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冰

海冰

海冰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490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大气科学(气象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9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375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海洋世界、海洋通报、海洋学报(中文版)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6年FPSO技术交流会 、第二届全国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会议、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海冰的相关文献由227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军、季顺迎、岳前进等。

海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9 占比:70.40%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4.43%

专利文献>

论文:375 占比:25.17%

总计:1490篇

海冰—发文趋势图

海冰

-研究学者

  • 李志军
  • 季顺迎
  • 岳前进
  • 顾卫
  • 许映军
  • 白珊
  • 李春花
  • 刘煜
  • 孟广琳
  • 杜文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刘雪; 刁一娜; 孙瑞鹏
    • 摘要: 本文通过对2001—2017年秋季北极低云的多源数据的分析,展示了本世纪以来北极秋季低云的变化,并为其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的解释.卫星和再分析数据表明,秋季北极有冰海面低云存在减少的趋势,且在北极边缘海区表现为950 hPa(约500 m)以下近地面云显著减少.本文研究表明,在有冰海面上,低云减少的趋势与背景大气增暖导致的大气相对湿度降低有关,这一关系在80°N以北的北极中央区更明显.而在北极边缘海区,气旋活动对云的影响更重要.在有冰海面,气旋与低云的长期变化趋势相反,两者的年际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利用自组织映射(SOM,Self-Organizing M ap)对所有气旋日垂直运动和云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无冰海面和有冰海面由于气旋垂直运动及背景(无气旋日)云分布的差异,气旋对云的影响存在差异.气旋在有冰海面导致低云减少为主,而在无冰海面导致低云增加为主.
    • 摘要: 1月19日,东北地区重要粮油、矿粉输出港锦州港的最低气温降至-15°C,海上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海冰。为此,海事部门对陆地、海上导助航设施运行状态进行专项巡检,重点查看了辖区冰情及海冰对航标的影响,积极协调大马力拖轮在港池和航道内破冰,并采取"大船带小船,重载船带空载船"等编队航行方式,降低船舶受冰压冰困的概率,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安排港口拖轮分段驻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保障航路畅通,提高船舶进出港效率。
    • 常晓敏; 李文龙; 刘大雷; 刘文浩; 左广宇; 窦银科
    • 摘要: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北极海冰的消融加速,北极航道的开通成为可能,极区海冰监测对船舶航行安全及无人冰站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低功耗、耐低温且工作稳定可靠的极区海冰影像自动监测系统,集成耐低温的串口摄像头,实现海冰表面形态和浮标运行状态的监测;增加加热模块以解决极区低温环境下摄像头无法正常采集图像的问题;基于铱星9523研发了针对大量数据的传输策略,实现了图像数据的远距离传输;以蓄电池为储能装置并配置太阳能板补充电能。监测系统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进行了安装并在第十一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进行了优化和升级,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极地低温恶劣环境中运行稳定,可靠性强,可以长期工作。
    • 李妍星; 常亮; 张春玲
    • 摘要: 春季云属性的分布和变化对北极9月的海冰变化具有重要的预调节作用。但是,在北极及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春季云和9月海冰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北极不同海域的特征需要进一步更新。本文基于ERA5云辐射、MODIS云量和云水路径以及美国国家冰雪中心的海冰密集度(sea ice concentration,SIC)数据,首先分析了2000—2017年北极地区春季云量、云水路径两种云宏观属性与云长波辐射效应、云短波辐射效应两种云辐射属性气候学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探讨了云宏观属性和辐射属性的相关关系,以及在不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的海冰变化对云属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北极的春季,云量的分布随海冰密集度的升高而递减,云水路径的分布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云长波辐射效应的分布不连续,未见显著规律,在巴伦支海和东格陵兰海域及其以北的北冰洋海域(ROI2)以外的其他区域,云短波辐射效应差异较小。北极云量和云水路径与云长波辐射效应主要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云短波辐射效应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在相关性的强度和范围上云水路径均不如云量。在冰边缘区占比最高的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域及其以北的北冰洋海域(ROI1)和波弗特、楚科奇、东西伯利亚海域及其以北的北冰洋海域(ROI4),春季云长波辐射效应倾向于增强9月海冰的融化,云短波辐射效应作用相反,这种响应的滞后时长约为4个月。在多元回归模型中,决定系数可用于表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决定系数的结果表明,ROI1的云量变率占海冰退化成因的约18.53%,ROI4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重要性在海冰减退机制中没有得到体现。
