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检查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10412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婚育与健康、健康博览、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学术年会、全国血液学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学术会议等;染色体检查的相关文献由82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关键、周友泉、张玲等。
染色体检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0412篇
占比:99.71%
总计:110735篇
染色体检查
-研究学者
- 余关键
- 周友泉
- 张玲
- 张静
- 王有国
- 石化金
- 耿建芳
- 肖月升
- 代军
- 任晓红
- 余小平
- 佟玲影
- 俞信忠
- 刘伟
- 刘利明
- 刘志广
- 刘晓音
- 刘杰
- 刘海湘
- 刘菲予
- 刘静
- 北川祐介
- 史化民
- 史彩虹
- 叶峻杰
- 司宝敏
- 吕军华
- 姜淼
- 孟昭彦
- 宁郁玲
- 宋欣
- 尤果
- 张伟
- 张德峰
- 张晶
- 张玫
- 方为群
- 朱俊真
- 杉原了一
- 李丽燕
- 李卫凯
- 李学付
- 李巍
- 李秋艳
- 李萍
- 李露霞
- 林爱花
- 武文森
- 段玲
- 温莉娟
-
-
阳春芳;
刘志辉;
党彩玲;
曾师晨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静脉导管异常连接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及其对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检出的8例胎儿静脉导管异常连接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观察心脏大小、功能变化,并追踪胎儿临床预后情况.结果 8例静脉导管异常连接胎儿中,静脉导管直接回流入右房3例,其中1例胎儿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产后死亡.静脉导管连接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3例,其中1例胎儿无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出生时体质量低于同龄儿,余无特殊,1例胎儿孕晚期出现全身水肿及右心衰胎死宫内,1例胎儿合并心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引产.静脉导管通过无顶冠状静脉窦汇入左房1例,静脉导管汇入门静脉1例,静脉导管直接回流入右房病例中另外2例,该4例胎儿无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均临床预后良好.结论 单纯的静脉导管异常连接未合并心内、心外畸形且胎儿心功能无异常者,预后良好;静脉导管异常连接,若合并严重心内、心外系统畸形者或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静脉导管异常连接与胎儿染色体异常有相关性,如需继续妊娠,应建议先行胎儿染色体检查,并利用超声密切随访胎儿心功能.
-
-
李凌川;
袁涛
-
-
摘要:
目的 分析统计女性闭经的病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闭经患者303例,通过病史、查体、抽血查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空腹血糖等指标、影像学评估及对原发性闭经患者行染色体检查,确定闭经原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3例患者中,原发性闭经36例(11.89%),继发性闭经267例(88.11%).导致原发性闭经最常见的疾病为苗勒管发育不全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 syndrome,MRKH综合征),36例患者中有7例是MRKH综合征患者,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次要原因,有5例患者为PCOS.在继发性闭经中,Asherman综合征和PCOS是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分别占29.96%和29.59%.36例原发性闭经患者中,正常核型46,XX患者24例,占原发性闭经患者总数的66.67%.结论 闭经患者最常见病因是PCOS和Asherman综合征.
-
-
杨立黔;
莫俊;
赵芳;
沈璇;
胡馨
-
-
摘要:
目的 探讨遵义地区早孕胚胎停止发育的影响因素,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胚胎停止发育孕妇455例为病例组,胎儿正常发育孕妇455例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史、生活习惯、日常接触等.其中287例胎停病例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绒毛染色体检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流产史、使用辐射电器时间、饮酒、睡眠时间、职业状况等与胚胎停育相关(P<0.05),且年龄、流产史、饮酒、职业状况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饮酒还与胚胎遗传物质改变相关(P<0.05).结论 应适龄生育,计划妊娠,避免不必要的流产,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嗜好.
-
-
李欣泽;
刘国辉;
刘敏;
梁庄;
于亮;
张国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胎儿肢体畸形(FLM)产前超声诊断与染色体异常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经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FLM的胎儿230例,其中56例自愿行染色体检查.总结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联性.结果 230例FLM中,单一肢体畸形191例(83.04%),复合肢体畸形39例(16.96%).有55例(18.27%,55/301)于14~19孕周发现,208例(69.10%,208/301)于20~24孕周发现.合并其他系统畸形96例(41.74%),多为合并2种及以上其他系统畸形.本研究超声诊断FLM总项目数达301例,经引产及分娩后证实漏诊32例,误诊7例.漏诊畸形中以多指(趾)占比最高(40.63%);误诊7例,其中足内翻误诊3例,手姿势异常4例,均为一过性异常.56例染色体检查结果显示,有31例存在染色体异常情况,其中18-三体15例,21-三体9例,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7例.18-三体FLM中出现重叠指9例,全部18-三体FLM均合并其他系统畸形.21-三体FLM中以指骨缺失多见(8例).结论 中孕期产前超声对FLM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对于多指(趾)、并指(趾)等微小畸形仍较难检出.FLM与染色体异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可作为胎儿侵入性染色体筛查的指标.
-
-
-
周科锌
-
-
摘要:
目的:观察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为回顾性实验,选取43例在我院接受全血细胞减少症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全血细胞减少症,同时,为探究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的准确率,对43例患者进行骨髓活检、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方式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从实验分析来看,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的观察组,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检出率更高,(P<0.05).同时,联合检查在判断增生程度方面也有更高的准确性,(P<0.05).结论: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时应用骨髓活检联合染色体检查准确率更好.
