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硅

生物硅

生物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51732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学研究、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中国海洋学会第三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等;生物硅的相关文献由49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素美、冉祥滨、张经等。

生物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1732 占比:99.97%

总计:451854篇

生物硅—发文趋势图

生物硅

-研究学者

  • 刘素美
  • 冉祥滨
  • 张经
  • 臧家业
  • 吴振斌
  • 周巧红
  • 胡胜华
  • 陈建芳
  • 叶曦雯
  • 廖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志颖; 冉莉华; Martin G Wiesner; 梁宇钊; 任健; 李冬玲
    • 摘要: 通过对菲律宾皮纳图博(Pinatubo)火山1991年6月爆发前后南海表层沉积物及沉降颗粒物中的硅藻丰度及群落组成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南海硅藻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火山爆发后南海沉积物中硅藻相对丰度显著减少,原因主要在于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物大量沉积于南海深海,显著提高了南海沉积速率,同时稀释了沉积物中生源物质的含量。进一步对火山爆发前后同期南海中部深海沉降颗粒物开展研究发现,火山爆发次年同期沉降颗粒物总通量以及生物硅通量明显增加,而硅藻及其他硅质生物相对丰度和通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硅藻相对丰度从2.20×10^(8)枚·g^(-1)降到5.48×10^(7)枚·g^(-1),通量从2.90×10^(7)枚·m^(-2)·d^(-1)降到8.57×10^(6)枚·m^(-2)·d^(-1)。1年后的南海中部深海沉降颗粒物中仍然有大量火山玻璃的存在,可能是导致湿化学法测量生物硅含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而硅藻乃至所有硅质生物通量及丰度的显著降低可能与火山灰沉降的负面影响有关,也可能与1991年厄尔尼诺对南海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关。总之,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南海的沉积物硅藻及沉降颗粒物硅藻丰度都出现了显著降低,但具体的环境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俞洋; 汤显强; 王丹阳; 黎睿
    • 摘要: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推进,长江流域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长状态成为日益热门的话题。硅作为六大生源要素之一,是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要素之一,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介绍了河流中硅的形态分类,讨论了对不同形态硅的研究意义。随后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长江流域硅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可能影响河流、水库及河口硅含量分布的因素,对比分析了长江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硅含量差异的原因,展望了长江流域硅含量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可为硅元素对长江流域浮游生物生长的影响等相应研究提供思路与建议。
    • 张兰兰; 邱卓雅; 向荣; 杨艺萍; 陈木宏
    • 摘要: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消期(18~10 ka)以及高生产力的全新世。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末次冰期沉积物中放射虫物种主要是具有硅化程度较高的矢状环形结构的轭环虫/双篮虫属占据绝对优势(约60%)、少见硅化程度轻的纤细结构,推测末次冰期沉积物中硅质生物壳体受到明显溶解作用影响,尽管如此,末次冰期碳酸钙含量约20%、生物硅含量3.5%~4.4%、放射虫丰度1000~6000枚·g^(-1),表明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营养盐物质丰富、生物量较高。该结论得到放射虫群落结构中罩笼虫目高相对丰度(>50%)的数据支持,其被认为是营养盐丰富的指标。此外,末次冰消期生物硅含量的阶段性波动变化现象,可能是受千年尺度气候事件的调控引起的,即Heinrich1(HS1)和新仙女木(YD)时期生产力增高、生物量增加,推测与陆源有机物质的输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进入上层水体、南极中层水入侵带来中层水通风增强促进硅质生物生产力的升高有关。
    • 李国刚; 李云海; 布如源; 季有俊; 李薏新; 赵晓; 李超; 段琳娜
    • 摘要: 基于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在罗斯海外陆坡扇区获取的ANT32-RA05C岩芯,开展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ANT32-RA05C岩芯以分选差的混合冰海沉积物为主,含有大量的冰筏碎屑(平均29.76%),并含有一定量生物硅(平均4.81%)。化学元素定量测试表明,沉积物常量元素配分模式为SiO_(2)>Al_(2)O_(3)>Fe_(2)O_(3)>Na_(2)O>K_(2)O>MgO>CaO>TiO_(2)>P_(2)O_(5)>MnO,其中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为Si,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石英)和硅质生物沉积(生物硅)。对比XRF元素连续扫描与定量测试结果发现,Si、Ca等相关性较高,可用作高分辨率环境研究。结合环境指标研究发现,晚更新世MIS 7末期以来,常量元素含量变化与南极气候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主要反映了气候对物源和环境的控制,气候转暖通常对应于冰山和初级生产力输入增强,气候转冷对应于冰山和初级生产力输入受限。该岩芯对重建罗斯海古气候演变,深化对罗斯海古环境认识有重要意义。
    • 朱东栋; Jill NSUTTON; Aude LEYNAERT; Paul J.TREGUER; 刘素美
