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成型术
椎体成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38220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第四届中国东部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等;椎体成型术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利鹏、曹晓建、李海俊等。
椎体成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8220篇
占比:99.97%
总计:338325篇
椎体成型术
-研究学者
- 余利鹏
- 曹晓建
- 李海俊
- 薛朝霞
- 严晓云
- 冯学烽
- 凌建忠
- 刘俊清
- 刘号
- 刘爱华
- 吴中学
- 吴建斌
- 张小琴
- 张文智
- 张新立
- 朱锋
- 李明霞
- 杨德森
- 杨德顺
- 杨新建
- 杨震宇
- 武江
- 段亮
- 沈浩
- 玄光日
- 王仁
- 王倩
- 王晓彬
- 王晓敏
- 王迎虎
- 蔡红红
- 许波
- 邝冠明
- 邹伟民
- 邹德威
- 郑召民
- 钱荣
- 陆军
- 陈强
- 高庆鹏
- 鲁秀平
- 黄德民
- 黄辽江
- 万世勇
- 万趸
- 于海芳
- 代东杰
- 任绍东
- 何伟民
- 何帮剑
-
-
迟建光
-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采用CT引导下椎体成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莱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OVCF患者36例为观察对象,各1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椎体成型术治疗,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3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度小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椎体成型术对OVCF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度以及术后疼痛等有积极的改善作用,较传统手术不会延迟操作时间,出血量少,伤害性小,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
-
顾晨希;
虞宵;
黄安全;
王烨峰;
朱国清;
梁栋柱;
欧阳钧;
邹天明
-
-
摘要:
目的 比较单侧椎体后外上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方法 收集老年女性尸体的骨质疏松脊柱椎体(L)共2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组(A组)、双侧椎弓根组(B组)。首先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在力学测试仪上将每个椎体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记录其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按每组对应的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术后行X线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再次测量椎体高度、垂直压缩运动状态下的单椎体弹性模量及失效强度、刚度、失效位移。结果 A组、B组椎体内骨水泥弥散类型差距不大,均能达到椎体内对称均匀分布。成型后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前两组椎体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型后,两组的失效强度、刚度及失效位移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椎体垂直压缩时的弹性模量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椎体后外上方穿刺入路行椎体成型术后的单椎体生物力学效能与传统双侧椎弓根入路相当,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
玄光日;
王迎虎
-
-
摘要:
目的:对比氢吗啡酮与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椎体成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椎体成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和地佐辛组,每组各30例。氢吗啡酮组于术前15 min小壶滴注氢吗啡酮0.01 mg/kg,地佐辛组于术前15 min小壶滴注地佐辛0.1 mg/kg。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 0)、导针刺入伤椎时(T 1)、注入骨水泥时(T 2)的VAS评分,统计恶心、呕吐、眩晕、嗜睡、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型术中输注氢吗啡酮和地佐辛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氢吗啡酮的不良反应较地佐辛少,更适合老年患者。
-
-
邹焕汶;
邹崇祺;
朱向东;
梁周;
刘宇河
-
-
摘要:
目的:比较植入人工骨和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诊的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手术方案,对照组40例行椎体成型术,试验组40例行植入人工骨手术,分析疗效.结果:术后1 d,两组骨代谢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BAL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6.01±1.12)周,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术后6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6、12个月疼痛再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椎体成型术治疗对比,植入人工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更加显著,有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折恢复,对于骨代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
-
顾翔
-
-
摘要:
目的:对比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SF)患者接受保守治疗与椎体成型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20年4月收治老年OSF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比组采用保守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成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疼痛指数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功能评分等脊柱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接受椎体成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处疼痛情况,手术感染率低,有助于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
-
-
刘志刚
-
-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4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讨对象,依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结果 进行椎体成型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率(95.83%)高于进行保守治疗患者的治疗效率(83.33%),两组患者的差异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有所好转,进行椎体成型术治疗患者的VAS评分比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低.结论 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意义重大,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有推广运用意义.