-
-
穆汇;
欧明林;
汤冬娥;
张若菡;
何慧燕;
梁灼健;
邹贵勉;
戴勇
-
-
摘要:
为了探讨外周血染色体和羊水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并进行相关临床分析,收集2016年6—12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就诊的疑似有染色体病的患者1868例,以及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并自愿抽取羊水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541名,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共发现特别异常外周血染色体核型15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84例,阳性率为15.52%.这99例异常染色体核型表明染色体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相关的染色体病,可以更加明确其遗传学诊断,避免盲目治疗,有效减少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出生.
-
-
-
李蓉;
王雯雯;
张菲菲;
梁馨月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孕期系统超声检查对检出胎儿结构异常及超声软指标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系统超声检查对来我中心就诊的3026例孕23~26周妇女行中孕期超声检查,收集孕妇资料,规范存图,进行结局追踪并随访至产后6个月.结果 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检出结构异常胎儿36例(1.19%,36/3026),漏诊13例(0.43%,13/3026),均为出生后证实,包括胎儿多指(趾)并指(趾)8例,室间隔缺损(≤4mm)1例,房间隔缺损1例,耳廓异常1例,单纯腭裂1例,尿道下裂1例.产前系统超声的灵敏度为73.47%(36/49),特异度为99.97%(2976/2977).胎儿出现超声软指标632例,发生率20.89%.超声软指标与胎儿异常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中孕期系统超声筛查可提高胎儿结构异常检出率,减少漏诊率.超声软指标对胎儿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产前诊断应将系统超声检查与染色体检查相结合.
-
-
代海兵;
宋洁;
刘侠;
韩彦龙;
卜晓波
-
-
摘要:
通过对本地区9号染色体倒位患者发生率及临床表现的分析,探讨9号染色体倒位与临床效应的关系,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量全血培养及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 显示1314例案例中发现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6例,发生率为0.46%;发生倒位的断裂点p11一例,p12两例,p13两例,p21一例;q12两例,q13三例,q21一例.说明9号染色体的倒位节段通常为p12→q13.9号倒位携带者会引起不良的遗传效应,如造成流产、不孕、不育、畸胎、其他遗传病患儿.
-
-
陈希;
陈园园;
包黎明;
邹琳
-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的对象为活细胞,标本来源多样、手工操作环节多、时间长、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实验室参加美国病理学院(College of Pathology,CAP)的能力测试(Proficiency Test, PT),以此提高本室染色体检查的分析水平,监测报告的准确性,提高异常检出率.方法:本室通过CAP官方网站申请参加测试,CAP每年进行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3次测试,每次发放5-8病例,每个病例通过网络发5张未排列的细胞中期分裂图像。通过下载考评图像,通过核型分析系统,阅读与分析所发图像的染色体核型,根据CAP和ISCN-2009规范要求书写核型,在规定的时间上报分析结果。根据CAP的PT检测结果,调查本实验室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的异常检出率及失败率等,分析与比较,找出不足。结果:从2011年起到2013年,共参加CAP组织的7次PT测试,分析了所发放的41例病例,按期返回结果6次(按期返回率100%),判断染色体异常正确率均为100%,核型描述平均正确率为95.1%。统计已完成的染色体检测15579临床病例中,外周血染色体13003例,骨髓染色体2576例,在本室完善的室内质控体系与定期参加美国CAP的PT室间质控的协助下,本室的外周血染色体及骨髓染色体检测的失败率分别为0.5%(63/13003)、5%(128/2576);外周血染色体的异常检出率达18.9%(2414/12764),骨髓染色体的异常率为26% (590/2270),失败率及检出率均与国际报道水平相当。结论:参加CAP PT可以提高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的分析水平,促使实验室改进染色体制备方法,提高染色体条带分辨率,发现微小片段缺失、易位,提高异常检出率;提升分析人员的能力,使染色体核型的书写更加规范与国际接轨。由于参加美国的CAP存在标本递送、费用等客观困难,国内的细胞遗传学室间质控的开展迫在眉睫,今年已协助卫生部临床检验成功开展2013年全国医院临床实验室染色体核型分析室间质量调查活动,通过国内室间质控活动的开展,可提高中国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的质量,为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准确诊断奠定基础。
-
-
郝晓艳;
张烨;
孙海瑞;
樊春娜;
李烨;
谷孝艳;
边旭明;
何怡华
-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 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107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终止妊娠后获得胎儿脐带组织标本,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拷贝数变异. 结果: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21%,22/107),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狭窄伴室间隔缺损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为28%(12/43);其次是共同动脉干(3/12);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低(0/2);各类型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2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3-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45,X1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5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1例,17p12p11.2微缺失(Smith-Magenis综合征)2例,8p23.3p21.3微重复1例,2p23.1p25.2微重复1例],其中12例为新生性变异,1例为父源传递,另外2例由于父母拒绝染色体检查不能明确拷贝数变异来源。 结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易合并非整倍体异常及染色体微缺失/重复异常,不同类型圆锥动脉干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概率不同,染色体异常种类以染色体微缺失/重复多见,且多为新生性变异。故产前超声诊断圆锥动脉干的胎儿建议完善染色体检查。
-
-
-
吴建国;
林慧君;
吴茅;
郦卫星;
邱莲女
- 《全国血液学实验室诊断与临床学术会议》
| 2004年
-
摘要:
骨髓细胞学形态、免疫分型、染色体检查(MIC)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CD7抗原为一相对分子量为4.0×104的单链糖蛋白,通常是胸腺细胞、原始或幼稚T淋巴细胞及多数成熟T淋巴细胞的标志,故在免疫分型中被作为T细胞系的早期标志,近来研究认为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也表达此抗原.本文通过分析CD7阳性AML,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与细胞遗传学特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