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社会与环境、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5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5466篇;相关期刊550种,包括地理科学进展、第四纪研究、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二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等;全球变化的相关文献由273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广胜、卞林根、葛全胜等。

全球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5 占比:5.5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5466 占比:94.32%

总计:27000篇

全球变化—发文趋势图

全球变化

-研究学者

  • 周广胜
  • 卞林根
  • 葛全胜
  • 陆龙骅
  • 孙成权
  • 张志强
  • 符淙斌
  • 彭少麟
  • 曲建升
  • 莫江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洪宇; 夏维康; 杨彬; 黄致云; 祁珊珊; 戴志聪; 杜道林
    •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_(2))浓度正随着人类活动向着前所未有的浓度积累。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底物,CO_(2)的增加会对植物生长及竞争能力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未来CO_(2)浓度升高背景下植物竞争力的变化对预测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群落演替及外来植物入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工气候培养箱控制CO_(2)浓度,探究了入侵克隆植物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与本地蟛蜞菊(W.chinensis)的生长和竞争对CO_(2)浓度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相比于本地蟛蜞菊而言,升高CO_(2)浓度减少了南美蟛蜞菊的生物量积累,并显著影响了茎的伸长(P=0.042),虽然混合种植中南美蟛蜞菊的茎长未表现明显差异,但竞争消除了CO_(2)浓度升高引起的茎长缩短。综合来看,尽管升高CO_(2)浓度减弱了南美蟛蜞菊对本地蟛蜞菊的竞争力,但南美蟛蜞菊可以通过改变在竞争中资源分配策略,使其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茎段的伸长,主动向外拓张以占领更多的空间。
    • 刘志飞; 陈建芳; 石学法
    • 摘要: 海洋正在经历变暖和酸化等人类活动引发的全球变化的影响,而深海沉积储存着地球演变历史时期由自然因素驱动过去全球变化的详细档案,通过探究其现今和过去全球变化过程,能够揭示全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为预测未来变化提供依据。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突出研究进展,是针对社会选择的未来排放轨迹,在深海记录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类似情形,用于评估未来地球系统各种变化的过程和后果。其中,以Dansgaard-Oeschger变化为代表的千年尺度事件、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为代表的十年尺度气候变化事件,是最接近现今地球变暖的快速气候变化场景。地球系统的发展轨迹目前正处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热室地球”路径的起点上,如果地球超过了这个“临界点”,它将沿着一条不可逆的道路进入“热室地球”状态,另一种路径则是通向“稳定地球”状态。深海沉积档案中的类似情形能够为社会选择未来排放的轨迹提供重要参考。全球变化研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重新认识其关键过程的理论机制。以海洋变暖和酸化影响硅藻和颗石藻的海洋生物泵过程为例,传统知识认为酸化有利于硅藻建造,但最新的围隔实验研究却发现酸化大幅减少全球硅藻输出;传统知识认为酸化导致海洋生物钙化危机,但近期针对中生代大洋缺氧事件的黑色页岩研究,发现颗石藻的碳酸钙输出在海洋酸化期间大幅增加。这些颠覆性的认识严重挑战了传统全球变化某些关键过程的理论体系。
    • 黄伟; 刘茹; 胡凡根; 车彦军
    • 摘要: 近年来,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继在各类学校教育中得到贯彻落实,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本质。“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知识综合性和科学前沿性等特征,在发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基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从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优势、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科学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也为其他高校“全球变化”及其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 史培军; 刘连友
    • 摘要: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33年来开展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未来研究与学科建设的重点.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团队先后在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减灾、灾害风险防范研究,重大自然灾害评估与国家减灾规划编制,以及发起并组织国际“综合风险防范”核心科学计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面对学科体系不完善、学术带头人不足、研究团队规模较小以及实验平台整合不力等挑战,亟需面向全球和国家防灾减灾、综合风险防范、绿色发展以及可持续性需求,在区域致灾-成害机制与动力学模拟、全球变化人口与经济系统风险精准评估、综合灾害(特别是碳排放)风险防范模式等领域争取重大突破,从而引领全球灾害风险科学,为建设地理学世界一流学科做出重要贡献.
    • 王悦骅; 王占海; 沈婷婷; 王忠武
    • 摘要: 降水变化对草地关键生态系统过程存在一定的影响,以往的降水试验尽管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变化,但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同,如许多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对降水的响应,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试验中,要综合其他的全球变化驱动因子全面系统的研究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 兰敏文; 宋友桂; 程良清
