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粒度特征

粒度特征

粒度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44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66362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沉积学报、第四纪研究、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2016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第二十一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暨中国旅游洞穴联盟第三次理事大会等;粒度特征的相关文献由15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忠、靳建辉、陈沈良等。

粒度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54%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6362 占比:99.41%

总计:66753篇

粒度特征—发文趋势图

粒度特征

-研究学者

  • 李志忠
  • 靳建辉
  • 陈沈良
  • 于晓莉
  • 党晓宏
  • 李占宏
  • 苑秀全
  • 赖海成
  • 高抒
  • 叶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束芳芳
    • 摘要: 通过对诏安湾海域6个站位的水文泥沙观测和18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海湾水深地形,应用Gao-Collins粒径输运模型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福建诏安湾海域的粒度参数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和沉积环境划分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诏安湾表层沉积物共6种类型,以黏土质粉砂和砂为主,平均粒径介于0.54~7.43Φ之间,均值为5.85Φ,除湾顶潮汐水道外,大体呈自湾顶浅水区向湾口深水区变粗的分布趋势,以湾口的潮汐通道最粗。受波浪、潮汐潮流、径流、水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湾口区域总体表现为从外海向湾内输沙,输运方向指向东北;湾中偏南部呈明显的自岸边向湾中水道汇聚的运移趋势,偏北部沉积物输运趋势不明显;湾顶区域表现为明显的沉积物向南输运。根据水动力作用条件、地貌特征和沉积物来源的不同,诏安湾可划分为4类沉积环境,分别为湾口潮汐通道地貌、湾中潮滩地貌、湾口近岸浅滩地貌和湾顶潮汐水道地貌。
    • 王雪木; 瞿洪宝; 熊元凯; 吕琳; 胡克
    • 摘要: 对海南岛昌化江入海口110个底表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并利用二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对沉积物粒度参数开展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照Folk沉积物分类三角图解法,昌化江入海口外底表沉积物可划分为含砾砂、砂、砾质泥质砂、砂质砾、粉砂、泥、砂质泥、砾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共10种沉积物类型,其中砂和砾组分的分布范围具有一致性,粒度组成以砂、粉砂、泥为主。通过粒度组分和参数分析,研究区可分为两大类沉积环境区,即南部的近岸区域和北部的离岸区域。粒径趋势分析显示,沉积物的输运趋势与水动力条件吻合,并识别出了研究区内南部和北部两处汇聚沉积中心,判明了四更沙角条带状沉积的物质来源。
    • 石浩; 岳大鹏; 赵景波; 覃小锋; 刘蓉; 王晓宁; 胡倩; 马爱华; 苏敏
    • 摘要: 陕北靖边波浪谷丹霞地貌区是近年来国内外地学界的新发现和持续关注点。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粒度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探讨红色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物源性质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红色砂岩以中—细砂为主,SiO_(2)和Al_(2)O_(3)含量之和在85%以上,沉积环境为河湖相,为水动力中等,水面较浅的河流入湖三角洲河口区地带,而不具有目前一些学者通过宏观观察提出的该砂岩为沙漠相沉积特征。沉积阶段气温较高,存在暖干与暖湿的多次变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色砂岩地球化学类型为长石砂岩和亚长石砂岩,物源可能来自于盆地内部隆起或再旋回造山带所提供的富石英质沉积岩。
    • 熊平生; 刘亮; 张楚楚; 郝丽婷; 黄临娟
    • 摘要: [目的]分析河漫滩沉积记录的历史时期洪水信息,揭示极端洪水事件和洪水发生规律,为防洪减灾提供指导。[方法]根据湘江河漫滩沉积剖面91个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AMS ~(14)C精确测年,分析湘江衡阳段河漫滩剖面粒度特征与洪水事件。[结果](1)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粗粉砂、粗砂、极细砂为主。粒度参数显示,剖面洪水沉积动力较强,分选系数极好,宽型峰态居多。(2)吉祥剖面5个阶段洪水规模大小顺序依次为:B阶段>D阶段>A阶段>C阶段>E阶段。此外,剖面B阶段34~40,44~46 cm区间和D阶段中130~134 cm区间粗砂的含量异常的增高,粗粉砂和细粉砂含量极少,中值粒径值为最低值范围,洪水沉积动力异常强大,为衡阳特大洪水事件发生时期。(3)沉积剖面中值粒径值与平均粒径值、粗粉砂+细粉砂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粗砂含量与平均粒径值、中值粒径值、粗粉砂+细粉砂含量成显著负相关性。[结论] 6 390 aBP以来,衡阳洪水规模整体上呈现增大增多的趋势,沉积阶段A和阶段B均为洪水多发时期;粗砂含量、平均粒径值、中值粒径值、粗粉砂+细粉砂含量4个指标能很好地用来识别洪水事件。
    • 李华勇; 赵楠; 杨艺萍; 于正松; 孙启发; 吴帅虎; 张曼; 张虎才
