后由于入海营养物质排放通量增加,加之海温上升和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导致长江口低氧区面积和发生频率也显著增加。该结果可为了解长江口泥质区历史低氧环境的演化及现代长江口低氧环境的发育过程提供参考。
    • 李智武; 宋天慧; 王自剑; 童馗; 武文慧; 冉波; 李金玺; 邓宾; 刘树根
    • 摘要: 综合利用露头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沉降-沉积等资料,对川西-龙门山盆山系统沿走向的构造变形、差异隆升-剥蚀和沉积记录进行系统梳理,探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走向差异演化特征及其关键构造变革期.受控于本身的地质结构差异及周缘多个构造带的多期交互作用,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构造、隆升和沉积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走向差异.龙门山冲断带自北向南总体上具有韧性减弱、脆性增强、构造定型时间变新的趋势,龙门山北段和盆地北部定型于燕山期,而龙门山中、南段和盆地南部定型于喜马拉雅期.中生代期间,龙门山北段隆升较快;而新生代期间,龙门山中、南段隆升较快.川西前陆盆地同样表现出南北差异隆升的特点,北部隆升较早,大约在45 Ma B.P.;而南部隆升较晚,在20~25 Ma B.P..川西(北)前陆盆地的沉降中心经历了4次明显的迁移,即从晚三叠世的龙门山中段前缘向东北迁移,中侏罗世到大巴山-米仓山前缘,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向西迁移至米仓山-龙门山北段前缘,于晚白垩世-新生代期间再次向南迁移到龙门山中-南段前缘.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走向差异演化表现为印支期向南递进扩展、燕山早-中期南北分异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北隆南降.龙门山冲断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和古近纪4个关键构造变革期.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包括龙门山水下隆起和海相前陆盆地(马鞍塘组上部至小塘子组)、龙门山局部隆升和海陆过渡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二至第三段)以及龙门山全面隆升和陆相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第四至第五段)三大阶段,主要受控于扬子构造域并受秦岭构造域的强烈影响.中侏罗世构造变革表现为扬子构造域向秦岭构造域的转变;早白垩世构造变革表现为秦岭构造域向青藏高原构造域的转变;古近纪构造变革表现为川西前陆盆地由沉积向剥蚀状态的转变.
    • 张海龙; 肖晓彤
    • 摘要: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全球变暖和大气中CO2的增加,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都显著衰减.数值模拟预测在未来20~50年,北冰洋中心海盆在夏季将可能成为无冰区.研究北冰洋海冰历史演变的沉积记录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现代海冰减少的控制机制并对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提供依据.文章回顾了北冰洋古海冰的重建方法,主要包括指标重建和数值模拟.用于重建古海冰的传统指标有IRD(Ice-Rafted Debris,冰筏碎屑)、微体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指标等,北冰洋IRD和微体生物化石的记录表明北冰洋的海冰出现于大约47.5 Ma,永久性海冰出现于大约14 Ma,是北冰洋古海冰研究的重要发现.但是传统指标是间接指示海冰的变化且不能量化海冰,限制了北冰洋海冰历史演变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海冰的直接指标IP25(Ice Proxy with 25 carbon atoms)的发展,是北极海冰历史演变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里程碑,通过与海冰数值模拟结合,首次验证了氧同位素6期北冰洋在陆架边缘存在冰间湖(Polynya).近年来,最新的气候模式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北极海冰变化可以影响中低纬度及北半球气候.未来研究中,北冰洋多指标沉积记录与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海冰变化的控制机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
    • 范小露; 张新毅
    • 摘要: 古洪水作为水文过程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瞬时响应,含有丰富的历史水文数据资料信息,对于区域灾害史和古气候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整理与分析淮河流域上游古洪水沉积记录等水文学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史料记录,利用现代洪灾等级划分标准及历史洪灾等级划分先例,对淮河流域上游南北朝时期洪灾进行等级划分并考证.研究表明,淮河流域上游卢庄剖面滞留沉积物所记录的距今1320~1680年的古洪水灾害应属重灾等级,具体事件可能对应于南北朝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九月的一次特大洪水灾害.
    • 赵亚青; 周亮; 赵宁; 盛辉; 汪亚平
    • 摘要: 近年来全球大型河口区低氧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因缺少长时间序列的观测资料,人们对历史时期河口陆架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尤其是低氧事件发生的历史认识不足.本文基于210Pb、137Cs和光释光测年技术,以长江水下三角洲现代低氧区沉积物柱状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沉积物的粒度参数、氧化还原敏感元素、TOC、TN和碳氮同位素等指标,探究了该区域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 显示,近三百年来长江口低氧区的演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740-1800年该区域可能存在低氧环境;1800-1850年低氧情况有所缓解;1850-1970年在人类活动影响开始加剧的背景下,低氧事件发生频率开始增加;1970年后由于人海营养物质排放通量增加,加之海温上升和人海水沙通量变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导致长江口低氧区面积和发生频率也显著增加.该结果可为了解长江口泥质区历史低氧环境的演化及现代长江口低氧环境的发育过程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