-
-
尼合买提·阿布都克力木;
古丽米热木·叶海亚
-
-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型术治疗中应用C 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为本研究开展年限区间范围,纳入样本来源为此时间段内于我院就诊治疗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C T指导,术中C型臂定位下椎体成型术治疗,分析具体治疗效果.结果 84例患者治疗后椎体不同部位高度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dVAS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84例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期间采用CT诊断指导,C型臂定位,临床价值突出,可缓解术后疼痛,值得全面推广.
-
-
周风鑫
-
-
摘要:
腰椎骨折多见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腰椎骨折伴随较为严重的腰背疼痛、肋骨疼痛、活动严重受限等症状,除了骨结构损伤外,往往伴随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损伤,严重时可引起截瘫甚至死亡.临床针对腰椎骨折患者主要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椎体成形术又被称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就椎体成型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
王倩
-
-
摘要:
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往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或者椎弓根内固定为主,存在损伤大、出血多等缺点,而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特点[1],是高龄患者治疗椎体压缩骨折新的趋势,在临床上已经逐渐普及.总结15例高龄患者椎体成型的手术配合经验,对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患者,进行术前讨论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干预,手术室护士与医生良好的配合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
-
-
玄光日;
王迎虎
-
-
摘要:
目的:对比氢吗啡酮与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椎体成型术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椎体成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氢吗啡酮组和地佐辛组,每组各30例.氢吗啡酮组于术前15 min小壶滴注氢吗啡酮0.01 mg/kg,地佐辛组于术前15 min小壶滴注地佐辛0.1 mg/kg.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0)、导针刺入伤椎时(T1)、注入骨水泥时(T2)的VAS评分,统计恶心、呕吐、眩晕、嗜睡、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经皮椎体成型术中输注氢吗啡酮和地佐辛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氢吗啡酮的不良反应较地佐辛少,更适合老年患者.
-
-
石乃华;
刘广;
张兵军
- 《第四届中国东部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本组15例新鲜腰椎椎体压缩骨折,14例骨质疏松压缩骨折顽固性疼痛,在C型臂X线机监视或CT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型术,穿刺成功,无渗漏,疗效满意。
-
-
邹德威
- 《第三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论坛》
| 2007年
-
摘要:
目的:用微创,简捷,安全的术式解决以往难于甚至无法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所至脊柱压缩骨折的难题。rn 方法: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病患(57-72岁),在C臂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以建立通道,经这一通道将特制耐高压小球囊送入伤椎,将造影剂用高压注射器注入球囊,球囊扩张将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恢复高度并产生空腔,经C臂观察伤椎复位满意后记录压力及容量,抽出造影剂使球囊呈真空并回缩后取出。按同量将含钡低粘度骨水泥注入球囊扩张产生的空腔内,经C臂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后术毕。rn 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术后当天或次日既下地活动。经X线确认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较正16度(12-30),病患均回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无并发症。rn 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优效的方法。
-
-
邹德威
- 《2006国际骨质疏松—骨与关节大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用微创,简捷,安全的术式解决以往难于甚至无法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所至脊柱压缩骨折的难题. 方法: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病患(57-72岁),在C臂引导下,采用经皮穿刺方法,经椎弓根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以建立通道,经这一通道将特制耐高压小球囊送入伤椎,将造影剂用高压注射器注入球囊,球囊扩张将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恢复高度并产生空腔,经C臂观察伤椎复位满意后记录压力及容量,抽出造影剂使球囊呈真空并回缩后取出.按同量将含钡低粘度骨水泥注入球囊扩张产生的空腔内,经C臂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后术毕. 结果: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术后当天或次日既下地活动.经X线确认压缩骨折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较正16度(12-30),病患均回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无并发症. 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安全优效的方法.
-
-
李枫;
王峰;
赵丽君;
殷晓辉;
王淑梅
- 《第六届全国管腔内支架与介入新技术临床应用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pr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例1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病人.术前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AS)平均6.7分.在DSA机监视下注射骨水泥[粉(g)∶单体(ml)∶造影剂(ml)=3∶2∶1].结论:PVP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近期疗效满意.
-
-
-
王岩
- 《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传统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采用椎体成型术或后凸成型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先用球囊撑开压缩的椎体后再注入骨水泥进行椎体强化,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和缓解疼痛的目的,本文就有关这种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