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系

家系

家系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356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02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134篇;相关期刊746种,包括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首届广西水利青年科技论坛、第三届全国中青年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等;家系的相关文献由9383位作者贡献,包括孔杰、周志春、栾生等。

家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02 占比:67.3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84%

专利文献>

论文:1134 占比:31.80%

总计:3566篇

家系—发文趋势图

家系

-研究学者

  • 孔杰
  • 周志春
  • 栾生
  • 王军辉
  • 刘萍
  • 李健
  • 罗坤
  • 陈松林
  • 王磊
  • 江世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张梅; 汪涵; 朱珈页; 孙卫斌; 吴娟
    • 摘要: 目的探讨一个综合征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HGF)家系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切除牙龈,组织学切片观察病理特征;同时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可能的致病基因。结果该家系中女性患者均有牙龈纤维瘤病+先天多毛症+巨乳症,男性患者有牙龈纤维瘤病+先天多毛症,提示该家系可能属于综合征型HGF家系;牙龈组织病理特征表现为慢性炎症伴纤维组织瘤样增生、结缔组织增大,充满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未发现与已知HGF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提示可能有新的致病基因。结论综合征类型HGF较为罕见,通过对本病例家系基因测序结果以及回顾以往病例报道,提示该家系可能是首个新综合征类型HGF(牙龈纤维瘤病+先天多毛症+巨乳症)家系,且由未知致病基因突变导致。
    • 孔艳波; 易浩安; 马敏俊; 吴国玖; 凡心玉; 李凡; 何永蜀; 查旭
    • 摘要: 目的通过使用外显子测序定位分析一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GJA8基因致病错义突变。方法对2020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全体成员进行详细的临床眼科检查及全身查体。采集先证者及6个亲属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测序筛查可疑致病基因,使用生物信息工具对可疑基因突变进行致病性分析,并对家系全部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候选致病突变。结果外显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GJA8基因存在一个错义突变c.593G>A,p.R198Q,导致其第198位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取代了原有的脯氨酸。氨基酸保守性分析显示该突变影响的氨基酸在物种间高度保守。在家系全部受检者中进行的Sanger测序结果表明该突变与疾病表型共分离,可以认定该突变是该突变为该家系的致病性突变,系谱分析显示该突变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位于GJA8基因的错义突变c.593G>A,p.R198Q是导致该家系出现先天性白内障的遗传病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李江飞; 李亚麒; 陈诗; 蔡年辉; 李熙颜; 王丹; 朱雅静; 许玉兰
    • 摘要: 为研究与评价云南松半同胞家系子代苗期生长表现,从云南新平分别采集通直和弯扭两种茎干类型的云南松种子为试验材料,对49个家系云南松一年生子代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茎干通直和弯扭两种类型的云南松半同胞家系子代苗高与地径变异均较丰富,其中苗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7.81%和31.26%,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55%和43.85%,两种苗高和地径生长在家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茎干通直型家系子代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3和0.91,茎干弯扭型家系子代苗高和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8和0.93,通直类型苗高生长表现较好的11个家系预期遗传增益平均为8.48%,地径生长表现较好的12个家系预期遗传增益平均为11.52%;弯扭类型苗高生长表现较好的6个家系预期遗传增益平均为36.03%,地径生长表现较好的9个家系预期遗传增益平均为15.26%。丰富的变异为今后优良家系筛选及优良品种审定提供了依据,较高的遗传力表明不同家系苗木生长受遗传因素的控制较高,为选择优良家系提供可靠保障。
    • 安冰; 张智; 陈虎; 杨章旗
    • 摘要: 以马尾松(pinusmassoniana)二代种子园55个优良家系为研究对象,采收家系种子做苗期试验,研究不同家系在6个月培育期苗高、地径、针叶长度、根系以及其生物量之间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发芽率在81.00%~94.0%,千粒重在9.1~16.4 g,苗高在22.22~36.30 cm,地径在0.44~0.66 mm,总鲜重均值9.753 g,总干重均值4.531 g;家系各项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育潜力极大,按照10%的选择强度,最优家系为2、4、11、8和51号。
    • 郭佳忱; 张骁; 杨奇; 刘剑; 巩佳琦; 程广有