    • 摘要: 通过研究现代洪水沉积特征,可重建洪水水文过程,识别泥沙侵蚀源区,既可为防洪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古洪水层判识建立参考。2018年8月中旬,山东省北部弥河、丹河流域受双台风影响发生洪涝灾害。通过对洪水淹没区进行考察,在下游洪水沉积物保存完好的地点获取21.0 cm长岩芯DH1,并进行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和孢粉分析,结果显示:钻孔岩芯11.5~21.0 cm段为现代土壤层,上部为洪水堆积物,其中0~9.0 cm段是典型洪水粉砂层,粒度较粗,以中—粗粉砂为主,平均砂含量达到14.7%;9.0~11.5 cm段为洪水前期细粒沉积层。根据粒度敏感组分含量变化特征,可将此次洪水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洪水前期,水动力较弱,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滞流现象严重,沉积黏土层;洪水后期,流速显著加快,出现典型洪水粉砂沉积。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及孢粉丰度均与粒度负相关,表明弱水动力环境有利于其沉降并富集。土壤表层孢粉组合可较好指示研究区植被分布情况,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则更能反映流域内植被的整体状况,揭示河流洪水搬运孢粉的能力大于风力;洪水黏土层孢粉组合与研究区内植被分布状况的吻合度较高,明显有别于洪水粉砂层孢粉组合特征,推测洪水前期水位上涨的主因是降水和本地地表径流汇入,因此泥沙和孢粉主要来自研究区内,后期上游客水涌入,带来更多山地植被孢粉信息。研究表明DH1钻孔孢粉组合特征对于传播过程和水动力大小具有良好响应,同时具备识别泥沙侵蚀源区的潜力。磁化率值主要反映成壤强度的大小,在洪水黏土层和粉砂层均表现为稳定的低值,且显著低于接触土壤层,因此可作为判识(古)洪水沉积的有效指标,但其区域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 熊平生; 刘亮; 张楚楚; 郝丽婷
    • 摘要: 目前对有关河漫滩沉积与洪水事件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河漫滩沉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信息,对其进行粒度特征研究,有助于揭示其沉积时期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砂粒和粉砂粒为主,粘粒含量较少.湘江衡阳段沉积物6390年来河漫滩沉积分层明显,对干旱、湿润环境变化记载清晰,能够很好的指示气候变化情况.(2)粒度参数显示,沉积物搬运平均动能较大,粒度分选性极好,负偏为主,峰态较宽.(3)衡阳地区6390 aBP以来的降水总体上呈递增的变化趋势,剖面沉积时期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干旱期、湿润期、干旱期、强湿润期和湿润期,曾经出现过两次极端干旱事件.
    • 杜善龙; 张玮; 滕云玺; 郭琪琪
    • 摘要: 白云凹陷珠海组是目前深层勘探的优质目标,通过大量钻井资料、薄片资料的统计分析,对珠海组储层碎屑粒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白云凹陷珠海组储层砂岩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含少量中-粗砂岩.(2)粒度纵向分布特征,凹陷珠海组储层砂岩砂地比与岩石组构具有显著差异,揭示了番禺低隆起为中粗粒砂岩的发育区,且以恩平组—珠海组五段为优势发育层位,这为有效储层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3)三类砂岩粒度类型中,中粗粒砂岩的物性最好,且对储层的物性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也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有利储集相带.
    • 刘欢; 王海波; 鲁浩; 王超; 万鹏
    • 摘要: 黄沙河地区位于新疆东昆仑西段南缘,属于昆南增生杂岩带,研究区内出露大面积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组,为了厘定区内托库孜达坂组时代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地层层序学、岩石学及古生物学研究,将新疆东昆仑西段黄沙河地区托库孜达坂组分为下段碎屑岩段和上段碳酸盐岩段,将其时代厘定为早石炭世,结合区内碎屑岩粒度特征及放射虫化石特征,确定该套地层的沉积环境为半深海-滨浅海环境。
    • 任旭光; 张燕通; 刘修锦; 邢容容; 陈文超
    • 摘要: 对滦河三角洲典型潟湖-沙坝岛及其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实验分析,获得沉积物粒度参数,对该岸段及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搬运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沿岸呈带状分布,属于中砂、细砂。大部分沉积物分选好,偏态以极负偏和负偏为主,峰态主要表现为中等。沉积物搬运凡是以滚动跃移质组分为主,反映了典型的海陆过渡的沉积环境。
    • 王佩; 马倩; 朱元璞; 曾燚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北缘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为区域风沙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北缘发育典型的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分析灌丛沙堆整体及不同地貌部位表层沉积物粒度及粒度参数特征,探讨粒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46.48%)、中砂(41.29%)、极细砂(6.10%)、粗砂(4.26%)为主;在不同地貌部位中,中砂百分含量从迎风坡到顶部再到背风坡,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粗砂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极细粉砂、细粉砂、中粉砂、极粗粉砂、极细砂在不同地貌部位中的变化规律相近;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中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峰态平均值分别为2.06Φ、0.62Φ、0.04Φ、0.97Φ,表层沉积物属于细砂范围,且属于中等偏好分选性,呈现近对称分布,属中等峰态;平均粒径与偏度、峰态,峰态与偏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他粒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研究区内灌丛沙堆表层沉积物迎风坡从坡底沙粒趋于细化,在背风坡从坡顶到坡底沙粒趋于细化,分选性中等偏好,分配程度均匀性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