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专业
机械加工专业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教育、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08102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当代职校生、职业、科学与财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等;机械加工专业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海涛、吴芳萍、尤巧稚等。
机械加工专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08102篇
占比:99.99%
总计:1008235篇
机械加工专业
-研究学者
- 余海涛
- 吴芳萍
- 尤巧稚
- 徐延辉
- 林辉
- 汤叶飞
- 王南熙
- 艾先云
- 蒋翰成
- 袁耀锋
- 裴成君
- 闵建
- 陈霞
- 黄建
- 万忠才
- 万照广
- 任新华
- 冯春辉
- 刘密
- 刘明烨
- 刘海波
- 刘磊
- 刘静
- 刘鹏伟
- 卫芳
- 叶华林
- 吕清明
- 吕瞾
- 吴凯
- 周红雨
- 唐昆
- 夏端武
- 姚振东
- 孙世灿
- 孙大康
- 孙法英
- 安巍
- 宋键
- 崔巍
- 崔文华
- 应兵
- 张保顺
- 张圣锋
- 张文峰
- 张文峰1
- 张明军
- 张欢
- 张瑶
- 张生
- 张福江
-
-
朱倩倩
-
-
摘要:
基于新课改背景之下,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机械加工专业愈加受到教育界重视。在中职院校,机械加工专业的主要目标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优秀人才,同时其也愈加重视提升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并逐步增强实训教学水平,这样做既能够提高机械加工专业的效率,还可以提高此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技术技能较强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就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看法。
-
-
-
-
摘要:
机电学院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身是1952年南航建校之初设立的航空机械加工专业。1981年机械制造学科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本世纪以来,学科内涵持续巩固和发展,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为主体,工艺与装备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科优势特色。
-
-
-
-
摘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其前身是1952年南航建校之初为满足航空工业生产而设立的航空机械加工专业。1957年2月,学院成立航空机械工程系,编号一系,学制5年,云铎先生为首界系主任。1981年学院机械制造学科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学院围绕制造工程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
-
蒋峥
-
-
摘要:
当前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机械加工专业作为为社会生产制造培养专业人才的学科,教学效果对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但目前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职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关于实训教学思路和改革方法的探讨。
-
-
-
余海涛
-
-
摘要: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于高职技能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通过开设各种专业的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促使学生在以后走向工作在岗位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机械加工专业来说亦是如此,要加强机械加工专业实训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不只是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拥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
-
-
黄建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地加快,我们可以发现,“行行出状元”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各个领域都进入了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中职院校培养的是能力型人才,各个行业的发展需要中职院校输送更多的专业工作者,同时希望借助新生力量的融入带给行业发展更多的生命力。可以想见,中职院校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那么,如何才能让中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产生预期的社会价值呢?就需要从日常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锤炼学生的技能技术,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中职学生能够迅速地融入工作岗位,并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是当前较为热门的专业,学生数量的正在逐年增加,我们需要借助优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就职需求,为相关行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
-
李諝
-
-
摘要:
在中职类学校里,机械加工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常用机械加工设备的认识、操作及调试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机械加工在专业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又可以帮为后期的教学实施和社会实践奠定基础。这个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素养的现代化机械加工人才。
-
-
蒋翰成
-
-
摘要: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当中,仿真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使机械加工的教学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因此,在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仿真技术的运用,以促使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促使机械加工行业实现良好发展.
-
-
蒋翰成
-
-
摘要:
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当中,仿真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使机械加工的教学朝着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因此,在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的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仿真技术的运用,以促使教学效率提高的同时,促使机械加工行业实现良好发展。
-
-
毛曙宇
- 《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
| 2012年
-
摘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形势教育改革宏观大背景下,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工作极具意义.本文以中职机械加工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实践谈思考和体会,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中六方面关键要素,而在总结和深思中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赋予专业教师的更高职业使命.并总结了几点建议,认为应该聚焦课程,建设课程,研究和建设精品课程,重视调研,确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坚持课程开发,整合重构课程内容,创新课程教学设计,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等。
-
-
李红
- 《2018素质教育研讨会》
-
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学校要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把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的职业学校都将办学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招生和就业方面,对学生在岗位上能否完成本职工作和学生将来的发展与生存等关注不够,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外部来讲,人们认为职业教育是“二等教育”,只有考不进去高中的人,才会首先选择中职学校,但又觉得毕业后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被人看不起,再及政府不重视,全社会对技术工人也不尊重,因此,只有改变人们对技工的认识,从观念上认为技工也是“人才”,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从内部来讲,大部分学生由于迫切的就业思想和学生本身素质的局限性,学生自己本身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一项技能就够了.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学校和学生本身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从而放松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只有改变观念,才能发挥出职业学校的效能.要准确定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统筹规划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度实施“校企合作”。