    • 摘要: 为掌握黄檗半同胞家系间苗期生长的差异,本文对黄檗半同胞家系1年生幼苗的苗高和地径进行了定期测量,并利用Logistic方程构建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黄檗半同胞家系间的苗期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构建的不同黄檗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均大于0.8。黄檗苗期生长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家系间苗高和地径速生初期差异不显著(P>0.05),速生期末期和持续时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L1-3号家系苗高速生期持续时间最长,为49 d;H1-1号家系地径速生期持续时间最长,为75 d。据家系间苗期生长差异,将16个黄檗家系分为“早型”、“中型”和“晚型”。黄檗苗期生长符合“S”型曲线,地径早于苗高进入速生期,且持续时间较长。黄檗半同胞家系间苗期生长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家系苗期生长类型进行集约管理。
    • 申奔龙; 薛宝宝; 孟德龙; 沈和定
    • 摘要: 为筛选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耐高温新品系,该实验以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为基础群,先期建立了16个全同胞家系,并在第2、8、22、36日对各家系的生长进行了监测,在稚贝期分别挑选了3组壳长较长和3组壳长较短家系进行了半致死温度试验与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家系6、14在稚贝期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其中家系14的成活率最高;在半致死温度试验中,家系16的半致死温度最高达到36.64°C,且壳长较长家系与壳长较短家系半致死温度差异显著(P<0.05);各家系过氧化物酶(P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GSH)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壳长较长家系的3种抗氧化能力在高温下均显著高于壳长较短家系(P<0.05)。通过家系选育和高温实验挑选具有抗逆性的耐高温后代,并通过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在生理生化角度证明了家系挑选的必要性。在综合评估了各家系的壳长、存活率、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数据后最终确定家系14是适合生产的最优家系,家系15、16可用作备选家系
    • 陶志伦
    • 摘要: “家系”又可称“血统”,种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中,保持一定数量的“家系”数,对防止过度近亲交配而导致的种群退化及确保种群基因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提高种群的生产性能必须要不断地进行选育提高,有道是选育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荆蓉; 彭祚登
    • 摘要: 针对河北遵化东陵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的44个家系和当地自然生油松品种,研究影响油松幼林高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油松幼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育苗造林后15年生的油松进行连续10 a的高生长量调查,结合当地相应年份的气候资料,运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法探究油松幼林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建立油松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最优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油松幼树高生长受到温度和降水的综合影响,在温度因子中,主要受到前一年夏季(尤其是6月)的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以及地温的影响;在水分因子中,前一年春季以及前一年11月的降水量为影响油松幼树生长的主导因子。
    • 张苹; 翟建昭; 张乃丹; 刘在栓; 王洋一; 唐鸿鹄; 武永康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高通量芯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家系成员的自身抗体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确诊的7例SLE患者(来自3个SLE家系)作为病例组,家系1中未诊断为SLE的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高通量芯片法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自身抗体水平,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热图结果显示,病例组120种自身抗体水平总体较对照组上调。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抗dsDNA抗体、抗ssDNA抗体、抗染色体DNA抗体、抗胶原Ⅵ抗体、抗硫酸软骨素C抗体、抗GP210抗体、抗U1-snRNP 68/70抗体、抗U1-snRNP C抗体水平升高(P<0.05)。结论SLE家系自身抗体水平总体高于对照组,不同家系间表现出自身抗体的异质性,基于SLE家系筛选出自身抗体可为SLE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 陶志伦; 戴旭明
    • 摘要: 种猪场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选育优良性状提高整个猪群的生产性能。文章通过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经历几十年选育的成功经验,论证以个体选择为主,保持较高公母比例,而不拘泥于“家系”的选育是可行、有效的。提出在种猪场的行政许可考核指标中废除“家系”数这一指标,取代为种猪场当年纯繁配种的公猪数达要求“家系”数的2~2.5倍。以期我国种猪选育工作的蓬勃开展,扭转外国猪种“引进——退化——再引进”的被动局面。为此建议召开有关方面的研讨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