    • 李星星; 张晰; 包萌; 孟俊敏; 刘根旺
    • 摘要: 海冰表面和底层形态的特征相关性分析对海冰分类、气候研究以及海冰厚度估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海冰底层形态的研究较少,且缺乏海冰表面和底层形态的相关性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加拿大渔业和海洋局提供的积雪表面粗糙度高度(定义为海冰或积雪表面相对于周围平整表面的高度)、海冰底层轮廓、积雪深度以及海冰厚度数据,采用均方根高度等7个粗糙度参数对海冰表面和底层粗糙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其概率密度函数。结果表明,7个粗糙度参数中,基于一阶粗糙度参数描述的海冰表面和底层粗糙度与海冰厚度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680。三阶和四阶粗糙度参数表示的海冰表面和底层粗糙度与海冰厚度之间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小于0.2。另外,基于一阶粗糙度参数描述的海冰表面和底层粗糙度具有强相关性的特点,相关系数大于0.740。这对利用海冰表面粗糙度估计底层粗糙度和海冰厚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张旭; 郑凯
    • 摘要: 海冰是地球系统内部反馈的重要因子之一,对气候系统的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海气耦合气候模型CCSM3的过去21,000年以来的气候瞬变模拟试验(TraCE21)及其单一强迫试验,分析早中全新世以来(过去7000年以来)海冰演变特征及其控制机理。结果发现,北半球海冰以震荡为主,无明显长趋势,这可能是大气CO2上升和当地夏季太阳辐射降低共同影响所致;在南半球,由于威德尔海和罗斯海淡水注入的突然停止,海冰在距今5000年左右突然减少,而突变前后都无明显趋势,可能与大气CO2和当地春季太阳辐射共同作用有关。结合单一强迫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南大洋海冰对南极融冰水变化的响应敏感性取决于与气候背景相关的海冰面积多寡,海冰偏少的暖期对淡水更敏感,反之亦然。由于单一强迫试验都基于末次盛冰期的气候背景,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利用单一强迫试验解释各自然强迫因素对全新世气候演变的影响。
    • 陈仁升
    • 摘要: 冰冻圈水文学是研究冰冻圈要素的水文过程、作用及影响的学科。它是在传统冰川水文学、冻土水文学、雪水文学以及寒区水文学等基础上,由中国科学家于2020年首先提出并完成其学科体系构建的科学,是随着冰冻圈科学发展而涌现的一门新兴的、冰冻圈科学与水文学的交叉学科。冰冻圈是地球表层连续分布且具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亦称冰雪圈、冰圈或冷圈。冰冻圈要素主要包括冰川(含冰盖和冰帽)、河冰、湖冰、积雪、冰架、冰山、海冰、多年和季节冻土,以及大气圈内的固态水体等。冰冻圈从冰体融化形成径流的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 何姗
    • 摘要: 锦州市位于渤海辽东湾北部沿岸,近海滩涂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发达。锦州附近海域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会形成海冰,如果海冰冰情严重则会使海水养殖品种大量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笔者多年对锦州地区海冰形成期到消亡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此文介绍了锦州地区海冰的发展概况,海冰对海水养殖中的滩涂养殖和池塘养殖造成的影响,并提供了一些相应的防治措施,仅供各位养殖同仁参考。
    • 王妍; 郭浩; 黄超; 安居白
    • 摘要: SAR海冰图像易受斑噪声影响而导致特征显著性下降。利用一些传统的非线性特征描述符进行特征提取,可以克服使用线性特征在降噪时无区别滤波导致局部特征缺失的问题,但是当待配准图像存在显著性灰度差异时,这一类方法配准效果不理想。针对存在显著性灰度差异SAR海冰图像,提出一种新的配准方法。考虑到LDB描述子对灰度差异适应性的固有优势,以及GLOH描述子在配准主方向判断上的优势,将二者结合提出GLDB描述子,使得主方向的选择更加准确。在特征点匹配阶段,提出一种基于几何对应匹配和灰度差异对应匹配的两步匹配策略。通过实验对比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 孟丁丁; 陈晓东; 季顺迎
    • 摘要: 海冰弯曲强度是确定锥体海洋平台、船舶和港口码头等斜面工程结构冰载荷的重要参数,是海冰力学性质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对2009—2010年的渤海海冰三点弯曲试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了温度、盐度、密度及孔隙率对海冰弯曲强度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数据建立了海冰弯曲强度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和Adam优化算法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本预测模型将海冰温度、盐度、加载速率和密度等参数作为输入,将海冰弯曲强度作为输出。在建模过程中,数据被随机排序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评价指标评估其模型的准确性,对RNN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将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表明,RNN模型对海冰弯曲强度的预测精度显著优于试验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该预测模型能有效解决海冰弯曲强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可为海洋工程结构的抗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