    • 摘要: 海洋硅循环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对调控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海洋酸碱度和多种元素(氮、磷、铁、铝等)的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硅循环与“生物泵”及碳循环的紧密联系,是其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热点的主要原因。海洋中硅的外部来源主要为河流、地下水、大气沉降、海底玄武岩风化作用和海底热液输送5个途径,在全球气温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地冰川融化成为高纬度海域不可忽视的硅源。生物硅在沉积物中的埋藏、硅质海绵和生物硅的反风化作用是重要的海洋硅移除过程。海洋硅循环过程复杂,受生物(生物吸收、降解)、物理(吸附、溶解)和化学(矿化分解和反风化作用)多重因素的影响,针对海洋硅循环关键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综合评估海洋硅的“源-汇”和收支。本文总结了海洋硅循环的主要过程及海洋硅的收支,根据国际和国内研究现状讨论了当前海洋硅循环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现有研究成果显示,海洋硅的外源输入和输出通量比以往的评估分别增加了2.4和2.2倍。在短时间尺度内(<8 ka),全球海洋中硅的收支大致平衡,海洋硅循环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河流输送至陆架边缘海的硅通量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硅藻等海洋浮游植物种群结构,是未来海洋硅循环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陆架边缘海较高沉积速率和强烈的反风化作用提高了该区域生物硅的埋藏效率,准确评估该区域生物硅的埋藏通量仍是亟须解决的难题。目前的研究评估了全球海洋浮游硅藻、硅质海绵以及放射虫生产力,而海洋底栖硅藻生产力的贡献受到忽视,未来需要关注底栖硅藻对生物硅的贡献及其在海洋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 邹家麒; 丁旋
    • 摘要: 西北孟加拉湾位于印度夏季风的核心降水区,是研究印度季风活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理想地区。通过对西北孟加拉湾马哈纳迪盆地IODP353航次U1446站位岩芯生物硅含量和沉积通量的分析,重建了研究区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早期(920~370 ka)的硅质生物生产力演变历史,探讨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和径流活动对研究区古生产力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西北孟加拉湾在920~370 ka期间,硅质生产力总体上表现为中更新世过渡期(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较低,MPT之后呈上升的趋势;具有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性,冰期时下降,间冰期上升,且在MPT之后波动幅度增大。对比该站位已有的δ_(18)O_(sw)和Rb/Ca比值等夏季风降水和径流指标发现,印度夏季风增强时硅质生产力上升,减弱时硅质生产力下降,推测印度夏季风的增强导致孟加拉湾降水以及周边河流径流量剧增,河流提供的营养物质使得西北孟加拉湾表层硅质生物勃发,硅质生产力迅速升高。而印度夏季风减弱时,营养盐的减少抑制了表层浮游硅质生物的繁殖,从而使得硅质生产力下降。U1446站位生物硅通量的频谱和小波分析也显示,研究区的硅质生产力受轨道周期变化的调控。
    • 刘有武; 杨春龙; 曾志勇; 孟繁涛; 张培鑫
    • 摘要: 为了实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层位准确卡取及钻井现场对优质储层的识别和评价,采用XRF元素录井技术,选取与层位划分相关的Si、Al、Mg、Ca特征元素进行组合交会,结合生物硅实现准确划分拉什仲组、乌拉力克组、克里摩里组层位。通过生物硅、页岩脆性指数、有机质丰度指数3项综合评判指标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随钻XRF元素录井评价标准,其评价结论与测井解释对比结果证明,XRF元素录井技术完全能满足钻井现场对乌拉力克组页岩储层进行识别及随钻评价的需求,解决了乌拉力克组层位划分及其底部优质页岩储层识别和随钻评价的难题,从而为钻探工区目的层精准卡取、钻探优质储层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 梅林; 范新怡; 岳一鸿; 刘留; 褚永胜; 汪福顺
    • 摘要: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分析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岩滩(Yantan,YT)水库中的沉积物,探讨了基于FTIR的沉积物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生物硅(biogenic silica,BSi)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方法,分别建立了TOC/TN/BSi含量的FTIR预测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对这一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水库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信息,应用于高分辨率古环境变化的研究;需要样品量少,预处理过程简单,并因其快速和经济的特点,在测定大量沉积物样品时具有极大的优势.
    • 崔超; 唐正; M.Rebesco; L.De Santis; 李朝新; 王湘芹; 孙书文; 刘焱光
    • 摘要: 南大洋因其面积广阔等优势,能够存储更多的热量和二氧化碳(CO2),因此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罗斯海作为南大洋第二大边缘海,是研究古海洋演化的理想海域.本研究采用罗斯海陆坡和海盆区的3根插管沉积物岩芯——BC008(水深1063 m,长27 cm,年龄6.0~14.8 kaB.P.)、BC010(水深2055 m,长44 cm,年龄0~15.5 kaB.P.)和BC006(水深2120 m,长54 cm,年龄0~22.3 kaB.P.),通过分析其生物硅含量及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比值(Nps-δ13C)的变化发现,生物硅含量在末次冰消期较高,在约16 kaB.P.达到极大值,这指示了冰消期罗斯海海域深层水上涌增强并在约16kaB.P.最为剧烈.与此同时,Nps-δ13C的负偏,指示了南大洋上涌的水团将溶解的硅酸盐传递至海洋表层的同时,也将碳同位素等化学信号传递至表层海水.深层水上涌在末次冰消期显著增强的趋势,与大气CO2浓度在冰消期之后的急剧上升十分吻合,这进一步验证了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上涌的假说及其对大气CO2浓度上升的贡献.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引起末次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上涌的可能触发机制,主要可能因南北两极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南半球西风带位置和强度以及大西洋经向翻转流强度发生变化,进而驱动南大洋深层水上涌.
    • 王颖; 匡少平
    • 摘要: 硅是地壳中的第二大组成元素,且作为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地表物质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硅在海洋中以产生可溶性硅的形式进行循环,而溶解硅(DSi)产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生物硅(BSi)的溶解和成岩硅( LSi)的风化,这对海洋生态系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海洋中的硅循环对于理解更广泛的问题(如海洋生物泵的碳固存)至关重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