    • 摘要: 湖泊沉积物中的碳酸盐矿物蕴含了区域地质背景、沉积过程、气候环境、湖泊生物活动以及湖水物理化学性质等信息,已成为古气候、古环境重建的重要研究载体之一,为认识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控制湖泊碳酸盐形成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阐明了它们所指示的古气候环境意义,回顾了湖泊碳酸盐在古气候环境重建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其存在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为推动湖泊碳酸盐古气候环境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湖泊碳酸盐的形成受温度、降水、生物活动、湖泊水文条件、湖水物理化学性质等的影响,因此,碳酸盐矿物含量变化可以指示湖水温度、有效湿度、入湖水量、生物活动、湖区主导风的强度等;碳酸盐δ^(18)O和δ^(13)C值是古湖泊研究中常用的代用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湖水温度、有效湿度、湖泊生产力大小、湖水物理化学性质、与大气环流有关的水汽来源和传输路径的转变以及古洪水事件等重要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湖泊碳酸盐的古气候意义愈加丰富,也将继续在未来的古气候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
    • 李非凡; 刘顺; 许格希; 陈淼; 陈健; 邢红爽; 史作民
    • 摘要: 近年来,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cosystem multifunctionality)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开展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与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形成机制。通过回溯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历程,总结了3个不同维度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尤其是植物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土地利用变化、降水、氮沉降、温度升高的响应机制。最后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需重点关注的领域:1)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功能指标选择和计算方法;2)不同维度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机制;3)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植物地上−地下功能多样性的响应;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5)全球变化多因子及交互作用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为更深入认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及其维持机制、优化生态系统功能、保障其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科学参考。
    • John Abraham; Lijing Cheng; Michael E.Mann; Kevin Trenberth; Karina vonSchuckmann
    • 摘要: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的很多变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尺度上(百年至千年)具有不可逆转性,海洋巨大的热惯性是造成该不可逆性的主要原因.这个特征为人类和生态系统应对海洋变化提出一系列挑战.本文从海洋变化的角度总结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提出需要进行多时间尺度的规划和统筹.在近期(到203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在中期(2050–2060年前后),全球需要逐步减排并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措施必须同步施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需要得以维持并完善以持续监测海洋变化.在远期(在2060年之后),即使全球达到净零排放,包括深海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在内的海洋变化都将持续,因此应对全球变化的行动需持续数百年之久.在该时间尺度,应对“低概率,高影响”气候风险(即发生的可能性较低,但一旦发生影响极大的事件带来的风险,例如:大西洋经圈反转环流突然减弱,海洋生态系统跨过临界点,无可挽回的冰盖质量损失等)的准备应充分纳入长期规划.
    • 吕爱锋; 王蕾; 曲波
    • 摘要: 植被冠层通过对降水的拦截可以改变降水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调节地表径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冠层截留过程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同植被的冠层截留具有差异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降水变异性的增加、植被的物候效应及土地利用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也会进一步对植被冠层截留造成影响。对于植被冠层截留测定方法有人工模拟法和间接观测法,冠层截留模型的研究往往以间接观测结果作为基础。当前我国研究的冠层截留模型主要分为3类:经验模型基于实测资料可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与冠层截留的关系;理论模型侧重于冠层截流内在机制,但对于研究者的数学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参数较少且具有相对明确的物理意义,因此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我国冠层截留研究可重点关注草本植被冠层截留及变化、结合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进行方法改进以及冠层截留模型与全球环境变化模型耦合等方面。
    • 贾庆宇; 周莉; 吴琼; 谢艳兵; 温日红; 李荣平; 蔡福; 王笑影
    • 摘要: 陆气通量交换观测是陆面过程研究的基础,也是生态学、水文学、数值模式等研究的基础内容。探讨了陆气通量交换研究现状、通量观测与全球变化、模型、陆面过程模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我国陆气通量观测站点建设情况,重点分析东北地区陆气通量观测站点现状。分析了中国气象局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陆气通量观测内容、观测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对通量观测发展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